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12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2分)(2017九上·莒县月考)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怔怔(zhèng)  谮害(zèn)     腆着(tiǎn)    诲人不倦(huì)

B.作揖(yī)     胡诌(zōu)     勾当(gōu)     拈弓搭箭(niān)

C.逞辩(chéng)  骈进(bìng)    解元(jiè)     面面相觑(qù)

D.干系(gān)    倒运(dǎo)     嗔怒(diān)    廓然无累(lěi)

2.(2分)下面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

“看明白了?

B.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

“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

C.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啊,小桃树啊!

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3.(2分)(2017八上·宝坻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

B.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却不断地变为现实。

C.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D.这个白天看上去很一般的城市,一到晚上就流光溢彩,几乎可以与上海南京路媲美。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2分)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A.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B.这条路天气好的时候尚且坑洼不平,何况一场暴雨过后呢?

    

C.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书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动手操作。

    

D.不辛勤地耕耘,不会有丰硕的成果。

    

6.(2分)(2016七上·扬州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伟人细胞》情节巧妙,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说明了人一定要有理想的道理。

文章语言幽默,采用大胆夸张手法,营造了会心一笑的喜剧效果。

B.散文《往事依依》通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

C.《本命年的回想》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D.《幼时记趣》采用总分结构,写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小事,表现了童年的乐趣。

7.(2分)(2017八上·浏阳期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二、默写(共1题;共10分)

8.(10分)(2017八下·姜堰月考)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

②________,时见一斑。

③低头乍恐丹砂落,________。

④________,自知者明。

⑤________,泥香带落花。

⑥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

⑧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明自己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9分)

9.(9分)(2015·孝感)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

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我国当前存在一些地名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一地多名、地名重名、一名多写、地名命名刻意崇洋、地名含义媚俗不健康等。

材料二:

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材料三:

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

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

(1)

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

(2)

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

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

地名

来凤县

中山市

桃源县

汉阳区

得名分类

因传说得名

因A________得名

因诗文得名

因地理位置得名

得名原因

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凤凰来朝,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

B________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

(3)

按照语境续写句子。

人各有名,名如其人;地有所出,各传其名。

我们的“孝感”就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地名,她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秀丽的山水风景,有着丰饶的物产资源,她是我们心目中的最美地名。

我爱孝感,爱那槐荫树下,孝感动天、喜结连理的动人故事;爱那双峰山上,峻岭横屏、晓雾渐开的美丽风景;爱那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6分)

10.(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晋记》载:

“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

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

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

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

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

个性解放

①唐朝前期:

________     

②宋朝:

________ 

③明朝:

________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②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划线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11.(15分)阅读议论文《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完成后面题目。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①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

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

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

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②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

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可能有打狗棒。

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输不丢人。

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或干脆远离红尘。

③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

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④“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

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

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⑤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

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

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

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

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

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

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诚哉斯言!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①       举野牛的例子论证“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        ②     

(3)

根据你对第⑤段中“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12.(17分)(2016七上·海盐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板凳狗和它的一朵小黄花

金波

板凳狗每天都去郊外的湖边散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来到湖边,看见一丛黄色的小花,便俯下身来闻一闻,很香。

第二天,他又来到湖边,发现那一丛花不见了。

“花儿哪里去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时,有一个很柔弱的声音传过来:

“是让几个孩子摘走了,都摘走了。

”板凳狗俯下身来找一找,发现在原来开满黄花的地方,有一朵很小很小的花还留在那儿。

“你怎么没有被摘走呀?

“我太小,不起眼儿,他们看不上我。

那一天板凳狗感到很不安,晚上很久都没睡着。

第三天,他又来到湖边,刚刚走近那朵小黄花,她就高兴地喊了起来:

“你好,板凳狗!

你看我是不是长大了一些?

”板凳狗仔细看了看,看不出她有什么变化,但他还是鼓励她:

“你长大了一点点。

”小黄花很高兴,把身子扭一扭,像跳草裙舞。

可是,她忽然又有些担心了:

“我长大了,如果也被摘走了,怎么办?

”是啊,板凳狗也担心起来。

那天,他一直陪着小黄花,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才和她告别。

又一天的早晨,当板凳狗再见到小黄花时,发现她真的长大了。

“啊,小黄花,你真的长大了。

我要好好保护你,不让别人把你摘走。

”小黄花马上叫他一声“板凳狗哥哥”,惊喜地问他:

“你真的能保护我吗?

