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18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docx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专项方案

 

劲辽区间2#竖井

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东.青岛

2016-12-

31

 

 

一、编制依据及其他说明

1.1编制依据

1、青岛市地铁4号线施工设计图纸(劲松七路站~辽阳东路站)区间,第一分册区间竖井及横通道。

2、现行国家及青岛市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青岛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的方面的标准及规范;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程》GB50490-2009

(3)《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7)《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1.2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采用经充分论证的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区段合理划分,施工进度安排均衡、高效;满足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及阶段性工期的要求。

3、严格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全面兑现施工承诺。

4、加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5、严格执行青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文明、环保、安全、卫生健康等相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的破坏最下,占用场地最少,并有周密环境保护措施,树立良好的工程工程形象和社会形象。

6、积极争取青岛市政府,人民群众对城市地铁建设的支持,坚持和谐共建,创建和谐工地。

1.3编制范围

劲松七路站~辽阳东路站区间2#竖井(YCK14+752.529)。

(2号竖井航拍)

(2号竖井临建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

2.1工程概况

劲松七路站~辽阳东路站区间位于青岛崂山区劲松七路与辽阳东路之间,区间线路出劲松七路站后,沿辽阳东路路中敷设,沿道路向东前行,下穿海尔立交桥,最后进入辽阳东路站。

地表道路两侧建筑物主要有海尔东城国际小区住宅楼(26层)、温哥华花园小区住宅楼(20~26层)。

正线区间长1027.835米,联络线区间长度273.682米,结合工期需要,在区间中部设置两座施工竖井,1号竖井施工里程为:

YCK14+432.500(ZCK14+432.624),2号竖井施工里程为:

YCK14+752.529(ZCK14+743.918),竖井采用矿山法施工,施工竖井内净空为9×5米,临时横通道内净空为5×4.65米,竖井深度20.7米,横通道长度40米,采用喷锚支护。

(劲辽区间卫星线路图)

(劲辽区间CAD线路图)

2.2地质水文情况

2.2.1工程地质条件

本段地铁线路共揭示了11个标准层及13个亚层,现按地质年代由新到老、标准地层层序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ml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第①层、素填土:

该层分布较广泛,沿线大部分地段均揭露该层,揭露层厚:

0.40~12.60米,层底标高:

1.26~39.40m。

杂色、褐色、黄褐色等,局部受污染呈灰色~灰黑色,稍湿~湿~饱和,松散~稍密~中密,回填黏性土、砂土为主,局部夹有少量碎石、碎砖及生活垃圾等,部分地面为10~30cm厚的水泥或人行道地砖。

以上人工填土层,强度较低,不均匀程度高,自稳性差。

由于受城市建设的影响,多次回填改造,回填年限1~30年不等。

al+pl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③层、粉质黏土:

层厚:

1.60~2.00m,层底标高:

3.27~3.70m。

黄褐色,软塑~可塑,韧性及干强度低,有光泽反应,切面光滑~粗糙,含粉土及粉砂薄层或透镜体。

第⑤层、中粗砂:

层厚:

0.50~6.30m,层底标高:

-3.85~2.54m。

灰黄色~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磨圆较差,次棱角~次圆为主,砂质一般较均匀,级配一般,含黏性土5~10%。

al+pl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⑦层、粉质黏土:

揭露层厚:

0.40~6.60m,层底标高:

-6.14~3.59m。

褐黄色~黄褐色,软塑~可塑,含少量砂粒;有光泽反应,切面较光滑,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具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

局部含粉土夹层及透镜体。

具有上软下硬的特点。

第⑦1层、含有机质粉质黏土层:

揭露层厚:

0.50~1.00m,层底标高:

0.01~0.61m。

灰褐色~灰黑色,软塑,湿,有轻微光泽反应,韧性、结构性较差,具中等~高压缩性,干强度一般,含少量细砂。

第⑨层、粗砂:

揭露层厚:

0.80~5.30m,层底标高:

-7.18~1.49m。

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一般,磨圆一般,含有少量黏性土,局部夹有小块碎石。

al+pl

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层、粉质粘土:

该层于剥蚀堆积缓坡地貌单元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层厚:

0.50~2.60m,层底标高:

-6.29~5.08m。

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含少量砂粒;有光泽反应,切面光滑~粗糙,见有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韧性一般,结构性较好,具中等~低压缩性,干强度高。

层、含黏性土粗砾砂:

揭露层厚:

0.70~1.80m,层底标高:

-8.09~7.34m。

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磨圆较差,局部混有较多花岗岩质风化碎屑,部分呈黏性土胶结状,含黏性土5~35%。

5)基岩

3

(1)粗粒花岗岩

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含量36.41~87.34%)、石英(含量55.32~58.26%)、少量方解石(含量2.02~2.19%)及伊利石(含量2.36~3.22%)。

现分述如下:

上层、强风化上亚带:

该层揭露层厚0.20~8.50m,层底标高-11.09~33.63m。

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多呈粗砂~碎颗粒状,局部夹有角砾状岩芯,岩芯采取率在65%~70%左右。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下层、强风化下亚带:

该层揭露层厚0.30~7.20m,层底标高-11.85~39.10m。

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多呈粗砂~角砾状,局部夹有碎石块岩芯,手可掰碎,岩芯采取率在65%~75%左右。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层、中等风化带:

沿线大部分钻孔均揭露该层。

该层揭露厚度0.40~10.45m,揭露层底标高-15.14~36.70m。

灰白色~肉红色,岩芯多呈短柱状,岩芯表面粗糙,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局部浸水明显,长石部分蚀变、褪色,锤击易沿节理面裂开。

岩芯采取率在70%~75%左右。

该层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破碎~较破碎的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Ⅴ级。

层、微风化带:

沿线大部分钻孔均揭露该层。

该层揭露厚度0.20~29.50m,揭露层顶标高-43.38~27.63m。

肉红色,矿物蚀变轻微,仅节理面矿物有所蚀变,节理一般发育,节理面与岩芯轴向夹角0~15°。

局部贯通性良好,岩芯较完整,坚硬,锤击声脆,岩样多呈短柱~柱状,揭露段RQD一般55%~80%,受构造影响节理密集发育带RQD一般<20%。

岩芯采取率可达80%以上。

受断裂带影响及周边次生构造带的影响,在临近构造破碎带区域,岩体节理发育密集,节理面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节理发育带(JL),岩芯多呈碎块~块状。

岩芯采取率在70~75%左右。

该层实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95~62.77MPa;点荷载抗压强度在33.86~103.02MPa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约0.50~0.75,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Ⅱ~Ⅲ级。

节理发育带(JL)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由于沿线岩体受构造及节理发育带影响,饱和单轴取样受其影响试验数值相对偏低,点荷载因其取样尺寸较小,受节理影响较小,试验数值相对较高。

(2)煌斑岩

煌斑岩为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以北东向为主,倾角多为高角度,一般脉宽约0.5~2.0m。

其颜色为黄绿~墨绿色,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含量38.97~46.76%)、方解石石(含量11.93~30.91%)、高岭石(含量8.53~11.11%)、黄铁矿(含量3.68~12.08%)、闪石(含量11.54~15.75%)、少量石英(含量约2.37%~4.89%)。

煌斑岩强风化层一般厚度较大,多呈砂土状,具遇水软化的特性;中等风化煌斑岩强度较高,但遇水及暴露后强度降低较大;微风化煌斑岩强度高,多属坚硬岩。

1层、强风化带:

主要于QDDT4-Z2-74号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垂直厚度2.2m。

褐黄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多呈土柱状状,手搓呈砂土状,浸水后略具塑性,手易掰碎,岩芯采取率在65%左右。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1层、强风化带:

主要于QDDT4-Z2-(74、79)号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垂直厚度1.90~2.30m。

褐黄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多呈土柱状~碎屑状,手搓呈砂土状,浸水后略具塑性,局部夹有少量直径1~4cm块状岩芯,手可掰碎,锤击易碎散,岩芯采取率在65%左右。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1层、中等风化带:

揭露垂直厚度1.50~8.90m。

黄绿色,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沿节理面见有铁锈色矿染,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块状,矿物蚀变中等,岩样锤击声暗哑易碎,岩芯采取率在70%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实测点荷载抗压强度在16.52MPa左右;属破碎~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Ⅴ级。

1层、微风化带:

