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753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3.3.7.1.8报警管理35

3.3.7.1.9视频监控35

3.3.7.1.10远程控制35

3.3.7.2产业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35

3.3.7.2.1生产管理36

3.3.7.2.2农作物管理36

3.3.7.2.3农场管理36

3.3.7.2.4生产资料管理36

3.3.7.2.5销售管理37

3.3.7.2.6统计管理37

3.3.7.2.7系统管理37

3.3.8基于对接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的农产品可追溯管理子系统37

3.3.8.1溯源应用配置管理38

3.3.8.2溯源流程分析管理38

3.3.8.3溯源数据管理38

3.3.8.4溯源编码管理38

3.3.8.5溯源分析模型管理38

3.3.8.6溯源报表管理39

3.3.8.7溯源接口管理39

3.3.9基于农业全产业链调研与监管的政府农业信息化管理子系统39

3.3.9.1农业灾害预警39

3.3.9.1.1气象灾害预警39

3.3.9.1.2水利灾害预警40

3.3.9.1.3病虫害预警40

3.3.9.2远程诊断管理40

3.3.9.3农业大数据中心41

3.3.9.3.1农业基础数据采集41

3.3.9.3.2农业生产过程数据采集41

3.3.9.3.3农业数据挖掘分析41

3.3.9.4信息发布42

3.3.10基于全平台融合的农品云电商子系统42

3.3.10.1统一门户43

3.3.10.2资料管理43

3.3.10.2.1资讯管理43

3.3.10.2.2商品管理44

3.3.10.2.3客户管理44

3.3.10.2.4收藏关注44

3.3.10.2.5交易账户管理45

3.3.10.2.6资金账户管理45

3.3.10.3网络推广管理46

3.3.10.3.1网购兴趣统计46

3.3.10.3.2积分项目46

3.3.10.3.3网络展示47

3.3.10.3.4在线推广47

3.3.10.3.5广告发布48

3.3.10.4业务交易管理49

3.3.10.4.1订购报价49

3.3.10.4.2支付结算49

3.3.10.4.3二维码查询49

3.3.10.4.4物流跟踪50

3.3.10.4.5退货管理50

3.3.10.5信息咨询管理50

3.3.10.5.1在线搜索50

3.3.10.5.2在线导购51

3.3.10.6评论管理51

3.3.10.7后台管理51

3.3.10.7.1个人设置51

3.3.10.7.2用户权限管理52

3.3.10.7.3日志及权限管理52

3.3.10.7.4充值卡管理52

3.3.10.7.5积分分值设置52

3.3.10.7.6物流信息维护52

3.3.10.8手机客户端53

3.3.10.8.2客户管理54

3.3.10.8.3销售管理54

3.3.10.8.4我的收入55

3.3.11基于云平台实时监控的平台运维子系统56

3.3.11.1身份管理56

3.3.11.2权限管理56

3.3.11.3日志管理56

3.3.11.4接口管理57

3.3.11.5实时监控57

3.4项目集成方案57

3.4.1系统层方案57

3.4.2数据库层方案58

3.4.3数据层方案59

3.4.4应用层方案60

3.5项目技术路线60

3.6项目主要技术指标62

3.6.1系统基本要求62

3.6.2系统容量需求62

3.7建设地点63

3.7.1研发地点63

3.8项目和建设进度安排63

第6章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65

6.1经济效益分析65

6.1.1基础数据与参数65

6.1.1.1财务基准收益率(ic)设定65

6.1.1.2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

6.1.1.3项目计算期65

6.1.1.4生产负荷66

6.1.1.5财务价格66

6.1.1.6增量营业收入66

6.1.2经营成本与总成本67

6.1.2.1工资及福利费67

6.1.2.2折旧费估算68

6.1.2.3修理费估算68

6.1.3其他费用68

6.1.4盈利能力分析68

6.1.4.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68

6.1.4.2利润与利润分配69

6.1.5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9

6.1.6盈亏平衡分析70

6.2社会效益分析70

6.2.1减少农业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污染71

6.2.2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72

6.2.2.1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72

6.2.2.2提高农作物种植水平72

6.2.3提高农业生产数据采集及科研,调研数据归档73

6.2.4提高农产品物流水平73

6.2.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农产品安全溯源73

6.2.6规范农业园区生产管理规程74

 

