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846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的基础上,主链构象和侧链构象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球状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

维持二级结构作用力:

氢键;

维持三级结构:

二硫键、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

维持四级结构:

疏水作用(最主要)、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配位键

超二级结构:

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盐溶: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

生物活性丧失(酶);

溶解度降低;

粘度增大;

扩散系数变小(蛋清);

基团位置改变;

对蛋白酶敏感性增大。

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若不过于剧烈,,高级结构松散了的变性蛋白质在除去变性因素后,可缓慢地重新自发折叠形成原来的构象,恢复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蛋白质分子失去水化膜或被中和其所带电荷,导致溶解度降低从而使蛋白质变得不稳定而沉淀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在酸性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紫色化合物(Pro的茚三酮反应呈黄色)。

层析:

按照在移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和固定相(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单核苷酸:

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环化核苷酸:

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P的含量在核酸中相对恒定,DNA中9.9%,RNA中为9.4%。

用于测定核酸的含量——定磷法。

N-C糖苷键:

戊糖第1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嘌呤的第9位氮原子或与嘧啶的第1位氮原子形成的β型N-C糖苷键。

磷酸二酯键:

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不对称比率:

同一种生物的所有体细胞DNA的碱基组成相同,与年龄、健康状况、外界环境无关,可作为该物种的特征,用不对称比率(A+T)/(G+C)来衡量。

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所有生物DNA分子中A=T,G=C。

碱基互补规律:

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是G和C、A和T,G与C配对,形成3个氢键、A与T配对,形成2个氢键,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DNA分子一级结构:

DNA分子上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多核苷酸链。

DNA分子具有方向性,分别为5'

端和3'

端。

天然DNA中,5'

端为磷酸,3'

端为游离羟基。

DNA的二级结构:

指DNA的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是DNA的两条链围着同一中心轴旋绕而成的空间结构。

反向平行的双链沿中心轴盘绕成右手螺旋。

DNA的双螺旋模型是由Watson和Crick两位科学家于1953年提出的。

DNA的三级结构:

双螺旋进一步扭曲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空间结构主要指超螺旋结构.正超螺旋(紧缠),负超螺旋(松缠).

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力:

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

碱基堆集力;

离子键。

双螺旋直径为2nm,每对脱氧核苷酸残基沿纵轴旋转36°

,上升0.34nm,每10个碱基对形成一个螺旋,螺距3.4nm。

反密码子:

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核酸的变性、复性:

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双链DNA脱解为单链,从而引起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生物活性的降低或丧失。

在适当条件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

退火:

热变性的DNA在缓慢冷却的条件下的复性过程。

增色效应:

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

变性DNA双螺旋解体,藏于螺旋内部的碱基暴露出来。

增色效应常用来衡量DNA变性的程度。

减色效应:

当变性的DNA经复性以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时,其溶液在260nm处的光密度减小。

减色效应常可用来衡量DNA复性的程度。

熔解温度(Tm 

值):

指DNA的变性达到50%,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时的温度。

影响Tm值的因素:

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高,则Tm值大。

DNA:

白色纤维状固体;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一般的有机溶剂;

溶液粘度大;

核蛋白体DNP可溶于高浓度(1-2mol/L)的NaCl溶液。

RNA: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液粘度小;

RNA核蛋白体(RNP)易溶于0.14mol/L的NaCl溶液。

核酸变性或降解后,粘度降低。

RNA的二级结构常常形成局部的双螺旋。

如RNA的茎环结构。

tRNA5'

端都为pG-,3'

端都为CCA,用以接受氨基酸。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结构),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四环:

二氢尿嘧啶环(D环);

反密码环;

额外环;

TyC环。

四臂:

二氢尿嘧啶臂;

反密码臂;

氨基酸臂;

TyC臂。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1)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的,真核生物的mRNA是单顺反子的;

2)原核mRNA5'

端无帽子结构,真核mRNA5'

端有一段帽子结构(m7GpppNmpNmp-);

3)原核mRNA3’端无PolyA,真核mRNA3’端有PolyA。

分子杂交: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放在一起热变性,然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

这些异源DNA(RNA)之间有互补的序列或部分互补的序列,则复性时会形成“杂交分子”。

嘌呤和嘧啶具有共轭双键,能强烈吸收紫外光。

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基因: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基因组:

生物体的全部基因或染色体。

酶:

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高度催化效率和高度特异性的生物催化剂。

由酶的组成成分,酶可分为两类:

单纯酶——仅由蛋白质组成;

结合酶——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成分,即全酶=酶蛋白+辅因子[辅因子有两种: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弛)、辅基(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常常以共价键结合)]国际酶学委员会(.EC)将所有的酶按它们所催化的反应的性质分为六大类:

氧化还原酶类;

转移酶类;

水解酶类;

裂解(合)酶类;

异构酶类;

