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657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建议Word文档格式.docx

十一五时期积累的建设成果和不断完善的发展环境,为吕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困地区,仍是迈入总体小康水平的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模式仍是资源依赖型、发展粗放型,产业结构偏于重型化、生产呈现初级化。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地下资源丰富与地上生态脆弱不协调的问题;

财政收入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问题;

发展速度加快与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的问题;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既有排名全国全省前列的县市、又有国家级贫困县的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产业政策约束、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快与基础设施欠账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着吕梁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影响着吕梁更高水平小康目标的实现。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更加注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施五个转型三大跨越发展战略,简称五三发展战略,创造一个科学发展的吕梁模式和吕梁速度,到十二五末跨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市行列。

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是:

全面实施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生态转型、观念转型、管理转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梁模式。

经济转型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推动吕梁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推动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

要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产品基础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企业化管理经营农民。

要从二产独大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要大力推进以现代煤化工基础建设为重点的工业新型化,从挖煤为主、过分依赖资源的传统工业,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转变;

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向以园区为载体、清洁生产、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变。

服务业要由各自为阵、方式陈旧、体制落后,向以生产、流通、消费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转变。

要用信息化改造引领现代产业、用高科技武装现代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引领现代产业。

要大力发展民生产业,积极开发扶贫产业。

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市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城镇转型就是要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型。

着力推进两个城镇带建设,即以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为主的太原都市圈城镇带建设和以离石区为中心的1+3城镇群和大县城、重点镇城镇带建设。

要以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县市城区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培育城市特色,树立城市形象。

要科学布局城镇生产力,完善要素市场。

推进城镇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要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围绕大矿区、大企业、大园区规划配套小城镇建设。

要重点发展联动城乡的中心集镇,推进移民搬迁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

通过城镇转型,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共同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生态转型就是要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

要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形成节约能源、科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摒弃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大力推进以生态吕梁建设为重点的城乡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从产业到社会、从生产到生活的全循环,建设循环社会;

要大搞荒山绿化,建设生态林工程、经济林覆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身边增绿工程。

采取地下补地上,煤炭补生态的办法,从资源开发、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全方位实施循环发展,闯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观念转型就是要使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进一步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

要从四平八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量小眼窄的保守型、封闭型,转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文明大气的改革型、开放型。

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紧紧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形成的国内外产业重组、市场分工带来的市场机遇,重新配置市场资源,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重大政策机遇,用足用活国家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勇于改革制约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要紧紧抓住资源型经济开发初期的后发优势机遇,用好国家把吕梁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的优惠政策,认真吸取国内外资源枯竭城市、大型矿区地面沉陷区改造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提前转型,坚持走全面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管理转型就是政府要由粗放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转型;

由经济主导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

由以物为主,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向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转型。

管理转型的重点是政府要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共权益有机统一;

要围绕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加大公共财政支出,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让各阶层人民逐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要把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作为政府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社会管理方法创新,建设平安吕梁。

要把社区管理、村民自治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

政府转型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各级干部要树立认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作风,确保管理转型。

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是:

实现经济总量大跨越、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跨越,创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吕梁速度。

经济总量大跨越,就是要继续推进343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八位一体、七基共建举措,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GDP和财政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到十二五末,经济部量翻番。

固定资产投产大跨越,就是要以5115工程为部抓手,实施实施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建设、大企业承载、集群化推进的产业发展战略,集中5年时间,举全市之力重点实施1000个总投资1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

城乡居民收入大跨越,就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努力实现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实施五三发展战略,是吕梁市委认真贯彻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出的重大举措,是省委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的吕梁化、具体化,是实现吕梁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的总纲领。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着增强,就业持续增加,主要经济指标大翻番。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以安全生产为保障,以科学发展为支撑,以节能减排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经济向综合型经济转型。

逐步形成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优势工业作支撑、现代服务业作保障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突破。

全面推进一港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以空港、公路网、铁路网建设为中心,电网以保障供应为重点,水利网以提供可靠水资源为目标,通信网以全部覆盖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城镇化进程取得重大成效。

按照全省人字形城镇化总体布局,打造吕梁山上、山下两条城镇带。

强力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打破城乡二元化格局,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以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全市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按要求完成山西省新五个覆盖任务。

