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洗技术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940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干湿洗技术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湿洗技术篇.docx

《干湿洗技术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湿洗技术篇.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湿洗技术篇.docx

干湿洗技术篇

 

第四章

干湿洗技术篇

 

前言

衣、食、住、行,作为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四个方面,其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

洗衣行业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对织物进行洗涤的洗涤方式有:

一、湿洗

湿洗是广义水洗的一种,广义水洗是泛指使用水作为媒介对织物进行清洁去污的一种洗涤方式。

湿洗也是使用水作为媒介对织物进行清洁去污的一种洗涤方式,但湿洗其范围仅限于家庭水洗和洗衣店水洗。

二、水洗

水洗也是广义水洗的一种,也是使用水作为媒介对织物进行清洁去污的一种洗涤方式。

由于社会分工愈来愈详细、愈来愈专业,故现代意义上的水洗专指工业化水洗,即饭店、宾馆、洗衣房、洗衣厂等对床单、台布、桌布等布草一类织物所进行的洗涤。

由于布草类织物从颜色上来说多为白色,从面料上讲多为全棉或棉涤织物,故在材料上多使用一些碱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涤温度也较高,另外洗涤工艺也较为特殊(包括预洗、主洗、漂白、增白、上浆等),故将其单独列出。

三、干洗

这是产生于十九世纪法国巴黎的一种新型洗涤方式(直到今天我们还把现在所使用的干洗洗涤方式称之为法式干洗),虽然干洗距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因其有许多其他洗涤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故成为一种高档、新型、现代洗衣形式的代名词,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学习洗涤教程的主要内容。

 

【案例1】水洗时手洗、机洗、刷洗弄错

1.纠纷综述

顾客刘先生于2001年3月16日到某洗衣店洗一件男休闲服,面料成份为涤/棉,洗涤标志为水洗。

店方依据洗涤标志洗,结果衣服起泡。

顾客3月19日取衣时发现后投诉到公司,要求店方赔偿一半价值(542/2=271元)。

2.双方分歧点

(1)顾客认为,我好好的衣服送到该洗衣店,你给我洗起泡了,就是你的责任。

(2)店方则认为,我们完全是按照洗涤标志所洗,结果起泡了,责任应归于衣物制造商,我们不该承担主要责任。

3.原因分析

经有关技术人员鉴定,水洗是衣物正确的洗法,标志并没有标错,所以责任并不在制造商。

起泡的原因是该衣服虽然能用水洗,但不能用机洗或刷洗,必须用手洗。

机洗由于机器强烈的揉搓力、刷洗由于较强的磨擦力都会使衣物面料起泡,应该用手轻轻揉搓。

所以责任主要归于店方。

4.处理结果

赔偿顾客200元现金。

5.警示亭

在严格按照标志洗涤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其温度、PH值、力度等其他因素限制。

衣服标志都会标明怎么洗,但有些会很笼统(如本例中的水洗);有些会很具体(包括用机洗还是手洗、洗涤温度、晾晒方式、熨烫温度、存放条件等等),要仔细加以查看并在各个环节认真执行。

还有一点,在水洗衣服时,不管手洗、刷洗还是机洗,都要时随时注意观察衣物,避免事故的发生。

【案例2】水洗时手洗、机洗、刷洗弄错2

1.纠纷综述(见31)

2.原因分析

经有关部门对面料进行分析,认为该面料属复层面料,应用手洗(柔和操作)不可机洗。

该店使用机洗,衣物洗后里层面料收缩,造成外层面料大面积起泡。

3.处理结果

洗涤方法弄错应属于店方责任。

由店方

(1)赔偿顾客50元;

(2)补偿顾客洗衣票价套。

【案例3】洗涤剂使用不当,水温未控制好

1.纠纷综述

顾客赵小姐于2001年2月21日取衣时发觉送到某洗衣店水洗的羽绒服严重掉色,但店方坚持说是衣服质量问题。

赵小姐气愤不过投诉到公司要求解决,说如果是衣服质量问题出具有效证明,如果是洗涤质量问题也要求一定的赔偿。

于是公司委托“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羽绒上衣“耐洗色牢度”的检验,检验结论如下:

“该样品经检验耐洗色牢度为:

原样变化:

3—4级;(白布)沾色:

4级。

符合GB/T4272-93标准技术要求。

2001年3月2日”