第2章项目技术基础及知识产权情况

2.1项目前期开发情况

“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由浙江东冠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负责示范工程的整体方案设计、技术支持及实施工作并与多家物联网技术单位合作,浙江杭州萧山农业科技园等现代农业园区等多个省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示范单位,共同参与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实施前期,已完成平台系统研发的核心内容,采用多年来项目承担单位的核心研发技术及合作伙伴的优势技术,整合农业全产业链物联网技术资源,实现农业生产、销售、消费、监管四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农产品消费安全化,农业监管信息化。

目前已基本完成系统核心模块的研发及标准制定如下:

①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

②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库融合的农作物生长曲线数据模型

③多点采集,统一汇聚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分析模块

④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设施装备的标准的制定

⑤合作伙伴“随意行”软件向农品物流定点定位的功能完善和衍生

⑥对接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编码生成及识别模块

平台前期研发成果:

●2013.07-2013.08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业务需求调研(走访江浙200余家家庭农场、休闲农场)。

●2013.08-2013.09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框架设计、数据库

●设计

●2013.08-2013.09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温室大棚定义数据采集、控制规范、接口规范,设备选型、测试。

●2013.09-2013.10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智坤农场21个智慧温室大棚

●建设,物联网设备部署(环境感知端、灌溉端、视频端、控制端)。

●2013.08-2013.12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精确设施农业管理子系统、

●农业生产管理子系统)代码编写、测试。

●2013.11-2013.12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实施部署。

●2013.12-2014.01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集成测试。

●2014.01-2014.01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基地试用。

●2014.02-2014.02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各系统模块需求调整、bug完善。

2.2主要技术基础

浙江东冠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通信行业的知名企业,通过企业自身的行业积淀和技术衍生,近年来也参与了物联网系列化标准的制定、全国性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建设、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研讨和商业应用,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书籍;

又致力于智慧农业、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相关研发人员多年来从事通信,网络化、信息化、物联网领域的研发和实施工作,开发研制了服务于通信行业及物联网产业的关键软件,研发实力雄厚,截至项目申报之日公司已获得30余项项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设备设施外观设计专利,参与项目建设的合作单位亦是拥有多项软著,这也是保证项目软件平台顺利研发并商用示范推广的坚实基础。

2.2.1物理网终端管理技术

通过对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统一管理和传输控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高可信信息通信能力和数据传输质量保障,解决当前物联网产业界十分关注的信息安全传输隐患和物联网终端生命状态的不可知问题,打造高保障的物联网的基础。

各行业物联网终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终端设备的功能、形态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终端的运营商层面的管理方式和传输控制方式成为全面解决物联网终端接入至电信运营商"

网络"

和"

物联网平台"

的关键。

物联网终端管理技术采用UMMP协议解决物联网终端健康状态可感知、功能和性能可管可控。

物联网终端管理技术的应用使得:

物联网接入终端的标准、物联网接入终端业务流与控制流的分离、对接入终端可管可控。

应用该项技术的物联网终端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注册、注销、登录、登录退出的管理;

2、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状态监测;

3、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故障管理;

4、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参数配置;

5、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远程控制;

6、实现对物联网终端软件的版本升级;

其技术特点:

1、采用UMMP协议完成终端的接入和管理。

2、实现了终端业务流于控制流的分离。

3、对接入终端可管可控。

2.2.2物联网业务支撑共享技术

物联网是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各类传感器等技术和设备,使物体与互联网等各类网络相连,获取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的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支持智能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智能基础设施。

基于上述物联网的概念,东创科技运用物联网业务支撑共享技术开发了东创物联网支撑平台软件。

该软件是本项目关于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业务及系统发展的全面规划和框架。

该软件规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两条主线:

(1)在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架构内对已经建设的物联网系统架构进行整合和完善,解决业务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2)要求未来物联网系统的建设符合规范,使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延续性。

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软件定位于物联网业务处理中公共的终端管理与业务管理核心。

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通过统一接口与运营支撑子系统互联,完成物联网业务运行中的鉴权管理(用户鉴权、应用状态鉴权、业务鉴权、定购关系鉴权、付费属性鉴权等功能)、终端管理以及应用管理。

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同时也是物联网业务处理中的数据中心和数据枢纽,负责物联网生产类数据的保存以及业务支撑系统、运营支撑子系统、应用系统间数据的传递。

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软件主要包括:

1.统一鉴权管理;

2.终端管理;

3.应用管理;

4.客户管理;

5.开放的架构和丰富的接口协议;

6.提供用户自助门户;

7.电信级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2.2.3物联网智慧农业技术

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软件作为“开放式智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核心软件技术,东创科技拥有该软件的软件著作权,并以在杭州智坤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成功运行。

