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114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千古词帝李煜.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古词帝李煜.doc

《千古词帝李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古词帝李煜.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千古词帝李煜.doc

千古词帝——李煜

内容摘要:

南唐后主李煜是公认的晚唐五代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虽然仅存词三十余首,但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思想内容方面“为宋人一代开山”,为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奠定了基础;在艺术手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又由于他曾身为国君的特殊身份,因此李煜也被称为“千古词帝”。

关键词:

李煜艺术特色风格地位

李煜是南唐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在政治方面,他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君主,但在文学艺术方面李煜还是很有天赋,他精书法,懂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以词的成就最高。

从思想内容上看,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的词难免仅限于狭隘的生活圈子,但不论写宫廷欢乐还是男女情爱,也无论写思乡之苦或亡国之痛,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正因为他皇帝的身份这一点更显得难能可贵。

胡应麟《诗薮·杂编》称其“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这一评价也说明李煜的词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

一、李煜生平

正所谓“知人论世”,要想探讨李煜的词首先要对他的生活经历有所了解。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在位时间(961-975),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当然,李煜词的内容及艺术风格与他的生活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他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的感慨;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善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

李煜的词极少用很华丽的语言,多是以朴素自然地语言见长,特别善于运用白描手法。

对此,俞平伯《读词偶得》、詹安泰《李李璟李煜词》、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许文亮的《谈李煜词的抒情手法》、黄锦平的《试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等皆认为,李煜的词不用典,无精美名物,无具体事物,但又能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正是李煜词里所运用的白描手法所达到的效果。

以被称为千古哀音的《浪淘沙》为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的气氛。

雨声潺潺,就像愁思一样绵绵不绝;春意衰残将尽,就像乐事无常一样。

写景中有凄婉之情。

“罗衾不耐五更寒”,“五更寒”三个字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情绪。

春寒料峭,五更梦回,寒意袭人。

天气寒冷,尚可添衣,然心中凄寒,怎是罗衾可暖?

吟味之际,一种寒意入怀的感觉油然而生。

为何心寒?

身是客,江山易主。

词人并没有写身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的现实处境。

只是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极为简练,却意蕴深沉。

梦里之所以能欢,因其不知身是客。

梦境短促,人意不尽,“一晌贪欢”,也不失是词人的自我慰藉,反衬现今被囚的长久苦痛。

分析至此,不难看出李煜对于白描手法的娴熟运用,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这一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

并且衬托出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不加修饰的描绘了一代国君的人生悲剧,再现梦醒后听雨声、伤春逝、感春寒、追写梦中贪欢的情景。

词的下阙宕开梦境,转写眼前事,着意抒情,点出故国之思。

这其中不仅有怀念、回忆、更有悔恨、忧伤,百感交集。

“独自莫凭栏”传达了词人此时的矛盾心境。

这句与“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相互呼应。

江山依旧在,却易了主;人依旧在,却换了身份。

物是人非,情何以堪。

“别时容易见时难”词人亡国之后被擒,沦为阶下之囚,有何颜面再见故国河山?

人总无奈。

尽管词人劝诫自己“莫凭栏”,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故国的眷念之情。

此句蕴含了词人与故国相见无望的绝望。

末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更是把这种绝望推向顶端。

“春去也”这三个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

以“天上人间”作结,气象阔大,戛然而止,使人回味无穷。

诗人融情于景,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形象。

这首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所以王国维评价: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虽然这首词只有五十四字,却写尽了词人国破家亡的凄苦悲凉,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写尽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

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描绘了一幅春残将近时一位亡国之君追思故国的形象,下阕把个人家国之痛扩展、升华,从而触发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悲剧情感,读后让我联想到了好多,也使许多人产生共鸣。

千古哀音,不禁涕泪。

又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通篇白描,用不加雕琢的本色语言和通俗的比喻将词人失去自由的孤独寂寞、万千思绪萦绕心头理也理不清的别样滋味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感情真挚,以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李煜与其他词人不同的是,他曾为一国之君后又沦为别人的阶下囚,所以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想法,也因此前期和后期词风差别很大。

但无论是前期描写宫廷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是后期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词,他都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试看李煜的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他的亡命之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

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

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在东风吹拂的夜晚,金陵的故国生活更是不堪回顾了。

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物是人非。

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

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更表现出愁之深、思之切。

宋代王绖《默记》卷上:

“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

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

这首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

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

本人认为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不仅仅是因为以水喻愁的生动比喻,更是由于词人对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毫不掩饰的加以表露,从而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对于李煜的真情表露,王国维认为: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认为李煜诚实的说自己的话,是因为他阅世甚浅,阅世浅则性情愈真,愈保有赤子之心,愈有真情之流。

但本人并不这样认为,正是由于经历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又经历了亡国之痛,思乡之苦,前后巨大的反差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有这样真性情的表达。

三、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煜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话来概括: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明君,但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使他在中国诗词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是他的短处,又或许是他长于别人的不同之处吧。

杨海明的《人生长恨:

李煜的悲剧性生命体验》、王洁的《死神门边的一汪眼泪——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魅力探微》等文章都认为:

李煜对于生命的悲剧性体验,虽属他一己的体会和领悟,但却集中凸现了人生中的大悲大痛。

余怀《玉琴斋词·序》中提到: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

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对李煜的词持否定态度,认为李煜的词不过是对奢华浮靡生活的留恋,价值并不是很大。

但无论如何,李煜对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在感情表达上的真挚自然,以及在表现题材上打破“诗庄词媚”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

“国家不幸诗家幸”总之,李煜为我国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任臣.《十国春秋》北京:

中华书局.

2.王国维.《人间词话》济南:

齐鲁书社.

3.田居俭.《李后主新传》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4.詹安泰校注.《李煜词》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5.王恩全《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6.王庆华《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辽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

7.许瑞蓉《随笔依情单纯明净——李煜词艺术特色述略》

8.张超《李煜综述材料》

9.王兆鹏.《唐宋词史论》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李天树《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赏析》成都大学学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