也就是说该羽绒上衣没有质量问题,店方应负洗涤责任。

2.处理结果

由于色牢度并无太大问题,于是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从开始收衣到洗涤到存放,最终得出了羽绒衣脱色的真正原因:

使用了漂白性的洗涤剂并且水温过高。

这是属店方责任,所以决定:

(1)鉴定费用100元整由店方承担;

(2)补偿顾客洗衣票拾套。

3.警示亭

对于有些染色牢度不太高的服装应严格按其洗涤标识,“水温不可太高,且不可用含有漂白性洗涤剂洗涤”,否则店方应承担其所造成的后果。

【案例4】洗涤剂使用不当,洗衣力度未控制好

这是本书唯一一家虽由店方负部分洗涤责任,但最终无论是顾客、公司人员还是旁观者都无不对该店营业员肃然起敬的纠纷,后来公司投诉热线还专门在《康洁之路》上发表文章对之进行了表扬。

这里我们选用该营业员的笔头叙述作为我们的“纠纷综述”。

1.纠纷综述

《7月17日事情经过》17号下午一女顾客来取棉衣,我营业员笑脸接(相)迎,拿着棉大衣让她看:

“洗得怎样”?

她只是说后背有用刷子刷的印。

我说这明显的(地)是手印,她说你没洗好就应退洗涤费(15元)。

我说你这是特殊面料,洗后不易恢复(因她在家处理过,水洗,倒绒,让我们尽力恢复,当时已经讲明,她也认可。

票据记载详细。

洗后她说不满意,我说如果你不满意我再给你洗怎样。

她说你必须退我洗涤费,拍桌子说很难听的语言(话)。

当时我想作为一名康洁洗衣店的一名(可去掉)营业员,一直给她讲,不要发脾气好好说,她一口就是退我洗涤费。

我说咱好好商量,看她不讲理无理取闹,就想大事化小的态度给她商量:

“我退拾圆,怎样,咱俩都让一步,你看怎样?

”她说不行,你不想干了,拿着衣服就走了。

半小时后进门就甩,用衣服甩着桌子,拿着柜台上的东西甩(摔),把笔也甩(摔)坏了,嘴里讲着不干净的语言(话)。

我就给她好好地讲:

“不要生气,有话好好讲,有什么意见只管提,这边有意见箱,不要这样。

”我一说她更起性),发展到已失取(去了)理智。

我就拨打110,她一听打110,就进柜台抢电话。

她打我们的监督电话,给公司讲了,讲后摔了电话就走了。

以上讲的(都是)实话,可以当面对证,我们无论从服务态度还是人情方面,我们做到了人(仁)知(至)意(义)尽。

按照我们康洁公司的一名合格的营业员(的标准我)做到了。

当时,有人这样说了一句话:

“康洁洗衣店”就是一流的服务。

××路(店)×××。

在“洗衣纠纷”这一章中提到本次纠纷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也许放到“营业纠纷”那一章更合适,更能烘托出我们康洁确实有的这么好的营业员的高贵品质。

我们从一个案例看到另一个案例,全是康洁工作人员如何态度不好,如何洗涤质量不高,如何犯着这样或那样的操作错误,又如何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纠纷。

但是,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这仅是整个康洁经营活动中太小的浪花。

“顾客至上,品质第一”才是我们康洁连锁店的真正写照。

我们之所以提出、总结出这些不光彩的一面是为了能够改进,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了公司能树立更美好的形象。

无论本次纠纷中那位营业员态度如何好,也不能掩盖住该店洗涤上的错误,不能推卸该店应负的责任。

“功过分明”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请看技术部人员给出的技术鉴定结果。

2.原因分析

《技术鉴定》

××连锁店EVE牌黑色防鹿皮中娄棉大衣出现水洗后倒绒、纠毛现象。

经技术部鉴定其洗涤方法正确,但操作过程中有力度和洗涤剂使用不当的责任。

应采用中性洗涤剂,柔和洗涤!

