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46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docx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

医疗基础知识与医院管理学

1、医疗行业基础知识

(一)医疗行业组织构成

卫生组织机构(17类)医疗机构(7类)医院(5类)

1、卫生组织机构(包含以下三大类):

卫生行政组织:

各级政府或部门行使卫生管理的职能机构

卫生事业组织:

承担医药、卫生、保健、医学教育及医学科学研究的卫生事业机构。

群众性卫生组织:

主要是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相关的组织。

 

军队医疗行政组织

(1)卫生行政组织

 

(2)群众性卫生组织

2、医院:

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20种)

(1)专科医院:

五官类:

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医院

妇儿类:

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

从外及内:

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胸科医院、心血管医院、精神病医院

血骨肌:

血液病医院、骨科医院、麻风病医院

圆圆的:

结核病医院、肿瘤医院

美容整形:

美容医院、整形外科医院

其他:

职业病医院、康复医院、其他专科医院

(2)大类合并:

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

传染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胸科医院)

(2)医院的分类管理

1.按功能、任务、条件、水平等划分:

(1)一级医院:

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相当于乡(镇)、街道卫生院及中、小城市的区医院。

(2)二级医院:

是向多个社区提供多种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相当县、市级医院。

(3)三级医院:

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医院,相当于省级医院和医学院校所属附属医院,部分市的中心医院。

2按专业、性质划分:

综合医院(部属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地方医院、部队医院等)、专科医院(妇儿、传染、肿瘤……)

3按所有权归属划分:

公立、民营、外资、合资

4.按医学治疗手段划分: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学

5.按运行目标划分:

营利性、非营利性

(3)医师

1.医师分类

(1)根据执业医师法分:

二级四类

二级:

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四类:

每级分为临床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四类。

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只有蒙、藏、维三种。

(2)按学科分

(3)按职称分

2.医学搞定教育年限:

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

3.著名医学誓词:

希波克拉底誓词、医学日内瓦宣言、南丁格尔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言

2、医院人事管理基础知识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1.岗位类别

(1)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岗位等级

(1)管理岗位十级:

正部、副部、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办事员

(2)专业技术岗位:

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专业技术1-4级)、副高级(专业技术5-7级)、中级(专业技术8-10级)和初级(专业技术11-13级)。

(3)工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岗位(5级:

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

3.岗位结构比例

正三角型: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

3:

6。

(1)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2)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4.岗位基本条件

(2)医院定岗定编

1.医院定岗:

(1)按床位数来确定岗位数量,但是公立医院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岗定编已经成为许多医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院仅按床位数量作为人员编制的核定依据,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2)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根据各医院的规模和担负的任务,分为三类:

300床位以下的按1∶1.30—1.40计算;

300—500床位的按1∶1.40—1.50计算;

500床位以上的按1∶1.60—1.70计算。

综合医院承担医药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可在总编任务上增加5%-7%。

(3)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总编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总编的8—10%;

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包括了医士),护理人员占50%(包括了助产士),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包括了放射医师),其它卫技人员占8%(包括了理疗医师、病理医师、营养医师、麻醉医师)。

(4)临床科室负责人的配备

1)科主任:

25床以上的科设科主任,超过40床可增设副主任。

门诊任务较多的科,病床虽少于25床亦可设科主任。

门诊及病床任务均较少的科,可由其它有关科的科主任兼任。

2)主治医师:

25床以上的科设主治医师。

病床虽少于25床,而门诊任务较多的科亦可设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与住院医师按1∶3—4配备;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按1∶2—3配备。

3)科护士长:

各科设护士长(助产士长),病床多时可设副职。

(5)护理人员、助产士的配备

1)护理人员包括护士和护理员。

护士和护理员之比以3∶1为宜。

2)病房护理人员担当工作量不包括发药及治疗工作在内,发药及治疗工作每40—50床设护士3—4人。

3)门诊护理人员与门诊医师之比为1∶2。

4)住院处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2∶100。

5)急诊室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5∶100。

6)婴儿室护理人员与婴儿病床之比为1∶3—6。

7)注射室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2—1.4∶100。

8)供应室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2—2.5∶100。

9)设有观察床的护理人员与观察床之比为1∶2—3。

10)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台之比为2—3∶1。

11)助产士与妇产科病床之比为1∶8—10。

12)病房、门诊、住院处、急诊室、观察室、婴儿室、注射室、手术室、供应室等单位,每6名护理人员(助产士)增加替班1名。

(6)医技人员的配备

1)检验人员:

检验师与病床之比为1∶100—120,其它检验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30—40。

血库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20—150。

2)药剂人员:

药剂师与病床之比为1∶80—100,其它药剂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5—18,中药炮制、制剂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60—80。

3)放射人员:

放射医师与病床之比为1∶50—60,技术人员与机器台数之比为1.3—1.5∶1。

4)理疗人员:

理疗医师与病床之比为1∶100—150,其它理疗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50—100。

5)营养人员:

营养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00—130。

6)病理人员:

病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1∶100—130。

7)麻醉人员:

麻醉人员与手术台之比为1—1.5∶1。

8)口腔科技术员: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数内进行调配。

2.医院定编的几种方法:

(1)效率定编法:

按劳动定量计算定员人员

医生数=

(2)比例定编法:

按医院职工总人数或某一类人员的总人数的某个比例计算出其他人员的定员人数(经验数值)适用部门:

部分医技人员、门诊护士、供应室护士

(3)看管定编法:

根据机器数量、开班的班次和员工看管定额(床位数)计算定员人数

适用部门:

部分医技科人员、手麻科人员、住院医生等

(4)岗位定编法:

根据工作岗位的数量、岗位工作量、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工作班次和出勤率等因素计算定员人数。

这种方法很难找到计算公式,工作抽样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

适用部门:

急诊科护士、行政后勤人员等

(5)业务分工定编法:

根据组织机构、职务岗位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来确定人数。

这种岗位的工作内容广泛、工作量不易计算,工作效率和个人能力、工作态度有关,两伙操作有难度。

适用部门:

行政后勤人员等

3.

(1)门诊医师的定编(效率定编法)

根据每年下达的门诊医生人年工作量计算编制(诊疗标准)

门诊医生人年工作量=每病种、每小时工作量*每天工作小时(扣除工作的准备时间)*每周工作日天数*年工作周

6*6*5*52=9360人/年(眼、耳、传染、内科、妇科)

7*6*5*52=10920人/年(外、皮肤)

5*6*5*52=9360人/年(中医、小儿科)

确定实际人数时需要考虑年休假情况以及实际的出勤率、实际业务工作时间等因素

(2)住院医师的定编(看管定编法)

住院医师按实际床位配制,以93%床位使用率计算所需医师编制(主要用于床位使用率不足93%时计算。

当医院床位使用率远低于93%时,可适当降低该指标的计算标准)

住院医师数=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规定每名医师承担床位数*机动数(125%)

其中每名主要医师承担的床位数为:

内、外、妇、结核、眼、耳鼻喉、口腔、皮肤、中医科15-20张

传染、小儿科为10-15张

(3)住院护士的定编:

方法1:

床位排班定编法:

住院护士编制,考虑每名护理人员承担的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的病床数及按93%床位使用率计算,护士编制要考虑增加了护士长、替班人员和和科室的实际需要名额。

按小儿科、内外妇结核传染科、及五官皮肤中医等分,日班8-16不等,小夜班14-26不等,大夜班24-36不等。

案例:

某医院综合病区设置病床48张,病床使用率93%,日班护士没人看管12张病床,小夜班护士每人看管18张病床、大夜班护士每人看管34张病床,激动比率为1.25,则应配备的护士人数为:

护士数=(48*93%/12+48*93%/18+48*93%/34)*1.25=9.51

该院区定编护士数:

9.51+护士长1=定编为11人(含机动数)

方法2:

测定工时法:

应编护士=(各级护理所需时间+间接护理时数)/每名护士每日的工作时间*机动数

工时测定的步骤

(1)确定被测定者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测定项目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2)列出所测项目的全部所需的操作步骤

(3)用秒表测定每一步所需时间,每一步骤所耗工时之和称为总工时

(4)有些操作人员在被测时可能因为额外因素造成误差,可让几个操作者对同一项目同时几次操作测定工时,取其平均值

护士一般护理工作汇总

各级护理所需时间和间接护理时数通过罗列具体护理项目清单,统计计算各项目的平均耗时和频次得出。

护理项目清单示例:

每日直接护理的内容:

床头交接班(一日三次)、晨间护理、口腔护理、晚间护理、整理床位、协助进食、晚间护理、肌肉注射、送药喂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入院病人评估、抽血化验、巡视病人、心理护理、卫生宣教

每日间接护理内容:

晨会口头交班、护理查房、抄写及处理医嘱、核对整理医嘱、输液前准备工作、体温单的绘制、肌注前的准备工作、书写交班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单、病人拍片检查或手术的准备

案例:

某病区以及护理6人,二级护理10人,三级护理10人。

一级护理每个病人所需时间按4.5小时计算,二级护理每个病人所需时间按2.5小时计算,三级护理每个病人所需时间按0.5小时计算。

该科病房间接护理时数为13.3,病房护理的机动数按1.2计算,则应配备的住院人数为:

所需护士人数=(6*4.5+10*2.5+10*0.5+13.3)/8*1.2=10.55

该病区定编护士数:

10.55+护士长1=12

(4)医技科室人员配备按医院开设床位和实际工作量发展趋势确定编制。

方法1:

按门诊人次计算

某医技科室编制=全院平均每日门诊次数*每一门诊人次所需时间/某医技科室没人每日工作时间*机动数

方法2:

按床位总数计算

某医技科室编制=全院编制床位总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每日平均所需时间/规定每名医师每日工作时间*机动数

(3)医院用工形式

1.按照编制划分,主要分为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

2.按照签订的合同类型,主要分为聘用制人员和劳动合同制人员。

3.其他劳动关系形式,包括退休返聘人员等。

人事代理与人才派遣两者的不同:

从法律关系看,两者存在根本的不同,人才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过是由人才派遣到具体用工单位去;而人事代理机构只是受用人单位委托,替用人单位管理劳动者的人事关系及保管档案等工作,从法律关系上讲,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事代理机构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

3、医院管理学

(1)医院发展与医院管理学概述

1.医院管理:

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整体运行功能,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

2.研究对象:

医院系统及其各个层次的管理现象和规律,医院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制约条件。

3.医院的发展趋势:

(1)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2)专业分工精细和多学科协作;

(3)医疗设备先进和医院建筑的现代化;

(4)医院从医疗型转向医疗、预防、保健型;

(5)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

(6)重视人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4.医院的性质:

福利性、生产性、经营性

5.医院管理的学科体系分为:

综合理论、应用理论

6.医院发展阶段:

古代萌芽时期、初期医院形成时期、近代医院正规划发展时期、医院现代化发展时期

1910年<美>豪兰提出医院管理是一门独立科学。

1935年<美>麦克依陈出版《医院的组织与管理》,开始形成医院管理学体系。

(二)医院组织管理

1.医院部门划分:

必备委员会

诊疗部门(各临床科室)

辅助诊疗部门(医技科室):

药剂科、营养科、放射科、检验科等

机关职能管理与后勤保障管理(主要是总务科)

护理部门

2.医院组织的主要类型

直线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复合型

3.医院组织架构基本功能:

实现目标、智慧、监督、管理、沟通协调、服务、维护安全

4.医院规模的设置

医院规模的大小通常是以医院的病床数来衡量,病床数通常又是人员编制的重要参考标准。

有关标准;

(1)每千人口至少拥有的床位数,我国现行的标准是:

新建城镇每千人口设综合床位5-7张;新建工矿企业每百职工设综合病床1.3—1.8张。

(2)综合性医院各科病床的编设比例

科别

百分比

科别

百分比

内科

30

传染、结核科

6

外科

25

眼科

3

妇产科

15

儿鼻喉科

2.5

儿科

10

口腔科

1.5

中医科

5

皮肤科

2

 

5.各部门人员编制方法

①门诊各科医师编制方法:

某医疗科应编医师数=科日均诊疗人次×平均每名病人所需诊疗时间÷每名医师日有效工时值+机动数

式中的机动数一般为25%,每名医师的日有效工时单位值为45分,下同。

②病房各科医师编制方法:

某科病房应编医师数=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日均所需诊疗时间÷每名医师日有效工时值+机动数

③护理人员编制方法

计算公式1:

某科病房应编护理人员数=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日均所需护理治疗时间÷每名护理人员日有效工时值+机动数

计算公式2:

某科病房应编护理人员数=各级护理实际病人数×各级护理平均所需时间÷每名护理人员日有效工时值+机动数

④医技科室人员编制方法

医技科室门诊人员编制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医技科门诊应编数=日均门诊人次×每人次门诊平均检查件数×检查平均耗时÷医技科工作人员日有效工作工时值+机动数

医技科室病房人员编制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医技科病房应编数=床位数×每名病人平均检查件数×检查平均耗时÷医技科工作人员日有效工作工时值+机动数

⑤街道、乡村医院工作人员的编制方法:

某医院应编工作人员数=地域人口总数÷每工作人员规定服务人口数+机动数

(3)人事管理

1.医院人员选拔的方式

(1)传统方法:

领导发现、他人举荐、组织考察和考试选拔等。

(2)现代方法:

能力测验、面谈、三结合选拔方法(民主推荐、专家考评和组织考察相结合)及试用等。

2.医院培训的方法

(1)按工作岗位划分:

不脱产培训、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

(2)按培训时间划分:

长期培训、中期培训和短期培训

(3)按培训形式划分:

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专业证书制度

3.考核的方法

(1)定性考评:

自我考评、民主测评和上级考评

(2)定量考评:

考试、现场考核、评分量表及业务技术档案等

4.医院领导体制

(1)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该体制下,党委集体领导;院长在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医院行政指挥;医院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2)院长负责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此种领导体制)

(3)董事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主要在一些中外合资医院或国内股份制医院实行)

(四)医疗管理

1.医疗管理的原则

(1)病人第一的原则;

(2)安全有效的原则;

(3)首诊负责制的原则;

(4)重点加强的原则。

2.门诊工作的特点

(1)病人集中并且流量大;

(2)门诊医生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时间短暂;

(3)门诊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4)就诊环节多而复杂;

(5)门诊是方便而经济的医疗服务方式。

3.住院诊疗管理的任务

(1)为住院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2)为住院病人提供良好的诊疗条件和环境;

(3)为医务人员和医学生提供临床实践场所;

(4)为开展临床科研提供重要基地。

4.住院诊疗组织的特点

(1)以病房管理为中心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

(2)以三级医生结构为核心,医疗业务活动为重点的管理体系;

(3)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4)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反馈调节作用明显。

5.住院诊疗的业务管理

(1)检诊

(2)查房(3)会议与病例讨论(4)治疗(5)病历书写(6)晨会与值班(7)随访

6.重点病人的诊疗管理

(1)ICU的类型

重症集中监护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CCU、麻醉及术后监护病房、新生儿监护病房、肾透析病房等

(2)中心ICU应选在全院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手术室相近。

(3)ICU的人员编制:

各级医师总数与ICU总床位数之比为1.5—2.0:

1,护士总人数与总床位数之比为3—4:

1。

(4)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7.急诊科

(3)急诊科的布局

1)有一相对独立的急诊区,有鲜明的标志;

2)有独立的出入口,运送病人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入口处;

3)急诊科大门要宽敞,候诊走廊要宽大;

4)布局要减少病人穿叉和往返;

