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450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三篇

篇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打开心灵的快乐频道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老师,来自***。

你们可以叫我XX姐姐。

XX姐姐特别喜欢交朋友,今天来到三

(1)班就是想和大家做朋友。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风吹”。

注意听游戏规则哦!

XX姐

姐说“大风吹,大风吹,吹戴红领巾的同学”,这时候戴红领巾的同学起立鼓掌,会了吗?

好,那我们一起来玩这个小游戏。

(做游戏)大家喜欢这个小游戏吗?

那你们想和我做朋友吗?

那谁愿意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呢?

请你来做个自我介绍。

还有吗?

(学生做自我介绍)谢谢大家!

这么短的时间我就认识好几位朋友了!

其他同学也不要着急,我们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分钟里成为朋友。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

先来做一个热身游戏“撕纸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白纸,一起看游戏规则。

(学生看游戏规则)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开始游戏,注意听口令。

(开始做游戏)现在,请大家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呢?

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对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幻灯片出示“健康”)健康,大家都知道。

那你知道什么事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今天XX姐姐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的健康也就是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

就好比我们的身体,会有生病的时候,心理健康也是。

人的心理健康既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最近这段时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呢?

让我们通过一个心理健康测试来了解一下。

(学生做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内容见附件)A得0分,B得1分,C得2分,D得3分,得分相加。

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的测试结果怎样。

看看测试结果:

0-7分。

哇!

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8-16分。

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要更开朗些,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17-25分。

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26分以上。

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通过测试大家都对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XX姐姐整理了5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活泼、开朗,喜欢和同伴玩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2)能同家庭成员、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平和宽厚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

(3)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不会应羡慕别人而怨天尤人,产生妒忌,甚至带有攻击行为,同时不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4)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一致,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有一定的毅力,

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并且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前进的步伐,敢于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5)具有良好的情绪,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痛恨坏人坏事。

从大家的神情,XX姐姐看出大家都想成为这样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

可是,有时我们也会有小烦恼,比如和自己的朋友闹矛盾了,考试考得不理想等等。

那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学生呢?

XX姐姐也给大家带来几个小妙招,想看吗?

打开心灵的快乐频道小妙招:

1、学会发泄。

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

(跑步,打球,打枕头,听歌,睡觉,看书,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

2、学会写日记或周记。

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把内心的不安用笔记下来。

3、学会感恩。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故事叫“树和男孩”。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

他有时候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阴里打盹儿,,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

树说:

“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

“抱歉,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的走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

树说:

“和我一起玩玩吧!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

你能帮助我吗?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

男孩说:

“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

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的想划多远就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

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不能给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枯老的树根了。

”树流着泪说。

“我现在只要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

经过这些年,我太累了。

”男孩说“老树根是最好的歇脚的地方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的热泪盈眶,,同学们,这棵树好比谁呢?

让我们学会感恩。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

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他人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5、学会自信。

还是来听一个故事“智救落水者”。

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刚走到一条河,就听到一个落水者在呼救。

拿破仑见他在水中扑腾,但却不往岸边来,而是马上举起猎枪瞄准他,说:

“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边爬,我就开枪打死你。

那人听了,吓得忘记自己不会游泳,使劲用力向岸边游来。

经过多次挣扎,那个人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

一上岸,他气愤地责问拿破仑:

“你为什么见死不救,还要开枪打死我?

”拿破仑从容答道:

“我不吓

唬你,你自己还不照样在水中淹死。

现在你至少懂得:

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

6、珍爱生命。

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把与你行为相符的答案对应分数加上。

1、每天上学、放学回家能否主动与父母打招呼?

A、能B、有时打招呼C、不能

2、你每天进父母的房间敲门吗?

A、敲门B、有时敲门C、不敲门

3、你有好吃的的东西能主动给父母吃吗?

A、给父母吃B、有时让父母吃C、自己吃

4、在家看电视时,让父母选台,还是以你为主?

A、以父母为主B、与父母商量C、以我为主

5、父母生病时,你关心过父母吗?

A、很关心B、有时关心C、不关心

6、平时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吗?

A、能B、偶尔做点C、不能

7、你经常为学校或班级做好事吗?

A、经常做B、有时做C、没做过

8、课间活动你是否能遵守纪律,不跑跳、不喧哗?

A、能做到做不到B、有时能做到C做不到,我喜欢跑跳

9、每天出入校门,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

9、你在学校或公共场所随处乱扔垃圾吗?