揭露垂直厚度0.50~8.50m。

灰绿色,矿物蚀变轻微,局部含花岗质捕掳体,节理裂隙较发育,沿节理面见有铁锈色矿染,岩芯多呈短柱~柱状,部分碎块状,柱体光滑,矿物新鲜,锤击声清脆,不易碎。

揭露段RQD一般35%~80%,受构造影响节理密集发育带RQD一般<20%。

岩芯采取率在80%以上。

部分地段岩体破碎,节理很发育,形成节理发育带(JL),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70%左右。

该层实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2.55~41.80MPa;点荷载抗压强度在34.66~110.49MPa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约0.55~0.75,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Ⅱ~Ⅲ级。

节理发育带(JL)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由于沿线岩体受构造及节理发育带影响,饱和单轴取样受其影响试验数值相对偏低,点荷载因其取样尺寸较小,受节理影响较小,试验数值相对较高。

(3)细粒花岗岩

细粒花岗岩是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

一般脉宽0.5~2.0米,但局部侵入范围较大,形成细粒花岗岩岩株,细粒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强,但一般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多破碎。

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根据成都西南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进行隧道岩石耐磨性试验研究报告,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石英(含量约83.56~84.92%)、长石(含量约12.75~14.15%)、少量伊利石(含量约1.07~1.24%)及方解石(含量约1.09~1.21%)。

2层、中等风化带:

露垂直厚度0.40~3.80m。

肉红色~紫红色,岩体破碎,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局部浸水明显,长石部分蚀变、褪色,锤击易沿节理面裂开。

岩芯采取率在70%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破碎~较破碎的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Ⅴ级。

2层、微风化带:

揭露垂直厚度0.70~25.00米。

肉红色~紫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矿物新鲜,沿节理面见铁染、绿泥石化斑点。

金刚石钻进采取的岩芯呈块~柱状,柱体光滑,岩块坚硬,锤击声清脆,难碎,揭露段RQD一般55%~80%,受构造影响节理密集发育带RQD一般<20%。

岩芯采取率在75%~95%左右。

受断裂带影响,岩体破碎,节理发育,节理面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节理发育带(JL),岩芯呈碎石~碎块状,岩芯采取率在70%~75%左右。

该层实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3.43~65.35MPa;点荷载抗压强度在32.97~108.11MPa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约0.55~0.75,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Ⅱ~Ⅲ级。

节理发育带(JL)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由于沿线岩体受构造及节理发育带影响,饱和单轴取样受其影响试验数值相对偏低,点荷载因其取样尺寸较小,受节理影响较小,试验数值相对较高。

(4)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是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

一般脉宽0.5~2.0m,但局部侵入范围较大,形成花岗斑岩岩墙,花岗斑岩抗风化能力强,但一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破碎。

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根据成都西南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进行隧道岩石耐磨性试验研究报告,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石英(含量约56.20~57.01%)、长石(含量约39.48~40.51%)、伊利石(含量约2.15~2.35%)及少量方解石(含量约1.04~1.31%)。

3层、中等风化带:

揭露垂直厚度0.90~4.20m。

灰白色~肉红色~紫红色,岩体破碎,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沿节理面见铁染、绿泥石化斑点。

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局部浸水明显,长石部分蚀变、褪色,锤击易沿节理面裂开。

岩芯采取率在70%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破碎~较破碎的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Ⅴ级。

3层、微风化带

主要于QDDT4-Z2-(35、44、45、46、48、60、63、65、75、81、82、91、92、93、94、98、99、102、103、106)号钻孔及引用钻孔M2Z3-STS-27号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垂直厚度0.70~31.30m。

肉红色,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矿物新鲜,沿节理面见铁染、绿泥石化斑点。

金刚石钻进采取的岩芯呈块~柱状,柱体光滑,岩块坚硬,锤击声脆,难碎。

揭露段RQD一般55%~85%,受构造影响节理密集发育带RQD一般<20%。

岩芯采取率80~85%。

受断裂带影响,岩体节理发育密集,形成节理发育带(JL),岩芯呈碎石~

碎块状。

岩芯采取率在65%~70%左右。

该层实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34~76.03MPa;点荷载抗压强度在25.38~103.10MPa左右。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约0.55~0.75,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Ⅱ~Ⅲ级。

