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33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docx

于根元版应用语言学教程答案

1,应用语言学有理论

应用语言学有理论,依据如下:

更详细的见书P12

1、没有人事先准备了完善的语言学理论以供应用,应用语言学常常要一边解决实际问题一边建立和完善语言学理论。

2、任何层次的应用都包含了下位层次的理论和提供了上位层次的理论。

这是吸取了毛泽东关于“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证实和发展真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3、语言学之外也有理论。

本体语言学可以从语言学之外吸取理论,应用语言学也可以。

如戴昭铭借鉴法学的无罪推定原则来讨论“涉及到、见诸于”等叠架形式的规范问题,另外“规范就是服务”这个理念也是从管理学中吸取的。

4、应用语言学理论最根本的来源是语言生活实践。

5、最根本的根据是因为应用语言学已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理论。

例如:

动态理论、层次理论、中介理论、浅显理论、人文性理论、交际理论、全息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2,网络语言的使用带来了哪些新东西?

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

“‘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

高名凯先生说:

“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的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

”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用语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

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

网络语言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东西,如下;

1,网络语言主要依据文字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也就是主要靠视觉进行交流。

因此网络语言带来最大的就是网络语言形式的改变。

网络语言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语音谐音型。

谐音型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数字型谐音和文字型谐音两

种。

(1)数字型谐音:

通常是指根据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词。

比如:

“7758”指“亲亲我吧”;“886”表示“BYE-BYE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是通过汉字的读音与数字的读音相近,由数字的读音来谐汉字的读音,来达到意到而速度快的效果。

(2)汉字型谐音:

这种方式除了出于便捷输入的考虑外,更多的则具有调侃、幽默的意味。

比如:

“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因而经“大侠”的谐音“大虾”的出现,凭空多了些诙谐幽默。

还比如“板斧”是“版副”的谐音,“斑竹”“板猪”是“版主”的谐音。

2、符号象形型。

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或以形会意,或象形隐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笑”作为例子,“:

-”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张笑脸,“:

-D”表示非常高兴的张开嘴笑;“:

-)”表示微笑“8-)”这是眼镜一族的专用笑脸;“;-)”指抛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类网语还有:

用“:

-(”表示悲伤难过;“:

-!

”表示不屑一顾,等等。

3、英汉简缩型。

英汉简缩型多是英语常用词的缩写。

使用这种缩语的网民

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语。

常见的英语缩略语有:

AFAIK(asfarasIknow)据我所知;BTW(Bytheway)顺便问一下;JAM(Justamoment)等一会儿;CU(Seeyou)再见;OIC(Oh,Isee)哦,我明白了;RUTHERE(Areyouthere?

)你在那里吗?

英语减缩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每个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来表示整句话,例如AFAIK、BTW、JAM;另一种是用字母和单词之间相近的读音来减缩单词或词组,例如CU、OIC、RUTHERE,有时这两种方式会同时使用,例如CUL(Seeyoulater)再见。

当然也有不少汉语缩略语,例如:

“MM”即妹妹;“GG”哥哥;“BB”宝宝。

这是利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来表示一个词。

词语简缩以后,比起规范的汉语或英语其输入速度肯定是快了很多。

除了形式上的改变之外,网络还给我们的语言带来了新特点。

是语言更具创造性,幽默性,形象性。

1、创造性。

这一点上文的举例已经非常鲜明,在介绍符号象形型网络语言中,关于笑的例子估计读者已有所体会,对此不必做过多分析。

网络语言中的奇思异想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也许网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2、幽默性。

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语言无疑增加了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又有趣的事情。

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语言的词汇。

3,形象性。

我们刚才提到的键盘特征性能够体现网络语言的形象性,除此之外,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语言上。

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把“这样子”连为“酱紫”(受到港台腔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

当然,一个事物的出现是双面的,既有利又有弊。

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主观性和不规范性甚至是低俗性。

1、主观性。

网络语言更富于主观色彩,它无视传统语法,随心所欲,而且有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试图冲破束缚的倾向。

一篇网络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

“只有爱上之后,才发现有点鸡肋。

”“有点鸡肋”这种反常搭配善于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是网络语言经常使用的手法。