单号:

××××××××2001年7月15日

3.处理结果:

(选自营运辅导队队长写的投诉处理结果)(节选)

经过我的协调,让营业员向顾客赔礼道歉,营业员从事服务行业20年(35岁),自认没错,向顾客赔礼接受不了,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经过我和×经理接触,双方交换了看法,同时又耐心开导营业员,不要站在个人利益去考虑问题,而要站在连锁店以及公司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营业员思想通了。

18日下午2:

30分,我约顾客董××在连锁店处理纠纷,我们营业员耐心解答了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同时顾客赔礼道歉(太令人敬佩了),董××也向我们的营业员认错(太令人高兴了)。

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这件衣物的洗涤方式,用湿毛巾自上而下整体擦试一遍,效果大大改善。

顾客满意,同时退还洗涤费15元。

顾客感到不好意思,我们连锁店希望她和家人、朋友多多光顾我们康洁洗衣店。

处理结果连锁店和顾客都很满意。

提议:

通报表扬营业员×××2001.7.19

4.警示亭

对于有毛和绒的衣服不管绒和毛的长短都要事先对顾客讲清楚可能洗后会产生倒绒、纠毛现象,做好沟通工作后再洗,特别注意洗后要做好精整工作。

洗的过程要注意力度和洗涤剂的选取。

一般应采用中性洗涤剂,力度要很柔和。

如果识别不清或不确定的应向有关技术人员询问,切不可冒然操作,以免造成损失。

由操作不当引起的纠纷一般应由洗衣店负主要责任,当然属于面料、衣物质量和标识错误等应由衣物生产厂家(或专卖店)负主要责任,要使洗衣过程少出或不出事故,就必须加强洗衣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洗衣水平,才能规范操作、正确洗涤。

第一节洗涤原理

一、洗涤去污原理

(一)污垢的种类和黏附

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即使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织物污垢的种类和组成是不一样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织物污垢的种类及成分也日益变得复杂起来。

织物的使用环境不同,应用状况不同,污垢的种类、成分和数量也不尽相同。

内衣、外衣、工作服、布草类织物,因使用环境及条件的不同,其上沾染的污垢多种多样。

既有来源于人体的污垢,如皮质、汗液、血液、人体分泌物及脱落的皮屑等,又有来源于环境的污垢,如食品带来的菜汤、油脂、饮料等,以及文具、化妆品带来的墨水,圆珠笔油、油彩等污垢。

此外,还有粉尘、铁锈、花粉、杂菌等。

对于形形色色的污垢,依据织物洗涤去污的方法,以及各种污垢的物理化学性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水溶性污垢

这类污垢大多溶于水或部分被水溶解,如食品类的盐、糖、果汁、饮料及血污、汗液等。

这类污垢的共同特点是刚沾染的新鲜的污垢极易被适宜的洗涤剂水溶液去除。

干洗过程中,洗涤介质是有机溶剂,通过助剂向干洗溶剂中加入少量水,也能去除干净。

然而这类污垢沾染时间过长,或经高温,则易变成难以去除的污渍。

2.油溶性污垢

这类污垢不溶于水,但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有的则能被洗涤剂水溶液乳化、分散,如动、植物油、矿物油、皮脂及其氧化物等。

油溶性污垢通常与织物有较强的结合力,与织物黏附牢固。

来源于矿物油的污垢,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用干洗的方法很容易去除这类污垢。

来源于动、植物的油溶性污垢,还可以用碱皂化后使它们溶于水而去除,但动、植物油脂受热或其污垢被氧化后,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则去除较为困难。

皮脂是人体皮肤的分泌物,含有大量不饱和的化合物,易粘连和吸附灰尘,经氧化后,变成黏性很大的网状结构聚合物,不仅气味强烈,颜色变深,而且易积累在织物中,使之更加难以去除。

去除皮脂类污垢时,提高洗涤温度或许是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3.固体类污垢

属于这类污垢的有粉尘、煤灰、黏土、铁锈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等。

这类污垢一般颗粒很细小,直径在1~20μm之间,它们从空气悬浮物中沉积在织物上,并常和水性及油脂类污垢混合在一起,强烈地黏附在织物纤维上。

固体类污垢常带有某种电荷,不仅本身易吸附在纤维上,还可能成为油脂性污垢中不饱和油脂氧化聚合的催化剂,因而进一步增加了油脂性污垢的去除难度。

这类污垢通常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但能被洗涤剂水溶液吸附、胶溶而分散、悬浮于洗涤液中,随洗涤液排去。

然而若洗涤剂用量少,或织物投水漂洗不干净,它们还可能重新沉积在洗涤后的织物表面。

4.色素类污垢

根据污垢的来源及其溶解性可将这类污垢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水性色素类污垢,如茶水、果汁、咖啡、葡萄酒以及血污等,如本节前文所述,这部分污垢用适宜的洗涤剂水溶液即可去除干净。

