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91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注意事项: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做答

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

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5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

1.线粒体的功能是:

A.水解蛋白质B.自我复制  C.合成脂类  D.产生ATP

解析:

水解蛋白质主要是溶酶体的功能,自我复制说法不贴切,线粒体某些结构非线粒体复制,合成脂类与内质网有关;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果产生了ATP。

所以选择D

2.秋水仙素对细胞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抑制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融合  D.破坏微管结构

解析:

秋水仙素阻断了微管的装配,破坏了其结构,使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

所以选择D

3.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是在    中进行的:

A.线粒体    B.溶酶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解析:

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是蛋白质加工的过程,核糖体合成多肽,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所以选择C

4.参与体内供能反应最多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磷酸肌酸    B.三磷酸腺苷

C.PEP        D.UTP      E.GTP

解析: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参与体内供能反应最多。

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UTP:

尿苷5’-三磷酸;GTP:

鸟嘌呤核苷5’-三磷酸。

所以选择B

5.在生物信息传递中,下列哪一种还没有实验证据:

A.DNA→RNA      B.RNA→蛋白质  

C.RNA→DNA      D.蛋白质→DNA  E.上述四种

解析:

A为转录过程,B是翻译过程,C是反转录过程,只有D没有实验证据。

所以选择D

6.孢子囊是真菌的    结构:

A.在其中形成孢子    B.用于从培养基中获得营养

C.进行光合作用    D.合成蛋白质

解析:

真菌的孢子囊内形成孢子。

所以选择A

7.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干扰机体细胞和组织生理作用的物质是:

A.毒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干扰素

解析:

毒素具有干扰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理作用;细菌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抗生素是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抑制病毒增殖的物质。

所以选择A

8.人类的疟疾是由    引发的疾病:

A.原生动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解析: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

所以选择A

9.关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解析:

不管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20多种。

所以选择B

10.一个光合单位包括:

A.天线色素系统和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B.ATP酶复合物和电子传递体

C.电子传递体和NADPH                D.ATP酶复合物和P700

解析:

光合单位=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光合蛋白进行光能的传递和转换。

所以选择A

1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产物: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解析:

2--磷酸甘油醛不属于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应为2--磷酸甘油醛酸才是。

所以选择C

1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α--碳原子是不对称的,但    除外。

A.丙氨酸    B.组氨酸  C.甘氨酸  D.谷氨酸

解析:

甘氨酸的R基是氢原子。

所以构成了α--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相连,构成了对称。

所以选择C

13.青霉素直接影响细菌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解析:

青霉素干扰肽聚糖的形成,而肽聚糖是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所以选择A

14.原核生物都有: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E.中心体

解析:

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所以选择B

15.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

B.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C.所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细胞器

D.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有的原核生物也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呼吸产能。

所以选择C

16.离子通道一般都具有选择性,K+通道允许:

A.K+通过,Na+、Ca2+不通过    B.K十、Na+通过,Ca2+不通过

C.K+、Ca2+通过,Na+不通过    D.K十、Na+、Ca2+通过,Cl-不通过;

解析:

题目中涉及到选择性,只能通过K+

选择A

17.下列哪种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G1–G2-S-M

C.G1–S-G2-M          D.M—G1—S—G2

解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三个阶段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分裂期(M)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所以选择C

18.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分裂前期    D.减数分裂后期

解析: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逐渐形成四分体,

所以选择C

19.鞭毛摆动和细胞分裂收缩环的作用主要分别涉及细胞骨架:

A.微管与微丝    B.中间纤维与微管  C.中间纤维与微丝  D.都是微管

解析:

鞭毛由微管组成,细胞分裂末期赤道部位会出现很多细微的纤维,形成收缩环,其成分是肌动蛋白丝,是微丝。

所以选择A

20.以下哪个说法最有可能是错误的:

A.将一个M期细胞与一个间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间期细胞发生染色体聚集,这个实验说明M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诱导染色体聚集的因子

B.用紫外线照射一个培养中的G1期细胞,发现G1期细胞不再走向分裂,这个实验说明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

C.将一个G1期细胞与一个S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G1期细胞发生染色体复制,这个实验说明S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促DNA复制因子

