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354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八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八

考点三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1)

1、在一定温度下,将CO和水蒸气分别为1mol、3mo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CO+H2O(g)

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75mol,再通入6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1.2molB.1.5molC.1.8molD.2.5mol

2、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

A(g)

2B(g)和2C(g)

D(g),X1和X2分别是A和C的转化率。

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1降低,X2增大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D.X1、X2均增大

3、T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反应COCl2(g)

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2

4

6

8

n(Cl2)/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molCOCl2、0.10molCl2和0.10molCO,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0.9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为80%

4、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

N2(g)+3H2(g)

2NH3(g),在反应起始时N2和H2分别为0.1mol和0.3mol,当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0.87倍;若以NH3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欲使其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正确的是()

A.0.1mol;13%B.0.1mol;26%C.0.2mol;26%D.0.2mol;74%

5、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2X+Y

3ZB.3X+2Y

2Z

C.X+3Y

ZD.3X+Y

Z

6、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B.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

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

D.上述说法均正确

7、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

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两次平衡转化率之比均为1:

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8、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

,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

催化重整反应为:

K

(其中

为焓变,K为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若平衡时

,则K一定等于

D.减小压强可增大

的平衡转化率

9、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s)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mol/L)3,1000s时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T1>T3,则K1>K3

D.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mol/L,则T1<T2

10、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1、如图,向A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

2Z(g)+W(g);ΔH<0。

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

v(B)>v(A)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平衡时的压强:

PB=2PAD.平衡时Y体积分数:

A

12、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A(g)+mB(g)

pC(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已知n+m>p,ΔH<0。

下列分析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升温,c(B)/c(C)的值变小;

②降温,平衡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③增加B的物质的量,A的转化率增大;

④使用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A或B的浓度则变大;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v(B)=

v(A)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④⑥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

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3K时,缩小容器体积可提高SiHCl3的转化率

B.a、b点对应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

v(a)<v(b)

C.343K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02

D.2SiHCl3(g)

SiH2Cl2(g)+SiCl4(g)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4、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

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C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5、在500℃时,将4mol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

2SO2+O2

2SO3,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5mol·L-1。

(1)在5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

(4)该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在50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2mol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大小为v(正)________v(逆)(填“>”“<”或“=”)

16、在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发生反应:

PCl5(g)

PCl3(g)+Cl2(g)  ΔH=+124kJ·mol-1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t/s

0

50

100

n(PCl3)/mol

0

0.16

0.19

0.2

回答下列问题:

(1)0~50s内,PCl5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温度为T℃时,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

(3)能说明反应在该温度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v(PCl5)=v(PCl3)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PCl5)=v正(Cl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要提高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5)在热水中,五氯化磷会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0.01molPCl5投入1L热水中,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已知Ksp(Ag3PO4)=1.4×10-16,Ksp(AgCl)=1.8×10-10]。

17、二氧化碳减排和再利用技术是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环保的重要措施。

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其原理是:

(1)308K时,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0.04molCO2和0.08molH2,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变化如图1中曲线I所示。

①反应开始至达平衡时,v(H2)=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mol-2·L2。

②若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相同时,曲线变化为II,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

(2)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CO2向CH3OH的转化: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I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T1_______T2(填“>”、“<”或“=”);T2时CO2转化为CH3O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目前,许多国家采用CO2代替CO(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CH3OH,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解法可将CO2转化为多种燃料,原理如图3。

铜电极上产生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当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转化率相同,据此由图可知

时,转化率相同,即X与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

1,故反应为3X+Y

Z,选项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aA+bB

cC+dD,

根据

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A正确;依据三段式列式计算: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0011

变化量(mol)0.40.40.40.4

平衡量(mol)0.40.40.60.6

,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时,

,与1000℃时平衡常数相同,C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A.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Z,重新建立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压强不影响该平衡,则反应前后总计量数相等,则1+m=3,m=2,故A正确;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两次平衡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故B正确;C.参与反应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加入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X与Y的平衡转化率相等,故C正确;D.再加入1molZ后总物质的量为4mol,重新达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仍然为10%,则重新建立平衡时Z的浓度为:

=0.2mol/L,故D错误;故选D。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温度为25℃,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nA(g)+mB(g)

pC(g),该反应具备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放热的特征。

升温平衡逆移,c(B)/c(C)的值变大,①错误;降温平衡正移,因n+m>p,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减少,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②错误;增加B的物质的量,A的转化率增大,③正确;催化剂只加快速率不改变平衡,④正确;容器体积减小,不管平衡如何移动(虽平衡会向右移动,但只起到减弱的作用),A或B的浓度变大,⑤正确;v(A)∶v(B)=n/m,v(B)=

v(A),⑥错误。

综上,C项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D

解析:

A.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323K时,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变,不可提高SiHCl3的转化率,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a的反应温度高于b,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所以a点的反应速率比b高,v(a)>v(b),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343K时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的平衡转化率α=22%,设SiHCl3的起始浓度为cmol/L,则

2SiHCl3(g)=SiH2Cl2(g)+SiCl4(g)

起始浓度(mol/L)c00

变化浓度(mol/L)0.22c0.11c0.11c

平衡浓度(mol/L)0.78c0.11c0.11c

平衡常数

,故C正确;

D.先拐先平温度高,温度越高SiHCl3的转化率越大,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

CD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4

(2)50%

(3)0.05mol·L-1·min-1

(4)放热

(5)=

解析: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0.0016mol•L-1•s-1

(2)0.025

(3)bcd

(4)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或移走PCl3、Cl2

(5)PCl5+4H2O=H3PO4+5HCl;AgCl

解析: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1)

;104;加入催化剂

(2)<;8;

CO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投资较高,且生产成本受煤和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CO2来源广泛,它还是温室气体,可以解决环境污染

(3)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