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56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docx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

工作单位:

性别:

女职业:

农民

年龄:

45岁入院日期:

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

民族:

汉族记录日期:

2010年04月26日

籍贯: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婚姻:

已婚可靠程度:

可靠

家庭地址:

主诉:

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就诊,血常规检查回示:

WBC×109/L,RBC×1012/L,HGB53g/L,PLT5×109/L;诊断为:

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

WBC×109/L,RBC×1012/L,HGB46g/L,PLT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

WBC×109/L,L×109/L,RBC×1012/L,HGB67g/L,PLT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

WBC×109/L,L×109/L,RBC×1012/L,HGB68g/L,PLT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

否认输血及血制品史。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

生活规律,无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

14,3-5/28-30,2010年04月18日。

既往色暗红,量中等,无痛经。

婚育史:

已婚,育有1子2女,现爱人和孩子身体健康,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

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7℃,P8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步入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

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副鼻窦部无压痛,鼻中隔无偏屈,鼻腔无血性及脓性分泌物。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两侧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

口唇无苍白,伸舌居中,舌体活动自如,悬雍垂居中,咽部无充血,扁桃腺无肿大。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左右对称,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

心尖博动在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界叩诊在正常范围,心率80/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腹部无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ign阴性,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双肾区无叩击痛。

四肢关节、脊柱无畸形,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踝反射对称引出;Kernig,ssign(-),Babins,ksign(-)。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检查:

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本次入院检查结果待回报。

初步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2010年04月26日11时00分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女,45岁,汉族,农民,住址:

因"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就诊。

本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收治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诊,血常规检查回示:

×109/L,×1012/L,HGB53g/L,PLT5×109/L;诊断为:

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

×109/L,×1012/L,HGB46g/L,PLT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

×109/L,×109/L,×1012/L,HGB67g/L,PLT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

×109/L,×109/L,×1012/L,HGB68g/L,PLT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体查:

℃,P8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步入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

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副鼻窦部无压痛,鼻中隔无偏屈,鼻腔无血性及脓性分泌物。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两侧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

口唇无苍白,伸舌居中,舌体活动自如,悬雍垂居中,咽部无充血,扁桃腺无肿大。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左右对称,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

心尖博动在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界叩诊在正常范围,心率80/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腹部无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ign阴性,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双肾区无叩击痛。

四肢关节、脊柱无畸形,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踝反射对称引出;Kernig,ssign(-),Babins,ksign(-)。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检查:

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本次入院检查结果待回报。

初步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诊断依据:

1.患者,女,46岁,因"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就诊。

2.患者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苍白,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腹平坦,下腹部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3.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鉴别诊断:

1.急性白血病:

其特征是幼稚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的造血组织异常增生,使正常白细胞生成减少,引起BL中的白细胞发生质和量的改变,同时浸润全身组织和器官,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患者已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

2.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的损伤,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征。

其中急性再障多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患者已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明确诊断。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此病也可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多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明显,粒红比例倒置。

三系均可见病态造血,表现为:

红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可见双核、多核、分叶核及畸形核、胞浆染色不均匀;粒细胞各阶段可出现双核、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分叶过多或不分叶,出现Pelger-Huet样核异常,胞浆着色不均、颗粒减少、缺如或颗粒增多;巨核系出现原始、幼稚及淋巴结小巨核细胞,畸形和巨大血小板。

患者已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

诊疗计划:

1.进一步检查

1)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查肝功、肾功、电解质;

3)查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

4)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治疗计划

1)请主任医师查看病人,确定诊断,并汇报诊疗方案。

2)给予第五周期MA方案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

3)预防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

2010年04月26日11时30分患者病情评估及医患沟通记录

患者,女,46岁,因"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就诊。

目前初步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拟进一步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肝功、肾功、电解质;胸片、B超、心电图;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检查;给予第五周期MA方案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预防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预后较差,如能按期接受化疗及坚持维持治疗则能获得较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现已将目前治疗方案及预后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家属同意我科治疗方案。

患者或家属签字:

医师签字:

2010年04月26日16时30分骨髓穿刺记录

患者取左侧胸膝卧位,取右髂后上棘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无菌洞巾。

用2%利多卡因2毫升做皮下至骨膜放射状麻醉,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约2厘米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当穿刺针接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旋转,垂直骨面向前推进缓慢钻刺骨质,进针约厘米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能固定在骨内。

拔出针芯,接上10毫升的干燥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吸骨髓液约毫升,立即涂片6张,以备作形态学检查。

抽吸完毕后,出针,将纱布盖于针孔处,按压1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再用胶布外固定。