D.癌细胞可以无限制的分裂是由于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丧失了活性

解析:

D没有事实支持,只是说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所以选择D

21.香蕉属于哪种类型的果,食用的主要部分属于哪部分结构:

A.蒴果、真果;花托            B.干果、假果;内果皮

C.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    D.浆果、真果;内果皮和胎座

解析:

香蕉果实是肉质果实,即为浆果,由内果和胎座发育而成,所以属于假果。

所以选择C

22.向日葵的管状花的雄蕊(群)属于:

A.聚药雄蕊    B.单体雄蕊  C.两体雄蕊  D.多体雄蕊

解析:

雄蕊的花丝分裂而花药相互联合称为聚药雄蕊,菊科和葫芦科植物都是聚药雄蕊,向日葵属于菊科。

所以选择A

23.初生分生组织中的      可以分化出维管束?

A.原表皮    B.基本分生组织C.原形成层    D.形成层

解析:

初生分生组织是由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

在茎的原分生组织下面,逐渐分化出原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的前身。

所以选择C

24.右图是单列射线切面图。

这是什么切面?

A.横切面  

B.切向切面  

C.径向切面

解析:

横切面射线呈辐射状,显示出射线的长度和宽度;径向切面的射线细胞象一堵砖墙,显示了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显示了射线的高度、宽度、细胞列数和两端细胞的形状。

所以选择C

25.菊花一般在秋天开花,要使其提前开花,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水分  B.温度  C.光照时间  D.养分

解析: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要使菊花提前开花,需要将日照时间缩短。

所以选择C

26.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不同,但根和茎的维管束又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连接的部位是下面的哪个部位?

A.上胚轴  B.中胚轴  C.下胚轴  D.胚根

解析:

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实际上是连接胚根与胚芽(根与茎)的部位;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称上胚轴;中胚轴见于某些属的禾本科植物,是鞘叶基部与胚盘之间缩小的组织。

所以选择C

27.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D.苔藓植物

解析: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高度进化的生殖方式。

所以选择C

28.鉴定植物细胞后含物,通常      。

A.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解析:

碘液与蛋白质反应呈黄色,与淀粉反应呈蓝色;苏丹Ⅲ与脂肪反应呈橘黄色。

所以选择C

29、在多年生木本茎的结构中,      射线是完全的次生结构。

A.髓射线和木射线    B.只有髓射线    C.只有韧皮射线

D.只有维管射线      E.只有木射线

解析:

髓射线是初生生长的产物,维管射线是茎次生生长的产物,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构成。

所以选择D

30.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棉花,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

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

解析:

地衣的细胞内没有大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棉花主要靠成熟区细胞大液泡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所以选择B

31.在保卫细胞内,下列哪一组因素的变化是符合常态变化并能促使气孔开放?

A.CO2含量上升,pH值升高,K十含量下降和水势下降

B.CO2含量下降,pH值下降,K+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C.CO2含量上升,pH值下降,K+含量下降和水势提高

D.CO2含量下降,pH值升高,K十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解析:

CO2下降才有气孔开放的必要,CO2下降便会导致PH升高,气孔开放需要吸收水分膨胀,水势下降,而促使保卫细胞吸水的原因之一是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

所以选择D

32.《农书》总结出水稻田由于早期过度施肥造成“苗茂而果不坚”的恶果,主要反映了如下生理规律:

A.营养生长过旺,会导致生殖生长失调    

B.过度施肥造成了植物吸水困难

C.顶端优势过强,影响了侧枝生长,导致结实率下降

D.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相矛盾,导致结实率下降

解析:

过度施肥与生长素浓度无多大关系,再结合苗(营养器官)果(生殖器官)便知道营养生长过旺,影响了生殖生长。

所以选择A

33.以下对蓝藻生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自养生物,含有叶绿素a,b和β胡萝卜素

B.含有固氮酶,可进行生物固氮    

C.无有性生殖现象

D.某些蓝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过量繁殖可导致水华的产生

解析:

蓝藻含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有些种类含有固氮酶可以固氮;以直接分裂、形成藻殖段、产生厚壁孢子等方式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某些蓝藻可导致水华。

所以选择A

34.光合作用过程中在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完成的反应步骤有:

A.三碳化合物的形成  B.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  C.NADP的还原  D.ATP的生成

解析:

三碳化合物的形成在细胞质中进行,NADPH和ATP的形成都在类囊腔以外的部位完成。

所以选择B

35.某一温室植物由于生长条件不当导致生长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以下哪些处理方式可缓解这种现象?

