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94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x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

一、是非题

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

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

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差不多上独立进行的。

()

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样比海面上小。

()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因此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那个偏值。

()

10.磁场强度的垂直重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

11.磁场强度的水平重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

13.在同一热源情形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20.变质作用能够完全抹掉原岩的特点。

()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先的矿物成分。

()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阻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

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要紧因素。

()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29.地球上没有一块地点完全没有地震活动。

()

30.地表每个地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都完全相同。

()

31.地震的震级能够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运算出来。

()

32.大多数地震差不多上浅源地震。

()

33.深源地震总是与洋中脊相相伴。

()

34.浅源地震的烈度总是比深源地震的烈度要大。

()

35.在任何条件下震级大的比震级小的地震烈度要大。

()

36.地震的震中分布能够告诉我们岩石圈活动的有关信息。

()

37.我国南北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

38.我国地震推测预防中总结出的“小震闹、大震到”的“规律”是普遍规律。

()

39.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强震频繁,说明地震活动有活动期和安静期之分。

()

40.地震台站接收到远处发生地震后的信息:

第一是P波的突然显现,其次是振幅稍大的S波,最后是高振幅的表面波。

()

41.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永久冰冻区。

()

42.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

43.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44.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固,因而含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

()

45.硬度不同的矿物,硬度大者其抗风化能力必定专门强。

()

46.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

47.风化带可能达到的深度在一样情形下均大于氧化带。

()

48.在自然界的水解过程中,不可幸免地有CO2参加作用。

()

49.洪涝、极地及冰冷气候区等差不多上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地区。

()

50.土壤与其它松散堆积物的要紧区别在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51.石灰岩是抗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一类岩石。

()

52.矿物的稳固性要紧是指矿物抗击风化能力的强弱。

()

二、选择题

1.月球是地球的()。

A.行星;B.卫星;C.恒星;D.彗星。

2.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A.10.9;B.29.2;C.67.5;D.70.8。

3.紧邻大陆的浅海海底称()。

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基;D.大洋盆地。

4.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其温度大体接近当年温度,比当地平均气温高0.8℃~2℃的地带叫()。

A.变温带;B.恒温带;C.增温带;D.外热带。

5.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紧密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

6.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7.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要紧地球物理方法是()

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法;D.重力法。

8.地球最要紧的热源是()。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

9.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10.通常引起强震的缘故是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

()。

A.岩浆活动;B.滑坡和山崩;C.构造作用;D.潮汐力诱导的应力开释。

1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

A.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3O4);C.赤铁矿(Fe2O3);D.褐铁矿[Fe(OH)3]。

三、简答题

1.按照高程和起伏特点,陆地表面可分为哪些地势?

2.地球的内圈层包括哪些?

3.依照大陆地表以下地温的来源和分布状况,能够把地内温度分为哪三层?

4.依照能量来源和发生地质作用的场所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哪两种?

5.按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哪四种?

6.按地震发生缘故可分哪几类?

7.按震源深度地震分哪几类?

8.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哪几种?

9.地震预报要求回答哪三个问题?

10.全球的地震分布专门有规律,要紧集中在哪四个地震带上?

11.火山喷出的物质包括哪些?

12.变质作用的因素包括哪几种?

1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种?

第一章: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答案

一、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

二、选择题

1.B;2.B;3.A;4.B;5.B;6.A;7.C;8.B;9.B;10.C;11.A。

三、简答题

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2.地壳、地幔、地核;3.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恒温层)、内热层(增温层);4.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5.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6.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7.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8.纵波(P波)、横波(S波)、表面波(L波);9.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10.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11.火山气体、熔岩、火山碎屑;12.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性的流体;13.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

一、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差不多上矿物。

()

3.矿物都具有解理。

()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

10.石英、玛瑙、玻璃的要紧成分差不多上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

14.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差不多上喷出岩。

()

15.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

16.火成岩依照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

17.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点,故它们差不多上非晶质体。

()

18.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因此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

19.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

20.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

21.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点。

()

22.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

23.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

24.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点。

()

25.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

26.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

27.熔岩的流淌性要紧取决于粘性。

而粘性于要紧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淌。

         ()

28.熔岩的流淌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淌。

()                         

29.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阻碍。

      ()

30.流纹质熔岩粘性专门大因此流淌缓慢。

             ()

31.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以酸性岩浆为甚,其喷发经常专门猛烈。

()

32.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死火山,永久可不能再喷发了。

()

33.火山活动关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

           ()

34.火山灰专门容易风化形成较为肥沃的土壤。

          ()

35.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紧密关系。

          ()  

二、选择题

1.下列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是()。

A.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C.白云母、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D.绢云母、刚玉、蓝闪石、滑石。

2.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

3.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要紧变化是()。

A.矿物成分;B.岩石结构;C.岩石构造;D.岩石颜色。

4.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显现?

