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943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驻外团工委资料.docx

驻外团工委资料

关于大力加强

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的意见

豫青字【2009】19号

(2009年2月28日)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向下”、“两个全体青年”的总体要求,强化组织动员青年的能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加强外出务工党团组织建设的大局,切实落实团中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整体部署,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外出务工团组织建设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团省委提出,坚持党建带团建,按照整建制、广覆盖、重创新、强功能的思路,以大力加强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有效吸引凝聚务工团员青年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我省外出务工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省委青年工作会议和团中央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共青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坚持党建带团建,根据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新变化,广泛依托务工党组织、政府和部门驻外机构、豫商会、务工青年创业企业等有形阵地,在河南籍务工团员青年集中地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的组织体系,切实发挥驻外团工委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团结凝聚广大务工团员青年为务工地和我省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建功立业。

  二、目标任务

  在认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整建制、广覆盖、重创新、强功能的思路,2009年全省集中建设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360个(见附件),示范带动建立外出务工团总支、团支部1000个。

其中,团省委直接建立省级驻外团工委35个;各省辖市团委共建立市级驻外团工委68个;各县(市区)团委共建立县级驻外团工委257个。

  三、建设原则

  1.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

紧跟全省驻外党组织建设步伐,有序推进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凡是有驻外党组织的地方,驻外团组织建设要及时跟上去。

  2.坚持整建制、广覆盖的原则。

对于政府和部门驻外机构、豫商会、团员青年集中务工地等,按照整建制、广覆盖的要求,能覆盖的全部建立驻外团组织,坚持多重覆盖,最大限度地吸引凝聚全体务工团员青年。

  3.坚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的原则。

对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既要强调统一的组织架构,又要强调灵活设置、形式多样,组织依托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可灵活多样。

  4.坚持积极探索、注重创新的原则。

要对涉及驻外团组织尤其是团工委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深入思考,把握规律。

鼓励各地大胆创新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方式,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使创新贯穿驻外团工委建设的全过程。

  5.坚持发挥功能、增强活力的原则。

要稳步推进驻外团工委建设,注重成效,边建设、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着力在阵地、队伍、管理、机制上下工夫、出实招、创经验,切实增强内在活力,发挥功能作用,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巩固一个。

  四、组织架构

  根据外出务工行业特色和务工集中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通过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派驻团建联络员等多种形式,寻求组织依托,健全组织体系,探索组织建设,不断建立完善驻外团工委的组织架构。

  1.组织依托突出“五种模式”。

驻外团工委作为派出机构,有形的阵地依托是保障。

一是依托外出务工党组织建,坚持党建带团建,主动对接,依托各地流动党员管理党工委建立驻外团工委;二是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建,争取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建立驻外团工委;三是依托政府部门派出机构建,利用政府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驻外派出机构的行业优势建立驻外团工委;四是依托在全国建立的豫商会建立驻外团工委;五是依托河南籍在外务工创业青年典型企业建立驻外团工委。

  2.组织体系注重“三级推进”。

一是按照整建制、广覆盖的要求,积极推动把务工青年集中地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的组织架构搭建起来;二是针对市县乡村务工团员青年就业创业的集中行业地,扩大务工团总支、团支部组织体系建设规模,更多地覆盖流动团员青年;三是充分利用务工团员青年自发成立的老乡会、联谊会等形式的青年自组织,建立多行业交叉、多群体互联的驻外团组织。

通过以上“三级推进”,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务工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着力构建自我运转能力更强、团员青年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水平更高、更加富有效能的务工团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3.组织建设把握“两个重点”。

一是选好一名团工委书记。

通过派出团组织直接考察任命、区域内竞聘选任、务工团员青年民主推荐等形式,重点选好一名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团员青年拥护、热心团的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担任团工委书记。

二是建好驻外团工委委员会。

本着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配齐配强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设副书记3—5名。

探索尝试组建省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原则上在20—25人左右,市级委员会在10—15人左右,县级委员会在7—10人左右,真正建成一个有活力、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

  五、工作载体

  借鉴吸纳我省在务工党组织中开展“金桥工程”、“回归工程”、“温暖工程”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派出机构的组织功能,着眼务工团员青年的现实需求,打造活动载体,增强组织活力,提高服务水平,以建立教育管理、就业创业、关爱帮扶、权益维护、人才培养“五大平台”为抓手,努力把驻外团工委打造成“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温馨家园”。

  1.建立务工团员青年教育管理平台。

积极探索管理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相关的活动机制,按照“小型、业余、灵活、务实”的原则,让团员青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

以“培育新市民、服务新农村”为主题,开展好“爱家乡、爱驻地、爱工友、爱企业、争当技术能手、争当致富标兵、争做优秀团员青年”等活动,激励广大务工青年争当“文明的模范、创业的先锋、守法的公民、致富的骨干”。