2、不规范性。

这是前三个特点的必然后果。

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

3,网络的使用主体是形形色色的,并且由于网络交际可以是匿名的,所以有一部分素质低下的网民在网上发表一些下流或者低俗的语言评论,并且这些评论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很快,对其他网民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也起阻碍作用。

网络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东西,对于因网络语言的发展要顺其自然,积极引导。

接收其好的精华,去除糟粕,以促进语言发展。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认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能完全赞同于老师观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从语言的本质的功能方面给语言下的定义。

这个定义揭示了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工具性。

但是语言不是一般的工具,具有人文性。

这里说的人文性,不包括属于上层建筑的有阶级性的部分。

语言的人文性不仅仅表现在是文化的载体,还表现在运送——传播方面。

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二元论。

交际是包含文化的交际,简略地说语言室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不能因为没有说是文化的载体就一定片面,而是要看所说的交际里面是不是包含了文化。

其实说是文化的载体也不全面。

更全面地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思维、交际的工具。

也就是说,认知、思维只是是交际的一种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包括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这一点。

总之,社会中的人需要协调,需要交际。

语言就因此而产生和发展。

语言存在于交际中,没有交际就没有语言。

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和目的,是决定语言现象的根本条件。

总而言之,交际是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于老师赞同的思维工具说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把语言认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说法更加全面

4,习性原则,理性原则

5,“语言文字工作必须遵循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做促进工作”(周红照)

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必须遵循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做促进工作,这句话理论上强调了语言的科学性和社会性,具有历史意义。

1,重视了“自然”—语言发展规律,尤其是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

2,重视了“势”——趋势和动向,尤其是重视人民大众和第一线干部的理解支持和介入。

重视了引导,还重视了人在语言工作中一定的能动作用,但又同时不过高估计人在这方面的作用。

也就是说人起了促进语言发展的作用,但是人又不能左右语言的发展,而是人去引导语言的发展。

6,为什么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

人的层次和语言层次的关系是:

首先,不同层次的语言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不同层次的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

最后,如果说一个人使用的语言是他的主体语言,总的语言是客体语言,那么,不同层次的人的主体语言在客体语言里处于不同的层次。

因此我们说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比外表等第一形象更加内在,更加真实。

7,为什么语言文字工作不搞纯而又纯?

规范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新的语言现象也不能为所有人认同和理解,强调纯而又纯,是行不通的。

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是在规范中发展的。

我们的规范工作是使语言规范的发展。

首先,人不纯,大家对纯洁语言没有标准,也就没有纯洁的语言。

其次,人学习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人能掌握纯的语言

再次,纯而又纯,否定了语言的发展变化。

最后,不纯的语言,也是语言的一部分

8.谈谈外来词在我国使用的现状,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汉语是在外文化的逼迫下改造而来的。

与汉末魏晋主动接受由梵文汉译外来语的情况不同,今天我们说话、思维、写作所用概念和修辞已不完全来自母语的语源,尤其是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基本词汇如“社会”、“银行”、“政治”、“经济”都是外来词,它们深入生活各个方面,被广泛使用。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10%以上的比例,据统计,总数有近万个,仅音译词就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体育、通俗流行文化等方面,分别来自于梵文、拉丁文、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比如从俄语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从法语中吸收来的蒙太奇,从英语来的巴士、芭蕾、汉堡等,数量最多的是英语。

应当说,进入汉语的外来词在数量和使用范围上都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注:

来自于一篇论文,建议选部分话语)

对待外来词应当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现在有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如连“野蛮女友”这样的东西也成了流行文化,影视娱乐界的“哈韩、哈日”现象让人费解;还有许多大学生连语文都没学好,却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英语考试上。

长久下去,必定会导致新“迷惘的一代”的诞生。

现代汉语正处在要加以自我批判和规范的“危急”时刻。

不过,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国家有一系列立法和措施,制定、完善《义务教育法》、《语言文字法》等,大规模宣传推广普通话,开展普通话测试,同繁体字、错别字做斗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一定会进一步促进汉语的发展。

汉语有几千年历史,博大精深,有着独特魅力和其他语言无法超越的优点,她完全可以表达任何事物、概念、思想,比如曾经被认为棘手的电脑键盘汉字输入,仅仅一个五笔字型就能解决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炼、最有想象力、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爱自己民族的语言,会用、善用母语,也是爱祖国、爱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精神才能得以流传,继承,发扬光大。

目前世界上语言一共!