节理发育带(JL)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由于沿线岩体受构造及节理发育带影响,饱和单轴取样受其影响试验数值相对偏低,点荷载因其取样尺寸较小,受节理影响较小,试验数值相对较高。

(5)构造岩

根据现场工程物探及钻探资料分析,场区沿线分布有多条受李村断裂带影响而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从整体来看,在构造破碎带以内地段受其影响较大,钻孔多揭露花岗岩的糜棱岩、砂土状碎裂岩及碎裂岩。

从局部来看,在构造破碎带影响范围内,局部地段相邻钻孔所揭露的岩体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程度差别较大,岩芯软硬不均。

4层、糜棱岩:

揭露厚度:

1.70m。

原岩为花岗岩,受断裂带挤压明显,矿物成分高岭土化、绿泥石化严重,矿物基本上呈黏土状,具明显动力变质特征。

钻探揭示岩石具泥状结构,手搓呈土状,岩块干时较坚硬,湿时易软化,呈硬塑状,具低压缩性。

岩芯采取率70%左右。

该层岩体为散体状结构岩体,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该层岩体遇水易软化;受构造作用影响,岩体极破碎。

5层、砂土状碎裂岩:

揭露厚度:

0.60~9.40m。

原岩为花岗岩,受断裂带挤压明显,矿物受构造挤压影响蚀变强烈,主要造岩矿物多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夹有灰绿色构造泥,手搓呈砂土状,夹角砾~碎块状岩芯,部分钻孔岩芯可见挤压擦痕。

岩芯采取率65%左右。

该层岩体为散体状结构岩体,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5层、块状碎裂岩:

揭露厚度:

1.00~10.20m。

原岩为花岗岩,受断裂带挤压明显,矿物绿帘石化明显,岩体节理发育,节理面呈闭合至微张状,部分节理面见有构造泥充填,岩芯多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稍光滑,岩芯锤击易断,易沿节理面碎散,断裂面不规则。

岩芯采取率在65%~70%左右。

该层岩体为散体状结构岩体,岩体破碎,岩块的坚硬程度变化大,岩块间的结合程度差,不均匀程度高。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4,属于较破碎~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2.2.2地下水

(1)地下水情况

勘察期间未发现明显地表水系。

场区地下水主要类型:

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2)地下水腐蚀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按Ⅱ类环境考虑判定,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下具有弱~中腐蚀性,在长期浸水下具有微腐蚀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土腐蚀性评价按Ⅲ类环境考虑,地下水位以上填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三、竖井施工方案措施

3.1竖井主要施工工艺

竖井主要施工工艺为:

圈梁施座基坑分层开完基坑分层支撑体系开挖至井底横通道施工。

3.2圈梁施工

(1)施工准备

人员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员、电工、钢筋工、模板工。

施工机具准备:

钢筋弯曲机、电焊机、钢筋切断机、发电机、振动棒、挖掘机、自卸车。

(2)施工工艺

(3)施工控制及施工步骤

1)、测量人员将需要基坑开挖的范围用木桩订在地上,放出标高点,并用白灰进行划线。

2)、钢筋全部采用HRB400级钢筋,焊缝采用单面焊或双面焊,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

3)、模板安装前要把基底清理干净后通知测量班放模板安装线位,模板采用2米×1米×0.05米厚的钢模板,模板在安装前需清理干净,并涂抹脱模剂,在涂抹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施工缝,模板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安装,只安装内侧模板,模板用Ф42mm的钢管及方木进行加固,模板的接缝用双面胶带封闭。

4)、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为0.5米,人工振捣密实。

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混凝土卸出时,其自由倾斜高度不超过2米,若超过2米,要用溜槽下料。

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时要按对称并均匀的顺序进行,不得漏振,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预埋件及模板,浇筑混凝土时,要时刻观察模板、钢筋的情况。

当发现变形时,要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通知现场值班的钢筋工、模板工进行修整、加固,要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现场试验人员做好混凝土试块(150mm×150mm×150mm),并要求与成品同条件养护。

3.3竖井开挖及支护

3.3.1竖井出渣

竖井出渣及格栅钢架、网片、设备等吊入竖井通过安装在竖井提升井架上电动葫芦的提升斗来完成。

(竖井出渣示意图3.3.1)