针对务工团员青年文化情感需求,通过组织文艺演出、读书交流、网上服务、社会考察等方式,广泛开展送文体进工地、进宿舍、进社区活动,扶持务工青年创办兴趣爱好类社团组织和活动小组,丰富务工团员青年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经常性开展同乡座谈会、交友联谊会等,搭建交流沟通平台,促进务工青年身心健康发展。

  2.建立务工团员青年就业创业平台。

一是针对金融危机对务工青年就业创业的影响,响应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的号召,把促进务工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驻外团工委的首要任务,主动搜集当地就业岗位信息,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摸清用工需求,帮助务工青年尤其是返乡务工青年及时找到用工岗位。

二是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为务工青年重点提供就业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禁毒防艾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培训,逐步建立务工团员青年资料数据库,进行职业生涯个案规划,提高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三是争取各方支持,以设立基金、小额贷款、项目援助、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务工青年在合适领域积极创业。

充分发挥创业有为务工青年的人才、信息、资金优势,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回报家乡。

  3.建立务工团员青年权益维护平台。

深入务工青年,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意愿和呼声,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各级预防办和未保办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输入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针对侵害务工青年权益的工资拖欠、超负荷劳动、社会保险等突出问题,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务工青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及时关注务工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建立舆情分析机制,掌握情况,加以引导。

  4.建立务工团员青年关爱帮扶平台。

想务工青年所想,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务工青年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亲情港湾、俱乐部、志愿者结对帮扶等措施,使留守儿童身有人爱;关爱空巢老人,建立务工青年留守老人联系机制,定期走访,关心日常生活,帮助解决生活难题;以“你在他乡安心务工,我在家乡助收帮扶”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三夏”助收帮扶活动,切实为务工青年解决后顾之忧;加强协调,帮助务工青年解决子女在务工地入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

  5.建立务工团员青年人才培养平台。

实施务工青年人才战略,建立健全培养、凝聚、举荐、配置机制,大力开发务工青年人力资源,使一大批优秀务工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开展务工青年才艺风采展示、务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励务工青年钻研学习、投身创业实践。

大力选树表彰优秀外出务工团员青年和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展示良好形象,激励他们为务工地和家乡增光添彩。

继续开展河南省“十杰(百优)外出创业青年”评选表彰活动。

对特别优秀的,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吸纳为驻外团工委成员,推荐为省市县团代表,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

按照有利于凝聚各类务工青年创业人才的原则,尝试依托驻外团工委建立驻外青联组织。

  六、工作机制

  围绕服务务工团员青年成长发展的根本任务,研究把握务工团员青年的特点和工作规律,不断建立完善驻外团工委富有效能、多重管理、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1.建立双向共管的领导机制。

加强输出地团组织与输入地团组织的沟通联系协商,建立有效衔接机制,争取把驻外团工委纳入当地团组织的统一管理,对驻外团工委成立、管理以及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支持和参与。

建立省级驻外团工委受团省委和输入地团组织双向共管机制;建立市、县两级驻外团工委多级联动管理机制;实行层级管理,县级驻外团工委受同一地市级团工委管理,市级驻外团工委受同一地省级驻外团工委管理。

  2.建立驻外团工委工作制度。

按照严谨、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规范和加强驻外团工委工作制度建设。

结合实际,按照“四个一”(即一个健全的领导班子、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一快醒目悬挂的牌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要求,不断明确完善驻外团工委工作职责,团工委书记班子分工细则和委员会议事规则,探索加强团工委委员会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探索加强驻外团工委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途径。

省市县三级团工委班子和委员会委员任期原则上为2年。

  3.建立团员发展和流动团员管理制度。

认真做好在务工青年中发展团员工作,不断壮大外出务工团员队伍。

积极探索和试行民主推荐、入团公示等做法,进一步提高新发展团员的质量。

坚持“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加强流动团员管理,确保“离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教育不断线、管理不断档”。

积极推荐优秀外出务工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及时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运用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创新团的组织管理方式,使更多的流动团员能够参与组织生活。

  4.建立驻外团工委考核机制。

积极探索有效的考核办法,对三级驻外团工委采用双向考评体系,由输出地团委和输入地上级团工委同时考核。

团省委定期对省级驻外团工委和各省辖市驻外团工委的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建立集中述职制度,每年底省级驻外团工委负责人要向团省委党组、团的全会集中述职,并进行评分。