5)要求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保持通风和采光;

6)设立独立的挂号、收费、取药、检验、放射、住院处等或要靠近这些部门。

(1)急诊科的特点

1)时间性特别强;

2)随机性比较大;

3)病种涉及面广;

4)任务重、责任大;

5)医疗纠纷多。

(2)急诊科的设置:

1)把急诊工作作为医院门诊的一部分,属门诊部管理;

2)与门诊部并列的科室。

8.院前急救

(1)广州模式:

是由急救指挥中心负责调度,以若干个医院急诊科为中心,实行分区域、分科负责急救工作的模式。

(2)重庆模式:

急救中心依托一家大医院的模式。

(3)上海模式:

医疗急救中心及所属分站与市内一些医院紧密协助的模式。

(5)护理管理

1.护理体制:

个案护理、责任制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包干护理、混合制护理、特殊包干护理

2.护理人员编制的原则

(1)满足护理工作需要原则

(2)能级对等原则(3)合理比例原则(4)经济效益原则(5)动态原则

3.护理人员定编:

(1)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编制表

计算基数(床位)

护理人员数

护理人员与床位之比 

100

46-49

1:

2.11 

200

91-97

1:

2.13 

300

149-160

1:

1.94 

400

201-216

1:

1.92 

500

288-306

1:

1.68 

(2)按实际工作量计算:

护士人数=各级护理所需时间总和(小时)/每名护士每天工作时间(小时)+(1+机动比例)

4.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

(1)病房管理标准

①病室内外必须清洁、整齐、安静、舒适;

②病室陪护率全院在5%以下,争取无陪护;

③加强对探视、陪住人员的管理;

④预防医院感染和护理合并症的发生;

⑤定期征求病人意见和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

(6)医院质量管理

1.医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

(2)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

(3)系统管理的原则,强调全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的质量;

(4)标准化与数据化的原则;

(5)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2.医院质量评价的三级结构:

(1)医疗基础条件质量(结构质量):

人员(教育背景、资格、人员结构等)、医疗技术、仪器设备等。

(2)医疗工作环节质量(运行质量):

主要指医疗技术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医疗服务终末质量(成果质量):

对主要质量指标的评价,如病死率、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等。

3.常用工具:

(1)流程图

(2)因果分析图(又叫鱼刺图)

作图的步骤:

1 确定分析对象,明确问题;

2 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特性原因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3 把影响因素分成小、中、大原因;

4 绘制因果分析图。

(3)分类法

(4)排列图(也叫帕累托图)

绘制的步骤如下:

1 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

2 将数据按原因分层,并计算各原因的频数和累计频数;

3 绘制排列图;

4 寻找少数关键因素,采取措施。

(5)直方图

(6)控制图

制作方法:

1 选取医疗指标的历史资料,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

2 计算控制图中线

3 计算离散指标

4 计算上下控制界限

5 先做分析用控制图,再做管理用控制图。

(7)相关图(散点图)

(8)甘特图

 

(7)医疗安全管理

1.医疗不安全:

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凡是由于医疗系统的低能状态或医疗管理过失等原因而给病人造成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均属医疗不安全。

2.医疗纠纷:

所谓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

3.医疗纠纷增长的原因

(1)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水平提高和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2)有些医疗主体因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等原因造成医德水平降低,服务态度下降;

(3)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

(4)医患关系因医疗保险的实施而呈现多样化。

(八)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

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2.医院感染按照病原体的来源可分成:

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

(九)医院科教管理

1.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1)从传统的分科向现代的专科化、综合中心化转变;

(2)从专业技术特色向功能优化拓展;

(3)从依靠学科带头人转向注重学科带头人与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并举;

(4)更注重重点学科的带动效应;

(5)从信息的单向、双向交流向国内乃至国外网络自动化发展。

(10)医院信息管理

1.医院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利用信息内容有限

2 信息处理的手段相对落后、效率低下

2.针对上述问题,应关注

1 全面、系统、深入地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