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83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29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9页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9页
亲,该文档总共4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4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题库【历年真题+参考教材课后习题+专题练习】.docx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

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共3题,共20分)

第一部分 货币银行学(50分)

1.简述2001年颁布实施的《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6分)答:

《新巴塞尔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

(1)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

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第二大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管。

这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资本是否充足做出评估。

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

(3)第三大支柱——市场纪律(marketdiscipline)。

市场纪律的核心是信息披露。

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

为了提高市场纪律的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于推出标准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

2.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何优点?

(6分)

答:

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

①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②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④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3.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8分)

答: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

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

Y。

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

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上述分析,在初期阶段,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

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

(1)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当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上升。

这与原来的分析是一样的。

(2)但产出的上升,提出了大于原来的货币需求;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经济生活,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下降的利率回升。

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

(3)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

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

(4)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

在这个点上,可能利息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

对于这些传导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还不断增添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到利率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

现实经济生活是复杂的,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必要使分析具体化。

但不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息这一环节的特别重视。

二、时事分析题(共10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得率下调0.31年百分点: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抵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试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意义与政策意图。

(10分)答:

略。

三、论述题(共2题,共20分)

1.试论述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0分)

答:

通常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1)安全性:

安全性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和一般企业不同,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它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安排的规模、资产的结构、资产的风险度及现金储备的多少。

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①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②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③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方法有两种:

①实行资产变现;②通过负债的途径,或者以扩股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的方式筹得资金。

(3)盈利性:

盈利性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

①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③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④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员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⑤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微观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相一致的要求所决定的。

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好,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高,既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为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积累更多的资金,扩大产业资本规模,增加有效供给。

2.试述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0分)

答:

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表述》一文,奠定了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问题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货币主义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1)总财富。

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受其总财富限制。

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由于总财富难以直接计算,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这是现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特点。

(2)财富构成。

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人力财富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交易的需要。

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收益为零,而其他资产均有收益,其他资产收益率提高,则货币需求将减少,反之则货币需求增加。

(4)其他因素。

人们对货币的嗜好程度以及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性预期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因此,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学派认为,在短期内,财富构成、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都是不变的,对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在货币学派的分析中,其收入是指恒久收入,恒久收入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所以货币学派认为货

币需求具有稳定性。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学(5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外汇期权交易具有选择权,因此无风险。

( )

【答案】×

【解析】外汇期权交易的买卖双方的收益和风险是不对称的,对期权的买方而言,其成本是固定的,而收益是无限的;对期权的卖方而言,其最大收益是期权费,损失是无限的。

2.外汇期货交易的最大损失是保证金的丧失。

( )

【答案】×

【解析】期货交易所一般有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的规定。

当期货合约的保证金账户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要求时,必须追缴差额,否则将被强行平仓。

3.用硬币计价结算,对出口企业带来的外汇风险比较小。

( )

【答案】√

【解析】所谓硬币是指汇率稳定且具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软币是指汇率不稳定且具有贬值趋势的货币。

出口商在以硬币作为计价结算的货币时,由于硬币不断升值,将来当出口商收到贷款时,就可以将这笔货款兑换回更多数额的本国货币;同样,进口商在以软币作为计价结算的货币时,由于软币不断贬值,将来当进口商支付货款时,就可以用更少的本国货币兑换到这笔货款。

此方法的实质在于希望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好处留给自己,而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推给对方。

4.一般情况下,石油的价格与美元的汇率变动成反比。

( )

【答案】√

【解析】假设美元贬值,石油价格自然上升,此外,大家持有美元的意愿减少,增加对石油的购买,也会刺激石油价格上涨。

5.抛补套利又称无风险套利。

( )

【答案】√

【解析】典型的抛补套利行为是,当事人借入利率较低的某种货币,在现汇市场上,将这笔资金转变为利率较高的另一种货币并进行投资;为避免汇率风险,他同时订立一份远期外汇合同,在到期日按商定的汇率卖出后一种货币的本利以偿还借款。

因此有抛补套利是无风险套利。

6.进口公司向银行买入外汇时应使用买入价。

( )

【答案】×

【解析】从银行外汇买卖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其中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客户或同业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因此进口公司向银行买入外汇,也即银行向出口公司卖出外汇,应当使用卖出价而不是买入价。

7.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贬值5%,则另一种货币相对这种货币升值5%。

( )