多种,其中不少正在逐渐消失,但汉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定会成为最有活力、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应当看到,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绝对“纯洁”、不受其他语言影响的,这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必然所决定的。

要克服盲目抵制外来词的狭隘民族主义心理。

要树立正常的心态,合理地吸收利用外来词,使民族语言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交流。

语言在职业交际中的国际主义倾向已经成为趋势,而英语作为主导语言尤其在信息、电子等领域已形成一套术语,因此盲目地谈净化我们的民族语言已经无任何意义,如果一味坚持仅用现代汉语来思考和创造中国现代文化和科学,就未必科学。

因为概念不能确切,意义就不能完全地负载而运行,交流就会损失许多时间和精力,思考就会损失许多质量和微妙。

吸收外来词是丰富语言的一个过程,也是保护民族语言的一种积极做法,封闭和滥用都会造成语言的萎缩和表述的生硬。

今天,外来词已逐渐获得大众的认同。

社会环境日益开放是形成外来词发展的良好外因。

这也取决于外来事物的普及程度和对外来文化的认同程度。

如年轻人中流行的“酷”这个词,它是美语口语词cool的音兼意译,意为“极好的、最棒的”,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心理认同,成为流行语。

这反映出汉语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兼收并蓄。

我们要立足汉语已有的语言材料,根据外来词的作用、功能和表达的要求,合理吸收外来词。

要加深对外来词的理解和争取正确把握其涵义特点,避免似是而非的使用。

仅仅追求外来词为装饰语言,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破坏健康的思想和品位。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把握语体和语用尺度。

比如在科技语体中很多外来词的使用就是必需的,而在口语体中过多地使用未必就好。

在交际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交际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心理特点等合理选用外来词才能正常沟通,否则很难达到语用的目的。

比如对一个从未看过电影的人满口卡通、蒙太奇,对一个没上过学的老人大谈摇滚等外来词,只会让人费解、反感。

对于外来词中不好的成分,要过滤,要扬弃,要有选择地吸纳,不能不分好坏一概拿来。

正像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讲到的,“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对外来词中的带有歧视性的、落后于时代的、腐朽的东西要剔除,要去其糟粕。

总之,语言的融合可以超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

只有合理地吸收外族语言的一切合理、有用、优秀的成分,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汉语才能永葆创造力和活力,更有时代气息,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注:

来自于一篇论文,建议选部分话语)

9,介绍交际理论

我们这本书介绍交际理论,而且放在最前面,说明交际理论是所有理论中最重要的。

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谈论的语言,其实是活的语言,是在交际中的语言。

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交际中的语言,所以我们理解交际理论时首先应该说明为什么语言是交际工具。

然后介绍语言能力问题,语言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

我们还要谈到规范的问题,我们要以交际度来作为评价规范的唯一标准。

首先,语言是交际工具

其次,语言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能力

最后,交际度是衡量语言规范的唯一标准

10,有人说,一个语言现象出来以后,等他用的人多了,用的时间长了,我们追认它是规范的,这就是我们的规范工作,你怎么看待追认观?

此六点全文摘自于老师论文,请大家参考,自行取舍。

(一)任何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刚出现的时候,总是用的人少、用的时间短的。

不可想象,一个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出现的时候,是一群人约好了同一时刻开始使用的。

(二)语言有相对稳定的部分,用的人比较多,用的时间比较长。

语言还有相对活跃的部分,例如新词新语、临时修辞用法、广告用语。

这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了显语言。

稳定的部分都是从活跃的部分来的。

(三)“大甩卖、呼啦圈、一刀切、乡、当铺、小姐”等都有过长或短地隐藏的历史。

显—隐—显,是很多语言现象都有的情况。

(四)许多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用的人不少,寿命很长。

有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况下劈头盖脑地使用,已经内化为许多人的一种语言模式了;有的是群体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的不规范的但是正常的情况;有的是许多人原来方言的影响,拿学普通话而平翘音分不好的说汉语的人数来说,或许不比分得好的少多少。

