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51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docx

幼儿园美术课题教学研讨策划活动方案

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幼研室

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次美术课题教研策划活动方案: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回归生活·”之教学策略研讨

(一)

 

项目主持:

董亚莉

研讨时间:

2012年3月17日

◆研讨活动来源

抓好课题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前提。

2011年,我县确立了幼儿园美术课题《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和提升,然而老师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

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践新理念?

怎样正确认识与对待激发幼儿想象力与提升幼儿美术技能之间的关系?

针对这些困惑,以教研的方式探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生活·想象·创造”之教学策略,对教师的实际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钻研,深深的感悟了课题内在的魅力与价值,也摸索出“课例研究必须以课为载体,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必须立足课堂,才能做的扎实,才能收获真正的果实”的道理。

于是,我们组织西埔片开展三园园际联动教研,进行一次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学展示观摩及研讨活动,由宅山中心园提供课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课题组老师通过教学观摩,分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反思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及研究方法,从而促进课题的发展。

◆活动的策划与意图:

(一)确定课题教学研讨活动对象与活动策划

本着对课题教学研讨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幼研室经过讨论决定,以宅山中心幼儿园林翠珠园长负责的县级子课题201106《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为典型,展开一次以“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学观摩研讨”为中心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力求从各个层面提高质量,尤其提高三所幼儿园老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活动由幼研室牵头组织并主持开展,西埔片区三园(宅山、樟塘、前何中心园)课题组全体成员均参加活动。

(二)活动策划的实施准备:

1、在活动策划之前,教研员下园对宅山中心园课题组老师就《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课题做了概念定义的专题辅导,指导老师制定课题阶段实施的教学计划,使教师有的放矢,明白了评价的意义、重点、类型、内容、过程,教研员与宅山中心园教研组将大班、中班根据美术课题实施的内容,共同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2、3月中旬,利用“”走进课堂月活动”期间,我们蹲点在宅山中心园,组织由课题负责人林翠珠主持开展的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研讨,围绕“范例运用”进行集中备课、采用“一人多次上”的教研形式,通过教研组教师的共同评议、交流,整理出比较全面的学习经验,并做好在教研活动中介绍的准备。

确定在教研活动中向西埔片的三所园教师们提供的一个教学案例。

3、确定由课题组青年骨干教师林舜英、张敏华老师为中班、大班美术教学精心的准备了二节研讨课教学展示活动:

《漂亮的服装》《纸杯娃娃》。

在选材方面主要尝试利用幼儿常见的生活材料——蔬果拓印,采用保鲜袋、一次性杯子让幼儿制作纸杯娃娃,可能是利用蔬果这些生活材料的新鲜感,导致了幼儿操作得都比较专注,无需老师去强调常规。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尽量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适时地给予指导。

4、教研活动前一周,教研组将选定的二个中班、大班幼儿美术教学教研内容告知参研教师,请每位教师运用自己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积累的范例运用的经验,对该教学内容的范例如何呈现和运用进行初步的思考,并搜集和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便于教研活动中使用。

◆  活动策划具体实施过程:

1、研讨目标

(1)通过集体研讨、小组互动等,引发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研讨中积极反思,提炼教师群体智慧,梳理教师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和帮助。

(2)通过教研员对课题今后的研究思路和重点进行疏理,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力度上促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及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能力,以推动我县课题的发展。

(3)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师集体设计教案和将理论经验转化为实际教学方法的能力。

2、研讨人员:

宅山中心园《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课题组成员;樟塘中心园、前何中心园、白埕中心园课题组成员及帮扶结对园的园长、教师;县幼研室董亚莉、张荣凤老师;西埔地区部分民办园老师。

3、研讨形式:

课例研讨

4、研讨时间:

2012年3月17日

5、研讨地点:

宅山中心幼儿园多媒体教室

6、活动环节与主要内容安排

● 策划要点:

活动由幼研室教研员牵头主持开展,西埔片区(樟塘中心园、前何中心园)课题组全体成员老师均参加活动。

林翠珠老师介绍宅山幼儿园向参研老师介绍开展课题的情况。

● 具体内容安排:

1、林翠珠老师简要介绍课题201106《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的实施方案及研究现状。

2、幼研室教研员董亚莉做发言,让教师了解课题研究是引领幼儿园发展的突破口,并对该课题的一些重要研究内容对老师进行培训。

3、参研教师查看当前宅山中心园课题开展的幼儿作品及资料;开展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座谈会。

(1)时间:

8:

30——9:

00

(2)地点:

二楼大班教室

(3)美术环境创设:

参研教师参观幼儿园美术环境及幼儿美术作品。

4、课题开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课题研讨教学观摩活动:

(9:

00-10:

20):

教学活动展示《漂亮服装》《纸杯娃娃》。

执教老师:

班级:

中(三)班、张敏华

执教老师:

班级:

大(三)班、林舜英

5、观摩课后组内研讨活动(10:

20-11:

30):

(1)研讨主体内容:

针对这个教学活动,探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课题开展的有效性;探究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让教师与幼儿在课题活动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2)研讨目的:

充分调动课题组的团队力量,积极营造课题研讨氛围,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能力。

 

6、幼研室教研员作指导和点评(11:

10——11:

30):

引领我园教师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促进课题扎实的研究,及指导拓展课题深入实施的方法。

7、林园长老师做总结发言。

8、活动延伸(对今后策划活动的思考):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了解教师对本次课题研讨活动的感想,以及了解教师内在的需求。

◆ 教研活动实录

研讨准备

1、各研讨阶段所需的背景版,记录纸、记录笔若干。

2、参研人员对美术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提炼及反思。

研讨过程

1、介绍参研人员及研讨主题。

2、执教者教学反思。

中(三)班、张敏华

大(三)班、林舜英

3、研讨第一阶段:

绘画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 

主持人: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对于这类对画画缺乏自信的孩子,教师该如何指导?