【答案】×

【解析】以欧元和美元为例,假设贬值前1美元=A欧元,即1欧元=1/A美元,那么若美元对欧元贬值

5%,则贬值后,1美元=A×(1-5%)欧元,即1欧元=1/[A×(1-5%)]美元=1.0526/A美元=(1+5.26%)/A美元,所以,欧元对美元升值5.26%。

8.投资收入属于资本与金融账户。

( )

【答案】×

【解析】投资收入属于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包括以下三个子项目:

货物和服务、收入以及经常转移;其中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9.银行的现钞卖出价低于现汇卖出价。

( )

【答案】×

【解析】一般来说,外国现钞不能在本国流通,只有将外钞兑换成本币,才能够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

把外币现钞换成本币,就出现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即现钞汇率。

现钞汇率不等于外汇汇率,这是因为外国现钞存放在本国银行没有意义,需要送到外国银行生息,运到各发行国去,才能充当流通或支付手段。

而运送外币现钞必须花费一定的运费,保险费等,且要承担一定风险,因此,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的汇率(即买价),要稍低于外汇汇率,而卖出外币现钞时的汇率(即卖价),则等于外汇汇率。

10.法定货币贬值一定能刺激出口。

( )

【答案】×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特别探讨了既定进出口供求弹性下货币贬值政策的国际收支效应问题,提出著名的马歇尔一勒纳(ML)条件。

ML条件就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二、计算题(共2题,共10分)

1.已知即期汇率$1=SF1.6280/90和£1=$1.5140/50,请计算£1等于多少SF?

(5分)答:

£1=1.6280×1.5150=2.4664

£1=F1.6290×$1.5140=2.4663

£1=2.4663/64

2.某企业3个月后需用美元支付200万欧元进口货款,预测汇率会有大幅度变动,采用外汇期权交易保值。

已知即期汇率为$1=€1;协定价格€1=1.0100$,期权价格€1=$0.0338;佣金占合同金额0.05%,采用欧式期权。

请问3个月后市场汇率为$1=€0.8500情况下该企业应如何操作?

(5分)

答:

1€=1/0.85=$1.1765

美元贬值(欧元升值),贸易公司可选择执行合约(看涨期权)。

(1.1765-1.01)×200=33.3万

0.0338×200=6.76万

0.05%×200=0.1万

33.3-6.76-0.1=26.44万

所以,在此情况下企业可以执行看涨期权,获得收益26.44万元。

三、简答题(共2题,共16分)

1.简述汇率的本质及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

(8分)答:

(一)汇率的本质

略。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收支。

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反之则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

国际收支对汇率水平的影响,需要在收支差额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比较明显。

(2)相对通货膨胀率。

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货币的国内价值和购买力下降相对较快,则其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也会贬值。

(3)相对利率。

本国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较高时,投资者愿意持有本币资产,进而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

反之则本币贬值。

相对利率对汇率的影响,需要和相对通货膨胀率结合起来看,更具体地说,实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名义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工具的范畴,具有被动性,因而它对短期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从长期看,真实利率趋于稳定)。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长中的结构不一致和数量不一致,也会影响汇率。

如果总需求的整体增长快于总供给的整体增长,满足不了的那部分总需求将转向国外,引起进口增长,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当总需求的增长从整体上快于总供给的增加时,还会导致货币的超额发行和财政赤字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因此,简单地说,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预期。

就经济方面而言,预期包含对国际收支状况的预期,对相对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对相对利率或相对资产收益率的预期,以及对汇率本身的预期等等。

预期一方面会改变利率、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以间接影响汇率,另一方面还会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影响汇率,譬如,集体性的贬值预期可能会推动货币的贬值。

(6)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政府融资)和社会总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但如果赤字增加同时伴随着利率上升(譬如,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那么它对汇率的影响就不确定了。

(7)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多少,能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的能力的强弱。

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升值。

反之,储备下降则会诱使本国货币贬值。

(8)劳动生产率。

在工资水平稳定的前提下,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快速增长,使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相对增加,从而使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相应上升。

不过,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汇率的影响是缓慢而长期的,它不易被马上察觉出来。

2.简议人民币升值压力。

(8分)答:

略。

四、论述题(14分)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4分)答:

(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因素的,也有非经济因素的。

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五种原因:

①季节性和偶然性原因。

由于生产、消费有季节性变化,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也随之而变。

季节性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并不一样,由此造成了季节性失衡。

典型的季节性国际收支失衡发生在以农产品作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发展中国家。

无规律的短期灾害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造成一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季节性和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都是临时性的,它们对国内经济的危害相对较小。