另一部分是脂性色素类污垢,如鞋油、圆珠笔油、化妆品油彩等。

去除这部分污垢时,须首先用醇、丁烷、酮类有机溶剂将污垢中的脂性物质溶解,然后再用适宜的洗涤剂水溶液去除残存的色底。

应该指出,尽管在讨论常见污垢的种类时我们把不同种类的污垢分别进行了描述,但实际上,各种污垢很少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常常互相结合在一起,共同沾染吸附在织物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界条件影响下,还会发生聚合、氧化或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导致形成物理化学性质更为复杂的污垢。

再者,织物在清洗过程中,若洗涤水质过硬,或洗涤材料选用不当,或是洗涤操作工艺不合理,洗涤液中形成钙、镁皂垢,水中钙镁离子形成的盐类沉淀物以及某些金属化合物(如铁锈)等会沉积在织物上,造成织物泛灰发黄。

严格地说,这是织物洗涤过程中生成的另一类污垢。

(二)污垢在织物上的黏附

污垢的种类繁多复杂,其在织物上的黏接附着也体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形态。

污垢与织物接触之后,之所以不再分开,是由于污垢与织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结合力,这就造成了污垢与织物的黏附。

根据结合力的性质,我们将其分为物理性黏附和化学性黏附。

1.物理黏附

1)机械力黏附

机械力黏附是典型的物理黏附,这种结合主要体现为固体颗粒污垢的黏附。

依据织物纤维的粗细程度、纹路及纤维性质不同,黏附力也有所区别。

洗涤过程中,冲击、摩擦、摔打、揉搓等不同机械力作用,污垢的脱落程度也不一样。

机械力黏附是一种比较弱的结合,以这种力结合的污垢比较容易去除,但当污垢粒子很小时颗粒微细的固体污垢与脂性污垢混杂在一起时,则很难去除。

2)静电引力黏附

静电引力黏附是物理性黏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知道,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常带有负电荷(静电)。

如醋酸纤维可带静电达36mV,棉纤维可达38mV,而毛纤维所带负电荷可高达48mV。

然而有些颗粒状污垢。

由于电荷性相反,带有负电荷的纤维对这类污垢则表现出较强的静电引力。

诚然,有些污垢粒子也可能带有负电荷。

但是,水中的钙、镁、铁等多价金属阳离子在带负电荷的纤维和带负电荷的污垢粒子之间,可以形成所谓多价阳离子桥,使它们共同吸附在纤维上。

有时,多价阳离子桥可以成为纤维上附着污垢的主要原因。

静电结合力比机械结合力强。

所以,带正电荷的炭黑、铁锈之类的污垢附着在带负电荷的纤维上,有时很难将他们去除干净。

2.化学黏附

污垢与织物纤维之间通过某种化学键(共价键、离子健、氢键)而结合黏附的称之为化学性黏附。

分子具有极性结构的污垢如脂肪酸、蛋白质、黏土等,与纤维中含有的羧基、羟基、酰胺基等活性基团之间,可以形成某种化学键结合而黏附在织物上。

化学作用力一般较强,因此污垢与织物结合较为牢固。

这类污垢用通常的洗涤方法很难去除,须采用特殊的化学处理。

例如用蛋白酶去除已干涸的血污,用草酸使铁锈变成能溶于水中的络合物草酸铁等,都是通过破坏它们相互结合的化学键将其除掉的。

(三)影响黏附强度的因素

污垢在织物上的黏附强度,与污垢的状态、织物的质料、性质及外界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

1.污垢的状态影响其黏附强度。

尘土之类干燥的污垢,一般不易渗入纤维内部。

但如果使污垢黏附在纤维上的机械力较大,则污垢颗粒即有可能深入纤维内部;潮湿的或液体污垢,较干燥的污垢更易深入纤维内部;由于颗粒小的污垢比颗粒大的污垢更易深入到纤维细小的缝隙中,因此洗涤去污更显困难。

