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981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I.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I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人生是对未来的chōng憬、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

只要有梦想,即使历尽沧桑的百岁老妪,也能qián诚地写出青春少女情怀般的诗歌;如果失去梦想,即使初生牛dú的热血青年,也一定会被岁月戏谑,陨落进无边的黑暗。

⑴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出汉字。

(3分)

⑵依次写出“妪”的笔顺。

(1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B.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C.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D.大块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但“千岛菜花”旖旎的风光吸引了八方游客,还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聚焦。

B.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

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D.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⑤古诗中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异曲同工之妙的典型例子。

5.名著阅读。

(6分)

⑴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4分)

汤姆的肩膀上突然挨了重重一击,乔也没有逃脱。

两人衣服上的尘土飞散在教室中,持续了两分钟还没有散尽。

全班都乐不可支。

刚才,两个男孩太全神贯注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老师踮着脚尖走到他们跟前,也没有留意到全班一时鸦雀无声。

老师对他们的活动观察了好一阵子,然后才给他们增添了一点新刺激。

①选段出自美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和乔在课堂上受到老师惩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你对汤姆和乔在课堂上的举动,有什么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

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励志型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C.《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水浒传》中鲁智深为帮助金家父女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旁边的李忠也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银两够了,将那二两银子丢还给他。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围绕2015年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我写标题】小勇从网上搜集到这样一则消息,请你帮助小勇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5个字,2分)

3月6日下午,由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主办,兴化市旅游局承办,上海旅游局合作的“花海古城圆梦行——2015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推介会”在上海大酒店圆满召开。

本次推介会以“花海古城圆梦行”为主题,得到了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上海市旅游界的大力支持,共吸引了上海地区120多家旅行社及30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市旅游局精心策划、认真筹备,年前通过向上海地区旅行社寄送了“把美丽兴化寄出去”主题邀请函,得到了上海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据介绍,今年垛田菜花节活动内容从“经济、文化、民俗”三大方面引入,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做评委】在本届旅游节上,将举办一场“赛诗会”。

如果赛诗会选择了问答类形式,你作为评委,围绕“咏花诗”主题可以向一方提出什么问题?

另一方该怎么回答?

(3分)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⑶【我来劝说】旅游节期间,小勇打算利用双休日的一个半天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为游客做义务导游。

可是妈妈说,马上就要中考了,时间比较紧,还是在家认真复习。

如果你在场,你将怎样劝说小勇的妈妈,让小勇参加志愿者服务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南宋谢枋得的《蚕妇吟①》一诗,完成第7题。

(6分)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I)

【注】①吟:

诗体的名称。

②子规:

杜鹃鸟的别称。

③稠:

多而密。

④玉人:

美人,此处指歌女。

7.⑴“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玉人歌舞未曾归”所揭示的当时社会现实与下列哪一诗句极为相似()(2分)

A.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B.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

泽曰:

“食禄而避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

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⑥。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⑦。

泽下令曰:

“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⑧等所抑⑨,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翌日,风雨昼晦⑩。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①婺(wù)州:

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

宋钦宗年号。

③磁州:

今河北磁县。

④率:

全部,都。

⑤羸卒:

瘦弱的士兵。

⑥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敌益生兵至:

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

⑦垒:

营盘。

⑧潜善:

人名,即黄潜善。

⑨抑:

压制。

⑩翌日,风雨昼晦:

第二天,风雨很大,白天都显得很昏暗。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从羸卒十余人()②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③度将孤兵寡()④泽挥众直前与战()

⑵与所给例句中“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每为潜善等所抑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B.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D.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为历史上的名臣,宗泽有许多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意选择一点作简要评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方舟子的《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

①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②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

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

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③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

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

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④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

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

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

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

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

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

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0.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

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⑥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

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

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

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1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顺序,在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5分)

⑴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第⑤段划线句中“大约”的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曾彦彦的《谈慎独》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

①何谓“慎独”?

《大学》有言: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也有表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子品行——慎独,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②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③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如此话语,坚定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更是对人生的真诚。

④________________,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即使梨子再怎么好吃,也不能吃,因为它不是自己的,虽然这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依旧,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⑤慎独是一种哲学。

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

尧舜者,慎其独也,虽无人在旁,亦恪守礼教,不逾矩,终得以天下仁。

桀纣者,凡事依照个人喜恶而定,率天下以暴,终难免亡国。

⑥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⑦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呢?

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呢?

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⑧有人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要在独处时过分克制呢?

可是,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了,又怎能管好别人,怎能有所作为?

⑨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⑩做到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做到克己复礼,诚意处世,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那么,离慎独的境界,也就不远了,离君子之道,也就不远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因为——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5分)

⑴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其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⑤段划波浪线句子在段中起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生活,举一实例谈谈如何做到“慎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顾晓蕊的《种欢喜得欢喜》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阳光洒满小院。

很多孩子在玩滑梯、荡秋千,或在院里你追我赶地疯跑,清脆的笑声中,夹杂着含糊不清的话语。

一个穿着棉布碎花裙的女孩,蹲在一棵桂花树下,眼睛盯着地面,仿佛周围的喧哗都与她无关。

这是一所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

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还要与青春期的女儿“过招”,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低落。

在某论坛看到“跟我一起做义工吧!

