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039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docx

新潮技术净听音箱

相对于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国内的音箱品牌显然比较务实。

最近虽说新品音箱不太多,但是,最新的技术足以让手机厂商汗颜,什么蓝牙音箱、净听技术、近场聆听等,好多之前没接触过的名词都出现了。

这些名词中,有得我们听说过,有的没有。

基本上用过手机的人都知道蓝牙,一种无线传输技术嘛,互相之间传文件、蓝牙无线通话这都很熟悉,在电脑上体现的是无线的键盘和鼠标,这些都很常见。

但是蓝牙音箱还真是没见过,音箱和主机之间怎么工作的,原理也不是很明白,这里主要了解一下净听音箱。

音箱这个想必大家都用过,也很常见,你像HIFI音箱、AV音箱啊这些都有了解,净听音箱还真不太了解,之后做了很多功课之后才大概明白一些。

说起净听音箱必然的提到一个词,净听技术,这个是麦国内音箱厂商麦博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音箱解决方案,而净听音箱就是采用净听技术的音箱。

所以要了解净听音箱只需了解一下净听技术。

音箱最初的是类似于AV音箱一样,箱体都很大的,因为当时听音大多都是在一个很宽阔的场地,正常情况下,人与音源的距离有四五米之类的。

而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听音距离要近了不少,而原来的传统音箱肯定是不符合现在的听音方式。

麦博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的问题,才提出了净音技术。

现在普通的多媒体音箱大都是直接把箱体缩小到一定的尺寸,而全然没有顾忌到之后技术问题,而麦博则是分别针对传统音箱的声场、声调、驻波、倒相结构做了改变,使之没有箱染、没有声调制、声音自然、声音清晰、还原度好等问题。

下面分别针对各个方面的原理做下解释:

第一:

改变直达声和二次声,从而彻底把声场从混合声场改变到近声场。

原来的Hi-Fi音箱或监听音箱发声后,聆听者由于距音箱的距离较大(一般在3米以上)。

聆听者不但听到通过扬声器纸盆震动传播的直达声,也听到了扬声器纸盆震动而引起周围物体所产生的二次反射声。

而电脑多媒体音箱或个人音响与此不同,由于聆听距离近(大约0.5米),聆听者所听到的主要是由扬声器发出的直达声,而二次或二次以上反射声的比例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聆听者所聆听的声场状态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声场为混合声场,现在的声场接近于自由声场或近声场。

也就是说原来适合于混合声场的Hi-Fi音箱、监听音箱放在多媒体电脑这样的近声场的声学环境里是有问题的。

在自由声场下测试的频响曲线(反射声很少):

(低频未补偿)

在混响声场下测试的频响曲线(反射声比例较高)

第二:

通过改变扬声器背部声音消失的方式,彻底解决传统音箱的“声调制”

扬声器背部发出的声音被控制在音箱内,不能传播出去,只有通过音箱内壁的多次反射经过箱内空气的摩擦自然衰减而消失,在这多次反射的过程中,会反复作用在扬声器的背部振膜上,从而影响了振膜的正常发声,产生了所谓对声音多次调制的问题。

扬声器收到的影响也是每时每刻都不一样的,音乐都是被前面的乐器调制过的。

虽然这部分声调制的能量与放大器送来的能量比是要小不少,在远距离聆听时,这种“声调制”不会明显被感觉到,而到近距离聆听时,这部分“声调制”的声音就会被聆听到,进而影响了近距离聆听者的音质。

人们在设计音箱时也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在音箱内添加吸音棉,以图尽量吸掉扬声器背部发出的声音,消除对扬声器震动对声音调制的影响,但是这个只对中高频部分的声音相对有效,但对于中低频的声音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音箱正面的中低频部分的频率相应:

音箱内部的中低频相应:

第三:

通过改变音箱固有的形状,彻底解决传统音箱的驻波问题。

每个音箱做成后都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都会产生一定的驻波,不同的只是驻波的频率和强弱不同,而驻波的信号的衰减时非常的慢。

首先驻波会对扬声器振膜的振动产生影响,其次,驻波会通过音箱的壁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是的我们听到的音乐被动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声音,最后,驻波会使得音箱产生杂音。