合成酶类(连接酶类)

根据酶的聚合状态,分为三类:

单体酶(酶蛋白仅有一条多肽链)、寡聚酶(酶蛋白是寡聚蛋白质,由几个至几十个亚基组成,以非共价键连接)、多酶复合体(由几个酶聚合而成的复合体)

酶的特征:

专一性很强;

催化效率极高;

活性可以调控;

酶不稳定;

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多酶体系:

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

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中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

分子量都在几百万以上。

酶催化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它所催化的反应及其底物具有的严格的选择性,酶催化的专一性原理:

1958年D.E.Koshland提出“诱导契合学说”。

酶催化的高效性,酶促反应的速度比非酶促反应通常要快10^7-10^14倍。

酶催化的高效性的机理: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张力”和“形变”;

酸碱催化;

共价催化;

微环境(活性中心是低介电区)

酶的催化机理,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中间产物学说”。

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酶的别构效应;

共价修饰(甲基化、磷酸化等);

酶原的激活(如胃蛋白酶原、凝血酶原);

同工酶的调节……

激活剂: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激酶需要Mg2+激活,唾液淀粉酶需要Cl-激活。

抑制剂:

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使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

抑制剂以共价键不可逆地与酶相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叫不可逆抑制作用。

碘乙酸是巯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

有机磷化合物可使-OH磷酯化,所以它是活性中心有Ser残基的酶的抑制剂。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

酶的必需基团:

指酶分子中对于酶行使其功能所必需的基团。

活性中心及调节中心的基团均属必需基团。

调节中心:

可以与小分子的代谢物相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这种作用叫变构效应(又叫别构效应),具有变构效应的酶叫变构酶,引起变构的小分子物质叫变构剂(调节物)。

正变构剂,负变构剂。

变构酶(别构酶):

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的构象变化的调节。

变构酶的特点:

都是寡聚酶;

除活性中心,还有调节中心;

变构酶的v-[S]的关系不符合米氏方程,所以其曲线不是双曲线型;

常常是系列反应中的第一个酶,或是代谢途径的分支酶。

同工酶:

是指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来源不同的一组酶。

诱导酶:

是指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增高,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底物的类似物或底物本身。

酶原:

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酶活力:

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通常用最适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来衡量。

酶的定量并非对其蛋白质进行定量,而是对它的催化能力,也即酶促反应的速度

酶的比活力:

指每毫克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比活力=酶活力单位数(U)/蛋白质量(mg)。

比活力是酶制剂纯度的常用指标——比活力越大,表示酶越纯。

国际单位(IU):

在最适条件下,酶每分钟催化1umol底物转化速度所代表的酶活力。

Kat:

在最适条件下,酶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速度所代表的酶活力。

1Kat=60×

106 

IU

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

由一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组成,分为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部分。

对于结合酶,辅因子常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米氏方程:

V=Vmax·

[S]/(Km+[S])。

米氏方程推导的三个假设:

(1)推导的v为反应初速度;

(2)反应体系处于稳态;

(3)[S]>

>

[E]

以产物浓度对反应时间作图,可得到酶促反应速度曲线。

正确的酶促反应速度应该是在反应初期短时间内的反应速度,即反应初速度。

米氏常数(Km 

是酶的特征常数,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值越大,亲和力越小),Km的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的单位为浓度单位。

最适PH、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常数。

可逆抑制作用:

酶与抑制剂非共价地可逆结合,当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除去抑制剂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

竞争性抑制作用:

Km′=Km(1+[I]/Ki),Vmax不变,Km增大。

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削弱或解除这种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Vm′=Vm/(1+[I]/Ki),Vmax变小,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Km′=Km(1+[I]/Ki);

Vmax′=Vm/(1+[I]/Ki),Vmax变小,Km增大。

生物氧化:

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被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和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的传递,最终交给分子氧生成水,这一电子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

由NADH开始的呼吸链—— 

NADH呼吸链;

由FADH2开始的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电子总是从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向高电位流动。

复合物I:

NADH-CoQ还原酶(FMN→Fe-S)复合物II:

琥珀酸-CoQ还原酶(FAD→Fe-S)复合物III:

细胞色素还原酶(Cytb→Fe-S→Cytc1)复合物IV: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aa3)

真核生物电子传递的部位:

线粒体;

原核生物电子传递的部位:

细胞膜。

NAD+:

与酶蛋白可逆结合而往返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之间(但不能透过内膜)。

NAD+是双电子传递体(每次传递2个电子),即氢传递体。

黄素蛋白(FP):

是指以FAD或FMN为辅基的酶。

FP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FP在呼吸链中作为双电子传递体。

铁硫蛋白(Fe-S):

铁硫中心只有1个Fe起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型(Fe3+)和还原型(Fe2+)之间转变。

单电子传递体。

辅酶Q(CoQ):

