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41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句式习题.docx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学生版)

学号 姓名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环滁皆山也。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0、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1、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

1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子急去,勿留!

且为楚所得。

(上海高考题)

13、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

6

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10 D.1/2、3、4/6/7/8/9

1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16、下列句子有:

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

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

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8、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9、选出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舍簪笏于百龄 应该是借代,“簪笏”官吏所用之物,这里指代官职。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20、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童子何知

C纤歌凝而白云遏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宾

语前置)

22、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

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

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以他为老师,或者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

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

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

我怎能看出他聪明呢?

23、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 )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谁为哀者?

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

三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省略句 F、介宾短语后置 G、主谓倒装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 2、大王来何操?

( )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 4、是以后世无传矣。

5、而君幸于赵王。

( ) 6、惟你是问。

( )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 8、沛公安在?

( )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10、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

气,再而衰( )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 )

15、宋何罪之有?

( ) 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 )

17、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 ) 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 ) 2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 )

24、惟余马首是瞻。

( ) 25、战于长勺( )

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 )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版)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B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答案]D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

[答案]C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

……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

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

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

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形式:

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0。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答案]A

11。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答案]A

1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子急去,勿留!

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

[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

(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13、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D)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

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10

D.1/2、3、4/6/7/8/9

1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这是考倒装句的,B没有倒装,其它都有。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16、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

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

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A)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BD)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D)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E)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E)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C)。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8、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9、选出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

舍簪笏于百龄 应该是借代,“簪笏”官吏所用之物,这里指代官职。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20、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C )例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童子何知C纤歌凝而白云遏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D)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22、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

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

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以他为老师,或者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

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

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

我怎能看出他聪明呢?

23、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C)。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谁为哀者?

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

三、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省略句 F、介宾短语后置

G、主谓倒装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B ) 2、大王来何操?

( C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C ) 4、是以后世无传矣。

C )

5、而君幸于赵王。

( B ) 6、惟你是问。

( C )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B ) 8、沛公安在?

( C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 )

10、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AE)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 )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效法哪一个古代)( C )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B )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B )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过?

)(C )

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 C )

17、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E )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D )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D )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A )

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A )

22、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 E )

23、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

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 E )

24、惟余马首是瞻。

( C )

25、战于长勺(F)

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D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 E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