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053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doc

理想信念的引领与构建

——《身边的感动》读后感

巴尔扎克说: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对于自身的教育责无旁贷。

完善学识和人格,才能推己及人,推动社会进步。

而这样的成长需要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它画上浓墨重彩的人们。

《身边的感动》描绘了身边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

核艇之父、南海卫士、守墓老兵、托举兄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的八个字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祖国国防的强大,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将爱国融入了骨子里。

今年国家设立了抗战纪念日,就是希望人民不忘国耻,团结奋进。

而滇西这块热土同样是赤子情怀,腾冲国殇墓园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排成人墙大道来迎接忠骨。

这样的经历让大家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集体荣誉感。

我们爱乡爱家,爱党爱国,自会堂堂正正。

就像雷锋所说: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如果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一部分应该是自我实现,创造社会价值。

只有爱岗敬业,各司其职,社会才能运转,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

李文波南海守礁二十年,任凭风吹雨打,坚守着责任与担当。

曾子教育学生要每天反省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我们也应该学习。

青年人既需要坚韧,也需要热血,既要兢兢业业,又要锐意进取。

敬业是一种感恩之心,也是一种责任感。

成长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学习对得起老师的栽培,工作对得起百姓的期望。

不管人前人后,不推卸、不敷衍、尽全力,自会开开心心。

就像孔子所说,问心无愧,哪里会有忧愁和恐惧呢。

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友善他人,乃至帮助他人。

爱因斯坦说: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而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

残年风烛的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子,病弱身体,高贵心灵。

托举兄弟不惧危险徒手救人,淳朴平凡,却显英雄本色。

杭州公交救火则见证了一场正能量的传递。

这些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快乐就是助人的真谛。

生活中的友善其实也是从身边做起的,先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体谅他人。

然后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百姓有事积极解决,同事繁忙主动帮助,邻里生病相互关心。

很喜欢这句话: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诚为天之道,信为人之本。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信义兄弟孙东林为逝去哥哥遵守承诺,为良心奔波,为信义传承。

守墓老兵陈俊贵为了一句嘱托守护战友墓地一生,那就是义薄云天。

每个人都应该时时守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工作中不营私舞弊。

光明磊落,心思坦荡,才能培养良好品德。

习总书记曾教育广大官员要诚与中,形与外。

就是说内心真诚,就会流露于言表,而不是装出来的,如此才能屹立不倒。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弘扬光明品德,使人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社会。

身边的人们用自身行动传递了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引领和构建着整个民族的理想信念。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这样的人生信条,将会让我们不迷茫、不忧虑、有担当,不断为成长积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