A.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    B.适当多施N肥,少施磷钾肥

C.提高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  D.适当提高所处环境的温度

解析:

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使得根部往深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而多施N肥,使叶面积增大;

提高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合成有机物增多;提高温度使地上部分生长更快;由此可见BCD都是加重了“头重脚轻”

所以选择A

36.下列过程中哪一个释放能量最多?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生物氧化  D.暗反应

解析: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少量的ATP,而生物氧化过程中H与O2结合产生大量的ATP。

所以选择C

37.三叶虫繁盛和衰落的时代分别是:

A.元古代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古生代  C.古生代和中生代  D.中生代和中生代

解析:

三叶虫繁盛时期是寒武纪和奥陶纪,衰落时期是志留纪和泥盘纪,这四个纪都属于古生代。

所以选择B

38.胚层的形成对动物进一步的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胚层都奠定了一定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下面关于不同胚层分化形成器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外胚层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B.消化道上皮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参与形成的

C.中胚层形成了肝脏        D.中胚层形成了肌腱和韧带

解析:

可借助以下口诀来记忆: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肝脏属于腺体,应为内胚层发育而来。

所以选择C

39.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绦虫是:

A.猪绦虫    B.牛绦虫    C.禽类绦虫  D.细粒棘球绦虫

解析: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分单性棘球蚴和多房性棘球蚴两种。

多房性棘球蚴能在人体内恶性增殖,极容易转移到其它组织,特别是肺和脑,危害性大。

所以选择D

40.关于贮精囊(seminalvesicle)和纳精囊(seminalreceptacle)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贮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纳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B.纳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贮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C.贮精囊和纳精囊是贮存精子的不同器官的名称

D.每条环毛蚓都同时具有这二种器官

解析:

可以根据字面的意思解决这道题,AB相互排斥,必然有一个错误。

蚯蚓在受精时将贮精囊贮存的精子注入另一条蚯蚓的纳精囊,纳精囊向粘液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完成受精。

所以选择B

41.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的是:

A.拂子介和海鳃  B.海鸡冠和海羊齿C.拂子介和海羊齿    D.海鸡冠和海鳃

解析:

拂子介属于多孔动物,海鳃、海鸡冠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海羊齿、海星、海胆、海百合、海参等属于棘皮动物。

所以选择B

42.右图为沙蚕身体前部的示意图.A、B和C部分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A.围口节,口前叶,口前叶

B.围口节,吻,口前叶

C.口前叶,口前叶,口前叶

D.口前叶,口前叶,吻

解析:

围口节是体节的一部分,并且包围了口,应该位于比较后面的部位,吻在前面。

所以蒙B

43.变态类型是昆虫分类的依据之一,不同类型昆虫在变态不同时期的名称存在差异.若虫是下列哪类变态类型的幼虫:

A.无变态    B.渐变态  C.半变态    D.完全变态

解析:

无变态:

幼虫与成虫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其它无差别,常见于衣鱼等低等昆虫;不完全变态分渐变态和半变态两种。

渐变态中幼虫(若虫)与成虫除翅逐渐成长和性器官逐渐成熟外,其它没有明显差别;半变态中幼虫(锥虫)与成虫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都不同。

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阶段,不出现若虫。

所以选择B

44.在遇到食物比较丰富的时候,许多动物可以尽量多地将食物放入口内;而这些食物常常不能被立即在体内消化,而是被暂时贮存起来。

以下结构中.不属于这类可以贮存食物的结构是:

A.蜘蛛的中肠    B.仓鼠的颊囊  C.草履虫的食物泡  D.原鸡的嗉囊

解析:

草履虫的食物泡仅仅是为了消化食物而形成的,其结构特点不适于贮存食物。

所以选择C

45.棉红蜘蛛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危害许多作物、果树和森林,尤其是对棉花,可使树木生病、死亡或者使作物减产。

关于棉红蜘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它是一些蛾子的幼虫

B.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在分类阶元上.它与蝎子的关系较与蜈蚣的关系近

C.棉红蜘蛛身体前端的头部主要由附肢组成.只有眼而无脑.称之为“假头”

D.棉红蜘蛛也常常吸食一些鸟类或哺乳动物的血液

解析:

棉红蜘蛛又叫红叶螨,属蜘形纲螨蜱目,蝎子属蜘形纲蝎目,蜈蚣属于多足纲。

螨虫目具假头,内无脑,外无眼。

所以选择B

46.哺乳类的舌后1/3味蕾所敏感的味觉是:

A.酸    B.苦  C.咸  D.甜

解析:

哺乳类动物的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比较敏感。

所以选择B

47.下列哪一组动物均有内鼻孔?

A.蛙、龟、鸵鸟、肺鱼      B.七鳃鳗、狗、猫、石龙子

C.草鱼、陆龟、鸭嘴兽、文鸟  D.文昌鱼、蟾蜍、肺鱼、鲤鱼

解析:

内鼻孔与口腔相连;文昌鱼、圆口类和鱼类没有内鼻孔,直到两栖类才出现内鼻子孔,肺鱼比较特殊,有内鼻孔。

所以选择A

48.下丘脑是:

A.中脑的一部分  B.前脑的一部分  C.后脑的一部分  D.菱脑的一部分

解析:

大脑包括前脑、中脑、菱脑,前脑可分成端脑(大脑)和间脑,下丘脑属于间脑。

所以选择B

49.蜂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A.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高    B.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低

C.等于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D.蜂鸟心脏跳动频率无法测定

解析:

蜂鸟由于个体小,新陈代谢速率比较快,血液循环快,所以心跳频率较高

所以是A

50.己知受血者为B型血,在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发生凝集现象,供血者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解析:

主侧指的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次侧指的是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

主侧不凝集说明供血者的红细胞无A凝集原,次侧凝集说明供血者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所以只能是O血型。

所以选择C

51.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应该是:

A.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B.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多

C.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解析:

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糖异生指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

所以答案只能选择B

52.哪一种消化液消化的食物最全面,消化能力最强?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E.小肠液

解析:

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只能初步消化淀粉;胃液主要消化蛋白质,不含有糖类和脂肪的酶;而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所以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能力最强;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小肠液中含淀粉酶、脂肪酶、氨基酸多肽酶和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事实上在消化中起辅助作用。

所以选择C

53.形成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A.Na+内流                  B.Ca2+内流

C.主要是Na+内流,也有Ca2+内流    D.主要是Ca2十内流,也有Na+内流

解析:

平滑肌静息时产生慢波电位,当平滑肌兴奋时,细胞膜对改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加,钙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超射,其中也有钠离子内流,但量很少。

所以选择D

54.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常常是: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解析:

主动脉弹性减弱使之在心室射血期不容易扩张,导致收缩压升高;心室回缩力减小,舒张压也升高。

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所以选择D

55.如果将狗的肾上腺皮质切除,可出现:

A.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    B.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C.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降低    D.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解析:

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保水。

所以选择D

56.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A.ACh    B.胃泌素  C.组胺  D.盐酸

解析:

胃泌素引起胃液分泌,起递质作用是ACH。

组织胺是引起炎症和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

盐酸为胃蛋白酶的活动提供了适应的酸性环境,但达到一定浓度又会对胃腺分泌有抑制作用。

所以选择D

57.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      B.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

C.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  D.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解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的所作所为,是动物个体和群体为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本要求,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动物行为既需要外部或者内部的刺激,又包涵了动物实现对刺激反应的过程。

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没有实现对刺激的反应,不属于动物行为。

所以选择D

58.动物的警戒色是用来:

A.吸引配偶                  B.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  D.吸引传粉昆虫

解析: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起警戒作用。

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所以选择B

59.Lehrman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l)全为雌鸟,单独饲养;

(2)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