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712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docx

交警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五大队处置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

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了快速、及时、有效处置辖区公路突发的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确保事故现场拯救、勘查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快恢复交通和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避免“二次交通事故”和“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将事故损失及伤亡情况减至最低限度,现结合大队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应急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现场处置的领导,大队成立领导小组,由大队长任组长,教导员、副大队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一、二、机动中队的中队长、办公室主任、拯救中心的领导、消防局等单位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指挥事故现场的处置、勘查、拯救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领导小组下设总指挥组、现场指挥组、现场救护疏导组、勘查取证组、交通管制组、清障拯救组、现场清扫组等7个工作小组。

二、工作小组的警力、装备的配置

(一)总指挥组:

总指挥组设在大队值班室,由值班大队领导、办公室民警各1人及值班室工作人员组成,备有《化学危险品知识大全》一书及各职能单位的联系人、电话,专家库成员联系电话、信息收集表。

(二)现场指挥组:

由值班大队领导、办公室民警、交管股领导各1人组成,备警车1辆,防毒面具3副,胶手套3对(装备由办公室配置)。

(三)现场救护疏导组:

由事发路段的中队领导1人、路面巡逻民警2人、大队备勤人员3人组成,备警车2辆,扩音喇叭1个,防毒面具6副,胶手套6对。

(装备由办公室配置)

(四)勘查取证组:

由交管股民警组成,配备勘查车1辆,警车1辆,防毒面具2副。

勘查车配备照相机、录像机各1部,扩音喇叭1个,勘查设备1套(装备由交管股配置)。

(五)交通管制组:

由勤务一、二、机动中队备勤民警组成,配备3辆警车,每辆警车配备反光锥2个,导向标志1个(装备由各中队负责配置)。

(六)清障拯救组:

由拯救中心领导、工作人员组成,备拖车2辆,大型吊车2辆、大型货车1辆,扫把若干把(装备由拯救中心负责配置)。

(七)现场清扫组:

由路政、环卫部门领导、路政、环卫队员组成。

备洒水车2辆,清扫车1辆,两台大型抽风机或风扇若干台(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配置)。

三、工作组的启动模式和工作措施

(一)工作职责和措施

1、路面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在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的同时,立即将现场详细情况报值班室,启动第一种工作摸式。

(现场情况包括:

车上有多少人、是否受伤、是什么类型的车、运载化学品名称、是否有泄漏及其他相关情况)

(1)总指挥组:

值班室接到路面民警的报警后,立即通知大队值班领导,并按动紧急集合铃,同时用电话通知一、二、机动中队,全大队进入作战状态,并通知消防局、环卫部门派洒水车到场待命。

另外,当车辆翻侧出现泄漏、火灾、爆炸、严重污染环境等特殊情况时,要通知交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准备开展相应工作。

(2)现场指挥组:

由1名值班大队领导带领小组成员先前往事发现场,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各项工作开展,并将危险物品名称、人员伤亡、是否发生泄漏等情况反馈回总指挥组。

(3)勘查取证组:

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调查取证工作,要认真细致勘查现场,做好痕迹和物证的照相、录像以及当事人的监控。

(4)现场救护疏导组:

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的交通秩序,保护现场,拯救受伤人员,指挥疏导无关人员远离事故现场,指挥、引导、协助医院、消防、拯救、车站等单位的车辆进入现场开展救援,禁止无关车辆进入现场,确保现场勘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5)交通管制组:

负责指挥、引导引导抢救车辆进入事故现场以及根据指挥组的指令对事故现场采取双向全封闭交通管制措施,即事故现场实施双向路段全封闭交通管制措施,并在事故现场各来车方向的上一个出口处设置警告标志,引导车辆从驶离事故现场。

解除交通管制后,做好车辆的疏导工作。

(6)清障拯救组:

负责协助医院、消防开展救援工作和事故车辆吊拖以及货物的装卸工作。

(7)现场清理组:

现场勘查处理完毕后,负责对道路遗留物、油污等进行清理工作。

2、值班室接到报警,在了解事故现场的具体位置和性质后,立即通知路面执勤民警前往出事现场,并启动第二种工作摸式,工作措施与第一种工作摸式相同。

四、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全体干警要保持通讯畅通,当听到紧急集合铃声后,立即着装整齐到值班室接受工作任务。

(二)交管股勘查人员和中队当班负责路面巡逻执勤的民警,在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现场保护、人员抢救和疏导交通的前期处置工作。

(三)加强请示、报告制度,遇到特殊情况要立即向现场领导指挥小组报告,并将情况反馈回值班室。

(四)要做好安全措施,全体民警必须按规范穿着反光衣,进入现场的民警要戴好防毒面具和胶手套,确保自身安全,并要严格按规范设置交通标志、反光锥等安全设施。

(五)在没有明确现场危险品名称、性质的情况下,要处于现场上风位置,一切行动听从现场指挥员的指令,不能鲁莽蛮干进入事故现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六)要文明执勤,在采取现场保护、交通管制措施和疏导人员时,做好解释工作。

(七)现场执勤民警或事故处理人员不能随便对外发表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言论,确需对外解释的,统一由现场指挥的大队领导回答。

(八)各单位领导、民警平时要经常检查车辆性能、导向牌、反光锥等装备,确保其齐全、可靠。

另外,民警还需准备好自已的工作用品,如雨衣、水鞋。

(九)值班室人员要熟知各医院、消防、拯救、殡仪馆等单位和领导的电话,平时要保持联系沟通工作。

(十)交通管制组在封路时可到就近收费站借调足够雪糕筒进行封路改道,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返还。

(十一)现场要杜绝一切火源,严禁吸烟或其它可能产生火花活动。

如:

打电话、BP机等。

(十二)警车内必需的装备:

强力探照灯、雪糕筒、导向牌、胶手套、反光衣、口罩、防弹衣、钢盔。

(防毒面具放大队办公室)

(十三)勘查车内必备装备:

照相机、录象机、事故导向牌、反光衣、勘查工具箱。

(十四)警车进入现场时,应停放在距离现场500米外安全地方,以免因发生起火、爆炸等而造成车辆损坏。

(十五)民警发现现场有可能发生起火、爆炸等灾难情况时,要立即撤离现场。

五、在桥梁等特殊情况处置要求

当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在桥梁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处置不及时,方法不恰当,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后果,所以对待这两种情况应更加谨慎、小心、快速地处置。

(一)启动第一、二种工作模式情况下,先到达现场的民警要尽快了解情况报值班室。

(二)民警到达现场后,要先期在距离桥梁500米地方双向封闭来车方向的道路,等待交通管制组的同志将上、下出入口道路封闭后,再将停滞在桥上的车辆逆向疏离现场。

(三)总指挥组在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时,也要通知桥梁设计、承建部门及航道局,由航道局对桥下航道上的船只进行管理。

(四)在确定车辆没有发生泄漏、爆炸危险后,才能进入现场拯救伤员,否则要等待消防、医院部门人员到场由他们处置,我们做好现场保护、疏导、协助工作。

附: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处置

(一)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处置

易燃易爆气体的特点:

1、扩散范围广,且难以控制;2、易发生爆炸;3、液化气体泄漏易产生白雾;4、易产生静电,并因静电放电而引起爆燃;5、易造成人员的中毒;6、易形成大面积的火灾。

1、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处置方法

处置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事故,必须周密组织,科学指挥,采取最快、最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堵漏,控制火源,排除险情,严防爆燃。

(1)迅速堵漏。

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首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堵漏,防止大量泄漏和大面积扩散,堵漏时应区分泄漏气体的物理特性及泄漏部位,视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相应堵漏措施:

A、关闭泄漏点相邻部位阀门,切断泄漏源。

B、对于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应使用专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迅速堵漏,或使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封堵。

C、罐体撕裂泄漏时,由于泄漏处喷射压力大、流速快、泄量大,应迅速利用专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具进行堵漏。