2.织物的质料、性质对污垢的黏附强度影响也很大,棉织物纤维是束状纤维素。

有丰富的毛细孔道,相比之下织物纤维束较稀松,且遇水膨胀。

因此,对各种吸附力较强;毛纤维外表有一层鳞片,紧密地覆盖在毛纤维表面(1㎜纤维上覆盖有近百个鳞片),可防止固体污垢深入到纤维中去。

但羊毛纤维带的比电荷较多,分子间引力相对较大,因此较易吸附油污类液体污垢;化纤织物分子结构紧密、表面光滑、不易沾染污垢。

但化纤织物吸湿性差,易产生静电,使其纤维表面带有较多电荷,故此与带有某种电荷的污垢常因静电引力作用,使污垢牢牢吸附在纤维表面。

同样道理,粗纺而成的稀松织物比超细纤维织成的精细织物容易黏附污垢,易被水润湿的织物对水性污垢黏附力较强,而对油脂性污垢的黏附力相比较弱。

二、洗涤的基本过程

洗涤,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着。

它是发生在织物上的污垢和洗涤液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取决于选用的洗涤剂,也与织物的质料和污垢的类型密切相关。

此外,不同的洗涤介质(水或有机溶剂)、洗涤温度、洗涤时间以及洗涤时机械物理作用的不同,对织物洗涤都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棉、麻、丝、毛纤维以及人造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织物,由于其表面积大,又具有多微孔的复杂结构,因而不仅容易被污垢污染,而且在洗涤过程中,织物上污垢被洗掉去除的同时,又容易造成污垢的吸附和再沉积。

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是水洗,其是利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溶液来实现对织物的洗涤。

被洗涤织物浸没在洗涤液中,由于洗涤剂的存在,减弱了污垢与织物之间的黏附作用。

在各种机械物理条件作用下,使污垢与织物之间的结合,变为污垢与洗涤剂的结合,从而使污垢脱离织物悬浮在洗涤液中。

分散、悬浮在洗涤液中的污垢经漂洗投水后,随排水一起除去,从而得到清洁的织物。

通常,洗涤过程可用以下关系式来表示:

            温度、机械力

1.织物·洗涤剂+污垢·洗涤剂   织物+污垢·溶剂

      洗涤剂

注:

①任何的去污都必须在液体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故洗涤必须有溶剂存在,且不论其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②温度、机械力和洗涤剂又称洗涤三要素,亦即要想提高衣物洗涤的效果,就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这才算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2.洗涤结束时织物上污垢的浓度和溶剂中污垢的浓度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注:

洗涤前、洗涤中溶剂的洁净程度对洗后衣物的清洁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干洗而言,使用干净的干洗溶剂及高精度的过滤系统对洗后衣物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也要重视对空气的洁净性的控制)。

但洗涤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分散、悬浮在洗涤液中的污垢,也可能重新沉积在织物表面。

这当然与织物大表面、多微孔的复杂结构有关,但主要取决于洗涤剂的抗污垢再沉积能力。

为此,品质优良的洗涤剂应具有两种基本作用,一是降低污垢与织物的黏附结合作用,具有使污垢脱离织物的能力;二是具有优异的防止污垢再沉积的功能。

若洗涤过程中使用的介质是有机溶剂,如四氯乙烯、石油溶剂等,则称之为干洗。

应该指出,干洗时的洗涤溶液与水基洗涤溶液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洗涤剂的去污作用

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复杂的,影响洗涤剂去污作用的因素几乎涉及各个方面,因而我们不可能对洗涤去污作用的影响因素做全面系统的分析。

在此,仅就与洗涤剂的去污作用紧密相关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简单进行探讨。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剂

按照物理化学定义,在体系内部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的接触面称为界面,习惯上通常将气体与固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界面称为表面。

物体表面的分子与相内部的分子,受力情况是不同的。

例如在水相内部,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吸引力是平衡的,而在水与空气界面上的水分子,其受到空气的吸引力要比受以水的吸引力小得多。

因此,表面层的水分子便受力不平衡状态,它受到一种指向相内部的拉力使表面收缩(例如荷叶上的水成珠状)。

这种作用于表面而指向相内部的表面收缩力称之为表面张力。

将不同性质的物质溶于水时,水的表面张力会发生变化,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之为表面活性。

在溶液中,既使浓度很低也可以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即称之为表面活性剂,织物用洗涤剂中即含有各种各样的表面活性剂。

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是由长链的疏水(又叫亲油)基团和亲水的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组成的。

这种由亲油基和亲水基两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双亲结构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常用     表示。

其中,  表示亲油基,   表示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分子中的亲油基相互靠在一起,以尽可能减少亲油基与水的接触面积。