建立激励机制,对考评优秀的,团省委将给予表彰奖励;对考评不合格,工作不力的,责成及时改进。

  七、推进措施

  1.开展调研摸底(2月底前)。

各市县团委要对本地外出团员青年进行排查摸底,摸清市县乡务工党组织、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驻外派出机构、豫商会和务工青年创业有为典型、务工青年集中地企业情况,准确掌握本地外出务工团员青年人员的数量、分布地区情况,为建立驻外团工委寻找有形的组织依托。

  2.制定推进计划(3月底前)。

各市县团委要根据各地务工团员青年的流向和务工特点,确定需要建立驻外团工委的务工青年集中地,抓紧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多方支持,明确究竟以何种模式依托建立驻外团工委。

要制定驻外团工委建设目标推进计划,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推进台帐,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务实推进。

  3.集中建设覆盖(6月底前)。

团省委确定3月份为全省“驻外团工委集中建设月”。

各省辖市要抓住契机,根据推进计划集中精力,狠抓建设,扩大覆盖。

要加强领导,指定一名副书记专抓此项工作,迅速带领所辖县(市区)团委书记赴本地外出务工团员集中地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确定好阵地依托,确定好团工委书记人选。

“建设月”活动中要确保市县两级至少各建立一个驻外团工委,总的要求是6月底前完成建设目标任务。

  4.强化督导考核(11月底前)。

实行目标责任制,团省委与各省辖市团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确保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建立旬报月报制度,各省辖市要向团省委及时上报建设进度和工作开展情况,团省委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排序,及时进行通报。

第二批39个派驻县要把建立县级团工委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派驻工作目标考核任务。

健全争先创优和工作考评机制,把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纳入2009年团省委目标考评体系,作为各省辖市团委年中、年终述职和年底评先表彰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5.总结交流表彰(12月底前)。

团省委将适时召开驻外团工委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各地建设经验,广泛交流,充分借鉴,扎实推动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各地要善于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升华。

年底团省委将评选表彰一批全省驻外团工委建设先进组织单位和个人,优秀驻外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和驻外团工委书记,全面展示我省驻外团组织建设新成果。

团河南省委副书记侯红

在全团组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0年4月13日)

  一、主要考虑和基本做法

  河南之所以把驻外团工委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主要是基于四个必然的要求:

  一是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的政治目标,在流动青年农民工群体中探索建立新的有效的组织化联系渠道的必然要求。

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总体目标,团组织必须高度关注外出务工团员青年这一庞大群体,进一步强化组织动员能力,大力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务工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吸引凝聚,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二是顺应河南第一劳务输出大省省情的必然要求。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劳务大省,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700万,其中外出务工2258万,青年近1700万,占全省青年总数的61%,流动团员据不完全统计有110万,占团员总数近20%。

紧跟农民工党建步伐,必须不断加强务工团组织建设,尤其需要探索外出务工团建工作新思路。

  三是全团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单位工作的必然要求。

对高速成长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大规模青年流动进行组织化梳理,探索有效的管理、服务模式,是做好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的关键。

  四是服务广大外出青年农民工群体自身需求的必然要求。

进城务工创业青年在城市务工,往往举目无亲,普遍存在没有安全感、就业较难、没有住房、子女就学就医困难等问题。

一年多来,全省各级团组织深入务工青年所在地建立组织,开展服务,尽管做的只是很小、很普通的服务,但深受欢迎,让青年农民工感受到了团组织的温暖。

这充分说明,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就是真正走进青年、融入青年、服务青年的具体体现。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中行动、攻难克艰的基础上,打响了全省驻外团组织建设的攻坚战。

主要做法概括起来讲有四个方面,即组织怎么建、青年哪里找、活力怎么保、钱从那里来。

  1.组织怎么建

  以往的驻外团组织建设有五种模式:

一是依托外出务工党组织建;二是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建;三是依托政府部门派出机构建;四是依托在全国建立的豫商会建;五是依托河南籍在外务工创业青年典型企业建。

在最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探索出了五种新的模式:

一是依托已有的知名河南劳务品牌建;二是依托重大的外施重点项目建;三是依托汽配城、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四是依托行业协会建;五是依托青年的兴趣爱好组织建。

  2.青年哪里找

  河南在外务工青年人群十分庞大,仅北京就有近100万人,如何寻找和联系这部分青年?

