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9953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招聘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B、劳动供给曲线凸向原点

  C、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D、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曲线

  【答案】D

  【解析】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曲线。

故选D。

  2、下列各选项是对发文机关标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文机关标识是公文作者的标志

  B、发文机关标识的作用在于表明公文的责任者

  C、发文机关标识的作用在于显示公文的权威性

  D、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组成

  【答案】D

  【解析】发文机关的标志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其作用就在于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发文机关名称必须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故选D。

  3、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

  A、开庭调查

  B、书面审查

  C、开庭审理

  D、调查

  【答案】B

  【解析】依据《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且行政决定具备法定执行效力的,除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执行裁定。

  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故选A。

  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等属于()。

  A、要约

  B、要约邀请

  C、承诺

  D、要约撤销

  【答案】B

  【解析】

  《合同法》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故选B。

  6、“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只能认识自然界的现象,“一切科学的抽象”是指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理性认识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认识自然。

故选B。

  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责令赔偿

  B、责令悔过

  C、责令停产停业

  D、限期改正

  【答案】C

  【解析】

  《行政处罚法》主要规定了以下七种行政处罚: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因此C项当选。

  8、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D

  【解析】A项前半句描述的是客观事实;B项后半句不符合题意;C项前半句也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

  A、有一人以上监督

  B、有二人以上监督

  C、有三人以上监督

  D、有四人以上监督

  【答案】B

  【解析】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故选B。

  1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信息的产生过程

  B、信息的传播过程

  C、信息的刺激过程

  D、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答案】D

  【解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论的角度,反映的发生是一个物质系统以某种方式接收和保留另一物质系统信息的过程,反映能力也就是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反映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交换过程。

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与客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是以信息为媒介的。

故选D。

  11、马克思说:

  “生产就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这段话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产总过程。

生产决定消费.A的说法正确,但是不是题目所要侧重表达的意思.消费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消费不决定生产,能够刺激生产,影响生产。

B的说法错误。

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消费需求为生产提供动力,提高生产积极性,揭示了消费的反作用。

故本题选择C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汉字的输入码的长度随输入方法不同而不同

  B、一个汉字的区位码与它的国标码是相同的,且均为2字节

  C、不同汉字的机内码的长度是不相同的

  D、同一汉字用不同的输入法输入时,其机内码是不相同的

  【答案】A

  【解析】A项,对于同一个汉字,不同的输入法有不同的输入码,输入长度随输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B项,一个汉字的区位码和国标码不同;C项,一个汉字机内码的长度均为2个字节;D项,同一汉字输入法不同时,机内码相同。

故选A。

  13、在前不久人民日报微博推出的“我期待”系列调查中,对于“让社会更和谐,你最期待”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占被调查人数的59%。

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实现()。

  A、地位公平

  B、权利公平

  C、机会公平

  D、规则公平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故本题选BCD。

  14、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

  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D、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答案】A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故选A。

  15、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信息处理的部分称为()。

  A、通信子网

  B、交换网

  C、资源子网

  D、工作站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因此排除B和D选项。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通信子网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信息、处理任务。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16、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答案】ABC

  【解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17、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D、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

  【答案】A

  【解析】A项出自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该诗中没有中国与西域物质文明交流的体现。

所以答案为A项。

  18、我国宪法的修改需经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答案】C

  【解析】

  《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故选C。

  19、下列谚语中,描绘云贵高原的是()。

  A、春雨贵如油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

  “春雨贵如油”重点在于春天是农作的生长期,需要水,春雨很重要,和云贵高原没有关系。

B项错误:

形容新疆地区,新疆早晚温差较大。

C项错误:

形容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很高,从远处看就是一座大山;但内部山脉的高度差不大,因此近看一马平川。

D项正确:

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达到100天,地形崎岖。

故选D。

  20、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西涝东旱

  D、东涝西旱

  【答案】B

  【解析】夏季风势力强,则雨带推移速度快,北方地区雨带来得早退得晚,容易出现洪涝,而南方出现干旱。

故选B。

  21、下列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偿还贷款的现金

  B、发放工资的现金

  C、购物消费的现金

  D、预交租金的现金

  【答案】C

  【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

支付手段通常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起作用。

  故选C。

  22、“在听报告时,自觉关闭手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

  B、人与人造环境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答案】C

  【解析】社会公德中调节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故选C。

  23、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说明,和法律相比,道德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A、自觉性和他律性

  B、强制性和他律性

  C、强制性和自律性

  D、自律性和自觉性

  【答案】D

  【解析】这句话译为: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治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统治他们,老百姓只能做到求得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那么,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6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强调了道德具有自律性和自觉性。

故选D。

  24、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B、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种类繁多,居世界第三位

  C、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D、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按常住人口分,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是广东省

  【答案】C

  【解析】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59%,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由此可知,C项错误。

故选C。

  25、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

  【解析】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故选B。

  26、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答案】A

  【解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7、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A、两法并存

