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16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四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宁溪镇蒋家岸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金林村高山移民小区建设、屿头乡布袋坑村农家乐产业发展和头陀镇白湖塘村美丽乡村建设,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新农村建设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我区下设5镇6乡8街道为市级中心镇),36个社区、533个行政村。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总目标,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着力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经济社会运行持续健康,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保障粮食生产。

通过落实支农政策、开展宣传发动、做好技术服务等手段,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全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粮食总产万吨。

二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我区以建设生态、高效、精品农业为目标,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不断开拓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部门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引进应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同时,注重良种和良法、农艺和农机组合配套,加大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和应用。

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督三位一体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及其他农业企业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户增收,截止XX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98家,吸收农户9126多户,联接基地8万余亩,带动农户万人,基本覆盖柑橘、杨梅、茭白、番茄、药材、苗木、畜禽等10多个特色主导品种,XX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亿元。

二是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深化农民培训工程,积极推进培训项目化,突出抓好实用人才培训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创业有效对接,全区共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059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24人,培训后转移就业1618人。

三是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扩大,符合条件、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100%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

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实施,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43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提高到%。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也得到提高,XX年增幅达到%。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提高乡镇村庄规划水平。

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有序推进中心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扎实推进强塘固房工程,XX年我区被列为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继续抓好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新增万人。

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新增农村联网公路公里。

完成农房改造5391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44户。

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建设集约农网和农村电气化,新建电气化村53个。

三是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投入。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持续推进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深化十百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森林黄岩,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项目为抓手,全区共完成102个村的整治任务,累计完成整治村447个,整治率达到84%。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我区按照统筹城乡、配套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二、存在的问题

  在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政府为民作主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工作中干部包办代替多,尊重农民意愿不够。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环节农民参与度不高,关心不够,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

二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思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抬头,村庄建设中规划千篇一律,模式千村一面,缺乏个性化和特色化。

三是不够注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公平性,资金、项目、人力、物力都往示范村和推进村集中,喜欢锦上添花,对需要关注的贫困村雪中送炭不够。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去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675元,同比增长%,比全省平均值高100元。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明显偏低。

西部山区个别农村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化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农业收入有限,当地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还相对较少,外出务工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西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仅有5000多元。

  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我区有限的财力和上级补助资金尚不能满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资金缺口较大。

各乡镇财政实力普遍不强,村级集体经济更为薄弱。

另外,政府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也存在着如何有效统筹使用的问题,建设资金分散,运转周期长,运作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发展不平衡

  一是区域上的发展不平衡。

新农村建设,点上热,面上冷,示范村好于推进村,推进村好于面上村,面上村基本不动。

尤其是示范村,规划起点高,资金投入大,建设项目多,工程进展快,热火朝天。

推进村多方筹资搞规划,投入小,项目少,实施规划难度大,建设速度较慢。

面上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原来一直在抓的工作,也有所松懈。

二是建设内容上的发展不平衡。

有些乡镇和部门没有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内涵,建设内容单一,重硬轻软。

只注意抓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忽视了抓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三、几点建议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对于我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组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好主导作用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继续发挥好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和技术支持等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

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制度的形式遏止不切实际的政绩冲动,消除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尊重农村自身的发展规律,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稳定好农村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防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形走样和层层消解。

要进一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帮助农民减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和风险,使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坚持多措并举,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

坚持不懈地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推动劳动力持续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区级抓龙头、乡村抓基地、农民抓生产,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向规模化经营要效益。

三要做好农产品的推介工作。

大力宣传推介我区的特色农产品,提高知名度,提升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四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家乐休闲游产业。

继续重视已有旅游产业的宣传,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农家乐休闲养生,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资源投入,做好整合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区级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每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增幅要高于新增财力的增幅。

要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补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努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要统筹使用新农村建设中各项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渠道、用途和性质的前提下,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各项机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完善工作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好规划的实施,注重示范村、推进村、试点村建设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为面上村的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子。

二要强化整体联动机制。

健全完善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协同配合,切实把各种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实到位,加快形成整体联动、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要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财政投入带动信贷投入,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稳定投入增长机制。

四要完善监管机制。

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推行民主管理机制,建立乡村债务预警机制。

  

  这几年,南昌市人大常委会特别关注民生工程,将其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视察,对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现综述如下:

  南昌市周边县区,乡镇政府80个,行政村1181个,自然村9525个,农村总户数60万户,农村人口260万。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主要做法

  1、突出村镇规划,建设生态家园。

突出抓好村庄产业发展、村民建房、村组道路、给排水、绿化以及各种线路管网的规划,严格把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关。

一是积极编制规划。

全市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都编制了村镇建设规划,并有2252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规划。

安义县推行了村镇规划、环境保洁两个全覆盖,设计近120种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式样供农民自主选择。

新建区每年由财政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编制,聘请具有较高资质的设计单位到村组进行规划编制,保证规划质量。

南昌县完成了171个试点村规划工作和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黄马两江生态农业走廊的建设规划。

进贤县聘请三支有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队伍与试点村实行双向对接,供村组自由选择。

在具体实施村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各地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三个尊重、三个保护。