老师自由发言

陈老师:

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对画画的畏惧和压力。

黄老师:

寻找原因。

了解孩子不会画的原因,如没有掌握好相关技能、对绘画对象陌生而不感兴趣或其他原因等,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王老师:

降低难度。

对孩子提出低层次的要求,如教师画好主体或孩子不能掌握的部分,让孩子进行添画;或引导孩子画结构较为简单的作品。

吴老师:

经验迁移。

从孩子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迁移经验、调动兴趣,激发其想画的愿望。

林老师:

正面强化。

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

(2)主持人小结。

研讨第二阶段: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示范或出示范画?

主持人:

在美术教学中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时候范例非但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反而成为了阻碍幼儿创造性发挥的绊脚石。

老师通过教学实践,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比较有用的做法和经验。

教师自由讨论发言:

林老师:

抓教学重、难点进行局部示范

王老师:

抓幼儿学习困难进行个别示范。

因为个体差异,在对孩子进行指导时应观察到孩子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示范。

张老师:

多局部示范,少整体示范。

范例以局部呈现、师生共同呈现范例、提供动态纸偶玩具、展示动作模特等方式,结合PPT,以动态呈现范例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感悟,从而让每位幼儿求异和创新出各自全新的作品。

林老师:

教师示范延迟出现,多采用幼儿间同伴示范。

郑老师:

运用其它媒介代替示范。

  将范例制作成动态的PPT,采用整体出示、局部出示、分割出示相结合的多种呈现方式,灵活运用范例作品,根据教学重难点选取范例关键部分进行演示。

黄老师:

淡化教画痕迹,在情境氛围中进行巧妙示范。

洪老师:

范例呈现游戏化绘画,教师把幼儿所要绘画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游戏,使游戏和绘画融合成一种活动、一个过程,通过游戏和绘画的相互结合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

借助游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绘画。

主持人:

很多实践告诉我们:

选择恰当的范例,合理有效地运用范例,让范例对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表现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改变当前美术教学尴尬局面的有效策略。

研讨第三阶段:

如何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主持人: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是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提出看法的方法,它既是对本次作业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作业的指导,评价作品在绘画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你认为?

老师:

给孩子解释和交流的机会。

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使大家了解画面所表现的幼儿思想,感情和对外界的认识。

蔡老师:

多元化评价,丰富评价形式,多同伴互评和自评。

方老师:

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不要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的作品。

林老师:

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注意体现保护和鼓励幼儿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

朱老师:

面对作品,教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所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

主持人小结:

1、评价时间灵活。

除在活动后直接评价外,还采用餐前、餐后安静活动时、晨间谈话、离园等时间进行。

 

 2,评价形式多样。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重点指导幼儿采用两两互评、小组评价、多评一的形式进行作品评价。

 

 3,评价内容全面。

评价是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倡导教师除评价作品本身外,对孩子的作画习惯、想象表述、构图创新、用色搭配、与人合作的态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总结与梳理

主持人梳理:

(教研员董亚莉发言)

总之,在绘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使用范例,并要时刻注意范例使用的导向。

要让范例成为幼儿创作的“支架”,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桎梏”,教师要懂得适时、适地、适宜地使用范例,帮助幼儿画出心中美好的作品。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开展幼儿绘画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范例运用策略的有效性,使我们的范例能真正促进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发展。

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给孩子解释和交流的机会。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形式,多同伴互评和自评,不要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的作品。

提出开展课题研讨几点想法:

1、一个课题研究的成败或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将课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将课题研究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相结合。

即要求园教研活动要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相结合,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与困惑。

二是将课题研究与园本培训相结合。

根据课题的相关内容确定园本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等。

 3、今后,我们将更加严抓此项活动。

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师徒上对比课)、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

●  本次活动发现的新问题及下次活动的初步思路

1、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幼儿园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知识的缺乏和经验的不足,今后幼研室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引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2、教师对于课题研讨和日常教学活动的研讨活动概念上还是会混淆,需要幼研室的引领,今后,我将多策划此类活动,以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反思行为和意识。

3、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将在2012年5月下旬,再策划一次“立足课堂—做真实的课题研究”的课题研讨活动,并将和教研联合园合作,开展活动。

力求从各个层面提高质量,尤其提高三所幼儿园老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 活动开展的效果

以往,老师们不管是设计活动方案还是观摩评课,较多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来选择教学方法、策略和指出别人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不会深入地思考“为什么”。

在课题研讨活动中,确定教学内容以后,所有的教师都要考虑“如果我来组织,准备怎样做?

”、“我为什么要这样组织?

”;在观摩活动时,要思考“活动中有什么好的经验,为什么?

”、“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

”、“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为什么?

”。

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关注幼儿的水平,会问自己“为什么?

”。

因此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幼教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

从而激发了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

提高了教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第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活动,教师们能学会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教材,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会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适切性,做到明确具体。

在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并服务于教育目标。

第三、教育教学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个别教师凭借集体的力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012年5月幼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