这种由若干表面活性剂分子相互靠在一起,把亲油基包围在内部而只把亲水基伸向水中所组成的分子聚合集体称之为胶束。

由于胶束与水之间没有排斥作用,故表面活性剂分子以胶束状态存在时,可以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在这个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的许多性质如表面张力、去污力等都显著发生变化。

超过这个范围,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溶液的性质不再有显著的变化。

因此,洗涤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应保持在稍高于临界绞束浓度,才能既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去污作用又不至于造成浪费。

(二)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作用

被洗织物与洗涤液接触时,原来的固-气和液-气表面消失,取而代之以新的固-液表面。

当溶液沿着纤维铺展时,会渗到纤维的空隙里并将空气驱赶出去。

这种现象和过程叫做润湿和渗透。

织物用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即具有优异的帮助溶液快速润湿织物和渗透到纤维内部的功能。

润湿是洗涤去污的前奏曲。

有利于润湿,才有可能使黏附在织物上的污垢脱离、去除。

然而由于织物的表面积很大,而且织物由无数纤维组成,在纤维间形成毛细管结构,洗涤液要完全润湿织物并渗透到纤维内部,需要较长的时间。

为此,织物水洗时常需要把待洗织物用水浸泡(预洗),必要时还应适量加入少量洗涤剂,以尽可能地润湿织物,从而为洗涤去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

本来是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其中的一种以极微水的粒子(1~10μm)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溶液中的作用,称作乳化。

诚然,单靠油和水是得不到稳定的乳化液的。

我们知道,表面活性剂分子同时带有亲水基和亲油基。

当其加入油水体系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插入油中,而亲水基一端则伸向水中,并在油滴表面定向排列,组成一层亲水性分子膜,从而减小了油滴之间的吸引力,使得油在较小的搅拌力作用下,即能在水中分散成油滴,同时防止油滴重新恢复油水分离的原状。

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对于织物上油污的去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织物洗涤时,洗涤剂水溶液在织物表面铺展润湿,并渗入纤维内部,从而逐渐占据纤维表面把油污顶替下来。

原来铺展在织物表面的油污逐渐蜷缩成油滴,在物理机械力作用下,油滴脱离织物进入水中并被洗涤剂乳化,稳定分散在洗涤液中。

同时,被乳化、分散的油污也不易聚集到一起或重新沉积在织物上。

值得指出的是,仅靠洗涤剂的润湿和乳化作用并不足以有效地完成洗涤作用。

(四)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悬浮作用

把固体污垢的极小微粒分散到洗涤液中形成悬浮分散体,是织物洗涤剂的另一重要洗涤作用。

洗涤剂的分散悬浮作用与乳化作用的原理基本相同。

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在润湿固体污垢和织物表面的同时,也会吸附在污垢和织物表面。

由于吸附层的形成,加大了污垢微粒与织物表面音的距离,从而削弱了它们分子间的引力。

在机械外力作用下,颗粒状固体污垢很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并稳定地分散悬浮在洗涤液中。

所以,在去除固体污垢过程中,除了洗涤剂的作用外,机械力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对于在水中带负电荷的污垢微粒,由于一般织物在水中也带负电荷,所以阴离子性洗涤剂吸附到污垢微粒和织物纤维表面之后,增加了它们表面所带的负电荷数量,从而加大了织物与污垢微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同性相斥),这不仅有利于污垢微粒从被洗物中除去,同时与织物分离的污垢粒子也不易再沉积到织物表面。

正因为如此,洗涤剂中含有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去除固体微粒状污垢是大有益处的。

也有的污垢微粒在水中带正电荷。

这些带正电荷的污垢与阴离子洗涤剂发生化学吸附,使污垢微粒的电荷降至零,同时表面呈现疏水性。

此时,洗涤液中其他表面活性剂分子则会和已呈现疏水性污垢微粒发生憎水(或者叫亲油)吸附,在原来的吸附层上又吸附了第二层表面活性剂分子。

第二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朝向水中,使污垢微粒变成亲水性的,并带有负电荷。

发生这种情况,对洗涤去污同样是有利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吸附于一般带电的固体表面,使疏水的污垢粒子表面变得亲水,使织物的亲水性进一步得到增加,这无疑有利于润湿和洗涤去污。

同时,由于污垢粒子周围形成较厚的水化吸附层,造成了防止污垢粒子互相接近的空间障碍,使污垢粒子不易发生再沉积,因而也可达到优异的洗涤效果。

(五)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提高难溶或不溶性溶解度的作用叫增溶。

增溶作用的发生,和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