辅酶Q是呼吸链中唯一的非蛋白质组分,是双电子传递体。

细胞色素(Cyt):

电子传递抑制剂:

鱼藤酮(阻断从NADH向CoQ的传递)抗霉素A(阻断CoQ向复合物III的电子传递)氰化物、叠氮化物、CO、H2S(阻断复合物IV向O2的传递)

磷氧比(P/O):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

NADH经呼吸链完全氧化时,磷氧比值是2.5,FADH2 

经呼吸链完全氧化时,磷氧比值是1.5。

氧化磷酸化:

NADH或FADH2将电子传递给O2的过程与ADP的磷酸化相偶联,使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TP的生成。

氧化磷酸化需要氧气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底物水平磷酸化:

代谢物通过氧化形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使之磷酸化生成ATP。

光合磷酸化:

由光驱动的电子传递过程与ADP的磷酸化相偶联,使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用于ATP的生成。

能荷:

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TP-ADP-AMP系统的能量状态。

能荷=[ATP]+0.5[ADP]/[ATP]+[ADP]+[AMP]。

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

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

化学渗透理论:

呼吸链在传递电子的同时将质子从线粒体的基质侧泵到线粒体的膜间隙,当膜间隙存在足够的质子形成电化学梯度的时候质子顺梯度流回基质并为ATP合成酶酶催化ADP和Pi生成ATP提供能量。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

ATP合酶的抑制剂(寡霉素);

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

离子载体抑制剂(缬氨霉素)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肌细胞),这种方式不通过复合物Ⅰ,P/O为1.5;

苹果酸穿梭系统(肝细胞),这种方式要通过复合物Ⅰ,P/O为2.5。

解偶联剂:

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紧密偶联关系解除的化合物。

如2,4-二硝基苯酚。

高能化合物:

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的化合物。

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

糖异生: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发酵:

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

如果将氢交给病酮酸丙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变构调节:

变构调节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脂肪酸的α-氧化:

α-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脂肪酸ω-氧化:

ω-氧化是C5、C6、C10、C12脂肪酸在远离羧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而成为羧基,生成α,ω-二羧酸的过程。

乙醛酸循环:

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物的一个来源。

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有此循环,他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

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

柠檬酸穿梭:

就是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后者就可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的循环。

乙酰CoA 

羧化酶系:

大肠杆菌乙酰CoA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和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脂肪酸合酶系统:

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种酶,它们分别是:

乙酰转酰酶;

丙二酸单酰转酰酶;

β-酮脂酰ACP合成酶;

β-酮脂酰ACP还原酶;

β-羟;

脂酰ACP脱水酶;

烯脂酰ACP还原酶。

肉毒碱穿梭:

脂酰CoA通过形成脂酰肉毒碱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的一个穿梭循环途径。

酰基载体蛋白(ACP):

通过硫酯键结合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的蛋白质(原核生物)或蛋白质的结构域(真核生物)。

转氨作用:

在转氨酶作用下,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生糖氨基酸:

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乙、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A和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核酸内切酶:

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核酸外切酶:

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苷酸的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能作用于核酸分子内部,并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

一碳单位:

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半保留复制:

双链DNA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逆转录:

Temin和Baltimore各自发现在RNA肿瘤病毒中含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才证明发生逆向转录,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冈崎片段:

一组短的DNA片段,是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

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

冈崎片段的发现为DNA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复制叉:

复制DNA分子的Y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

前导链:

DNA的双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是5'

→3'

方向,另一条是3'

→5'

方向,上述的起点处合成的领头链,沿着亲代DNA单链的3'

方向(亦即新合成的DNA沿5'

方向)不断延长,前导链是连续的。

随后链:

已知的DNA聚合酶不能催化DNA链朝3'

方向延长,在两条亲代链起点的3'

端一侧的DNA链复制是不连续的,而分为多个片段,每段是朝5'

方向进行。

核心酶:

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2α2β,δ),没有δ基的酶叫核心酶。

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但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必须加入δ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RNA聚合酶:

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

启动子:

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由于诱导物的存在,使原来关闭的基因开放,从而引起某些酶的合成数量明显增加。

标兵酶:

在多酶促系列反应中,受控制的部位通常是系列反应开头的酶,一般是变构酶。

操纵子:

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

衰减子:

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RNA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

阻遏物:

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变构蛋白,当它与操纵基因结合时,能够抑制转录的进行。

辅阻遏物:

能够与失活的阻碣蛋白结合,并恢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能力的物质。

辅阻遏物一般是酶反应的产物。

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

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cAMP受体蛋白,当它与cAMP结合时被激活,并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转录进行。

是一种正调节作用。

腺苷酸环化酶:

催化ATP焦磷酸裂解产生环腺苷酸(cAMP)的酶。

共价修饰:

某种小分子基团可以共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

分子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和速度。

级联系统:

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节信号的逐级放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