D、利用易燃气体蒸发潜热特性,用水枪向泄漏处适量喷水,降低泄漏处压力,并使泄漏处结冰,减少泄漏量,进而堵漏。

E、少量泄漏可用胶泥、石棉等封堵或用湿棉被缠裹泄漏阀门、管道泄漏处,并用橡胶带、绳索或铁丝等箍紧,或可用抱箍夹紧。

(2)杜绝一切火源。

当出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在采取堵漏措施的同时,应迅速划定警戒范围消除气体扩散区内的各种火源。

A、迅速扑灭各种明火。

B、使用防爆抢险工具,并不得穿带钉子的鞋,防止撞击、磨擦打火。

C、警戒区内禁止过往车辆通行,防止排气筒火星和吸烟明火。

D、切断气体扩散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防止电火花。

E、停止在气体扩散区使用电话、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F、冷却高温设备、物体。

G、防止气体泄漏口积聚静电,放电打火。

(3)及时疏散人员。

当发生易燃气体大范围泄漏时,应迅速向周围各单位、居民区发出险情信号,要求他们扑灭一切明火,切断电源,并迅速撤离。

(4)雾状水流稀释驱散。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遇有大风天气会随风迅速向下风方向扩散。

若遇小风或无风天气则会集聚某一空间,此时,应采用雾状水流驱散集聚气体,使之尽快排除险情。

几种常见气体的特征:

品名?

性状?

危险性

一氧化碳?

无色无臭气体,不易液化和固化。

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苯。

易燃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有毒。

?

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

漏气遇火种有燃烧爆炸危险。

乙炔?

无色无臭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蒜样气味。

极易燃烧爆炸。

?

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甲烷?

无色无味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易燃。

?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乙烯?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不溶于水。

?

易燃,遇火星、高温、助燃气体有燃烧爆炸危险。

氢气?

无色无臭气体,无毒无腐蚀性,极易燃烧。

比空气轻。

?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氧气?

无色无味助燃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21%,能被液化和固化。

?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能使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爆炸,有助燃性。

(二)易燃易爆液体的泄漏处置

易燃易爆液体泄漏的特点:

1、泄漏后易四处流散、渗漏;2、液体蒸气易发生燃爆;3、液体泄漏时易产生静电;4、液体蒸气易使人员中毒。

泄漏处置方法:

1、制止泄漏。

易燃液体泄漏堵漏较为容易,可使用缠裹、堵塞、输送倒罐、关阀断料等方法制止泄漏,从根本上消除险情。

2、控制流散。

对泄漏出的易燃液体,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特别是向地沟、槽、井等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3、杜绝火源。

易燃液体蒸气只要遇到明火或火花,即可能发生爆燃。

因此,在液体区域内和蒸气扩散范围内要彻底消除火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

4、回收液体。

可采用导流法把流散液体积聚在某一低洼处,或人工挖的坑池中,然后安全回收。

5、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

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

几种常见液体的特征

名称?

性状?

危险性

甲醇?

无色液体,有醇的气味,挥发性强,能与水或有机溶剂混合?

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会发生燃烧爆炸,蒸气有毒,内服25ml可致死

乙醚?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

遇明火,高热及氧化剂易燃易爆,在空气中易形成过氧化合物危险性更大

丙酮?

无色液体,有芳香性气味,能与水和有机溶剂混合?

遇明火易燃烧爆炸,与纯氧、过氯酸酸钾、亚硝酰基、高氯酸盐相混能起火,爆炸,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多量吸入蒸气有麻醉作用。

丁醇?

无色液体,有酒香,不溶于水,能与有机溶剂混合?

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分发生燃烧爆炸、蒸气有毒,遇热分解,产生有毒烟雾

苯?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几乎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并放出刺激性烟雾,蒸气有毒,易产生静电

醋酸乙酯?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微溶于水,能与有机溶剂混合?

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

丙烯腈?