A、从不乱扔B有时乱扔C、经常乱扔

11、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B、不愿意参加

12、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13、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选择的是:

A、服从集体,牺牲个人利益B、以我为主,放弃集体利益

14、你在公共汽车上能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15、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找班级干部解决D用武力解决

篇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

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

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

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

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

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2、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3、自卑:

它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4、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

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

“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

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

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

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

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

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

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

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俗话说:

“心病还需要心药治”。

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

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

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

消除自

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

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

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

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

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想道德建设。

“学习障碍”排在首位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生虽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有30.8%的学生在至少一个分量表上存在问题,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适应不良,按问题的集中程度排列依次为:

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不良习惯、品德缺陷和特种障碍。

心理健康女生好于男生

进一步从不同人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将小学生按男生女生、不同年

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班队干部与非班队干部、身体健康与患病、不同

成绩水平分类,调查对于每一类人群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详细分析。

【抽样结

果】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心理健康偏离检出率(以下简称为检出率)

分别为7.62%和10.27%。

【专家分析】从性格上看,女孩有亲和力,适应社会能力强;男孩问题多一些,现代家庭中很多父亲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父亲榜样力量的缺位让男孩性格容易出现偏差。

【抽样结果】11~13岁年龄段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显著,检出率为18.24%,厌学情绪和焦虑情绪得分最高;其次是6~7岁年龄段,检出率为18.03%,在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得分最高;问题最少的是8~10岁年龄段的小学生。

【专家分析】11~13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成长高峰,这时孩子开始有了自我认识,过渡时期容易不适应;6~7岁的孩子正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园偏重玩,而进入小学看重知识的学习,所以这个年龄段孩子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是学习上的不适应。

【抽样结果】养育方式温和、民主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检出率低,为9.72%~16.83%。

被家庭忽视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

【专家分析】适当严厉的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而过分严厉或过分宽松、溺爱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楼孤独症”逼近孩子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忧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更是像感冒一样普遍,而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心理门诊常接诊学生病人

据了解,这两年各大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均接诊了不少学生病人,有的学生出现了不敢和同学、老师交往,不愿上学,时常恐惧害怕等症状;有的病人意志脆弱,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会灰心丧气。

专家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病率还在上升。

让孩子远离“高楼孤独症”

篇三: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同学们:

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其实也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

那么怎样才是心理健康的呢?

(同学们谁知道了?

答对的同学有奖品哦)心理健康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能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灰心,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学习、不向困难低头,追求成功,这就是心理健康的人。

(同学们觉得那个小朋友是这样的呢?

我们来给他小奖品哦)或许,听起来你们会觉的太深奥了!

那我们来听一个小朋友的故事吧!

("钉子"的故事: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

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

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

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

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

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注: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

如果

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那么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的行为表现。

(比一比,今天谁的记忆力最好,注意力最集中。

)一那么心理健康的小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⑴活泼、开朗,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有自己的爱好、兴

趣。

(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

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⑵能同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之间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

正和宽厚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

特别是同学之间本着“宽容、理解、尊重”退

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不计较小事,以和为贵。

(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

朋友呢?

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不会因为羡慕别人而怨天尤人,产生嫉妒、甚至带有攻击性行为,同时不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

(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

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⑷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

能够正确的面对挫折。

并且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

受新生事物。

并且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

而放弃前进的步伐,敢于从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

⑸同时,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活泼、开朗,能够经常保

持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

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好的一个苹果,如果里面生了虫子,过不了多久这个苹果就

会烂掉,而我们小朋友如果心理不健康了,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在意,总是快乐

不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二根据调查了解,通常我们把小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健康的心理

归纳为五个方面:

(1)懒惰

(不愿意写作业,不愿意劳动,,)(互动:

从身边找找这种现象,咱们一起帮他分析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以后该怎么做?

(2)自控力差

(课堂上总是管不住自己,总想乘老师不注意和同桌说说话,甚至看见别的同

学有个好东西,明知道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可还是忍不住将伙伴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口袋,,)(互动:

该怎么克制呢?

(3)逃学与厌学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

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

(4)人际交往问题

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小朋友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小朋友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

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5)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系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

(互动:

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三那么专家针对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什么对策了?

(一)学校的对策

1、应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1)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个案教育。

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

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

2、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师应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

1学会放松。

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2与人谈心。

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

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

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

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善于求助,寻找支持的意识。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