 

(3.3.1竖井出渣示意图)

竖井开挖运出的土石方弃入临时对渣场,夜间通过渣土车运输出市区。

混凝土喷射料有安装在竖井旁边的串筒供给。

圈梁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龙门架基础。

龙门架基础施工完成一星期后开始安装竖井提升架,提升架有龙门架和电动葫芦组成。

龙门架起重设备选购品牌厂商的产品,请有安装资质和安装经验的人员进行提升装置的安装及调试。

试运行合格后并报市安全检查监督站、业主、驻地监理检验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2开挖施工

竖井按由上而下、由中间向两侧的顺序开挖,土层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强风化岩层较破碎,采用人工风镐开挖,下部中风化层则采取钻眼爆破方法进行开挖,钻眼采用TY28凿岩机钻眼,眼深1~1.5m。

为确保施工质量,井身掘进采用台阶爆破,由导爆管引至地面用电雷管起爆。

开挖时每循环进尺1.0~1.3m,由中心向四周扩挖,靠近井壁处预留50cm由人工修整至设计位置,在中部设临时集水坑,并将渗水及时抽出,开挖接近基底0.2m时,应配合人工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岩层。

开挖顺序为:

1)开挖竖井至第一道内支撑下面0.5m处施做冠梁及第一道钢筋砼撑;

2)基坑继续往下开挖,边开挖边施作一、二、三、四道腰梁及对应支撑;

3)竖口开挖至横通道上台阶底部,破除横通道下台阶范围内的围护桩;

4)开挖横通道上台阶并及时支护;

5)竖井开挖至井底并施做竖井底板。

碴土由人工装入吊桶,通过提升系统(提升系统未安装之前采用吊车)提升至地面碴土场,竖井每开挖完成一个循环,经检查开挖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挂φ8钢筋网(网片预留200mm搭接长度初喷砼),喷射C25砼。

钢筋网在井外分片制作,井内安装,螺栓连接。

喷砼采用湿喷工艺,一侧喷砼支护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

施工期间在井壁设临时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开挖至水位以下时,井底设积水坑,用污水泵将水抽至井外。

竖井开挖过程中一旦发生涌水、涌砂,立即封闭开挖面,停止掘进施工。

准备进行注浆止水,打设注浆小导管。

进行注浆止水。

石质地层遇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层时使用爆破开挖土石方。

3.3.3防渗漏、坍塌措施

(1)竖井开挖前做好防汛准备,地面布置好排水系统,并保持通畅,防止地面雨水、污水倒灌后漏入竖井。

(2)随时保证有充足的排水设备可投入正常使用。

竖井开挖时,中央集水坑超前,确保竖井井壁开挖面不浸水,防止造成边坡坍塌,从而引起周围土体较大侧向位移和沉降。

坑内若有积水,必须尽快排出,严禁积水泡坑。

(3)竖井开挖过程中,随时保证有两套双液注浆设备可投入正常使用,有充足的水泥、水玻璃等注浆材料,现场保证至少有3~4名专业注浆施工人员随时待命止水、堵漏。

(4)加强施工管理。

每层土方开挖前,由工长、技术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共同检查现场的施工人员、设备、材料是否可满足至少按时完成一个循环的施工需要,否则,严禁进行土方开挖。

每班确保有一名技术员、安全员跟班,工长必须在开挖工作面,以确保施工规范、及时发现险情征兆、及时发现地质情况的变化、措施及时有效。

(5)竖井开挖前还必须备好抢险应急材料、设备,并做好演练。

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壁漏水严重,坑壁存在坍塌的可能时,必须立即停止开挖,并用土袋回填稳定坑壁,必要时插板护壁、加设型钢支撑、全断面回填、喷射混凝土封闭坑壁,以确保竖井的安全,然后采取注双液浆堵漏、小导管注浆加固等有效止水措施,并确认坑壁稳定后再继续开挖支护。

(6)加强施工作业队的施工力量,严格按照先对角对边后中心的顺序开挖土方。

每层土方一旦开挖,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封闭支护体系,井壁土体暴露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循环作业时间控制在16小时以内。

为此,作业场所配备两套混凝土喷射系统,确保随时至少有一套可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