术中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最后取外周血涂片2张以备形态学检查。

嘱咐患者保持局部干燥3天。

操作者:

吴庆住院医师。

2010年04月27日10时30分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精神尚可,乏力明显,牙龈、鼻腔无渗血,无咳嗽、发热,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但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血常规检查回示:

WBC×109/L,L×109/L,RBC×1012/L,HGB108g/L,PLT200×109/L;本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主治医师查房后指出,目前明确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RL1);患者目前一般情况良好,给予第五周期给予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化疗易出现骨髓抑制,给予还原谷光肝肽保肝,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改善贫血症状,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及止血药预防出血,给予口腔护理液预防口腔感染及保持大便通畅,观察病情变化。

遵嘱执行。

2010年04月28日10时30分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精神好转,乏力缓解,无头疼、头晕,牙龈、鼻腔无渗血,无咳嗽、发热,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但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功能:

TbilL,DBilL,ALTL,ASTL,Alb43.3g/L;肾功:

CreL,UAL,CO2l/L;主任医师查房后指出,同意患者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米托蒽醌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少数有腹泻,个别病人有发热;烦躁、呼吸困难、口腔炎等;心力衰竭主要发生于原来用过阿霉素的病人。

本品引起的心脏毒性是可逆的,亦可发生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及静脉炎,但发生率低。

患者化疗已产生骨髓抑制,给予水化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化疗副作用,复查肝、肾功,血常规等,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症处理,遵嘱执行。

2010年04月29日10时30分

患者精神尚可,乏力明显缓解,无头疼、头晕,无咳嗽、发热,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但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目前行MA方案化疗,今日可停用米托蒽醌,患者化疗期间,观察有无骨髓抑制,必要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粒细胞,浓缩红细胞输注改善贫血症状,输注血浆预防出血等支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继续按化疗方案继续治疗。

2010年05月02日10时30分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精神尚可,乏力明显,无头疼、头晕,牙龈、鼻腔无渗血,无咳嗽、发热,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收缩期杂音。

腹软,腹部无压痛。

复查血常规:

WBC×109/L,L×109/L,RBC×1012/L,HGB82g/L,PLT118×109/L;主治医师查房后指出:

患者经化疗后,乏力明显,根据血常规检查回示,考虑出现骨髓抑制,给予头孢哌酮钠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积极预防感染,明日化疗结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继续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定期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继续同前治疗。

遵嘱执行。

2010年05月03日17时30分腰椎穿刺术+化疗药鞘注术记录

嘱咐患者左侧胸膝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

以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局部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4ml由皮下至硬脊膜作局部麻醉。

然后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与脊椎垂直的方向缓慢刺入,进针约5cm左右,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将针芯缓慢拔出,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

滴数55滴/分。

收集脑脊液5ml后送检,随即将(生理盐水3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塞得萨50毫克+甲氨蝶呤10毫克)药物用按摩法缓慢推注。

注射完备,插入针芯,一起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1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术中及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嘱咐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

手术操作者:

吴庆住院医师。

2010年05月04日10时30分

患者精神尚可,乏力明显缓解,头晕,无头疼,牙龈、鼻腔无渗血,无咳嗽、发热,饮食、睡眠良好。

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出现散在瘀点、瘀斑,高出皮肤,颈静脉无怒张,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收缩期杂音。

腹软,腹部无压痛。

血常规:

WBC×109/L,L×109/L,RBC×1012/L,HGB103g/L,PLT165×109/L;脑脊液生化:

Glul;CLl;Pr286mg/L;患者化疗结束后,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特殊不适,主动要求出院休息,经请示潘铭主任医师后,同意出院,嘱患者预防感染,定期复查,4周后来我科继续化疗,如有不适,随诊。

患者出院病情评估及小结

姓名:

性别:

女年龄:

45岁

床号:

17住院号:

91886

入院时间:

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

出院时间:

2010年05月04日08时00分住院天数:

8天

入院时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入院时情况:

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就诊,血常规检查回示:

×109/L,×1012/L,HGB53g/L,PLT5×109/L;诊断为:

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

×109/L,×1012/L,HGB46g/L,PLT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

×109/L,×109/L,×1012/L,HGB67g/L,PLT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

×109/L,×109/L,×1012/L,HGB68g/L,PLT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

查体: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苍白,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腹平坦,下腹部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4月26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第五周期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5月03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

WBC×109/L,L×109/L,RBC×1012/L,HGB103g/L,PLT165×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治疗结果:

好转

出院时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出院医嘱:

1.预防感染,4周后继续来我科化疗;

2.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诊。

复诊时间:

2010年0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