()

A.黑云母;B.石英;C.钾长石;D.钙长石。

5.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

A.石英;B.白云母;C.辉石;D.钠长石。

6.世界活火山最要紧集中在()。

A.扩张板块边界;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C.活动的俯冲带;D.古老造山带。

7.枕状熔岩形成于()。

A.水下的熔岩喷发;B.陆地的熔岩喷发;C.熔岩台地;D.酷热的火山云。

8.火山气体喷发物最要紧成分是下列哪一种?

()

A.水蒸气;B.氨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9.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A.同化作用;B.熔离分异;C.结晶分异作用;D.混染作用。

10.变质岩约占构成地壳物质的百分之几?

()

A.25%;B.15%;C.5%;D.35%。

11.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

A.化学成分不同;B.矿物成分不同;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D.色率和比重不同

三、填空题

1.地壳中元素丰度(克拉克值)最大的元素是哪个?

其次是哪个?

2.矿物的肉眼鉴定要紧依据哪几方面?

3.按强度大小矿物的光泽分哪四种?

4.摩氏硬度计中,硬度最小的是哪种?

硬度最大的是哪种?

5.按解理面裂开方向解理分哪几种解理?

6.按解理产生难易程度与解理面光滑程度解理可分为哪几种?

7.云母具有几组解理?

四、概念题

1.元素丰度(克拉克值);

2.矿物;

3.解理;

4.断口;

5.沉积岩的结构;

6.层理构造;

7.要紧矿物;

8.次要矿物;

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答案

一、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二、选择题

1.D;2.B;3.B;4.D;5.C;6.A;7.A;8.A;9.C;10.B;11.C。

三、填空题

1.氧元素(O),硅元素(Si);2.形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4.滑石,金刚石。

;5.一组、二组、三组、多组解理;6.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7.一。

四、概念题

1.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元素丰度。

2.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4.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不沿固定方向裂开所形成的断裂面。

5.指组成沉积岩的组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6.沉积岩因成分、结构、颜色等变化而沿垂直方向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7.火成岩中含量较多且大于10%的矿物。

8.火成岩中含量较少且小于10%的矿物。

第三章:

古生物与地层

一、是非题

1.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

2.古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代。

()

3.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

4.三叶虫是水下底栖固着生物。

()

5.地球上最早显现的陆生植物是裸蕨植物。

()

6.最早的爬行动物显现于三叠纪初期。

()

7.第四纪是人类显现和进展的时代。

()

8.半衰期愈长的同位素,在测定地质年代时作用也愈大。

()

9.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

二、选择题

1.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A.上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晚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晚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晚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2.真正陆生植物最初显现的时代是()。

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

3.石炭二叠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A.三叶虫、腕足类;B.笔石、海绵等;C.蜒、珊瑚等;D.鱼类。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正常层序?

2.地层间接触关系分哪三种?

3.和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分别是什么?

4.和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对应的地层单位分别是什么?

5.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K2在时刻上代表什么?

在地层上代表什么?

6.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T3在时刻上代表什么?

在地层上代表什么?

7.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J1在时刻上代表什么?

在地层上代表什么?

8.什么是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

什么是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

9.若在地层中发觉三叶虫化石,则能够判定该地层是在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

10.恐龙类是什么时代的爬行动物?

四、概念题

1.标准化石;

2.标志层;

第三章:

古生物与地层答案

一、是非题

1.√;2.×;3.×;4.×;5.√;6.×;7.√;8.×;9.×。

二、选择题

1.D;2.C;3.C。

三、简答题

1.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2.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不整合)接触;3.宙、代、纪、世;4.宇、界、系、统;5.晚白垩世,上白垩统;6.晚三叠世,上三叠统;7.早侏罗世,上侏罗统;8.宇,宙;9.古生代;10.中生代。

四、概念题

1.演化迅速、时刻短、分布广、数量多、易识别的化石。

2.地层厚度不大、岩性稳固、特点明显、容易识别的岩层或矿层。

第四章:

地质构造

一、是非题

1.地表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大多数以脆性变形为主。

        ()

2.坚硬的岩石不可能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

           ()

3.专门高的围压能够阻止岩石产生破裂。

             ()

4.包括岩石在内的任何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变形。

()

5.时刻是岩石变形过程中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但专门难判定和度量它。

()

6.一条断层总的位移量通常是一系列小的位移的总和。

()

7.地壳能够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些地区相对下降。

()

8.地史上大规模地壳运动遗留下的证据,几乎没有什么能在岩石中保留下来。

()

9.断层面上最明显的相互平行的擦沟与擦痕仅记录了断层最后一次运动留下的痕迹。

()

10.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

11.许多的逆掩断层常常显现在褶皱紧密的地层中。

()

12.一样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

13.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刻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

14.斜歪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又是倾伏褶皱。

()

15.一条断层上盘下降,其走向又垂直地层的走向,这条断层既是正断层又是横断层。

()

16.剖面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越小,则所切剖面岩层的视倾角越接近真倾角。

()