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软件主要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先进设施与土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

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

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依托现代化农业设施,使得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该软件错采用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模拟技术,模拟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采用温度、湿度、CO2、光照度,土壤水分传感器等感知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对水帘、风机、遮阳板、杀虫灯、滴灌、喷灌等设施实施监控,从而创造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环境。

智慧农业平台软件的特点主要包括:

1、环境监控的数据通过以太网/3G传输;

2、能够实现每一个监控区环境的温湿度、二氧化碳、土壤水分、光照度等的数据采集,并可以自动控制每一个温室内的空调、风机、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

3、创新的“模式管理”,电脑全自动控制,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无人值守;

4、创新的实验区管理,可以规划实验区用于数据对比分析。

5、创新的租赁模式,可将管理权限分配给各相关人员,方便企业提供外包服务;

6.增加视频功能,可远程进行专家诊断,同时可查看现场设备执行效果;

7、短信报警、天气提醒,随时掌握内外环境异常变化;

8、系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联网远程查看并控制。

2.2.4IT系统统一监控系统

作为运用云技术及大数据融合,分析处理的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数据库的平稳运行对于平台正常运作尤为重要,故此平台单独设立了运营支撑系统,对整个平台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实施在线的监控,其核心程序沿用了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杭州东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T系统统一监控系统软件。

IT系统统一监控系统软件是自主研发,并已取得软件著作权,该软件提供各IT系统实现系统设备资源与业务系统的统一监控维护管理。

为IT系统网络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员、业务运营人员等提供故障管理、配置管理、业务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统计、环境监测等集中维护功能,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满足日常维护的便利性需求,帮助IT系统运维人员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为“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其技术特点:

1、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满足日常维护的便利性需求;

2、统一的接入界面、集中的采集方式;

3、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是一个动态的可扩展的管理平台;

4、强大的面向业务支撑功能;

5、灵活的系统剪裁能力;

6、灵活的系统配置能力;

7、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2.2.5物联网海量公共信息安全处理传输技术

物联网海量公共信息安全处理传输基于通信运营商多年信息传输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和支撑网络的建设和运维实践,以及国内外在信息安全传输方面的前瞻性先进技术,从物理安全、信息采集安全、大数据量处理、信息传输安全和信息处理安全等多个维度,打造一个高速有效、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物联网信息安全采集、处理和传输子系统,以满足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大容量、多层级的信息数据安全传输需求,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网络的鲁棒性。

本技术包含以下的两大创新内容:

1)海量信息存储、稽核和分发技术:

未来物联网的终端数量将达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级的规模,物联网信息的容量可能会达到千亿、兆级别,如此海量的数据必定会给当前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出挑战,因此借助云存储技术方案是适应物联网业务发展的最优选择。

2)信息传输安全技术:

主要针对传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节点的轻量级认证、访问控制、密钥管理、安全路由、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等安全技术进行研究。

2.2.6物联网信息适配技术

该技术(非对称协议适配模块、软件)以东创S&

MTP协议为基础协议,提升中国联通集团物联网UMMP协议和UAAP协议运营需求,以的定制化适配软件的方式实现。

S&

MTP(Signal&

messagetransportprotocol)协议可以承载消息类信息的高效传递,也可使用于大信息量的文件类传递。

因此采用该协议为基础可以完成平台软件间的管控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在线和离线、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传递。

协议层次:

MTP处于应用层,以TCP/IP协议等为传输承载,为物联网(消息)数据的传送和管理提供服务,为信息(消息)数据的传输提供可靠和高效的手段;

当信息(消息)数据中心发现已传送数据丢失或被破坏,可以发送恢复信息,并再次请求这部分数据重传。

服务定义:

MTP协议共有九个服务原语:

MTP-CONNECT:

为应用层建立一条连接

MTP-DISCONNECT:

拆除两端应用层之间的一条连接

MTP-POLL:

请求在线信息(消息)数据

MTP-REWIND:

请求在线信息(消息)数据从指定位置开始发送

MTP-RECOVERY:

请求恢复信息(消息)数据

MTP-DATA:

传输信息(消息)数据

MTP-ACK:

接收信息(消息)数据后的确认

MTP-RESET:

终止信息(消息)数据传输过程

MTP-REJECT:

拒绝处理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PDU)

所有的PDU均有对应的服务原语,描述如下:

PDU名字流向PDU标识符含义对应服务原语

POLLA<

─B00000001B请求在线信息数据S&

MTP-POLL

REWINDA<

─B00000010B请求在线信息数据从指定位置开始发送

RECOVERYA<

─B00000011B请求恢复信息数据S&

MTP-RECOVERY

DATAA─>

B00000100B传送信息数据S&

MTP-DATA

ACKA<

─B00000101B接收信息数据后的确认S&

MTP-ACK

RESETA<

─B00000110B中止信息数据传输过程S&

MTP-RESET

REJECTA─>

B00000111B拒绝处理服务S&

MTP-REJECT

所有的PDU均有一个共同的格式:

BYTE1BYTE2BYTE3BYTE4—BYTEmBYTEm+1—BYTEn

PDU长度PDU长度PDU标识符参数可变数据部分

标准制定:

物联网信息可靠、安全传输的各类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2.2.7融合码号管理技术

系根据工信部要求采用物联网专用号码段。

为满足物联网业务生产厂商测试需求,实现独立码号动态配置,即提供给生产厂商测试阶段,采用空开接口修改IMSI,提供专用测试码号,完成模卡测试特殊流程,测试完成后即回收测试码号,在产品营销阶段不配置码号,而是由业务平台根据用户激活申请,为用户分配正式码号,开通相应业务。

MSISDN码号生成:

按运营商批复的号段在物联网业务平台中批量生成所属MSISDN码号资源库。

IMSI号码生成:

按运营商制定的MSISDN和IMSI对应原则,在物联网业务平台中批量生成所属IMSI号码资源库。

卡数据导入:

将制成的物联卡数据批量导入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码卡测试:

测试号码分配管理。

由于物联网卡的特殊性需要由专门的测试组装工厂进行终端测试,在测试之前,组装工厂可以向物联网平台申请数量的测试码号,在平台中进行测试码号分配管理。

测试资源配置:

码号分配完全交给组装工厂之前,需要进行测试资源配置,对接HLR网元,进行测试码号和测试IMSI的配置开通。

提供给生产厂商的物联卡统一预配置的测试IMSI和分配的测试码号,完成模卡测试特殊流程。

MSISDN测试码号回收:

自动回收选项根据运营商与设备生产厂商事先约定的测试临时号码使用期限,在期限截止后将MSISDN测试临时码号与IMSI对应关系解除。

MSISDN开通激活:

营销给用户的终端SIM卡需要进行开通激活,用户才能进行使用,并分配MSISDN正式码号,对接HLR网元进行真正开通激活。

MSISDN正式码号与IMSI采用一一对应方式。

待用户真正激活业务开始运营(计费)。

MSISDN码号回收:

开通物联网终端对应的MSISDN在注销受理、欠费期限等情况下,将MSISDN正式码号回收。

回收之后进行冻结,后续重新放号使用。

2.3项目实施单位知识产权情况

依据项目主要技术基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浙江东冠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项系统集成

作为项目合作单位杭州东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该领域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或专利证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2011SR012146-东创流式采集系统软件V1.0

●2011SR012147-东创电信物联网业务支撑共享平台软件V1.0

●东创IT统一监控系统软件

●东创智慧农业平台软件

●东创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软件

●东创物联网终端管理平台软件

2.4项目合作实施单位已实施的物联网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

2.4.1杭州智坤农业科技产业园区

本项目组已经在浙江杭州良渚进行了这方面(智慧农业示范平台)建设工作,项目建设自2012年2月启动,一期项目2013年3月上线试商用,2013年10月正式商用。

二期项目2013年10月启动,预计2014年6月正式商用。

杭州智坤农业总平图

公司成功建设和应用的智慧农业示范平台具备6大业务和能力:

1、示范农业园区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东创智慧农业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信息化应用,覆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消费和管理等各环节,非常适合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创新模式的孵育。

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务内含传感终端管控、通信终端管控、无线传感网、信息综合采集和交换、信息处理、视频监控、位址服务、终端管理、客户端、信息发布、监控支撑等能力。

2、智慧温室大棚业务和示范:

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温室大棚,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充分验证和示范了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卓越作用。

3、农业生产管理子系统:

是国内首个面向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管理软件,包含农场管理、农作物管理、生产资料管理、用工管理、农业病虫草害图文数据库、农作物生长模型库、专家远程诊断管理、销售管理、统计报表等模块,帮忙智慧农业经营者轻松地科技化管理农业生产

杭州智坤农业大棚缩影

4、农产品安全和地理标志溯源子系统:

东创科技的“农产品安全和地理标识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地理位址、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是浙江省放心农产品的关键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