打开一般改病句的书看看,大多是常见病、多发病。

(五)“打假、脱贫、肃贪、反腐败、扫黄、特困户、脑体倒挂、野蛮装卸、车匪路霸、危房、法盲、宰人、流失生、胡子工程、会议明星”这一类词语,我们并不希望用的人多、用的时间长。

我们希望它们同“布票、粮票”一样赶快隐藏起来,它们中间有的或许就是寿命很短的短命词语。

而这些词语也是规范的,如果认为不规范而劝告大家不要使用,肯定要影响一个时期的交际。

(六)“追认观”会使我们的规范工作滞后于人民群众实际的语言生活。

难怪前一两年有人批评“信用卡”一类不少新闻词语在我们的词典里查不到。

11,介绍层次理论(王斐然)

12,广告创意特别需要思维活跃,一个思维活跃的中学生可能创作出好的广告语,一个思维不活跃的教授可能创造不出好的广告语。

你有哪些启发?

语言是分层次的。

语言具有层次性理论。

层次理论指的是语言是分层次的。

层次是语言运动的时空和方式。

这个层次跟事物分层次、人的认知过程分层次、人的很多方面分层次是密切相关的。

人的层次和语言的层次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层次的语言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层次的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

创造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广告语的创作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到,广告语的创作者层次不同,语言的层次也不同,不难想象,思维活跃的中学生和思维不活跃的教授的语言层次是不一样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以及语言层次。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到广告语的针对人群的层次,什么样的产品针对于什么人群,都是分层次的。

不能一概而论,这就需要思维活跃,接触社会更加紧密的中学生来创作得到新的电子。

再次,语言是分层次的,这要求我们要是可密切注意新的语言现象的来源,不能埋首故纸堆,不接触新鲜事物,拒绝新的观点,这样的话,长此以往,思维不活跃的人的灵感就会逐渐缺失,永远创造不出好的广告语。

13,请你说说,汉语中“球星”“歌星”等出现的较早,而“科星”出现的晚的原因以及由此得到的启发。

P97.歌星、球星、科星

答案:

“星”往往带有娱乐色彩,“歌”、“球”是音乐、体育领域的词,他们的色彩和“星”的色彩比较吻合、协调,因而比较容易组合;而“科学”则具有科技色彩、正式色彩,与星”的娱乐色彩不是很搭,也就不那么容易组合成词。

“科星”后来虽然出现了,但其出现的语境都或多或少的夹杂着娱乐色彩,例如:

南京十大“科星”评选揭晓;但愿“科星”比明星;农民追“科星”要给予支持。

另外,因为“科学家”已经占位指科学研究水平达到一定造诣、取得一定成功的人,于是给“科星”的出现造成压力。

其次,人们之所以更喜欢用“科学家”的称呼,而不是“科星”,与人类历史、与当前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也密不可分。

启发:

语言的潜显是有条件的。

虽然语素组合的潜在可能性几乎是无穷的,但可能性能否成为受语言内部条件(理性义、色彩义、其他词语等)和语言外部条件(社会文化、历史、人的心理因素等)的制约

14,介绍动态理论(马金荣)

答:

一、动态理论依据

(1)运动是绝对的

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速度有快慢的不同,比较慢的叫稳态。

稳态是属于动态的一种状态。

(2)人是高级动物

实际上的物种分成非生物和生物。

其实很多分生物的运动速度也很快。

生物里分成动物和非动物,动物当然是可以自己运动的。

(3)语言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用来运动的

交际是一种运动,语言存在于语言交际活动之中。

因此,语言也是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实上,为了沟通的方便,人类的交际形势必然发生变化,这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

(4)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动态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总的是动态的,其中也有稳态的状态。

语言运动的出现,运动的目的,运动的发展变化,它的原因、动力都是交际。

二、动态理论的内容

(1)语言的运动是一种新陈代谢,语言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表现就是语言的自我调节。

