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13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doc

服装组教学创新案例

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创新教学模式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服装组教学设计创新案例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赵媛莉

专业背景: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我校五大专业之一,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拥有工艺实训室7个,服装CAD室1个,服装专用设备多台。

但好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服装就是做裁缝,没出息,被人瞧不起,招生困难学生流失严重。

面对这种局面,服装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改革教法,教学创新,六年时间使服装专业不但走出低谷,而且教学成果辉煌,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主要做法:

一、激发专业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我们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考的低分生和落榜生。

为了求职的需要,有的属自愿选择职业教育;有的是迫于外界某种压力,如父母的强烈要求等被动入学;还有一些学生纯粹是家长为了放在职业学校混年龄。

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一是习惯养成教育存在差距;二是学习负积累大;三是缺乏自信心;四是学习主动性差,对传统教学存在厌倦和抵触情绪。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我们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服装设计、服装材料课力度,让学生去欣赏服装美,去鉴赏不同职业不同场合的服饰美;在制图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把人体美与服饰美紧密结合,把服装款式与掩饰人体缺陷紧密结合……每位老师得体的着装和大方的教态也深深吸引住了学生,他们茫然的脸上露出笑容,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迫使他们继续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每一件实习作品都离不开每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从款式设计、面料选购、工艺流程等方面总要紧跟流行趋势,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穿着者的体型、职业选择款式,使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和“学有所用”,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二、强化技能训练是夯实专业基础的有效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在生产一线服务的操作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这就明确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要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技能教学,就是侧重于学生技能训练与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指导思想是行动导向、四位一体。

它的原则是突出技能、注重项目和计划完成、以学生为主体。

服装工艺课是强化技能的主阵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服装缝制工艺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由于它要求高,技术性强,初学者往往感到很烦琐、很困难或不容易学。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对有规律性的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并配以实物,再进行具体的示范,使学生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技能目标训练,做到有讲有练,有练有评,互评激励,实物操作,循环式练习和部件实物一体化训练模式不仅夯实了专业基础,而且使技能训练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建设是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

遵循我校“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的教学理念,除过在工艺室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之外,服装组还把校办服装厂和校外服装厂作为学生实训基地。

根据教学进度,老师会随时和服装厂做好联系,带领学生下到车间,参观学习、上岗操作,感受企业紧张的工作氛围和严谨的工艺要求,为强化学生技能、夯实专业基础和培养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精神搭建了广阔平台。

我们还经常邀请服装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学校进入课堂手把手指导学生技能操作,使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对于企业,学校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学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以求培养出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

这样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降低了企业的人才成本;对于学校,锁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就学生本身而言,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具备了学习的实践课堂,对于知识不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做到精与专。

这样的学生符合了企业的需求,提升了自己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素养也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方面

服装专业和传统学科的教学有很大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和工作经验与知识结构有关。

往往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表述不一,因此我们一直采用集体备课,并建立统一的教材和教案,使得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和竞争时代,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每隔半年和一年,我们服装组教师都要轮流去高一级院校和工厂学习,了解国内外服装行业发展动态、工业发展情况、社会消费热点等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有选择的运用到教学中,专业教师素养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教学创新。

五、注重技能大赛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是一个长期工作

人人皆知:

“普通学校有高考,职业学校有大赛”,选拔和培养职校生中的优秀学生去参加技能大赛我们认为是一个长期要做的工作,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优秀生进入高职学校深造提供机会,也为我们职校招生增添诱惑力,何乐而不为呢?

近年来,我校服装专业3名学生在国家级服装技能大赛中获奖;18名在省级大赛中获奖;28名在市级大赛中获奖。

优秀的学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们服装组全体老师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服装教研组多次被评为先进教研组,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

服装专业的不断壮大与服装组谍报频传是分不开的。

启发与思考:

一、服装专业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体型和着装有所研究,做到穿着大方得体,这也是激发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重要方面。

二、在强化技能训练方面可以多次邀请企业中的技术工人进入课堂,不受学时影响,放宽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知识,适应市场需求。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要经常性的和兄弟学校同行研讨切磋,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可行的教学模式。

四、优秀生的培养不是某个教师或某个时段的工作,需要所有教师长期共同培养,更需要每个任课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不只利用课堂,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加深练习的深度和广度,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