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892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docx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申报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是目前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基础研究学科,生命科学与技术产业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后发优势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

重点农业大学依托优势与特色学科培养适应农业生命科学领域需要的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112年的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已形成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理农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结构体系,在生命科学基础领域取得了一批代表国家先进水平及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研究成果与理论突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等方面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

近十余年来,依托“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及“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在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将以申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为契机,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切实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积极探索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我省乃至全国行业高校培养为行业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

1.学科专业基础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良

试验班所在学科为生物学,该学科基础扎实、实力雄厚,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在200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与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并列第11位。

2008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位,微生物学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

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中青年教授、博士组成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8人,90%以上教师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

教师中有目前国内唯一1名在高校工作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名师2人;教师群体中拥有1个“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拥有1个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获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1项,每年有10名左右的国际知名高校的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来校授课、报告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教师近5年获得的科研经费达2.6亿,人均科研经费超过60万元/年,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是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

试验班专业教学条件优良,建设了从形态观察到DNA遗传转化,从生物信息学到学生创新实验室等9大模块构成的“功能强劲、结构合理、先进高效、对外开放”的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是农林高校首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专用设备总价值1200万元;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全部向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创新提供了优良的科研平台和条件支撑。

作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湖高新科技园的依托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的区位优势,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所、武汉病毒所等科研院所,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开展产学研提供优良场所。

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14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美国孟山都(Monsanto)国际种子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联系。

2.院士名师领衔教改,改革成果丰硕

教师积极投入教学,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带头主讲课程、开设讲座;知名专家教授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张启发、郑用琏教授等教学名师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名师王石平教授多次开设新生研讨课,湖北省名师赵斌教授坚持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孙明教授《基因操作原理》获准学校研究性教学课程立项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动了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显著。

生物学基地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建成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7门、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5门,主编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5种,出版教材、专著22部,其中《微生物学》(第5版)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上,“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和“理农结合,科教融合,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2009年先后2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发表多篇教改论文,形成了一套具有理农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3.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优良的教学条件、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了学生活力,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涌现了一批创新人才典型。

2009年、2010年连续有2篇论文获得生物学学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近5年学院发表高水平SCI刊源论文达315篇,90%以上是生物学专业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SCI论文34篇,NatureGenetics封面论文1篇,影响因子为30.13。

学生深造的比例和层次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强,深受录取单位好评。

据统计,2006-2010届毕业生共575人,有404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占毕业生总数的70%,其中,87人考取北大、复旦、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占上研人数的22%。

优秀学生代表有:

2005届博士储昭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本硕博连读,研究发现了新型水稻抗病基因xa13具有双重功能,结果发表在GENES&DEVELOPMENT上,现任山东农业大学特聘教授。

2006级博士孙前文,本硕博连读,第一作者发表5.0以上SCI论文2篇,其中一篇在PNAS上发表,揭示了一个控制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全新分子机理。

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兆国、刘延东的接见。

2008届硕士韩冬梅,本硕连读,在学校承办的第39届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协助执行总秘书筹备会议,受到该学会前任和现任主席的多次好评。

2008年8月前往美国读博士,录取时免用TOFAL成绩,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2008届博士丁新华,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博士学位论文在PlantCell上发表,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生长素调控植物抗病反应的机理。

二、改革试验方案

(一)改革目标与思路

改革目标:

以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生物学科教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创新性、系统性、发展性”的原则,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通”、“融”、“活”的建设目标。

通:

即在人才培养体系上统筹本科、研究生培养,在教学管理机制上实现打通管理;融:

即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活:

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人本管理。

改革思路:

建立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改革试验班。

择优选拔30名左右的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本硕滚动式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生物学基本理论与技术教学;通过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强化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院士名师领衔,密切师生交流,用教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感染激励学生,增强学生使命感;推进学术交流,拓展学生国际化教育途径,探索完善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实验内容

1.注重科研潜力,遴选优秀学生

实行“提前录取”与“二次吸引优秀生源”相结合的招生政策。

第一次选拔以全国高考“提前录取”为主,从生物学基地班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入选考生中选拔15名学生,同时辅以入学后从校内相关专业选拔15名左右学生,实行第二次吸引优秀生源。