语言局部的发展变化会引起语言内部有关部分的发展变化,使得有关部分协调,这就是语言的自我调节。

分为几个类型:

1基本上只限于很小的范围之内(牵一发而动一发、叶公好龙)

2引起另外一部分的发展变化(牵一发而动若干发、博导硕导)

3引起另外很大部分的发展变化(牵一发而动半身、格式的变化很+名词)

4引起几乎是全局性的发展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白话文运动)

(2)语言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运动是律动。

语言运动的方式是脉动。

主要表现为

1语言现象不是始终由无序向有序发展

总体来说,语言是有序里有无序,无序里有有序,这是混沌的序,这就是语言的序。

2语言的运动有急流和缓流。

语言的外层比较活跃,运动速度比较快,这是语言运动的正常表现,不要笼统的认为语言里越稳定的越规范。

3语言工作还有进进退退。

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能动地促进语文工作。

(3)语言的运动也可以归结为语言的潜和显。

语言的时空分布既反映了语言的层次,也反映了语言的运动。

1时间分布

表示年数的“龄”可以组成工~军~艺~"等据此可以仿造一个词龄",一般表示词语显现的年数,有时候表示词语的某一方面显现的年数。

如5年的“误导”。

词语的时间分布式多种多样的,也是动态变化的。

有些词语是在一个时期非用不可的,如“官贷”

2空间分布

现代汉语有些语料的字、词、句、义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广泛频繁,有些使用面则相对狭窄或使用不多。

从地域来说,有些词语比较多地在某些社区通行,它又不是方言。

方言进入普通话也有个动态的过程。

如“炒鱿鱼”为粤方言词。

城市和农村也不相同。

在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流通也是不同的。

3词语时空分布的结合。

(4)语言是个巨系统,惯性很大。

语言的运动有个惯性。

语言现象的变化,启动起来比较慢,动起来以后,要它停止或者改变路线,也比较慢。

这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很重要的内部规律。

语言是个历史形成的巨系统。

语言还有很强的社会性,语言的使用涉及到方方面面。

语言工作要适度超前,不要追求立竿见影,要重视后效应。

(5)及时发现新的好的语言现象。

二、动态理论的内容(内容和意义,应用语言学概论课本,可选择背)

动态理论主张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语言、语言应用和语言研究。

基本内容大体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

2,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

3,语言研究要动稳结

一是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

所谓语言动态性的认识,是说自觉地看到语言是以动态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

要认识到语言的动态是语言的主导方面。

静态只是运动速度相对平衡时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为了研究、说明、解释的需要而假想出来的状态。

二是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

应用语言学要研究解决应用中的问题。

从实践到理论是动态,从理论到实践也是动态,实践和理论的互动当然更是动态。

对语言的认识既是实践性活动,也是理论性活动。

就理论认识而言,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人们很难完全一下子认识清除。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是,对语言的认识并不会结束,语言的动态性使得这一论断更加明确了。

语言的运动有急流和缓流,语言文字工作实践也有进进退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才有助于能动地促进语文工作。

三是语言研究要动稳结合。

强调语言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反对稳态研究。

纯粹的动态或者稳态研究是不存在的。

语言的自我调节是为了适应人们交际、思维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语言研究必须考虑到语言的这一事实。

另外,无论是动态的研究还是稳态的研究,都要为动态的交际服务。

总之,上面所说的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认识到语言的动态性,把动态看做语言的本质特征,自然会使自己对语言的认识随着语言的变化不断调整,而这也就形成了动稳的结合。

三、动态理论的意义

事实上,动态理论渗透在许多方面。

归纳起来:

1)语言是变化的,使用者不进则退,学习语言不能一次性完成;2)语言是变化的,语言不发展是最大的不规范;3)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应该在语言实际交际中进行;4)语言使用不使用,评价语言使用是否规范,不是看过去有或者没有这样用的;5)语言的中介现象是运动的;6)语言是个巨系统,语言的运动具有惯性,语言工作、语言研究、语言教学都要适度超前,不能追求立竿见影,要重视后效应;7)语言运动的方式和层次是语言的个性;8)语言发展的外部动力是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1),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

2),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