是组织建立后,面临的首要难题。

一是先易后难,按照整建制的思路找务工青年相对集中的地方,比如华都建设集团、红旗渠建设集团、天地防水集团,一个企业里面至少有上万青年农民工,先把这些人找到,团结到组织周围。

二是按照流动的规律找青年。

通过对务工青年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务工青年在聚集上有五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以乡情为纽带,务工青年成功就业后往往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进城市,成立众多老乡会和同乡会;第二个特点是政府、大型企业的外施重大项目,集聚式地组织当地青年到外地务工;第三个特点是知名劳务品牌有很大的牵动作用,务工青年往往以相同技能和特长规模化聚集,如安阳建筑、长垣防腐、唐河保安、遂平家政等;第四个特点是以共同兴趣爱好为纽带,如青年自发的足球队、篮球队等;第五个特点是以共同志愿为纽带,因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共同志愿而聚集。

通过对务工青年聚集方式的把握,我们又找到了一大批青年。

在这方面,洛阳驻北京团工委书记王宇同志很有方法,先是建了一个洛阳人在线联系青年,后来又组织青年足球队、开餐馆,联络到了更多的洛阳青年。

  3.活力怎么保

  驻外团组织的建设不能为建而建,关键要有活力,如何持续发展,有五个关键点。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是核心。

实践过程中,我们着力打造了教育管理、就业创业、关爱帮扶、权益维护和人才培养等五个工作平台,力争把驻外团工委打造成为流动团员青年的温馨之家,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双向共管是关键。

光靠输出地做这项工作远远不够,输出地和输入地要共建共管。

一年来,我们按照“组织共建、人员共管、资源共享、工作共促”的原则,先后与北京、广东、陕西、天津等地签订了双向共管协议。

三是激发体制外团干部的内生动力是保障。

一大批体制外的团干部,靠着热情和对团的热爱,兼职做团的工作,内在的动力在哪里?

首先是给他们提供了表达社会责任的平台,其次是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社会化技能的培训,最后是实现了他们自己的社会价值,满足了成就感。

四是健全机制是动力。

我们制定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强化了协同机制,重点加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务工输入重点省市驻外团组织建设,由点到面,重点突破,带动了全局。

建立了共联共建工作机制,发挥团省委机关部门、省辖市团委、直属单位团委和省管高校团委优势,与省级驻外团工委共联共建,与此同时,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对推进这项工作不力的,我们明确表示将予以通报批评。

五是创新服务手段和活动载体是重要的路径。

我们抓住五四、六一、七一等重要节日,面向务工青年群体开通手机报,及时传递家乡信息,受到了务工青年的热烈欢迎。

  4.钱从哪里来

  起始阶段靠原有的一些工作经费,靠驻京办支持,以及商会的支持和青年创业带头人的支持。

在深入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团省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豫籍在外务工青年生存现状的报告,得到了省级财政47万的经费支持,五个劳务输出大市也都予以了经费支持。

经过努力,团省委和省财政厅还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建设的意见》,将驻外团建工作列入财政预算。

  二、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

  初步成效就是陆昊书记为我们总结出的三点认识和实践价值:

一是务工青年农民工群体当中,有了团组织的存在。

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团组织403个,省级18个,市级77个,县级308个。

二是在这个群体中有效传递了党的主张,起到了积极的思想引领作用。

三是对流动青年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化梳理。

发挥驻外团组织在教育管理、就业创业、关爱帮扶、权益维护、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的作用,并以此为抓手,打造“务工创业青年的温馨家园”。

下面我举三个事例加以说明:

  1.两会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看望河南农民工时,表扬两位驻外团工委书记,称赞他们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他们身上展现了平凡当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三平”精神出来之后,团河南省委迅速通过各级驻外团工委将“三平”精神传递到务工青年当中,广大务工青年受到极大的振奋。

  2.团河南省委和国开行进行合作,在推荐项目的过程中,首批上报到团省委的97个项目都是驻外团工委在负责,比体制内团组织速度还要快。

  3.春节后开展了驻郑团工委服务青年集中活动月。

这项活动由各市县51个驻郑州团工委联合主办,各市县驻郑团工委利用务工青年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了解本地农村青年就业状况,整合资源,收集用工信息,筹措用工岗位,得到300余家用工企业鼎力支持,向外出务工青年提供用工岗位近15000个。

  三、工作中的体会

  一是培养一大批政治可靠、组织能力强、有影响力、又有一定实力的体制外兼职团干部队伍至关重要,但必须对他们建立必要的激励和培训机制,坚持加以引导和培训。

  二是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组织意识淡漠,有效的组织、引导、凝聚是最大的难题,必须在服务过程中,按照吸引凝聚青年的五条路径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输入地、输出地团组织必须建立双向协作共建共管的机制,努力形成两个组织体系、一个工作平台的格局。

  四是要善于运用团十六大以来团中央书记处形成的一些思想理论成果,尤其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灵活运用,找到应对挑战的路径。

  五是要敢碰难点,要持久、下大力气、形成合力地碰,保持韧劲,加大力度,持续深化,这样才会有结果。

  六是对普通青年的感情来自于和普通青年接触和服务的过程。

在驻外团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河南各级团干部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普遍性、坚持面向广大普通青年,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的政治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