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994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礼泉县烟霞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肌腱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腱细胞

  B、胶原纤维束平行而疏松排列

  C、弹性纤维束平行排列

  D、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答案】D

  【解析】肌腱是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是大量密集的胶原纤维顺着应力方向平行排列成束,纤维束之间有腱细胞。

  2、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5秒,则()。

  A、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

  B、颈动脉体受刺激增加

  C、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D、血压升高

  【答案】D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使动脉壁扩张程度下降,颈动脉体受刺激减少,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血压升高。

  3、哪项关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叙述是错误的()。

  A、癌症是一种基因病

  B、多种因素起作用

  C、单个基因改变即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D、既有癌基因改变,又有肿瘤抑制基因改变

  【答案】C

  【解析】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癌因素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些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的DNA,引起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多个基因的改变才会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4、肾实质包括()。

  A、肾窦

  B、肾皮质

  C、肾锥体

  D、肾柱

  【答案】BCD

  【解析】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皮质主要位于肾实质的浅层,厚约1~

  1.5cm,富含血管,新鲜标本为红褐色,并可见许多红色点状细小颗粒,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

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部,色淡红,约占肾实质厚度的2/3,由15~20个呈圆锥形的肾锥体构成。

伸入肾锥体之间的肾皮质称肾柱。

故选BCD。

  5、细胞水肿在光镜下表现为()。

  A、细胞肿胀

  B、胞质布满颗粒状物质

  C、胞质内出现空泡

  D、细胞核碎裂

  【答案】ABC

  【解析】细胞水肿的病变初期,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变得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质内的红染细颗粒状物。

若水钠进一步积聚,则细胞肿大明显,细胞基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也可肿胀,胞质膜表面出现囊泡,微绒毛变形消失,其极期称为气球样变,如病毒性肝炎时。

故选ABC。

  6、肿瘤细胞等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A、溶菌酶

  B、碱性磷酸酶

  C、透明质酸酶

  D、胶原蛋白酶

  【答案】C

  【解析】在疏松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与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理化防御屏障分子筛,透明质酸酶可以水解透明质酸,使防御屏障破坏。

  7、关于感染性休克治疗过程中使用升压药错误的为哪项()。

  A、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纠正感染性休克低血压的首选升压药

  B、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用升压药的患者均应留置动脉导管,监测有创血压

  C、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仍不能恢复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有指征应用升压药

  D、可常规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同时其对严重感染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

  【答案】D

  【解析】多巴胺应根据需要使用,常规使用因收缩肾血管可使之因缺血造成损害。

  8、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作用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答案】C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

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活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

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9、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A、尿失禁

  B、尿频

  C、尿潴留

  D、多尿

  【答案】C

  【解析】若膀胱的传入神经受损,膀胱充盈的传入信号将不能传到骶段脊髓,则膀胱充盈时不能反射性引起张利增加,股膀胱充盈膨胀,膀胱璧张力下降,称为无张力膀胱。

当膀胱多度充盈时,可发生溢流性滴流,即从尿道溢出数滴尿液,称为溢流性尿失禁。

如果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盆神经)或骶段脊髓受损,排尿反射也不能发生,膀胱变得松弛扩张,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导致尿潴留。

若高位脊髓受损,底部排尿中枢的活动不能得到高位中枢的控制,虽然脊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好,此时可出现尿失禁,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脊髓休克恢复后。

故选C。

  10、QRS综合波代表()。

  A、心室的去极化

  B、心室的复极化

  C、心房的复极化

  D、心房的去极化

  【答案】A

  【解析】QRS综合波代表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

  11、HIV感染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

  A、PCR

  B、ELISA

  C、RPR

  D、免疫印迹

  【答案】B

  【解析】ELISA法是临床筛查HIV感染最常用的方法。

  12、骨骼肌细胞锋电位的超射顶端接近于()。

  A、Na+内流

  B、Na+平衡电位

  C、K+平衡电位

  D、K+外流

  【答案】B

  【解析】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Na+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13、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淋巴细胞增生

  B、成纤维细胞增生

  C、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D、内皮增生

  【答案】D

  【解析】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以壁层上皮细胞增生为主。

  14、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

  A、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

  B、潜伏期短

  C、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

  D、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性

  【答案】ABC

  【解析】包括:

  

(1)大多数物理性致病因素只引起疾病但不影响疾病的发展;

  

(2)除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以外,一般潜伏期较短或无潜伏期;

  (3)对组织损伤无明显选择性。

其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理化因素本身的作用强度、部位及持续时间,而与机体的反应性关系不大。

故选ABC。

  15、一患者误食农药、瞳孔缩小、呕吐腹泻、呼吸困难、血压升高、肌肉麻痹,下列药物中可解救该患者的是()。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阿托品

  D、卡巴胆碱

  【答案】C

  【解析】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物有阿托品、AChE复活药。

阿托品为对症处理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性和高效能药物。

阿托品能迅速对抗体内乙酰胆碱(ACh)的M样(毒蕈碱样)作用,表现为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多种腺体分泌、加快心率和扩大瞳孔等,减轻或消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大小便失禁、流涎、支气管分泌增多、呼吸困难、出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

