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993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doc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

思考题:

1.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答:

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

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心-身关系认识的不同。

医学模式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既可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可成为一种限制或妨碍发展的因素。

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模式的影响或支配。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观念就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对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在认识论上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只重视局部器官,忽略人的整体系统;重视躯体因素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较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1977年Engel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卫生护理工作中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新的医学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在人类的疾病过程中,身心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阐述医患沟通过程?

答:

沟通的过程包括信息策划、信息编码、信息传输、信息解码、信息反馈和沟通干扰。

1.信息策划

信息是沟通的基础,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有条理的信息是良好的沟通的开始。

信息策划就是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信息策划过程反映着信息发出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和信息量的多少。

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或过程后经常会感到“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信息质量不高造成的。

按照信息是否能够被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其分为明示信息和默示信息。

明示信息是指那些很容易被理解和掌握的信息;默示信息则是指不容易被理解和掌握的信息。

一般来说,信息越明确、标准化程度越高,其明示程度越强,越有利于沟通。

要想成为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首先就必须提高信息策划的能力。

信息策划包括:

确定信息的范围、收集信息、信息评估、信息整理和分析。

(1)确定信息范围:

确定信息范围是信息策划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信息策划质量的关键一步。

确定信息范围的实质是确定信息策划的目的,对要获得的信息的性质、质量和内容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确定搜集信息的范围。

(2)收集信息:

搜集信息就是根据确定的信息范围,搜集符合要求的信息以备整理、分析。

(3)信息评估:

信息评估是指对信息数据的真伪、准确与否等方面进行的评估。

信息评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策划结果的有效性。

(4)信息整理和分析:

信息整理和分析是将收集到的合格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其目的是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2.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就是将信息与意义符号化,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形式或其他形式的符号,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

信息沟通过程是从信息的发出开始。

发送者具有民众意思或想法,但需纳入一定的形式之中才能予以传送,这称为编码。

编码最常用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除此之外,还要借助于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等身体语言和动作语言等。

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即通过一定的传输媒介将信息从一个主体传递到另一个主体。

传送信息可以通过一席谈话、一次演讲、一份信函、一份报纸、一个电视节目等来实现。

沟通过程有时需要使用两条甚至更多的沟通渠道。

例如,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管理者在做了口头评估之后,可以再提供一份书面材料。

沟通媒介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沟通媒介适用于传递不同的信息。

(媒介的相关内容后面将详尽介绍)

4.信息解码

解码,即将收到的信息符合理解、恢复为思想,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信息。

信息解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还原为信息发出者的信息表达方式,二是正确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接收者在解码过程中,也必须考虑传送者的经验背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传送者易于表达的真正意图,正确、全面地理解收到信息的本来意义。

只有当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理解与信息发送者传递出的信息的含义相同或近似时,才可能进行正确的信息沟通。

沟通过程中,不同个人、不同组织解码方式的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5.信息反馈

信息传递并不是沟通最重要的目的,沟通的核心在于理解、说服和采取行动。

信息接收者在获得信息后或根据信息采取行动后,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就是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在连续的沟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上一次沟通结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改进沟通效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反馈中,原来的接收者变成了传送者,原来的传送者变成了接收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沟通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的简单的信息传送的过程。

6.沟通干扰

人们在沟通过程中都可能面临一些干扰因素。

这些干扰因素可能来自于沟通者本身,也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

沟通者之间的干扰有些是故意的,有些则是非故意的。

例如,沟通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不流畅或者不自觉地频繁出现一些干扰对方注意力的身体姿态、表情、眼神等,这些都属于非故意的干扰。

而有些时候,沟通一方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故意给其他沟通方制造沟通障碍,例如,故意把某些内容说的含糊不清。

外部环境的干扰则比较常见,例如沟通场所的噪音等。

信息传输工具的质量也会对沟通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