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04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7 大小:1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7页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7页
亲,该文档总共2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2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docx

精编大学实验室安全考核题库1088题含答案

2020年大学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1088题

一、单选题

1.氯仿属于何种级别的毒性

A.剧毒

B.高毒

C.中等毒性

D.低毒

答案:

C

试题解析:

2.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A.汽油、易燃液体

B.放射性物品;

C.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药品和感染性物品

D.氯化钾

答案:

D

试题解析:

汽油、易燃液体当有一定热源和氧气的条件就会燃烧;放射性物品会对人以及其他物体产生不可逆的危害;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易与一些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而产生爆炸,感染性物品会传染人及其动物而带来危害,氯化钾适量范围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

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B.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C.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

D.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

答案:

A

试题解析:

氢氟酸不管浓度高低都会对人体皮肤以及骨骼产生一定影响。

4.以下是酸灼伤的处理方法,其顺序为:

①以1~2%NAHCO3溶液洗。

②立即用大量水洗③送医院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答案:

B

试题解析:

对于酸灼伤皮肤,首先要清洗伤口,然后用1~2%NAHCO3的弱碱性溶剂清洗,最后送医院。

5.下列关于混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氧化铬的硫酸溶液与有机物混合,可能爆炸

B.硝酸氨与活性炭混合可能燃烧

C.高氯酸与金属盐混合可能爆炸

D.高氯酸与盐酸混合可能爆炸

答案:

D

试题解析:

三氧化铬的硫酸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有机物产生CO2气体;硝酸氨与活性炭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会燃烧;高氯酸与金属盐混合,反应剧烈产生气体,会爆炸;高氯酸与盐酸混合尽管产生Cl2,但是Cl2会被盐酸里面的水分吸收,最终不会产生气体,所以不会爆炸。

6.干燥箱的使用温度范围为(),常用鼓风式电热箱以加速升温。

A.50-350℃

B.50-150℃

C.0℃-250℃

答案:

C

试题解析:

7.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应如何处理:

A.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缓慢滴加乙醇将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答案:

B

试题解析:

用剩的活波金属残渣先要用乙醇中和使之生成乙醇金属盐然后再作为废碱液处理,这样可避免气体的产生。

8.一般将闪点在25℃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易燃化学试剂?

A.乙醚

B.苯

C.甘油

D.汽油

答案:

C

试题解析:

乙醚、苯、甘油汽油的闪点分别为:

-45℃,-11℃,176℃,-50~-20℃。

9.有些固体化学试剂接触空气即能发生强烈氧化作用,如黄磷,应如何保存

A.要保存在水中

B.放在试剂瓶中保存

C.用纸包裹存放

答案:

A

试题解析:

黄磷不与水发生反应,黄磷的密度比水大,通过水的覆盖,可以隔绝空气,还能保持黄磷处于燃点之下。

10.带油污(如凡士林或石蜡油)的玻璃器皿,在洗前尽量去除油污,然后放在()中煮两次,再用洗涤剂和热水洗刷。

A.市售洗涤剂

B.稀盐酸或铬酸洗涤液

C.5%的苏打液

答案:

C

试题解析:

油污一般是酸性,可用弱碱性洗液洗涤。

11.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

D

试题解析:

实验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

12.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

A.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

B.加水灭火

C.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

D.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答案:

A

试题解析:

溶剂或易燃的化学品若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气体,因此不得密封,也不得用水灭火,易燃化学品会随水蔓延而扩大火势。

13.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

A.2∕3

B.1∕3

C.1∕2

D.4∕5

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离心过程中,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离心管边沿液体比中间高,所以避免溢出一般不得多于2∕3。

14.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

A.按生产日期分类

B.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C.随意摆放

D.按购置日期分类

答案:

B

试题解析:

15.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如何扑救?

A.用水灭火

B.用泡沫灭火器

C.用干粉灭火器

D.用干砂子灭火

答案:

D

试题解析:

铝粉、保险粉容易与含水物质发生反应,A,有水易反应,B,用泡沫灭火器,利用Al2(SO4)3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灭火的。

Al3+易结合水电离出的OH-,HCO3-易结合水电离出的H+,两者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强烈的双水解,反应进行得很彻底,而里面的水也容易与铝粉、保险粉发生反应。

C,干粉灭火剂(MF)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这些物质也容易与铝粉发生放热反应。

16.清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的透光面可以用()擦拭;

A.纱布

B.毛刷

C.镜头纸

D.滤纸

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光光度计比色皿要求透光性,因此必须用特定的镜头纸擦拭。

17.各实验室在运送化学废弃物到各校区临时收集中转仓库之前,可以:

A.堆放在走廊上

B.堆放在过道上

C.集中分类存放在实验室内,贴好物品标签

答案:

C

试题解析:

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集中放置,并贴好标签。

18.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可以用明火加热

B.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不可猛烈撞击

D.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答案:

A

试题解析:

实验室里面尽量不用或少用明火加热,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得用明火加热。

19.下列物质不属于剧毒物的是:

A.碘甲烷、丙腈

B.氯乙酸、丙烯醛

C.五氯苯酚、铊

D.硫酸钡

答案:

D

试题解析:

硫酸钡不溶于水、有机溶剂、强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所以一般不会对人产生毒害。

20.汽油的爆炸极限是:

A.7.6%~1.4%

B.5.3%~1%

C.7.1%~3.4%

D.7.5%~2.4%

答案:

A

试题解析:

21.严禁在化验室内存放总量大于多少体积的瓶装易燃液体

A.10L

B.30L

C.20L

D.25L

答案:

C

试题解析:

22.高压电容器,实验结束后或闲置时,如何处理最合适?

A.电极接地

B.负电极接地

C.双电极接地

D.双电极短接

答案:

D

试题解析:

高压电容器,实验结束后或闲置时,应串接合适电阻进行放电如双电极短接,选项D正确。

23.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

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解析:

24.当不慎把大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酒精棉球擦

B.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以吸水性强的纸或布吸去后,再用水冲洗

答案:

D

试题解析:

若只有几滴浓硫酸滴在皮肤上,灼烧面积不会太大,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可减少硫酸灼烧的时间,能有效地去除浓硫酸,且浓硫酸稀释放出的热量会很快被水带走,不会造成更严重的灼烧。

如果是大面积灼烧,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因为浓硫酸遇水被稀释,将释放大量热量,容易灼烧皮肤。

此时应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再涂少量碳酸氢钠。

25.混和时不会生成高敏感、不稳定或者具有爆炸性物质的是:

A.醚和醇类

B.烯烃和空气

C.氯酸盐和铵盐

D.亚硝酸盐和铵盐

答案:

A

试题解析:

A,醚和醇类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B,烯烃和空气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燃烧爆炸,C,氯酸盐和铵盐,由于氯酸盐是强氧化剂,与铵盐发生反应,产生气体,易爆炸,D,亚硝酸盐和铵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N2容易引起爆炸。

26.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

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答案:

C

试题解析:

如不润滑,温度计与橡皮塞摩擦力比较大,距离太远容易折断温度计,且易伤手。

27.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答案:

B

试题解析: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除去化学品,然后到医院就诊。

28.开启含感染性材料安瓿瓶,最好

A.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安瓿瓶的上端使之破碎

B.用硬物敲打安瓿瓶的上端使之破碎

答案:

A

试题解析:

硬物敲打,容易使破碎后的碎片溅出不易找到,而感染性材料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29.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用舌头品尝试剂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答案:

C

试题解析:

30.丙酮属于低毒类化学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闪点只有-18℃,具有高度易燃性。

B.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

C.它的沸点只有56℃,极易挥发;

D.以上都对

答案:

D

试题解析:

31.HCN无色,气味为:

A.无味

B.大蒜味

C.苦杏仁味

D.烂苹果味

答案:

C

试题解析:

概念题,略。

32.氮氧化物主要伤害人体的:

A.眼、上呼吸道

B.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肺泡

C.皮肤

D.消化道

答案:

B

试题解析:

氮氧化物主要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所以主要伤害是呼吸道。

33.闪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闪点在-4℃以上的溶剂是:

A.甲醇、乙醇、乙腈

B.乙酸乙酯、乙酸甲酯

C.乙醚、石油醚

D.汽油、丙酮、苯

答案:

A

试题解析:

上述物质的闪点分别为:

甲醇12.22℃、乙醇12℃、乙腈6℃、乙酸乙酯-4℃(闭杯),7.2℃(开杯)、乙酸甲酯-10℃、乙醚-45℃、石油醚<-20℃、汽油-50~-20℃、丙酮-20℃、苯-10.11℃(闭杯)℃。

34.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些物质?

A.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喷雾剂,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

B.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可自燃液体,自燃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C.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腐蚀性物质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解析:

35.下列试剂哪个不用放在棕色瓶内保藏?

A.硫酸亚铁

B.高锰酸钾

C.亚硫酸钠

D.硫酸钠

答案:

D

试题解析:

A,硫酸亚铁,见光后易被氧化而变质。

B,高锰酸钾长时间在光照下易分解。

C,亚硫酸钠在光照下易被空气中氧氧化。

36.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以上都对

答案:

C

试题解析:

溶剂溅出而燃烧,首先要移除其他的溶剂,并关闭热源和电源,避免次灾害的发生。

37.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溴:

大量水洗,再用1%NAHCO3溶液洗

B.酸:

大量水洗,用1~2%NAHCO3溶液洗

C.碱:

大量水洗,再以1%硼酸溶液洗

D.以上都对

答案:

D

试题解析:

38.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值在()范围内准确度最高。

A.0.0-1.0

B.0.6-1.0

C.0.2-0.7

答案:

C

试题解析:

在0.2-0.7范围,出现误差比较小。

39.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解析:

对有毒试剂,首先是要了解试剂毒性,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在通风厨中操作,同时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40.生石灰烧伤应如何处理

A.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C.先用卫生纸或干布尽量清除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水清洗

D.立即去医院处理

答案:

C

试题解析:

生石灰即CAO,其造成的烧伤,主要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放出大量的热,且由于CA(OH)2是碱性物质,对人体腐蚀性比较大。

所以,烧伤后,先用卫生纸或干布尽量清除皮肤上的生石灰,避免腐蚀,然后再用大量水清洗。

41.苯属于何种级别的毒性

A.剧毒

B.高毒

C.低毒

D.微毒

答案:

B

试题解析:

42.不是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为?

A.0.2%-1%漂白粉溶液

B.70%乙醇

C.2%碘酊

D.0.2%-0.5%的洗必泰

答案:

A

试题解析:

0.2%-1%漂白粉溶液碱性太强,容易对皮肤产生腐蚀,易使皮肤龟裂,70%乙醇、2%碘酊、0.2%-0.5%的洗必泰可以作为皮肤或普通食盐器械消毒。

43.一般无机酸、碱液和稀硫酸不慎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酒精棉球擦

B.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用水直接冲洗

D.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答案:

C

试题解析:

44.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

A.KMnO4和浓硫酸

B.CCl4和碱金属

C.硝铵和酸

D.浓HNO4和胺类

答案:

B

试题解析:

A,KMnO4和浓硫酸相互接触会放出大量的热,C,硝铵和酸相互接触会放热而且会产生爆炸,D,浓HNO3和胺类相互接触,会放热发生爆炸。

45.以下哪个药品(试剂)在使用时不用注意干燥防潮?

A.锂

B.碳化钙

C.磷化钙

D.二氧化硅

答案:

D

试题解析:

锂、碳化钙、磷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均可以生成可燃气体;二氧化硅在空气中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46.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答案:

A

试题解析:

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用流动的水洗手,避免剧毒物质沾染到手上。

47.乙醇属于何种级别的毒性

A.高毒

B.中等毒性

C.低毒

D.微毒

答案:

D

试题解析:

48.以下药品按毒性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醛、苯、苯乙烯、丙酮

B.苯、甲醛、甲苯、丙酮

C.甲苯、甲醛、苯、丙酮

D.苯、丙酮、甲苯、甲醛

答案:

B

试题解析:

苯属于高毒,甲醛中等毒性,甲苯低毒,丙酮低毒。

选B。

49.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酸乙烯酯应如何存放

A.放在防爆冰箱里

B.和其它试剂混放

C.放在通风橱内

答案:

A

试题解析:

上述物质为易燃有机溶剂,对于易燃有机溶剂应存放在防爆冰箱里面。

50.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B.学习并清楚化学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

C.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

D.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

答案:

D

试题解析:

液体,固体药品分开保存,酸、碱化学品也要分开保存。

51.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A.五氧化二磷

B.五硫化磷

C.五氯化磷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解析:

A、B、C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磷酸,磷酸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会加速对皮肤的伤害。

52.强氧化剂与有机物、镁粉、铝粉、锌粉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下哪种物质是安全的?

A.H2O2

B.NH4NO3

C.K2SO4

D.高氯酸及其盐

答案:

C

试题解析:

A、D都是氧化剂,与有机物、镁粉、铝粉、锌粉都会产生爆炸;B与镁粉、铝粉、锌粉等混合容易发热,产生气体而爆炸;C不会与上述物质发生反应。

53.如在液氮罐中保存安瓿瓶,应将其存放在()中。

A.液氮的气相

B.液氮

答案:

A

试题解析:

液氮在气相时处于吸热状态,能够很好的冷却安瓿瓶。

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乙醇都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二者都不能在任何有明火的地方使用

B.丙酮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因此避免吸入丙酮气体

C.强酸强碱等不能与身体接触

D.弱酸弱碱在使用中可以与身体接触

答案:

D

试题解析:

弱酸弱碱与身体皮肤接触,一段时间后,水蒸气蒸发,弱酸弱碱浓度就变大,还是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腐蚀性。

55.钠,钾等碱金属须贮存于:

A.水中

B.酒精中

C.煤油中

D.暴露在空气中

答案:

C

试题解析:

金属钾、钠、锂、钙、电石等固体化学试剂,应尽量避免与任何形式的水接触,因此,保存时应该隔绝空气,而且碱金属也不得与酸性物质接触。

56.下列哪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A.盐酸

B.乙醚

C.高氯酸

D.丙酮

答案:

C

试题解析:

乙醇与强氧化性物质接触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爆炸,高氯酸为强氧化剂,所以二者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57.皮肤接触了高温(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固体二氧化碳、液体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溴等都会造成灼伤。

如果发生意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不管什么情况,马上送医院就医

B.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严重时就医

C.金属钠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水冲洗

答案:

B

试题解析:

金属钠溅入眼内,不得用大量水冲洗,因为金属钠会与水发生反应,放热,生成NAOH,均可伤害眼睛;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把浓硫酸擦掉,然后在皮肤上抹碳酸氢钠溶液或者稀氨水,以中和酸。

不可直接用水冲洗,水和浓放出大量的热后,会烫伤皮肤;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严重时就医;皮肤灼伤时,须急救处理,情况严重者马上送医院就医,不得直接送医院就医院。

选项B所述正确。

58.关于氢氟酸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B.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C.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工作中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

D.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

答案:

A

试题解析:

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工作中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稀的氢氟酸危害性也很大,切不可忽视。

可见,选项B.C.D.所述正确,选项A.所述错误。

59.对于洁净室的工作服是帽子、衣服、裤子和袜套分开的,正确的穿着是

A.帽子的披肩在衣服领子外面、衣服下摆在裤子外面、裤腿在袜套外面

B.帽子的披肩在衣服领子里面、衣服下摆在裤子里面、裤腿在袜套里面

C.帽子的披肩在衣服领子外面、衣服下摆在裤子里面、裤腿在袜套外面

D.帽子的披肩在衣服领子里面、衣服下摆在裤子外面、裤腿在袜套里面

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实验室洁净室运行管理规定,对于洁净室的工作服是帽子、衣服、裤子和袜套分开的,正确的穿着是帽子的披肩在衣服领子里面、衣服下摆在裤子里面、裤腿在袜套里面,选项B.所述正确。

60.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朝哪一个方向?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答案:

A

试题解析:

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朝上方,以免倾倒液体时可能会有很少量的液体药品试剂沿着瓶嘴流下来腐蚀标签,影响试剂的长期使用。

61.存放剧毒物品必须使用保管、储存。

A.带锁的铁皮柜

B.铁皮柜

C.带双锁的铁皮保险柜

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实验室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存放剧毒物品必须使用带双锁的铁皮保险柜保管、储存,选项C.所述正确。

62.Cl2和CO作用生成的光气毒性比Cl2;

A.小

B.大

答案:

B

试题解析:

63.金属Hg常温下

A.不挥发

B.慢慢挥发

C.很快挥发

答案:

B

试题解析:

Hg为液体,饱和蒸汽压比较大,因此在空气中,会慢慢挥发。

64.天气较热时,打开腐蚀性液体,应该;

A.直接用手

B.用毛巾包住塞子

C.戴橡胶手套

答案:

B

试题解析:

天气较热时,装腐蚀性液体的瓶子里面气压比常压大,气体容易喷溅出来;因此,为避免瓶盖喷出,最好用毛巾包住塞子,避免喷出。

65.要配制一般精度的三氯化铝的水溶液应选用以下哪个药品配制水溶液

A.无水三氯化铝

B.含结晶水的三氯化铝

C.铝粉

答案:

B

试题解析:

含结晶水的三氯化铝,无水三氯化铝里面含有一定量的HCl,在常温易冒出,对实验人员产生危害,用铝粉配置时,会产生H2气体。

66.甲醛属于何种级别的毒性

A.剧毒

B.高毒

C.中等毒性

D.低毒

答案:

C

试题解析:

67.盐酸、甲醛溶液、乙醚等易挥发试剂应如何合理存放?

A.和其它试剂混放

B.放在冰箱中

C.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D.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答案:

C

试题解析:

易挥发性有机、无机液体应分类存放在干燥的通风厨中。

68.易燃化学试剂理想存放温度是多少?

允许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多少

A.0~10℃,30℃

B.-4~4℃;30℃

C.0℃~5℃,20℃

D.-4~4℃,40℃

答案:

B

试题解析:

在使用易燃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不要太高,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理想的存放温度为-4~4℃,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69.下面哪组溶剂不属易燃类液体?

A.甲醇、乙醇

B.四氯化碳、乙酸

C.乙酸丁酯、石油醚

D.丙酮、甲苯

答案:

B

试题解析:

易燃液体:

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45°C以下的物质叫易燃物质。

其特性有:

蒸汽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易聚集静电,高度的流动扩展性,与氧化性强酸及氧化剂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

B,四氯化碳没有闪点,乙酸闪点为43℃。

70.苯属于高毒类化学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短期接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B.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C.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质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解析:

71.下面所列试剂不用分开保存的是:

A.乙醚与高氯酸

B.苯与过氧化氢

C.丙酮与硝基化合物

D.浓硫酸与盐酸

答案:

D

试题解析:

72.关于存储化学品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B.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C.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