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333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公务员面试答题公式Word格式.docx

国家公务员面试:

三类社会现象题及答题套路

  熟悉面试情况的考生一般都会觉得现象类试题相当难回答,的确是这样。

因为答好这类题,考生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较强的分析能力,还要广泛地关注时事,不像应对其他试题一样,只要熟悉答题模式就可以了。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这些要求相对来说是较高的:

应届毕业的考生因为对社会了解较少,一般对社会现象不能形成很成熟的见解;

有生活阅历的考生又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关注时事、整理材料。

  那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针对这种题也有一些很常规的应对策略,可以保证在遇到这类题时有话可说。

  社会现象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是正面积极的;

一种是有争议的;

一种是负面消极的。

  一、正面积极类

  第一类,一般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之后,就会有话可说。

它一般以谈对先进事例的看法的形式出现。

回答时,注意要结合事例联系政策、提高答题高度。

  答题套路:

  第一,背景原因或表示肯定。

  第二,积极影响。

  第三,展望。

  【例一】“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数十年不遇的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救援,把危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谈谈你这种现象的看法”。

  思路:

  第一,五十年不遇的雪灾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考验,党和政府积极应对挑战,不仅战胜了困难,也显示出强大的执政能力。

  第二,积极影响:

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精神、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等。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我相信在这样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定能稳步而快速的前进。

  二、争议类

  第二种是最常考的类型,因为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谈看法才最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回答时应注意,有争议,说明社会上不同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立场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考生在回答的时候最好能够综合各方的立场,辩证地(即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和分析问题,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公务员不能站在一个集团的角度看问题。

同时,对问题的分析要尽量深入、要有理论高度,不能泛泛而谈。

  上面说的是最理想的回答问题的要求。

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自己不会辩证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站在一个角度展开论述,但是要尽量与国家方针政策联系起来,因为这样也能令考官信服。

但这种情况下,措辞一般不要过于绝对,以免给考官留下偏激的印象。

  第一,背景原因。

  第二,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的看待。

  第三,表态或建议。

  【例二】“部分城市里,城管和小商贩有矛盾,城管指责说:

小商贩是刁民,不理解不配合城管执法。

商贩骂城管:

野蛮粗暴,吃着皇粮,不体谅百姓的生计。

二者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出现流血事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回答这道题时,最好从两方面展开;

实在没有思路,也可以仅谈文明执法、为人民服务,但这时就不能措辞过于绝对,因为城管也是代表政府执法的。

  第一,“城管”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

城管集中负责市容环境卫生、无证违法建设、违法占路、无照经营、违章停车、拆迁工地等的管理。

  第二,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城管执法主要对象是无证经营的商贩,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很容易博得大家的同情。

这往往被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煽动周围群众抵制执法,这就增加了执法难度。

其次,执法队员中很多是从社会招募的,人员结构十分复杂,缺少足够的能力来正确处理这些事情,很多以暴力执法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

再加上双方一直没有很好的沟通,互存成见,最终导致矛盾的激化。

  第三,建议。

分析不利影响,提出对策。

联系十七大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

  三、消极类

  第三种试题与第一类试题比较类似,都与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比较紧密。

只不过在回答时,要拿方针政策批判、纠正这种现象。

回答的最后,可以谈一下预防、纠正这种现象的方法、措施,这会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二,不利影响。

  第三,提出对策。

  【例三】“某企业违规排污,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这道题的切入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要答好就要联系国家政策法规、并提出可行的措施方案。

  第一,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需要过渡,“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在局部地区依然存在,企业环保意识淡漠,再加上相关部门监管不严,导致这一现象。

  第二,论述不利影响。

联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必须掌握的理论及社会热点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在即,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政治素质:

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了解社会热点,关注民生。

这些问题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肯定会遇见,你准备好了吗?

  一、政策理论方面

  1.2006—2010年“十一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解决三农问题(4)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内容是: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荣辱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3月4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基本的道德规范未被遵从的现象。

这就要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作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八荣八耻”进一步概括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主要内容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十七大要点

  

(1)时间: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21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2)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

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二、社会热点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2.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3.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4.十七大的惠民措施,赢得民心的十大惠民政策

  5.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物价上涨

  8.央行六次加息

  9.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

  10.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11.环保问题

  12.暴风雪引发的各种问题

  13.春运

  14.(大学生)就业问题

  15.服务、执法、管理之间的关系

  16.对腐败现象的看法与如何反腐

  附:

07十大最佳惠民政策

  

(一)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二)取消农业税

  (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四)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解决农民工问题

  (六)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八)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九)形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十)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涉及到的哲学原理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是真正科学的物质观;

(领会:

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即发展变化的,物质在运动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总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

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联系: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辨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存在的前提的;

条件:

是指同某一事物相互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系统:

是指相互关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第一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

系统的规模、层次、大小是不同的。

  发展:

是指一种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都不是发展;

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运动是倒退,也不是发展。

  新事物:

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产生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力量是否强大来识别。

  旧事物:

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形而上学:

是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孤立的、片面的和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矛盾:

就是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亦即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辨证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关系,它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能排除的。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以及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

  内因:

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括的诸要素的对立统一。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

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对立统一。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普遍的。

  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着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各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

  主要矛盾:

是指在许多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由于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次要矛盾:

又称非主要矛盾,是指在许多复杂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

又称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两点论:

就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

是指在认识复杂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他的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质:

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

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度:

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它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度。

  量变:

是指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一般是不显著的、逐渐的、连续性的变化,因此也叫渐变、渐进、进化。

质变:

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一般是明显的、突发的、非连续性的,因而也叫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或革命。

  肯定方面:

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是事物中保守的方面。

  否定方面:

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是事物中积极的方面。

  扬弃:

即克服和保留;

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

克服就其发展的环节来说,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就其联系的环节来说,是发展中的连续性。

  必然性:

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

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一种不确定的趋势;

偶然性是由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因而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发展论:

排除僵化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要发展的看待问题和任何事物,要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一切事物!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008年02月20日16:

29育路网

  最新面试模拟题

(1)---请你谈谈政府在灾害危机中的作用

  1月10日以来的雨雪灾害已造成14个省(区、市)7786。

2万人受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4219。

8千公顷、倒塌房屋10。

7万间、损坏房屋39。

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20。

9亿元。

雪灾发生后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雪灾带来的危害。

请你谈谈政府在灾害危机(突发事件)中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最新面试模拟题

(1)---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这些处置措施包括:

第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第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第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第四,禁止或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第五,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第六,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第七,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第八,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九,加强管理监测和预警,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第十,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指挥。

  最新面试模拟题

(2)---灾害无情,人有情

雪灾发生后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雪灾带来的危害,社会各界伸出了援助之手。

请你以灾害无情,人有情为题,演讲(3分钟)

  最新面试模拟题(3)---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将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请你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的意义?

  最新面试模拟题(3)---参考答案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

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同时,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但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

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最新面试模拟题(4)---灾后重建

  2008年2月3日晚,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召开第六次会议决定,现阶段还要抓紧做好恢复重建的准备工作, 随着部分地区雨雪凝冻天气趋弱,以及抗灾取得新进展,全国的道路、铁路、民航、航运交通继续趋于正常。

因此,灾后重建内容被提上议事日程。

请你谈谈政府在灾后重建中应采取那些措施?

  最新面试模拟题(4)---参考答案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当及时组织开展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妥善解决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第一,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二,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的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

第三,上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第四,国务院制定扶持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