无色液体,有异臭,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作用产生极毒烟雾,有燃烧危险,蒸气对粘膜有刺激性,毒性与氰化氢相似但较少。

(三)石油产品的泄漏处置

1、石油产品的介绍

石油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液化气等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成分是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他们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性很大,当空气中含汽油蒸气浓度在1。

4%——7。

6%时,遇着火源,能发生剧烈爆炸,威力数倍于TNT炸药,爆炸速度约3000M/S,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丙烷,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都是气体,但在降低温度或高压力时,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它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的气体,为了便于嗅别,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硫化物,所以我们闻到的液化气有刺激气味,液化气具有比较低的闪点、燃点和自然点,其闪点小于—60℃,不论在寒冬或炎夏,都无需加热,遇火即能燃烧,它的爆炸浓度下限很低,所以一旦漏气极易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就会发生燃烧和瀑炸。

2、石油产品的危险性

(1)易燃性;

(2)易爆性;(3)挥发性;(4)麻醉性;(5)静电集聚性。

3、处置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汽油、石油气等油罐车翻侧泄漏的交通事故,我们到达现场的处置原则是:

(1)迅速将现场情况反馈回大队值班室,同时,要保护好自身安全,不要盲目靠近现场。

(2)做好人员疏散和物质的保护,遇有人员有生命危险时,应积极抢救人命,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命条件

(3)封锁现场,尽可能将现场封锁之最大的有效控制范围,用扬声器通知公路旁边的居民撤离住宅到安全地方。

(4)泄漏现场要杜绝一切火源,车辆要关闭发动机,不能吸烟,不能因为要救人而用硬物撞击车门,以免产生火花而引爆。

(5)冷却降温,有条件的尽量往贮罐上喷淋水冷却,喷头的位置在保护范围内均匀分布,宜为梅花形状,不断的喷洒,防止受热燃烧爆炸。

四、化学危险品火灾的扑救方法

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如果灭火方法不恰当,就有可能使火灾扩大,甚至导致爆炸、中毒事故发生。

所以,必须注意运用正确的灭火方法。

(一)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扑救

液体火灾特别是易燃液体火灾发展迅速而猛烈,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这类物品发生的火灾主要根据它们的比重大小,能否溶于水和哪一方法对灭火有利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扑救。

当初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扑救。

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因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

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液体,如醇类、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当初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扑救。

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等着火时,可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

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

因为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面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扩展。

(二)易燃固体火灾扑救

易燃固体发生火灾时,一般都能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材扑救。

但粉状固体如铝粉、镁粉、闪光粉等,不能直接用水、二氧化碳扑救,以避免粉尘被冲散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可能发生爆炸,如要用水扑救,则必须先用砂土覆盖后才能进行。

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体着火,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三)遇水燃烧物品和自燃物品火灾扑救

遇水燃烧物品如金属钠等的共同特点是遇水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我们在扑救该类物品的火灾时应注意遇水燃烧物品火灾应用干砂土、干粉等扑救,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扑救。

遇水燃烧物中,如锂、钠、钾、铷、钠等,由于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起化学反应,使燃烧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

在扑救磷化物、保险粉等燃烧时能放出大量有毒气体物品,人应站在上风向。

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不能用水扑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灭火。

由于三乙基铝遇水产生乙烷,铝铁溶剂燃烧时温度极高,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所以,不能用水灭火。

(四)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扑救

一般毒害物品着火时,可用水及其他灭火器灭火,但毒害物品中氰化物、硒化物、磷化物着火时,如遇酸能产生剧毒或易燃气体。

如氰化氢、硒化氢、磷化氢着火时,只能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等灭火。

腐蚀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粉、泡沫等扑救。

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不能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因为密集水流使酸液发热甚至沸腾,四处飞溅而伤害扑救人员。

当用水扑救化学危险物品,特别是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时,要注意节约水量和水的流向,同时注意尽可能使灭火后的污水流入污水管道。

因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灭火污水四处溢流会污染环境,甚至污染水源。

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应注意正确选用灭火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