因阿托品不能使乙酰胆碱酯酶(AChE)复活,所以对中度或重度中毒患者必须采用阿托品与AChE复活药早期合并应用的治疗措施。

阿托品为对症处理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性和高效能药物。

故选C。

  16、位于颅中窝的是()。

  A、筛孔

  B、视神经管

  C、颈静脉孔

  D、舌下神经管

  【答案】B

  【解析】颅中窝中央部是蝶骨体,体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

窝前方两侧有视神经管,管的外侧有眶上裂,蝶骨体的两侧从前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17、《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是()。

  A、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B、保证药品的质量

  C、保障人体用药安全

  D、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答案】ABCD

  【解析】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故选ABCD。

  18、心肌纤维一般有()。

  A、一个细胞核

  B、两个细胞核

  C、3—4个细胞核

  D、上百个细胞核

  【答案】A

  【解析】心肌细胞也称心肌纤维,是有横纹的短柱状细胞,多数有分支,借分支连接成网。

每个心肌细胞有一个椭圆形的核,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

故选A。

  19、心肌纤维一般有()。

  A、一个细胞核

  B、两个细胞核

  C、3—4个细胞核

  D、上百个细胞核

  【答案】A

  【解析】心肌细胞也称心肌纤维,是有横纹的短柱状细胞,多数有分支,借分支连接成网。

每个心肌细胞有一个椭圆形的核,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

故选A。

  20、正常调节每搏输出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是()。

  A、心率

  B、心肌收缩力

  C、动脉血压

  D、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相适应的,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播出量也相应增加,而射血分数基本保持不变。

  21、以下关于医学实践与医学道德修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基础

  B、医学实践是检验医学道德修养的标准

  C、医学道德实践是促进医学道德修养提高的动力

  D、医学道德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ABCD

  【解析】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基础;医学实践是检验医学道德修养的标准;医学道德实践是促进医学道德修养提高的动力;医学道德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故选ABCD。

  22、男性,25岁。

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出冷汗、面色苍白。

  ()。

  A、复张后肺水肿

  B、并发气胸

  C、胸膜反应

  D、低血容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患者在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胸膜反应”。

  23、人类反射包括()。

  A、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

  B、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D

  【解析】人类的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24、肉芽组织的功能不包括()。

  A、抗感染

  B、修补组织缺损

  C、引起脏器硬化

  D、保护创面

  【答案】C

  【解析】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引起脏器硬化不包括,故选C。

  25、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A、去大脑僵直

  B、脊休克

  C、觉醒

  D、昏睡

  【答案】D

  【解析】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时,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上行通路阻断,失去了对大脑皮层的激动作用,所以出现类似睡眠的昏睡现象。

  26、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变是()。

  A、组织充血及渗出物形成

  B、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及增生

  C、变质、渗出和增生

  D、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答案】C

  【解析】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变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27、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

  A、生长抑素

  B、皮质醇

  C、降钙素

  D、生长素

  【答案】C

  【解析】降钙素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

  28、下列哪项不属于下腔静脉的属支?

()

  A、附脐静脉

  B、膈下静脉

  C、腰静脉

  D、右睾丸(卵巢)静脉

  【答案】A

  【解析】下腔静脉分为壁支和脏支。

  

(1)壁支包括1对膈下静脉和4对腰静脉,各腰静脉之间的纵支连成腰升静脉,左、右腰升静脉向上分别续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向下与髂总静脉和髂腰静脉交通。

  

(2)脏支包括右睾丸静脉(女性为右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和肝静脉。

故选A。

  29、急性期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是()。

  A、焦虑

  B、抑郁

  C、敌意

  D、排斥

  【答案】A

  【解析】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焦虑;进入抢救室且目睹抢救或死亡的情景,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

故选A。

  30、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有()。

  A、白蛋白(清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血红蛋白

  【答案】ABC

  【解析】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中的蛋白质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部分。

其中白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其次,纤维蛋白原最少。

故选ABC。

  31、不是下肢动脉主干的是()。

  A、胫后动脉

  B、股深动脉

  C、腘动脉

  D、胫前动脉

  【答案】B

  【解析】下肢动脉主干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

  32、最容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

T细胞耐受的诱导。

常见错误:

选B细胞。

这是混淆了诱导

  T、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条件。

通常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Ag量低;而诱导B细胞耐受,需要较大剂量的Ag。

  33、下列属于纯浆液性腺的是()。

  A、腮腺

  B、舌下腺

  C、十二指肠腺

  D、下颌下腺

  【答案】A

  【解析】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故选A。

  34、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

  A、1:

1:

1

  B、2:

1:

1

  C、1:

2:

1

  D、1:

1:

2

  【答案】A

  【解析】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油脂中,如猪油。

有的植物油中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

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元凶,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建议过多食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

主要来源为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誉为心脏的保护神。

主要来源为玉米油、种籽、豆类、鱼类。

其中三者的比例分别为

  1:

1:

1。

故选A。

  35、关于骨骼肌纤维的三联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横小管与肌膜相连续

  B、由一个T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

  C、其作用是将兴奋传到肌质网

  D、光镜下可见

  【答案】D

  【解析】骨骼肌纤维的三联体在电镜下才可以看到。

  36、志贺菌属常引起()。

  A、阿米巴痢疾

  B、肠热症

  C、细菌性痢疾

  D、假膜性肠炎

  【答案】C

  【解析】易选肠热症。

同学把肠杆菌科中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相混淆了。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

  37、男性,25岁。

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出冷汗、面色苍白。

  ()。

  A、复张后肺水肿

  B、并发气胸

  C、胸膜反应

  D、低血容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患者在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胸膜反应”。

  38、成人潮气量正常值是()。

  A、1500ml-2000ml

  B、900ml-1200ml

  C、1000ml-1500ml

  D、500ml

  【答案】D

  【解析】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因呼吸交替似潮水涨落而得其名。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潮气量为400~600ml。

故选D。

  39、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40、除了先天素质外,()等因素也会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A、孕期及婴幼儿时间的营养状况

  B、教育与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个人勤奋与努力

  【答案】ABCD

  【解析】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遗传和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

主要有遗传与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因素)、孕期及婴幼儿时间的营养状况、教育与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勤奋与努力等五大方面。

故选ABCD。

  41、血液白细胞增多、昏迷多见于()。

  A、登革热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伤寒

  【答案】C

  【解析】要点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高及血小板减少,注意与登革热、败血症等鉴别。

  42、下列关于水合氯醛的描述哪一项正确?

()

  A、不刺激胃粘膜

  B、催眠作用快

  C、长期应用对实质器官毒性低

  D、兼有止痛作用

  【答案】B

  【解析】水合氯醛属于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口服吸收迅速,口服15分钟起效,催眠作用维持6~8小时。

故选B。

  43、下列关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季节多发的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

  B、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D、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

  【答案】A

  【解析】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

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4、下列关于角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血管

  B、有屈光作用

  C、无色透明

  D、无神经末梢

  【答案】D

  【解析】眼球壁外层前部的透明部分称为角膜,呈圆形,占外层面积的六分之一,约1毫米厚,主要由无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

前面微微突起,像球面一样弯曲,具有屈光作用。

角膜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任何微小刺激、损伤或发炎皆能引起疼痛、流泪。

如果用棉花轻触角膜,会引起眼裂闭合的保护性反应,称为角膜反射。

故选D。

  45、下列有关复苏后脑部的叙述,哪项正确()。

  A、每上升1℃体温会使脑部的新陈代谢率上升约20%

  B、在没有颅内压力增高的情形下,应将PaCO2控制在25mmHg左右

  C、给予甘露醇时,应检查血渗透压,使其不超过350mOsm

  D、脑部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因癫痫而增加300%~400%

  【答案】D

  【解析】复苏后脑因缺血损伤造成癫痫,脑电活动异常兴奋,脑部新陈代谢增加300%~400%。

  46、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eAg

  B、抗-HBs

  C、HBsAg

  D、抗-HBe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抗-HBe”或“抗-HBe”,反映学生对乙肝抗原抗体各标志物的消长关系认识不足,或将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混淆,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抗-HBe和抗-HBe均较抗-HBs早出现;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47、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则出现()。

  A、肢端肥大症

  B、呆小病

  C、侏儒症

  D、艾迪生病

  【答案】D

  【解析】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

  48、膳食中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动物肝、肾、牛奶

  B、粮谷类

  C、绿叶菜

  D、酱菜类

  【答案】A

  【解析】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牛奶、蛋等。

故选A。

  49、有关低体温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放置中心导管会引发心室颤动

  B、若电击无效应先将体温上升后再继续电击

  C、体温低于30℃为重度低体温,此时病人身体会持续颤抖

  D、低温时药物代谢减慢,故须延长用药间隔

  【答案】C

  【解析】体温下跌在32℃以下为重度低体温,情况严重并最终致命,颤抖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

  50、下列哪组均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A、原发性脑桥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后期

  B、抗组胺类、阿片类、氯丙嗪

  C、有机磷毒物、阿片类、氯丙嗪

  D、有机磷毒物、阿片类、苯丙胺类

  【答案】C

  【解析】有机磷毒物、阿片类、氯丙嗪均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51、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中,最常见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葡萄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答案】C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52、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分压差

  B、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呼吸膜的通透性

  【答案】A

  【解析】气体分子的扩散是从高压力处向低压力处转移的,肺换气和组织换气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

  53、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表现()。

  A、腹痛

  B、黄疸

  C、恶心呕吐

  D、发热

  【答案】A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有:

  

(1)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

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

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

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故选A。

  54、患者出现黑便时,其每日出血量超过()。

  A、20ml

  B、30ml

  C、40ml

  D、50ml

  【答案】D

  【解析】若患者出现黑便,每日出血量最少应超过50ml。

故选D。

  55、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主要原因是()。

  A、以上都不是

  B、血凝块回缩障碍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答案】C

  【解析】在平时,血小板有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这是因为血小板能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