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31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是(   )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

C.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产生的

D.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3.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

C.哲学决定生活                D.哲学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厦

4.马克思说: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哲学的任务是(   )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7.哲学的本义是指(   )

A.智慧    B.追求智慧    C.聪明     D.真理

8.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

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

”“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据此回答9—11题。

9.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10.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

这主要说明( )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D.源于生活的哲学都能对生活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11.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这主要体现了(  )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哲学水平  

B.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哲学来源于人们的理性思考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造世界

12.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3.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

世界哲学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发起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与其他民族分享他们的哲学传统,提高青少年对哲学的兴趣,激发人们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

下列关于哲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一切知识的总汇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知识

14.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与世界观密切联系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C.哲学是将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   

D.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5.“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却不一定成为哲学家。

”这主要说明(   )

A.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需要自觉地思考和学习才能掌握B.有更多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

C.具有完全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     

D.世界观与哲学没有联系

16.哲学与世界观的主要区别是(   )

A.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的

C.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D.世界观是零散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7.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19.具体知识不包括(  )

A.自然科学知识 B.社会科学知识 C.思维科学知识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0.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   )

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是世界观

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

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1.“哲学可以被看作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句话对哲学的论述主要说明(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D.其他科学都是哲学的组成部分

2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   )

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来源于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5.“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表明(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7.“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8.一个手工者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二、非选择题

30.(辨析)有人认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因此,哲学就是世界观”。

 

 

 

 

 

 

31.甲同学说:

“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

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

“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D

C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A

D

C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C

B

A

D

D

C

D

B

B

 

二、非选择题

30.这一观点片面的,不科学的。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的、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股

人的世界观都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是缺乏理论的论证和逻辑系统性,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世界观经过概括和总结,把它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才能成为哲学。

   (3)此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

 

    31.

(1)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学习哲学,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事情。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我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所以,无论是学文科还是理工科,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2)乙同学的观点不科学,不全面的。

乙同学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论,他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其正确的一面。

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此,乙同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客观事物D、客观存在

2、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

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3、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B.人脑C.思维着的精神D.客观存在

4、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

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

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还是有意识的。

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

“花开花落各有时”。

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同时开放,唯独牡丹不开,被贬洛阳。

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

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

回答5—6题。

5.“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世界是物质的世界D.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6.“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

A.自然界具有物质性B.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胡锦涛同志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回答7—8题。

7.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这说明()

A.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8.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探测器弹射出的撞击器与坦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撞击形成的“太空焰火”是人类自己首次制造的天象,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间科学实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此次彗星将首次获取大量慧核碎片,为人类探究太阳系提供新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时“转守为攻”积累数据。

回答9—10题。

9.探测器射出的撞击器与坦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意味着()

A.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制约客观规律B.创造性思维决定事物的发展

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D.人们能够创造和改造自然

10.这次撞击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研究彗星本身结构,二是探索轰击小天体这一做法的可能性。

这两个目的都和人类保卫地球有关。

这说明()

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总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1.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2.荀子在《天论》中说: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民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13.目前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

它对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

这件事说明()

A.人们能认识规律,改变规律,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规律,变害为利

C.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以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

D.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

14.由于长期滥砍滥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发。

这一事实说明()

A.人类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B.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

C.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应当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类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

15.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6.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

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8.“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

”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9.中国古代文学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

“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20.“克隆羊”的诞生是生命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突破引起了世界各种媒体关注。

人类可以复制生命——这一重大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①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是对“神创论”的新挑战

②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观点又一次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③说明意识可以决定物质④证明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

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

这表明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B.人们的意识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人类的认识能力过于有限

22、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习长征精神的热潮。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是由于

A.物质决定精神B.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决定物质C.精神离不开物质D.精神可以变物质

23、许多成功者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

“脑子决定步子”。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24、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理论频道承办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网上座谈会”于2006年7月18日在人民网召开。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有了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C.关于发展的观点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5、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后,三峡将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巨大效益的美好前景再次吸引了国人的注意。

这表明

A.人们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6.上题材料还充分说明

①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

27.2006年高考降下帷幕,紧接着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13子。

连13来,在南昌街头出现了一些算命者,自称能为考生“点拨”报考哪个院校、选择什么专业,当被问及灵不灵时,算命者多以“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进行搪塞。

这种说法()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属唯意志主义

C.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毛泽东说: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回答28—30题:

28、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9、“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因为()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②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

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40分)

31、胡锦涛同志说:

“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精神?

(12分)

(2)我们应如何做到还求真务实?

(12分)

32、(12分)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