去找寻‘快乐密匙’”这句话后,一个周末,我跟随志愿者来到这所特殊的学校。

我上前跟女孩搭话:

“你几岁了?

家住哪里?

”可她不予理睬。

她就像生活在孤岛上,喧哗如潮水般漫过来,经过她身边时,皆要绕道而行。

她低着头,用树枝在地上胡乱画着,这让我感觉很没趣。

难道她听不到我讲话,或者不会说话吗?

我带着疑惑向老师询问,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女孩曾接受过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她既聪明又努力,各方面恢复得很快,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

后来,她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也可以跟上班里的学习进度。

但跨进初中以后,她变得敏感、脆弱。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嘲笑的眼神,都会在她的心里掀起滔天波浪。

她的心情变得很烦躁,不愿与人交流,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父母只好给她办理休学手续,把她送到这里接受心理辅导。

我和她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走进她的心灵深处?

我忽然想起包里装着随身听,里面有女儿从网上下载的歌曲。

怕影响学习,为此事我还批评过她。

我把随身听的声音调大,是曲调清悠的《蓝莲花》。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她缓缓地转过身来。

我心里一阵暗喜,把随身听递到她手上,然后教她如何选歌。

我们相对而坐,听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她黑亮的眸子里闪动着笑意。

我后来又去过那里两次,每次去之前,都会下载一些好听的歌。

她仍旧不跟我说话,却会主动坐到我身边,与我一起静静聆听,神情中多了几分亲近。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被一些琐事缠身,抽不出闲暇时间,很久没有参加活动。

半年以后的某一天,当我走进康复中心的教室时,看到她正伏在桌上。

她托着腮想了一会儿,低头在纸上迅速写几句,显得那么认真而又郑重,竟没有留意到身后的我。

有个短发女孩站在门口冲她招手,她放下手中的笔,像风一样跑出教室。

我在她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笔记本,看到一行行整齐清秀的字:

妈妈来看我了,给我一个甜甜的吻。

她还告诉我,你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于妈妈来说,都是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

听了妈妈的话,我好开心啊!

中午,我们吃了芹菜水饺,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味道简直棒极了。

想起在家时,妈妈经常包饺子给我吃,我希望能早些好起来,这样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老师说,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我要种下快乐,因为我想做一个快乐的人,也想带给别人快乐。

……

就在这时,女孩跑回教室,当她看到我的时候,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阿姨好,我想您了!

”她缓慢地说道。

这下轮到我吃惊了,自从认识她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开口说话。

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

她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心里浮起一阵愧疚。

我曾经有过很多抱怨和不满,为女儿不小心打翻奶茶而发火,因她写作业太慢而大声指责……而对她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对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我可以尽量给予宽容和耐心,对身边的亲人却吝于赞美。

我的心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荒芜的花园。

从今以后,我也要在心田里播下快乐的种子,收获满心的欢喜。

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那样,希望赶紧回到家中,给女儿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真诚地对她说:

“孩子,其实你真的很棒。

”(有删改)

18.“我”与小女孩的交往中,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

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2分)

没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慰、愧疚

1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8分)

⑴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简要分析第段中划波浪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以“种欢喜得欢喜”为题,请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6分)

【链接材料】远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地挡住了大门。

我真想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

但是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

然后,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

“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海伦·凯勒《享受生活》)

本文中的“我”和链接材料中的海伦·凯勒都找到了“快乐密匙”,请你说说她们的“快乐密匙”各是什么?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伦·凯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2.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不套作,不抄袭,不能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三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8、⑴①跟从②坚决③考虑,估计,推测④上前(4分)⑵C(2分)

9、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2分)

10、⑴今天,进和退同样是死,不能不从死中求生。

(2分)

⑵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思想)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2分)

11、英勇善战:

国难当头时奋勇杀敌,且战绩赫赫。

忠君爱国:

北上还都愿望没能实现时忧愤而死。

(任一,2分。

品质1分,结合文意1分)

12、逻辑顺序(1分)总分总(1分)

13、反复烧开,致使水中含氧量低;反复烧开,水垢溶解形成硬水;反复烧开,致使水蒸发,有害物质浓度增加。

(每点1分,3分)

14、⑴列数字、作比较。

(2分)准确突出说明了反复烧开的水中溶解的氧气量低,对人体无价值。

(1分)

⑵“大约”表估计,起限制作用,说明亚硝酸盐致人中毒的一般含量,并不能说明达到这个量都一定会中毒,因为人体还存在个体的差异性。

这个词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严密。

(2分)

15、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或“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3分)

16、⑴慎独是一种信念。

(2分)

⑵举尧舜者慎独终得天下,桀纣者不慎独而致亡国两个例子,(1分)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慎独是一种哲学。

(2分)

17、例如:

过马路时遇上红灯要耐心等待,不要没有交警或没有车辆通过而闯红灯。

(只要是生活中的实例,能够体现“慎独”即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