第二次选拔坚持尊重兴趣与重视学生潜质发现、潜力挖掘结合,综合高考成绩和专家现场考核表现。

在培养过程中实施淘汰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科研训练多环节逐层筛选出具有良好科学研究潜质和能力的学生。

2.优化师资,实行名师指导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试验班”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担任试验班首席顾问,负责试验班总体设计,首届国家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担任试验班首席教授,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配备正高职称且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的教师,专业主干和核心课程配备发表高水平SCI刊源论文的教授,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至少承担1门课程的主讲任务;聘请高水平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研究,为每一位试验班的学生安排一项校级科研项目,从大一暑假开始进入实验室;加强国际合作,利用“111”计划等渠道,聘请与生物学学科科研联系紧密的国外高水平教授作为联合培养导师,形成以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学敏为组长的海外知名教授指导团队,为学生主讲生命科学进展课,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指导研究生半年以上。

加强跨学科指导教师团队建设,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训练

以“个性培养,强化基础,择优分流,突出创新”为原则,基于生物学科教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统筹设计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互认,分别按照“2.5+1.5两段制”、“本硕6年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动态考核,分阶段逐级递进培养。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强化理科基础、生物学基础、理农结合、实践教学和学术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现理农结合,设置农学概论等特色选修课,各课程在阐述基本理论或介绍研究进展时以农业动物、植物、微生物为主要对象举例;加强实验教学、课程实习、野外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学分合计占毕业总学分的25%;开设基因组学等11门系列前沿课程,组织知名教授为新生开设研讨课,激发学生兴趣;将科研训练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设置课外学分。

开展小班授课,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将研究创新的理念全面系统地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材料等运用于教学,增加教学互动,完善课程论文及交流制度,培育学术自由、平等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依托学校丰富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从开放训练平台、精选训练项目、遴选指导教师、积极营造氛围等方面构建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加强科教融合,促进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较为系统的科研过程。

4.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育学生创新自觉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拓展学习时空,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是完善导学体系,密切师生交流,用教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感染激励学生。

进一步丰富以“师生沟通面对面”为主要内容的教授群体“七个一”导学机制,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和大学生见面交流开展导学活动,激发学习动力;二是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坚持以“启迪智慧、激发兴趣、激励创新”为主旨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领域宽广的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交流平台。

以“生命科学在华农”学生学术年会为平台,举办大学生科技论坛、科学之路漫谈、前沿学术报告、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特色学术交流活动,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的科研训练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5.创新机制,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建立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弹性管理制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交叉学习,扩大跨学科选课力度。

二是建立以全方位育人为特征的导师制。

对试验班学生按1:

1配备高水平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和全面成才的引导。

扩大导师在考核选拔研究生过程中的自主权,每年按不少于试验班学生人数1/3的比例,单列免试指标,由导师推荐,直接录取。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

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拔尖人才健康成才。

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考核为重点,加强过程形成性考核,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在学业评价内涵中更加关注创新的内容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及水平,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潜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6.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与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SanDiego分校、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美国唐纳德丹佛植物科学中心、英国JohnInnesCenter等一批相关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交流等形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更好地加强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尽早接触国际一流的学科前沿领域,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每年按照20%的比例将试验班学生送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不少于半年的合作研究或联合培养。

三、工作措施与保障

(一)五年工作规划

根据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要求,实现一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间跨度一般需要6年。

通过实施本方案,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产出一批优秀教改和人才培养成果,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建设,扩大示范辐射,力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示范区、教学改革的辐射源,形成一套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培养一批致力于农业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严格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熟练掌握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的创新人才。

(二)年度工作计划

1.2010年9月—2011年8月

——项目顶层设计,制定遴选办法

——成立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制定并完善生物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和《华中农业大学关于试行生物学首席专家和主讲教授负责制的若干意见》

2.2011年9月—2012年8月

——招收首届试验班学生

——双向选择确定学生指导导师

——指导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3.2012年9月—2013年8月

——招收第二届试验班学生

——举办“植物生命科学前沿”全国暑期学校

——启动科研训练方案

4.2013年9月—2014年8月

——中期检查,修正方案

——招收第三届试验班学生

——第一届学生的分流培养,选送部分学生赴海外研修与联合培养

5.2014年9月—2015年8月

——招收第四届试验班学生

——加大与国外合作交流力度,继续扩大合作办学规模

——总结人才培养方案试点情况,形成富有特色的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总结体制与机制改革情况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取得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在学校层面,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和具体负责方案实施的组织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各方关系,充分发挥集成管理优势,调动优质有效资源,为试点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试验班单独组建,依托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管理,在学院层面实行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首席教授责任制,统筹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制定、青年教师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