城乡居民收入普通增加。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着提高。

努力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大创新与试验力度,科学谋划生产力布局

5、抓住转型综改试验区机遇先行先试。

要抓住用好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开放机遇,在过去探索发展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各项转型工作,最大化地利用好现有的政策,搞好各项政策的衔接配套。

要坚持创新和改革,充分发挥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品牌效应,善于把试验区带来的关注度转化为影响力、知名度转化为吸引力,找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找好新路径。

要抓住重点领域不等不靠,先行先试,要抓住关键环节,创新机制体制;

要抓住重点企业项目,闯出新路。

要把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与转型跨越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要搞好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利用好先行先试的平台,核心是要做好煤炭文章,走高端化发展的路子,打好循环经济的关键牌。

要围绕循环经济制定若干规划,在落实中向国家争取新的政策支持,解决好项目准入、土地供应、金融支撑,财政税收支持、环境指标等问题。

6、科学谋划生产力布局。

要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

要以两园经济为基础,以上大项目为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

对现有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落后产能,要逐步关停淘汰或搬迁改造。

要在煤水和土地资源富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

按全省一带三屏生态战略格局要求,建设好以吕梁山为主体的黄河干流和汾河源区生态屏障带。

对吕梁山东西麓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鼓励发展以林果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林业。

对自然文化保护区、重要水源地,要禁止开发。

着眼于吕梁市区长远高端发展目标,在北川河上游方山县境,东川河上游信义镇、吴城镇境内要以发展生态旅游、轻工产业、第三产业为主,严禁新上煤焦化工产业,逐步转产、迁移原有污染企业,确保吕梁市区优良的生存环境。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重点围绕市县城区、大矿区、大企业、大园区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电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要以一港五网(空港、公路网、铁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吕梁民航机场、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太原中卫银川铁路吕梁段及吕梁临县支线,太原兴县铁路,阳泉曲双池铁路和西纵高速、环城高速公路以及列入规划的国省道、县乡公路、旅游专用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快客、货运站建设,加强大矿区、大园区公路建设,筹划一批新的交通项目,尽快实现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把吕梁打造成全省六大交通枢纽之一。

要以保障电力供应为重点,加快在建设和规划中的电源项目建设步伐,筹划实施一批以1000千伏为龙头、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为基础的重点电网项目,增加新的电源点建设项目。

要以建设覆盖全市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吕梁供水网络体系为抓手,加快各项兴水工程建设。

8、继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强科学规划引导,坚持民营主导、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的思想路,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要发挥各县市区资源、产业、技术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突出地域特色,全面提升产业农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休闲农业、旅游等新型服务业。

打破行政区划。

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市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各县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势互补。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县域流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

争取部分发展优势县市进入全省经济10强县,部分县以单项成果进入全省争先进位10强县。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首要目标,进一步完善项目整合、资金捆绑、企业帮建、单位帮扶四项机制。

紧紧围绕大县城、大集镇、中心村战略,以完善功能、发展产业为重点,在完善提升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基础上,全面完成五四工程。

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和发展动力五个方面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面实施百村行动计划,每年重点打造一秕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好、辐射能力强的高标准新农村。

10、园区化引领现代化农业。

要坚持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以农业跨越、农民增收、农村积聚发展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农业产业。

按照优化区域布局、扩大核桃、稳定红枣、优化小杂粮、提升畜牧业的思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规模经营示范区。

实施大品牌、大园区的发展战略,打造全国着名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围绕城市扩容人口增加,进一步搞好山上山下菜篮子基地建设。

依托省513工程和我市5115农业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包括两大核桃林带、三大农业片区、四大畜牧养殖基地、十一个农业生态园区、十个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

1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粮食、林果、畜牧、蔬菜、劳务五大特色富民产业开发力度,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鼓励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要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要创新以工补农、以煤补农新模式,全面启动千企扶千村结对帮扶行动,帮助资源贫瘠、经济薄弱的村庄实现整体脱贫。

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困难、医疗、教育、就业支助体系,重点在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12、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完善农村宅基地建设,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按照有关规定,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渠道。

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引导社会资金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社等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确保按要求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研究农业保险体系,开发三农保险产品。

扎实推进文水“全国特色农业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的相关工作。

全面落实农业各项补贴政策。

加大对集中连片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奖补力度。

四、坚持走工业新型化道路,夯实现代产业基础、

1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继续完善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实现煤炭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提升煤炭、焦炭、电力三大传统产业,推进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