17.某岩层的走向为N250°,用象限角表示则为S70°W。

()

18.岩层走向与岩层倾向相差90°。

()

19.明白岩层走向,就能确定岩层倾向。

()

20.背斜的特点是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相对较老、倾向相背。

()

21.断裂构造只包括断层,不包括节理。

()

22.岩层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但用倾向、倾角两个要素正确即可表示。

()

23.按断层上下盘运动方向,可将断层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

()

24.岩墙、断层面、节理面也能够用岩层的产状要素表示。

()

25.节理与断层的要紧区别是节理两侧岩体未发生位移。

()

26.张节理是由压应力作用形成的,延伸较远。

()

27.在大比例尺地势地质图上,假如岩层对称重复显现,则一定存在褶曲构造。

()

二、选择题

1.断层的上盘是指()。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D.断层主动一盘。

2.按断层上、下盘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

A.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B.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C.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D.逆断层、逆掩断层、叠瓦状断层。

3.地质构造差不多形式包括()。

A.褶皱构造、断裂构造;B.褶曲、断层;

C.岩溶陷落柱;D.岩浆侵入体。

4.关于断层和褶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褶曲是脆性变形、断裂塑性变形;B.褶曲和断层差不多上塑性变形;

C.褶曲和断层差不多上脆性变形;D.褶曲是塑性是变形、断裂是脆性变形。

5.若在掘进石门过程中,发觉地层重复显现,则一定存在()。

A.断层;B.褶曲;C.褶曲和断层;D.褶曲或断层。

三、简答题

1.地质构造差不多表现形式包括哪两种?

2.岩层按产状可分为哪几类?

3.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哪三种?

4.在岩层走向线上任意一点的高程有何特点?

5.岩层的真倾角与伪倾角大小有何关系?

6.从岩层产状符号300°/45°可知,岩层的走向为多少?

倾向为多少?

倾角为多少?

7.背斜特点是什么?

8.向斜特点是什么?

9.褶曲的纵剖面形状分哪两种褶曲?

10.断裂构造分为哪两类?

11.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哪两种?

12.依照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可分哪几类?

13.下图依照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从左到右断层分别叫什么断层?

第四章:

地质构造答案

一、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二、选择题

1.B;2.C;3.A;4.D;5.D.

三、简答题

1.褶皱、断裂;2.水平、倾斜、直立和倒转岩层;3.走向、倾向和倾角;4.相(同)等;5.大于;6.210°或30°,300°,45°;7.核心部位岩层老,两侧岩层新,新岩层重复对称显现,两翼岩层倾向相背;8.核心部位岩层新,两(翼)侧岩层老,老岩层重复对称显现,两翼岩层倾向相向;9.水平,倾伏;10.节理,断层;11.张,剪(切);12.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13.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第五章:

煤与含煤岩系及煤田

一、是非题

1.由高等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形成腐泥。

()

2.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泥炭化时期和变质时期。

()

3.在地史上,大致有过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时期,即泥盆、奥陶纪,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

()

4.植物、气候、地理和地壳运动差不多上成煤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时刻越长,越有利成煤。

()

5.地壳运动是成煤的主导因素,对成煤起操纵作用。

()

6.煤岩成分指肉眼能观看到的煤的差不多组成单位。

()

7.丝炭和镜煤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可单独分层。

()

8.亮煤和暗煤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二者均可形成较厚分层或单独成层。

()

9.宏观煤岩类型可分为:

大块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煤。

()

10.煤是一种非均质体,化学成分复杂,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

()

11.煤中的碳含量越多,其发热量也越高。

()

12.硫和磷是煤中的两种要紧有害元素。

()

13.暗煤灰分高、硬度大、发热量低、煤质差。

()

14.挥发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中有机质的性质、煤的变质程度。

()

15.含煤岩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且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简称煤系,与含煤地层、含煤建筑同义。

()

16.与内陆型含煤岩系相比,近海型含煤岩系一个要紧特点是煤系厚度小、煤层数多、标志层也多。

()

17.煤中的氮元素尽管含量较少,但能够在煤加工过程中被回收利用,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

18.煤层顶板是指煤层之上且与煤层直截了当接触的岩层。

()

19.一样内陆型煤系比近海型煤系中的煤层结构复杂。

()

20.煤层的稳固性是指煤层形状、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

二、选择题

1.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要紧在沼泽中经受()的过程。

A.生物物理作用;B.生物化学作用;C.化学作用;D.物理作用。

2.煤中的有害元素要紧是()。

A.C、H;B.N;C.P、S;D.稀有元素

3.宏观煤岩类型分为()。

A.丝炭、镜煤、光亮型煤、暗淡型煤四种;B.镜煤、丝炭、亮煤、暗煤四种;

C.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和暗淡型四种;D.大块亮煤和大块暗煤。

4.有关煤层顶板下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层的顶板都有伪顶、直截了当顶和老顶;B.有的煤层可能没有老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