”板凳狗点点头,就静静地卧在小黄花身边守护着她。

“你为什么叫板凳狗呢?

”小黄花好奇地问,“是因为你长得像一条小板凳吗?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卧在小黄花身边,静静地欣赏着她,看得小黄花羞答答的。

看着看着,板凳狗忽然也提出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

谁要摘你,你就扎他!

”“你说什么呀,我为什么要扎别人呢,”小黄花觉得奇怪,“我只希望有人欣赏我,别伤害我,就像你一样。

”板凳狗听了,很为自己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不好意思。

这时候,从小树林里跑出来一只兔子,他想尝尝这朵娇嫩的小花。

板凳狗大喝一声:

“兔子,你是不是想摘花?

”小兔子吓得四条腿直哆嗦:

“啊,不是,不是。

”说完,掉头就跑走了。

那天板凳狗又陪小黄花一直到月亮升起来。

从那天开始,每天天一亮,板凳狗就来守护着小黄花,天黑了,才回家。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

他们俩眼神不那么好。

老爷爷问老奶奶:

“你看那是一朵小黄花吗?

”老奶奶说:

“我也看不大清楚。

那儿倒有条小板凳,咱们先坐下,仔细看看吧!

”说着,就双双坐在板凳狗身上了。

“哎呀,还真是一朵小黄花呀!

”老爷爷惊喜地叫了一声。

“你可不许摘她呀!

”老奶奶叮嘱了一句。

他们仔细欣赏着,谁也不说话。

“哎呀,这小板凳真柔软,就像沙发一样。

”老奶奶先夸了一句。

“是呀,这小板凳越坐越暖和。

”老爷爷也夸了一句。

板凳狗忍不住了,说:

“我不是小板凳,我是板凳狗。

”老爷爷老奶奶赶紧站起来,直道歉。

板凳狗说:

“别客气,请坐请坐,我愿意让您二老坐在我身上欣赏这朵小花。

”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狗,于是每天都给板凳狗带来一根骨头、两条香肠、三片面包。

从那天开始,板凳狗每天让老爷爷老奶奶坐在自己的身上,舒舒服服地一起欣赏小黄花。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黄花要凋谢了。

她说:

“谢谢你们这么爱我,等我的花谢了,我还有礼物送给你们。

秋天来了,小黄花虽然凋谢了,但他们还是每天来看她,守护着她枯萎的花。

渐渐地,他们发现小黄花结出了毛茸茸的种子。

老爷爷说:

“这就是她送给我们的礼物啊!

那天,老爷爷采下了小黄花的种子,分成了两包,送给板凳狗一包,自己留下一包。

老奶奶嘱咐它:

“别忘了明年我们一起来这里种花呀!

(1)根据文意,概括回答板凳狗对小黄花的思想行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发现小黄花——_________——守护小黄花——________——珍藏小黄花

(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请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①小黄花很高兴,把身子扭一扭,像跳草裙舞。

②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狗,于是每天都给板凳狗带来一根骨头、两条香肠、三片面包。

(3)“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

谁要摘你,你就扎他!

”对于板凳狗的这个提议,小黄花接受了吗?

从中你看出小黄花具有怎样的品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6分)

13.(16分)(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

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

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

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

秦王曰:

“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遂宫②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卫侯曰:

“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之而还诸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施氏曰: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

“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

这里是劝说的意思。

②宫:

酷刑的一种。

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

③让:

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①小国吾抚之   抚:

________

②既反   反:

________

③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   愠:

________

④其一子之卫   之:

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4.(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5.(5分)(2017七下·临淄期中)总有一个时刻,你心里有一句话特别想脱口而出,你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你或者欣喜、或者激动、或者坚持、或者烦恼、或者悲伤、或者愤怒、或者不服输、或者……的心情。

那么,就在这里大声说出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吧!

畅所欲言,说出你的理由,写出你的心声。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默写(共1题;共10分)

8-1、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9分)

9-1、

9-2、

9-3、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6分)

10-1、

10-2、

10-3、

10-4、

11、答案:

12-1、

12-2、

12-3、

12-4、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6分)

13-1、

13-2、

13-3、

13-4、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4-1、

14-2、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