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78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作品。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选自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狼》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B.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背影》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春》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绿》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C.寓言常常用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黔之驴》告诉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D.散文诗短小精悍,意蕴丰富。

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岁月已逝的感叹;高尔基的《海燕》热情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鲁迅的《雪》体现了作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二、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在阳台趟椅上看书,他感受到了什么?

他觉得鼻尖似乎总弥漫几丝以往从没闻过的异香,“香远益清”,很清dàn,很馥郁,让郁郁寡欢的他忍不住想深深呼吸。

他站起身来才发现,在阳台栏杆缠缠绕绕的丝瓜藤,竟然肆无忌惮地绽放出花朵来了,而且还是瓣瓣金黄透亮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弥漫(______)  清dàn(______) 绽(______)放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郁郁寡欢”的“寡”的意思是_____ ;“肆无忌惮”中,“忌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感受到异香的情景。

三、现代文阅读

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

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

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

成功是什么?

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

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

成功是怎么来的?

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

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成功在人生当中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在和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成长却是内在的,你可以真实地感受内心的愉悦,一旦成功,你可能会担心失去,但如果你成长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

有时失去成功的速度比退潮还快,但是缓慢的成长却可以让你充满自信。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把人生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成功的标志,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

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

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5.文中第三段引用方仲永和居里夫人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

6.根据文章内容,给“成功”下一个定义。

7.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8.下列哪个人物最能体现文中“成长与成功”的关系?

请结合他们的事例简要分析。

(1)《邓稼先》中的邓稼先

(2)《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

(3)《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驼背李的春天

①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

②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

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

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

③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

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

④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

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

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

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

⑤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

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

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花。

⑥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

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

⑦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

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

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严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

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

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

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

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

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

⑧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

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

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

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

⑨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

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

于是,有好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

他听了,亦不恼,一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去。

⑩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

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

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

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

⑪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

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二勇的家在哪?

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

⑫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

进到黑暗的屋子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

“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

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

⑬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

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

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

⑭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

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

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

⑮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

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

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

画面温馨感人。

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来了。

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0.按要求品读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

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

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

(从词语的角度)

11.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2.联系全文,说说第⑮段画线句“驼背李的春天来了”的含义。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西游记》(节选)

①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五官惧备,四肢皆全。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②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

“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

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道:

“好水,好水!

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

“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我进去,我进去!

③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④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

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石猴道:

“没水,没水!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

“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⑤众猴欢喜,都道:

“你带我们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

”那些猴也都进去了。

……石猿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3.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14.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

为何姓孙?

15.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从描写角度)

(2)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大造化!

”(从修辞角度)

16.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

17.《西游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和尚,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

B.在鹰愁涧,唐僧收了第二个徒弟猪八戒,他原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醉酒戏弄嫦娥被贬凡间投错了胎变成现在的妖样。

C.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文殊菩萨要度他归西,国王不识好人,将菩萨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菩萨为报三日水灾之恨,派青毛狮子来报仇。

D.唐僧师徒的最后一难是:

唐僧因没有问老鼋年寿,过通天河时被翻下河,淋湿经书。

四、句子默写

1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4)白居易有诗云: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

”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5)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五、对比阅读

古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游虎丘小记

[明]李流芳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

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

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9.下列对加点字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是宋神宗用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纪年法,后朝沿用。

B.写作《记承天寺夜游》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密州已经四年,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C.“户”字为象形字,本义为“单扇门”,以“户”字作部首的字意思多与“门户”有关。

D.“静意”意为清静安宁的心境,作者有这种心境是受了佛家“禅心入定”思想的影响。

20.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B.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C.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D.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表游》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落在院子里空明澄澈的样子。

B.“闲人”本指没有事情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C.《游虎丘小记》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悠闲的心境,风格清新自然。

D.两篇文章都写夜晚赏月,《记承天寺夜游》侧重写月光的清寂,《游虎丘小记》侧重于写月光的澄净。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24.作者在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虚实相生,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七、名著阅读

25.名著阅读。

①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         之妻铁扇公主借         ,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被悟空当年降服的         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

②孙悟空借不来芭蕉扇,只好智取,他的有勇有谋表现在:

八、作文

26.作文

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渴望获得成功等。

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运用心理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3、

四、句子默写

1、

五、对比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