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13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

1.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  )

A.钠离子和钾离子

B.钠离子和氯离子

C.钾离子和氯离子

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

2.静脉注射时常用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载体,将各种药物输入人体,该过程中生理盐水的功能主要是(  )

A.运输药物进入细胞

B.提供能量

C.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供应水分

3.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

B.y>z>z

C.z>y>z

D.z>x>y

4.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含有下列哪些离子(  )

A.Na+和K+

B.Na+和Cl-

C.K+和Cl-

D.HCO

和HPO

5.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

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

B.血浆的pH

C.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D.人的体温

6.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其大小与下列哪几项有关(  )

①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②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③血浆中Cl-的含量 ④血浆中Na+的含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B.血浆中Cl-含量

C.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D.血浆中Na+含量

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①葡萄糖 ②蛋白质 ③无机盐 ④氨基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

A.K+

B.Na+

C.Cl-

D.Na+和Cl-

10.下列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的是(  )

A.Na+的含量

B.Cl-的含量

C.血浆蛋白的含量

D.血红蛋白的含量

11.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

12.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人体血浆的等渗溶液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4.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溶质微粒的体积关系不大

B.0.3mol/L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同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5.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D.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低

16.下列关于“渗透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

B.单位体积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

D.人体细胞外液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

17.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8.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D.血浆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是不存在个体差异的

19.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

20.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

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  )

A.氧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

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21.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O3结合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22.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升高血浆中的pH

B.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降低血浆中的pH

C.剧烈运动后,会降低血浆中的pH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pH的高低

23.可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无机离子是(  )

A.K+

B.Na+

C.Ca2+

D.HCO

24.血浆pH值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

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稳定在(  )

A.7.35~7.45

B.8.35~8.45

C.5.35~5.45

D.6.35~6.45

25.正常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通常接近(  )

A.A

B.B

C.C

D.D

26.人剧烈运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45

B.远小于7.3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27.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血浆中含有HCO

和HPO

等离子

28.下列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  )

A.HCO

B.SO

C.K+

D.ATP

29.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 略。

(2)方法步骤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__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

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

①某学生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措施。

③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课题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你的设计依据__________原理。

(2)应准备的仪器有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玻璃纸、膀胱等)、细线。

(3)实验的步骤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③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然后向漏斗中倒入海洋动物的血浆,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华鲟是一种主要生活在长江的最低等的硬骨鱼。

它在长江里出生,在大海里长大,待性成熟以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繁衍后代,洄游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中华鲟对淡水环境的适应性”为研究课题,欲探究中华鲟和长江淡水鱼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现从某科研单位得到从大海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的血液和终身生活在长江的淡水鱼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这两类动物的血浆。

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完成研究任务。

(1)实验原理:

渗透作用

(2)材料和用具:

中华鲟的血浆、淡水鱼的血浆、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

(3)实验步骤:

①将淡水鱼的血浆倒入烧杯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答案】C

【解析】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当,二者是等渗溶液,能够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答案】D

【解析】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说明y溶液的浓度低于x溶液;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失水收缩,说明z溶液的浓度高于x溶液的浓度;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z>x>y。

4.【答案】B

【解析】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左右,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以Na+和Cl-为主。

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6.【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等,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与渗透压大小有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存在于血浆中,因此与血浆渗透压无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7.【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与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8.【答案】B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所以B选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的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10.【答案】D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Na+的含量直接影响着血浆渗透压;Cl-的含量也直接影响着血浆渗透压;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其含量直接影响着血浆渗透压;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存在于血浆中,因而它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11.【答案】D

【解析】渗透压的形成主要与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渗透压越低。

12.【答案】C

【解析】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渗透压并不是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3.【答案】A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4.【答案】B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0.3mol/L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不相同,因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故其渗透压高于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5.【答案】B

【解析】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高。

16.【答案】C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单位体积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会使血浆蛋白渗出,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造成组织水肿;人体细胞外液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

17.【答案】D

【解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一般情况下,人的血浆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8.【答案】C

【解析】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不包括血液,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红细胞破裂,会使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C正确;血浆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存在个体差异,D错误。

19.【答案】D

【解析】静脉输送血浆蛋白,能有效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而促进腹水回流到血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其它物质达不到此效果,甚至会打破稳态,影响正常生命活动。

20.【答案】B

【解析】海产鱼类适应高浓度盐的环境,在淡水中,无法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很容易导致死亡。

21.【答案】A

【解析】人体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A错误;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NaH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B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Na2CO3过多时,H2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形成NaHCO3,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C正确;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最终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

22.【答案】B

【解析】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但由于人体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会维持人体的pH在相对稳定的范围,A错误;肺气肿患者,组织细胞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同时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进而使内环境PH下降,B正确;剧烈运动后,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由于人体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使血浆中的pH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

23.【答案】D

【解析】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性有赖于血液内的缓冲物质以及正常的肺、肾功能;血浆的缓冲物质包括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三个主要的缓冲对,其中以NaHCO3/H2CO3最为重要,当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有效地减轻酸或碱性物质对血浆pH值的影响,特别是在肺和肾正常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或碱的情况下,血浆pH值的波动范围极小。

24.【答案】A

【解析】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近中性,所以正常人血浆中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25.【答案】C

【解析】正常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接近中性,如人体血浆pH为7.35~7.45。

26.【答案】C

【解析】人剧烈运动后,由于部分组织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较多的乳酸。

但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NaH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所以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维持在7.35~7.45。

27.【答案】D

【解析】由于血浆中含有多种缓冲对,如H2CO3与HCO

、H2PO

与HPO

等,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可以与上述缓冲对发生化学反应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28.【答案】A

【解析】血浆pH值的调节与缓冲物质有关,HCO

、HPO

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29.【答案】

(2)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使细胞形态向体积变大的方向偏离 ②实验所用NaCl溶液的浓度梯度更小 ③会影响;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多注射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解析】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需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恰为细胞的等渗溶液,在该浓度溶液中细胞能维持正常形态,当浓度升高时,细胞将失水皱缩,当浓度下降时细胞将吸水涨大,故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30.【答案】

(1)渗透作用

(3)①先将淡水动物的适量血浆倒入烧杯中 ③两者液面在同一个高度上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

(4)①若漏斗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②若漏斗管内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相等

③若漏斗管内液面下降,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的血浆渗透压

(5)漏斗管中液面上升 海水浓度高于淡水,海洋动物长期适应环境,故血浆渗透压高

【解析】本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题目已知条件符合要求,所给器材中,长颈漏斗可以用于观察液面的高度变化,细线可将半透膜扎紧。

实验结果可能有三种:

液面上升、不变或下降,应分别进行分析。

31.【答案】(3)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③将漏斗浸入装有淡水鱼血浆的烧杯中,然后向漏斗中加入中华鲟的血浆,并让两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上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内液面的变化

(4)①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

②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变,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等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

③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下降,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

【解析】本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题目已知条件符合要求,所给器材中,长颈漏斗可以用于观察液面的高度变化,细线可将半透膜扎紧。

实验结果可能有三种:

液面上升、不变或下降,应分别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