  B、新不废旧

  C、相辅相成

  D、同时废止

  【答案】D

  【解析】本题中涉及法律的适用问题,新的规范性法律条文公布时,旧的法律条文便被废止,因此。

故选D。

  28、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

2004年12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对这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

  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

  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

  【答案】D

  【解析】

  《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指出,司法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

  故选D。

  29、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模本规范,()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A、互相尊重

  B、文明礼貌

  C、助人为乐

  D、遵纪守法

  【答案】B

  【解析】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模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故选B。

  30、“水比油贵”反映了我国下列哪个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A、塔里木盆地

  B、江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解析】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塔里木盆地深居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水比油贵”。

故选A。

  31、作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公共利益是指()。

  A、群体利益

  B、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

  D、群体利益中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的利益

  【答案】D

  【解析】公共利益不是群体利益,它是各种群体利益中具有共性部分的综合,是其中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的利益。

故选D。

  32、根据《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通过。

  A、三分之一以上多数

  B、过半数

  C、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D、四分之三以上多数

  【答案】B

  【解析】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故选B。

  33、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的()职能。

  A、控制

  B、组织

  C、领导

  D、决策

  【答案】A

  【解析】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来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

  故选A。

  34、下面有关行政裁决的特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

  B、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

  C、行政裁决是行政主体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裁决具有司法性质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D

  【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A、B、C三项正确;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裁决时,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有司法性质,同时又是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裁决争议,具有行政性质。

因此,行政裁决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称为准司法性。

D项错误,当选。

  35、公文中常用“经、兹、查”等词属于()。

  A、称谓用语

  B、经办用语

  C、征询用语

  D、引叙用语

  【答案】B

  【解析】公文中常用的事务性词语有:

称谓用语:

本(第一人称)、该(第三人称);经办用语:

兹经、业经。

  引叙用语:

前接、近接;期请用语:

即请查照、希即遵照;征询用语:

当否、可否、是否可行。

故本题答案为B。

  36、下列各句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答案】B

  【解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四个选项中只有“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体现了这一观点;

  A、C、D错误,B项正确。

故选B。

  37、请求批准函的正文,可写()等结语。

  A、“妥否,请批复”

  B、“可否,请批准”

  C、“请予请示”

  D、“请批准”、“请予批准”

  【答案】B

  【解析】

  “请求批准函”是“函”的一种。

  “函”属于平行文,结束语多用商请的语气,如“当否,请予批准”或“请予批准为荷”,而不能用“请批复”、“特此请示”等,因此

  A、C两项排除。

D项的语气比较生硬,不如B项合适。

  38、为了尽快清除因大雪造成的道路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其原理是()。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答案】C

  【解析】氯盐类融雪剂溶于水(雪)后,溶液的冰点下降,都在零度以下。

如氯化钠溶于水后冰点在-10℃,氯化钙在-20℃左右,醋酸盐类可达-30℃左右。

盐的溶解使含盐雪水的凝固点降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

其原因是,融雪剂溶于水后,水中离子浓度增大,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

达到冰水混合物平衡共存时固液相蒸气压相等的状态,冰便融化。

故洒上融雪剂可以除冰雪。

故选C。

  39、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的是()。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正本的复印件

  【答案】BC

  【解析】草稿的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正本是根据定稿制作的供主要受文者,主送机关,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

  正本的复印件,不能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如负责人的亲笔签名,,因此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用做备查之用。

  40、下列使用通报行文的有()。

  A、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B、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C、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D、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答案】CD

  【解析】通报是法定公文的一种,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4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

  A、投资

  B、贷款

  C、货币调控

  D、国家财政预算

  【答案】D

  【解析】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

故选D。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将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文件如

  try.c的扩展名更改为.exe,则它就成为可执行文件了

  B、高档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

  C、源程序只有经过编译和链接后才能成为可执行程序

  D、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和可读性都很差

  【答案】C

  【解析】计算机只能直接执行机器语言,高级语言要经过编泽链接后才能被执行,高级语言的可移植性和可读性都很好。

故选C。

  43、公文的标题由()构成。

  A、发文机关名称、文种和撰写者

  B、事由、文种和密级

  C、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D、发文字号和文种

  【答案】C

  【解析】公文的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组成,是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故选C。

  44、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B

  【解析】甲、乙二人有共同的杀人故意,亦有共同的杀人行为,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射击错误是因为行为的误差。

呶䇸૓貼

  45、下列关于用印说法正确的是()。

  A、印章应压在成文日期上,不得压住正文

  B、联合下发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C、当加盖印章较多时,没排不得超过4个

  D、两个印章之间可以相交

  【答案】A

  【解析】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联合下发的公文都应加盖印章。

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

故选A。

  46、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大卫•李嘉图

  D、萨缪尔森

  【答案】A

  【解析】

  “看不见的手”最早是由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用以形容充分运作时的价格机制。

在价格机制充分运作下,自由市场里的供给和需求将会自然而然达到均衡,价格与数量都是最适当的水平。

  47、近年来,某市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取消重点学校,禁止设立重点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施这些举措最主要的目的是()。

  A、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B、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C、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D、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