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48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议论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练习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

其实质是推己及人,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

”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

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

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

行为。

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只想

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

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

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

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

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

3

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

和睦、和谐的理念。

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

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

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4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2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限18个字以内)(2分)

答:

22.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

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

(3分)答:

23.

(4分)

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你的思考:

你的说明:

(胡耕)

1人言即信。

2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

要的字一一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

其中信”

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

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

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3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

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

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

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

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

的人以重赏……

4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5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

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

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

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一言百系"就须一

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失信必寡,寸步难行。

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

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

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6“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

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

而且是人言可畏”。

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

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

人言”为信,自心”为息。

对信息发布者来讲,

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

信息能让你发达,也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

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

对信息的接受者来

信”的人太少了。

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

人言固然不少,息战”之说呢?

7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

如今懂得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

8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9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

5.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信口开河B.愿陛下亲之信之C.通风报信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第③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2分)

答:

7.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并说明理由。

(2分)

答:

&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

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4

分)【链接材料】

1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

司机

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

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2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

营业两天,顾客的

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

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

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

答:

最美的姿态张鸣

1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2一种人认为:

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

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

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

之一便是阅读。

3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

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4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

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的池塘,逐渐充盈。

5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

新生。

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

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6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

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

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1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2分)

15.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4分)

答:

16.

(4分)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

清欢

1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

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

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2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

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

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3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

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

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4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

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面对困

境,另叽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

孔子

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5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

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

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

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

的快乐。

6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_

之。

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结果如何呢?

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

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7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

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

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8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23.

2分)

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答:

24.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答:

25.第⑦自然段主要论证了什么?

是怎样论证的?

(4分)

答:

谈独立思考茅盾

有人问:

如何而能独立思考?

我想:

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

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缩。

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

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而日

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

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进化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

到文明。

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

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

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

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

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

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

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

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当然也不

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19.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2分)

20.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3分)

答:

21.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

(2分)

答:

(3分)

_23.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

议论文阅读练习三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1英国作家阿瑟?

柯南道尔曾说过:

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

的。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2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

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

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

的抱负。

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

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

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

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

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3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

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

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

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

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

要看的书!

”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19世纪英国作家罗

斯金就说过: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

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4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

读书要为天下奇。

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

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

书。

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5人们常说:

开卷有益。

”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

益”的。

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

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

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

”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

O

为世用

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

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

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

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

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

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

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

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6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

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

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

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

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7“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

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

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

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

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4日,有改动)

16.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分)

答:

17.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篇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枣年常说:

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渴望倾听

马亚伟

①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

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

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

熬过了漫长的十年,最后,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

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只留下一封信。

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

他悟出了一个道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情交流。

于是,他重新融入人群,开始新的生

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选择读

开卷无

活。

开。

理:

活。

2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和绝望,内心巨大的空

洞会把人吞噬掉。

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

3与人交流,人生码头才会百舸千帆,丰富多彩。

4也听说过不同领域的一些艺术大师离群索居,进行艺术创作。

可是,再孤独的创作,

也需要与欣赏者沟通。

梵高、卡夫卡,这些人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才华,他们的作品都是在他们去世后才引起了轰动。

其实,只是上帝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提前很多年来到这个世界,让他们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寂寞地面对世人。

不过,他们孤独地创作不息,正是因为他们

要宣泄,要表达,要沟通,要交流。

因为他们知道,一定会有一颗虔诚的灵魂聆听他们的独

吟、呐喊、甚至咆哮。

总会有人听懂他们,即使是很多年以后。

5古人遁隐田园山林,与嘈杂的红尘隔绝,与污浊的官场隔绝,可并不是和人隔绝。

渊明隐居后,还会和农民一起其乐融融地劳作,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芳邻

园生活,闲暇时,他会和农人一起把酒话桑麻”。

王维一个人独往于山林中,

中的老翁,还会谈笑无还期”。

6沟通交流是每个人的愿望。

”孟浩然喜欢田偶然遇到个林

7我们平凡百姓,更加需要与人沟通交流。

人生旅途中,一个人的行走,没有人扶持关照,必定狭小如囚笼。

8正是因为人类沟通交流的愿望如此强烈,

即便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尚且需要一个

一颗孤独的灵魂不能走得很久很远。

漫长的我们的脚步会沉重如铅,一个人的空间,也

星期五”来作伴。

通讯技术才得以飞速发展。

时至今日,我们

已经有了很多极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途径。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9每一颗心都渴望倾听。

让我们搭建一个心灵的城堡,倾听每一颗心的跳动,为自己,为他人。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1.

”请结合选文相关论

傅雷曾说: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唱响自己的歌

1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

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

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一一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一一不,朋友,请别这样,

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2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

子败坏。

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

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

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

此木名

叫香木。

青年说:

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

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

青年隔壁

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

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

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

多变而沾沾自喜。

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一一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

可比拟的长处。

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4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

你要欣然接纳自己。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

具有魅力。

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

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

“原来如此”。

5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

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6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

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

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

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

不会停止。

7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

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

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

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

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青

春。

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

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8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

朋友,接纳自己吧!

20、全文阐述的中心是:

(2分)

?

(3分)

21、文中第⑤⑥⑦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心的

第⑤段:

第⑥段:

第⑦段:

22、文章第②段引述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

(3分)

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

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3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

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

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

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

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

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

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

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4发现自己需要勇气。

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

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

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

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