鼓励煤炭企业通过改革和转产转型,实现安全发展、多元发展、循环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铝工业、钢铁工业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按照总量控制、产能置换、上大关小、扶优劣汰的原则,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促进煤焦、煤电、煤化工等上下游产业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14、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

现代煤化工要以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和煤气化两条路径为主,围绕气、醇、烯、苯、油五条主线,重点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精细化工等,把吕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现代装备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培育壮大煤机制造、机械加工、矿用设备、机床铸件四大类机械加工产品。

新型材料工业要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加工制品转变。

特色食品工业要做大做强白酒、醋、饮料等优势产品,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加工、干鲜果蔬等特色产品。

积极开发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

15、全面推进园区建设。

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继续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全面提升纳入统计范围的七大工业园区,壮大发展柳林高红工业园区、岚县普明工业园区、离石信义工业园区,积极支持“山西兴县资源环保型循环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汾阳市杏花酒业集中发展区和临县三交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以大园区承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推进企业集群。

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园区。

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提高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

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提升吕梁产业层次和整体发展水平。

1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严格市场准入,凡是新上的项目,必须把是否符合循环经济要求作为准入标准;

凡是新上马的资源型项目,必须规划上马非煤产业项目。

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放到推进科学发展的煤产业位置,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循环型社会,使循环经济成为吕梁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全面推进煤炭、冶金、电力、煤化工等各类产业循环化发展,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矿井水、中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要努力促进山上山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形成区域循环、共同发展的格局。

努力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吕梁。

17、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化引领现代产业,以高科技武装现代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信息化应用和智能化水平。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全面提高城乡信息化发展水平,建设数字吕梁。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巩固发展新优势

1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吕梁市区为中心,以两条交通带(太中银、青银高速和307国道,中南部铁路大通道、西纵高速)为支撑,重点打造一核两翼两带吕梁物流业发展平台,即:

以离石柳林物流圈为核心,以孝义、汾阳、文水物流圈以及临县、兴县、岚县物流圈为两翼,以太中银铁路吕梁物流通道和中南部出海铁路吕梁物流通道为两带,充分利用各铁路站场、高速公路出口以及各类交通结点,依托生产园区和大型企业的分布,积极推进综合物流园区、产业物流园区和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要立足吕梁,面向环渤海、华北、大西北,以专业物流为支撑、以县市区域共同配送为特色,构筑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将吕梁建设成为中西部结合区商贸物流基础。

19、大力发展精品旅游业,要组织高水平专业队伍,深入研究吕梁自然、人文、红色及两园经济旅游资源的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格局,规划大景区、构建大路线、组织大旅游。

依托吕梁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四色文化旅游品牌。

依托临县碛口名胜风景区、柳林三交黄河三峡母亲峰、石楼黄河天下第一弯景区开发,形成黄河黄土风情游;

依托关帝山综合旅游开发区、方山北武当山、交城庞泉沟、文水苍儿会、交口云梦山、离石千年旅游景开发,形成绿色自然生态游。

依托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以及交口大麦郊等毛主席指挥部旧址景区开发,形成红色旅游线路;

依托汾酒工业园区的提升开发,形成白色汾酒文化游。

同时要发挥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以北武当山、交城卦山、玄中寺、离石天贞观和汉像画石博物馆为主的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游。

围绕全市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加快建设旅游循环二级公路,开发沿黄旅游文化走廊和沿交通干线精品旅游带。

把吕梁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旅游基础。

20、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加快金融体制创新,通过增资扩股、联合重组等方式,建立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要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拓宽金融对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渠道。

要重点培育村镇银行、民营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开发多种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把更多的煤矿退出资金、民间闲散资金积聚起来,让资金变资本、资产变资本,实现利益最大化,逐步缩小存贷差,重点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问题。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使之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推动力量。

21、加快发展城乡服务业。

大力发展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业,开展农用物资、商品杂货下乡服务活动。

积极发展城乡电子商务,建成特色突出、辐射面广、配套支撑完善、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的城乡电子商务平台。

推进农村三网融合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城乡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化。

积极组织农村特色产业文化艺术节,以庙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会展业,推动民间特色手工艺品与特色旅游业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全方位服务。

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22、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12735五级城镇体系建设,即建设一市(吕梁市)四区(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两个次中心城市(汾阳、孝义),7个县城和30个重点中心集镇、500个高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