学院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审核、指导和监督科训项目,同时组建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助组织落实学生科技交流、学术竞赛活动。

2.经费保障:

“十一五”以来,生物学一级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232项,其中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植物转基因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0项,获得科技经费2.644亿元。

这些为学生科研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改革试验期间,学校将单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基金:

每年资助6名左右学生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按照年生均2000元标准单独列支实验班科研训练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经费优先支持试点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单列试验班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经费。

3.政策保障:

出台《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涉及实验区教师配备、经费投入、条件建设、学生日常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评价等;制定并出台《华中农业大学关于试行生物学首席专家和主讲教授负责制的若干意见》,明确首席教授和主讲教授的责权利;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验班免试推荐学术型研究生名额,制定试验班学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附件: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培养方案(本科阶段)

一、培养目标

本基地毕业的本科生致力于农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受到严格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主要从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农学、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

本基地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在以下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培养和提升:

1.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体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讲究诚信,遵纪守法,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2.受到良好的专业熏陶和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3.实践“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

4.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5.创新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进化与生态、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原理、分子克隆技术、发育生物学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6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6,实践环节学分17。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文理基础课程75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14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

(2)英语12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A、B两级教学。

A级课程由《大学英语2-4》和提高层次课程(3学分)组成;B级课程为《大学英语1-4》。

(3)体育4学分

第1学期统一开设《基础体育》,第2-4学期实行分项选修,第5-8学期自主训练,但必须参加体质测试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通识教育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4类。

必须在自然科学类以外至少修读6学分。

(5)信息技术基础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大学计算机基础

1.5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0.5

2

VB.NET程序设计

2.5

3

VB.NET程序设计实验

0.5

3

(6)数学11.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微积分B

6

1

线性代数B

2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5

3

(7)物理5.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大学物理学A

4.5

2

大学物理学实验

1

2

(8)化学1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无机及分析化学

4.5

1

基础化学实验A

(1)

2.5

1

有机化学B

3

2

基础化学实验A

(2)

1

2

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

3

4

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

1

4

2.学科基础课程33.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植物生物学

(1)

2

1

植物生物学实验

(1)

1

1

植物生物学

(2)

1

2

植物生物学实验

(2)

1

2

动物生物学

3

2

动物生物学实验

1.5

2

细胞生物学A

3

3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3

生物化学

5

3

生物化学技术

2

3

遗传学A

4.5

4

遗传学实验

1.5

4

微生物生物学

3.5

4

微生物生物学实验

1.5

4

生物统计

2

4

3.专业核心课程15.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进化与生态

2

4

分子生物学

3

5

分子细胞生物学

3

5

基因操作原理

3

6

分子克隆技术

2

6

发育生物学

2.5

6

4.专业特色课程22学分

该部分全部为选修课程,是学生在必修生物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和训练的重要环节,既包括必要的理论学习,又包括相关的技能训练,也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多样化发展的良好机会。

(1)专业特色选修课程组18学分以上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动物生理学

2.5

4

植物生理学

3

4

数量遗传学

2

5

细胞工程

2.5

5

基因工程

2.5

6

细胞培养与遗传转化技术

1

5

酶工程

1.5

5

酶工程实验

0.5

5

病毒学

2.5

5

免疫学

1.5

5

免疫学实验

0.5

5

生物物理学

2

5

化学生物学

2

5

生物药物学

2

6

药物设计导论

2

6

基因组学

2

6

生物信息学

2.5

6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

1

6

生物信息算法导论

2.5

7

分子进化学

1.5

7

(2)素质拓展选修课程组4学分以上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数学建模

2

3

结构化学

2.5

3

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

2

3

农学概论

2

6

畜牧学概论

2

6

园艺概论

2

7

环境科学概论

2

7

5.实践教学环节17学分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包含军事训练、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现代生物学技术与科研训练、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课内外综合能力训练,是培养体魄健全和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一环。

其中的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现代生物学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