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15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唐朝的中外交流两种方式:

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

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便利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李时珍

③《三国演义》―董其昌  

④《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期间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贞观之治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行

4.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1553年援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日本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描绘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7.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蒙古杰出首领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元宪宗

D.文天祥

8.丞相制度起止朝代分别为()

A.汉  明

B.汉  宋

C.秦   宋

D.秦 明

9.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③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④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担任

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C.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11.1247年,蒙古王子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会晤中的双方分别是

A.成吉思汗 松赞干布

B.忽必烈   阔端

C.阔端    萨迦班智达

D.忽必烈  萨迦班智达

12.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开始于()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13.在“南海一号”所经航线上,曾多次发现宋朝时期的沉船和文物,这表明宋朝

A.海外贸易繁盛

B.与西方关系紧张

C.造船技术极其落后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根据下表所列史实,可以明确归纳的主题是: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广州、泉州等地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宋朝的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代经济的发展

C.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D.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15.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频繁,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唐蕃会盟碑”就是订立友好盟约的表现,它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在现代社会中,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纸币最早出现于()

A.北宋前期江南地区

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C.北宋后期河南地区

D.南宋后期江南地区

17.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其作者既豪迈飘逸,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清照

D.李白

18.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赤嵌楼

19.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其根本原因是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均田免赋”是不切实际的口号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20.“口口口口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

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口口口口”处的内容应为()

A.世袭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

2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

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

B.

C.

D.

22.如果你在XX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

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霍去病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23.“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该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锦衣卫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24.下列表格中的③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

   ()

A.辽、南宋

B.蒙古、明

C.唐、南宋

D.南宋、明

25.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

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离骚》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二、综合题

26.   传承创新强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中国古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科技成果、影响着世界的科技成就、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

中国传到西方的部分机械和技术

名称

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

水排、独轮车、弓弩、造纸、制瓷

1000多年

铸铁、胸带式马具

800~900年

火药、印刷术

500~600年

提花机、磁罗盘

约400年

——整理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请从以上发明成果中任选一项写出相关史实以及这项成果的影响。

材料二:

明代科学巨著

著作

内容及成就

这部著作共收录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

同时,它对矿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内容也有很多记载。

这部著作对纺织、制盐、造纸、烧瓷、炼铁、榨油、开采矿物等生产过程和工序有详细的介绍。

该书从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总结和介绍了历代的生产经验与技术。

这部著作是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2)依据材料二,将明代三部科学巨著的成就与对其的评价进行搭配,把上表中的序号正确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英国学者李约瑟把这部著作称为“17世纪早期重要的工业技术著作”。

该书在世界科技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这部著作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011年这部著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中医药典籍进入世界文献遗产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如图)用失蜡法铸造,失蜡法是精密铸造金属器物的一种方法。

经汉唐到明清,失蜡法被一代代匠人传承和发扬,历久不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一位机械师将中国的失蜡法改进后注册了专利,这是目前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最佳方法。

我国虽然没能最先注册这项专利,但是通过不懈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四个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国家宝藏》解说词

(3)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对云纹铜禁的守护誓言是“守护强国制造”。

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这句誓言的理解。

27.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

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请举一例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爱之如一”的事例,并说明其作用。

28.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和同为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3)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

(4)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2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

主要包括那些考试科目?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

(写两个)

探究二  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3)根据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举一例即可)

探究三  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5)从材料中的人物的一些史实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

请你根据图片用史实说明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6)从以上两个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四  感悟篇

(7)请你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唐朝的社会特点。

(8)谈谈唐朝这种局面的形成,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