人们通过音箱的形状结构以及增加音箱壁的强度(如加厚壁厚)来解决驻波问题,但是只能降低不能彻底消除。

这些驻波会强化上面第二点所提到的问题。

同样,因驻波产生的杂音,在远距离聆听时感受不大,但在近距离聆听时就比较明显了。

第四:

通过改变箱体内空气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音箱扬声器振膜的振动方式。

每个音箱都是近似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那么在这个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就相当于一个弹簧,而扬声器的振膜就连接在这个弹簧上,所以振膜的振动不是自然状态的了,始终有一个弹簧再影响它。

这个弹簧的顺性C并不是一个常数,不遵守胡克定律。

当这个弹簧被拉长(压缩)不同的位移时,它的顺性C是不一样的。

振膜发出高音是位移小,而发出低频时位移大,那么这个弹簧对振膜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听音乐时,肯定包含了低音中音高音等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而这个弹簧对低音中音高音等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使得我们听到的音乐不真实。

其次,这个弹簧的顺性还和温度湿度有关,也就是晴天、雨天、冬天、夏天的表现都不同。

第五:

通过改变倒相结构,彻底改变传统音箱低音的产生方式。

在采用倒相结构对低频进行提升时,在被提升的频率点F0上,在理想状态下,只要有一点触发信号都会得到谐振(提升)。

而现实是,由于箱体内部和倒相管都存在一定的风阻,使得触发能量会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不可能为零。

而是需要一个触发的初始能量的,也就是说在很小音量时,低频是得不到提升的。

加之人耳的等响度问题,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这就是许多传统音箱在小音量、近距离聆听时,低频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

通过改变低频产生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音箱干扰他人的问题。

传统的音箱,多采用“倒相”结构,对低频进行提升。

在音量稍大时,由于低频被倒相结构进行了提升,此时的低频会传输得较远。

这就是我们经常有还没有聆听到由中高音构成的音乐旋律,便先感知了音乐的节奏—低频的“咚、咚”声这样的感受。

在多媒体音频环境里,反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音乐只要在我们的聆听环境中感受到,而尽量不要去干扰他人。

现在传统的多媒体音箱基本上做不到这一点。

针对于各方面的原理,麦博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系统的设计思想

原来音箱的基础上,只保留前面板部分用于安装扬声器(相当于扬声器的固定支架),后面的箱体取消,彻底取消了扬声器的腔体(箱体),只保留了一块面板,这块面板主要是用来安装扬声器。

从某个频率开始,灵敏度开始下降(就是因为相互抵消引起的),当频率下降到一定频率时,灵敏度下降的幅度保持一个恒定值,如图1所示。

图1

2、解决无箱体时仍然有低音?

一是将灵敏度开始下降的频率向低端延伸,二是将灵敏度下降的幅度补齐就。

通过把一系列设计与方法,使扬声器的实际频响曲线和实际聆听的听感达到并超过传统有箱体音箱的听感。

这就是:

特别参数的扬声器和参量均衡的放大器。

3、针对性设计扬声器

增加扬声器的口径,保证F0在适合的低频频率,调整Q值和灵敏度在一定范围内,将扬声器设计成长冲程低失真,选择带有特殊成分的盆纸,做好割刀与粘结,起到了扬声器机械滤波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扬声器的分割震动,使声音清楚、清晰不浑浊。

4、参量均衡放大器

均衡下降的幅度和不均匀性给予补齐,类似以下曲线的参数均衡放大器:

消除传统音箱所带来的箱染,从而得到具有Hi-Fi素质并有很好聆听感受的音箱,箱体内多次反射声对扬声器的反复“声调制”,告别传统“,带来不同的”嘭嘭声“,只是在一个多媒体音频聆听环境里有效,离开了这个环境,低频一样会被“声短路”调,从而减少了对他人的干扰。

通过参量均衡,可以得到一条平直的频响曲线

甚至可以对低频部分适当提升

由于净音技术是麦博研发组提出的,所以现在国内厂商也只有麦博在做净音音箱,不过麦博还是提供多种的选择方案来选择的,大概有:

FC50,2.1净听音箱,净听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高音;

FC60,2.1净听音箱,中高音和低音炮都采用净听技术。

FC80,2.0净听音箱,全部采用净听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