②周期性原因。

因经济周期波动使经济条件变动而发生的盈余和赤字交互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

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进口需求增加,可能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在经济萧条时期,进口需求下降,可能出现经常项目盈余。

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经济萧条时期,投资前景黯淡,资本流出增加。

二战后,主要工业国的商业周期波动极易传播至其他国家,从而引起世界性的周期波动,致使各国国际收支出现周期性失衡。

③货币性原因。

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利率水平等货币性因素与其他国家比较发生相对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例如,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该国一般物价水平和生产成本便会普遍上升,该国的出口便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受到鼓励,从而造成该国经常项目收支恶化。

另外,货币供应量过多,还会引起本国利率下降和资本流出增加,从而造成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逆差。

两者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性失衡不仅与一国经常项目有关,也同资本与金融项目有关。

④结构性原因。

指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结构性失衡。

各国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形成各自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当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如果一国不能相应地调整其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则会引起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失衡。

⑤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投机性资本流动是利用利率差别和预期的汇率变动来牟利的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

不稳定的投机使汇率变动更加恶化,投机造成贬值,贬值又进一步刺激投机,从而使外汇市场变得更为混乱,资本大量外流。

资本外逃是保值性资本流动。

当一个国家面

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造成该国资本的大量外流。

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的特点,在国际资本迅速流动的今天,它们已成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会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必须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经常出现失衡而收支差额较大,特别是发生长期性逆差时,必须要进行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可以分为自动调节和政策调节。

自动调节通过汇率机制、收入机制和货币机制的调节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但自动调节只能在某些条件或经济环境下起作用,而且作用效果和程度也无法保证。

因此,各国都采取一定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际收支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般说,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临时性失衡的政策。

一般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失衡后,货币当局运用该基金在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

这种政策以外汇为缓冲体,故称外汇缓冲政策。

运用外汇缓冲政策调节季节性、偶然性失衡和不正常资本流动造成的失衡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它可以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而不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

但对长期性失衡,该政策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不宜用于调节长期性失衡。

②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就是指发生逆差时实行本币贬值,发生顺差时实行本币升值的政策。

汇率调整旨在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经由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资本融进融出的实际收益成本的变化等渠道来实现政策目标。

但通过汇率调整实现调节目标,要求本国进出口商品具有充分弹性,而且汇率调整,尤其是竞争性贬值容易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从而引发货币战。

③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需求总量,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

这是战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财政政策一般是从收支两个方面进行调节,其主要政策工具有税收、政府支出和国债政策。

财政当局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松动的或紧缩的财政预算对总需求进行直接调节,并通过国内企业的传递,特别是涉外企业的传导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和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对于由国内需求失衡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需求管理政策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

④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贸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

它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以直接管制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优点首先在于其效果迅速而显著。

其次,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为局部性因素时,较易针对该部分实行管制,因而不必使整个经济变动。

但直接管制政策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而且容易招致他国报复。

一般来说,直接管制政策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应以其他政策难以迅速取得效果的情况为限。

第三部分 证券投资学(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债券有多种分类,其中,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 )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品种。

A.国际债券B.欧洲债券C.记账式国债D.贴现债券

【答案】A

【解析】B项欧洲债券是国际债券的一种;C项是按债券形式进行的分类;D项贴现债券是按付息方式进行的分类。

2.马柯威茨(Markowitz)描述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着眼于( )。

A.系统风险的减少B.分散化对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C.非系统风险的确认

D.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以提高收益

【答案】B

【解析】马柯威茨有关证券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投资愿望是追求高的预期收益,并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因此,对于一种证券组合,不仅要重视预期收益,而且也要考虑所包含的风险。

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回答了,在既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如何使证券的可能预期收益率极大,或为获得既定的预期收益率,如何使承担的风险极小。

3.当市场收益率变动50个基点时,( )的平价债券将经历一个2.3元的价格波动,假设债券的面值为

100元、票面利率为12%。

A.久期为6年

B.久期为5年

C.久期为2.7年

D.久期为5.15年

【答案】D

【解析】久期的计算公式为:

,即2.3/100=-D×[-0.5%/(1+12%)],解得久期D≈5.15

年。

4.测度分散化资产组合中某一资产的风险用( )。

A.特有风险B.收益的标准差C.再投资风险

D.β值

【答案】D

【解析】β系数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

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

5.票面利率为10%的附息债券其到期收益率为8%,如果到期收益率不变,则一年以后债券价格( )。

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是溢价的,高于面值,如果利率保持不变,随着债券到期日的接近,债券价格逐渐趋近于面值,所以明年的价格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