即坚持编制规划实行专业队伍、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三结合坚持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尊重村民群众的意见;坚持保护农村历史文脉、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村自然生态。

真正使新农村建设体现自然风貌、乡土风情、田园风光。

二是大力宣传规划。

采取召开村民大会、组织村民代表参观、张贴宣传标语、布置宣传长廊、将村组规划图表制作上墙等形式,引导村民了解规划、认识规划、遵守规划。

全市669个试点村整治建设,都认真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实施。

三是严格执行规划。

各地把村镇规划作为农村村镇建设的法规来执行,把村镇规划全覆盖的要求落到实处。

安义县严格实行村庄规划由乡镇党委书记审批把关制,对公路沿线新建住宅则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把关,有效地避免了农村乱搭乱建、未批先建、无证乱建等违规行为。

湾里区把新农村建设同旅游风景区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村庄规划和村民建房由分管区长一支笔审批,确保了村镇规划的严格规范执行。

  2、突出产业培植,提升经济实力。

突出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导试点村发展特色产业。

新建县对农民发展新产业实行财政资金重点扶助,涌现了联圩乡湾上新基的网箱养殖、乐化镇大坪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樵舍镇波汾村的规模养猪、生米镇朱岗老屋的藠头种植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村。

进贤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水果、山茶等特色种植,养鸽、养蟹等特色养殖,建筑施工、钢结构、医疗器械、文具用品等特色产业。

安义县大力引导试点村发展蔬菜水果产业,发展塑钢产业,引导农民完善产、销、加工一条龙服务,使本县塑钢产品达到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农民增收创造了重要平台,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南昌县专门安排1000万元创业基金,帮助和扶持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农家乐等特色产业。

  3、突出环境整治,塑造农村社区。

重点抓好三化三改,即:

村庄规划、环境美化、生态绿化,改水、改厕、改路。

XX年在试点村整治建设进程中,完成村庄道路水泥硬化1390公里,改建自来水34600户,为试点村33700户农户改建了水冲厕,为519个试点村修建了下水道,新建沼气池1700余座,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200户,维修房屋10000多幢,526个试点村开通了有线电视,595个试点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建设村组宣传长廊607个,399个试点村建设了村民文化活动室,264个试点村购置了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休闲小广场,为536个试点村植树万株,整治山塘门塘410口,建立村级五个之家118个,197个试点村配齐了村组卫生所。

669个试点村中有420个村发展起了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家乐、旅游度假等一村一品产业,全市试点村改水、改厕、改路率三项指标均超过了省里要求的95%或90%。

试点村生态绿化建设,通过整治村塘门塘、植树造林、建设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和保护历史文脉、疏理畅通村组水系等举措,真正体现了田园风光、乡土风情、自然风貌。

各地还根据财力状况,因地制宜地推进了试点村有线电视、广播、电话、互联网、沼气、太阳能的推广和普及。

使试点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文明程度大为提升。

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各试点村还建立了村庄环境保洁长效机制,设立了村庄环境保洁员,添置了环境保洁设施,对公共设施、环境卫生、集体事务实行社区化管理,通过整治建设,成为了房屋建设规范有序、环境卫生整治干净、生态环境山青水秀的农村新社区。

  三、几点体会

  1、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关键,统筹考虑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试点建设抓住要领、防止偏差。

一是抓好村镇规划。

坚持把搞好规划作为试点村整治建设首要的工作来抓,做到整治建设事先编制规划,整治建设中严格执行规划,整治建设后继续维护规划,实行村镇规划全覆盖。

二是抓好产业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力保障。

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

坚持把培植一村一品产业特色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669个试点60%以上都有了主导特色产业。

三是抓好乡风建设。

培育良好的乡风,是实现农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农村社会协调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

因此,我们在试点建设中,坚持把建设和完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农村乡土文化和文明健康向上的乡风作为大事来抓,建设村民文化墙、村民文化活动室、组建农民剧团、开展农民健身体育活动等,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四是抓好民主管理。

在新农村试点中,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事务的管理,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还干部以清白,让村民得明白,进一步密切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相互关系,有效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新农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在凝聚各种建设项目和力量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工程量大,所需资金量大,需要规划、拆迁、整治、改造的项目繁多,光靠少数人干是不行的。

必须争取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共同推进。

一是要争取领导重视。

市、县、乡各级在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中,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依靠领导重视,形成工作氛围,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声势和工作合力,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争取社会支持。

各地通过召开村民群众代表会、在外人士座谈会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对口帮扶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三是要争取群众参与。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村民理事会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调动广大村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做到新农村试点建不建、怎么建,都由群众说了算。

引导村民配合和参与整治建设,自觉拆除违章搭建、捐资捐款、投工投劳,共同搞好试点村建设。

  总之,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认真按照省里关于五新一好即:

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产业发展特色化、村镇建设生态化、农民素质技能化、生产经营合作化、村落管理社区化,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村文明和谐程度。

注重在新农村试点整治建设中,看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看特色产业培育的效果,看社会事业发展的效果,看管理水平提高的效果,看集中连线成片的效果,看规模展示的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