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693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文档格式.doc

06年质量成本目标的设定

12.附表二:

XX年质量成本目标的分解计划

1.1质量成本的定义

质量成本:

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的总和。

1.2质量成本的结构

结合公司的情况,根椐在质量运作的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质量成本结构可作如下划分:

鉴定

内部损失

外部损失

预防

返修费用

复检费用

停工损失

事故分析处理费

料废净损失

索赔费用

退货损失

保修费用

折价损失

其它损失

供方评审费

质量培训费

质量奖励费

ISO体系保证费

质量改进费

进货检验费

工序检验费

产成品检验费

检验设备维修费

失效分析费

废品损失

1.3质量成本相关的名词定义:

a)质量预防成本:

为预防故障发生而所支付的费用;

b)质量鉴定成本:

为评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实验、检验和检查的费用;

c)内部损失成本:

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d)外部损失成本:

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1.4目前可按以上成本项目建立起质量成本管理平台的架构,并对以上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以后视情况可进行调整。

暂时的重点是统计、分析和控制有形损失,以后将步完善统计质量的无形损失。

2.各项目费用的含义与范围:

明确各成本项目的含义与范围,使相关人员都能准确理解,同时也使费用产生的部门与财务处理人员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操作时能分门别类,便于后续的汇总、统计分析。

成本类别

费用项目

含义与范围

备注

预防成本

对供应商评审所耗的人工费、

去供方现场所发生的差旅费等。

按月列支、累计

质量培训产生的所有费用(含人员工时,教师,场地,食宿等费用)

同上

用于质量奖励的费用

用于质量改进而投入的人工、设备、检测仪器、材料等费用。

向认证机构支付的认证费,认证人员的食宿费,日常的维护费等。

鉴定成本

外协外购件的检验、检测分析费用(主要为人工工资、加班、福利费用等),赴供方检验人员的差旅费等。

工序产品的检验、检测分析费用(主要为人工工资、加班、福利费用等),赴供方检验人员的差旅费等。

产成品的检验、检测分析费用(主要为人工工资、加班、福利费用等)。

投入的检验设备、设施、仪器、试剂、人工及相应的维修费用。

失效分析所产生的人工费用(主要为人工工资、加班、福利费用等)。

同上

顾客调查费

顾客调查时的人工费、差旅费、资料费、礼品费等。

内部损失费用

工件加工所耗工时、报废工件的材料费等

工件返修所耗加工工时

工件返修所耗检验工时

工件返修、报废所造成的

后面工序停工工时。

内部质量事故所耗人工工时

材料报废所发生的损失(加工工时费+材料费等)-减所得补偿的费用,主要针对供应商的退货而索赔时所产生的损失。

外部损失费用

客户向我司索赔的费用、我方处理客户申诉所产生的费用。

客户退货对我司造成的损失费用,暂只计直接损失,不计间接损失。

对客户机器进行维修所产生的费用(维修人员的人工费、差旅费、更换的零件费等)

因质量问题而降价卖给客户所造成的损失。

其他损失

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其他损失。

2.1质量成本在初期阶段只计算直接成本,即可直接计算出来的客观成本;

不计算产生的间接成本,无形的损失、主观估算的成本,如信誉损失等,因为这种间接或无形的成本较难估算,且偏差较大,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损失评估机制后方可操作。

3.质量成本的数据收集方法

3.1直接从财务数据中提取的成本数据

对于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中的人工费用、福利费用和检测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直接从财务的有关会计科目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同时记入质量成本。

3.2直接在费用发生时提取的成本数据

对于在预防和鉴定成本中的培训费、办公费、奖金、差旅费、送外检测费、检测设备、送外校准维修费等,外部损失成本中的受理客户申诉费、赔偿费、运输费等以及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发生费用的责任部门必须在费用申请单和费用报销单上,按照质量成本类别的要求分类注明,同时财务部依此记入质量成本。

4.财务部对质量成本的帐务处理

4.1财务部对质量成本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专人作好质量成本的帐务处理,做到及时、准确,并及时作好汇总、统计、分析等工作。

4.2质量成本必须按各种原始凭证统计。

统计的原始凭证有:

退仓单、领料单、工资表、检测和实验设备折旧费、维修清单、产品返工记录表、各种费用报销单、核算原始凭证、不合格品(废品)处理单、采购合同等等。

4.3财务部每月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

财务部每月对所产生的质量成本进行分类汇总,在不同时期,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的对比情况,依据分析需要,可采用各种分析图形(柱图、线图、饼图、柏拉图等)来直观地反映质量成本数据的变化情况,以利于比较或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质量成本的模型建立

质量成本各构成部份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为投入成本,投入越大,则内外部损失的成本就越小,但总的质量成本不一定为最低,但肯定存在一个最佳比例关系,能使总的质量成本为最小,最经济,这就是我们要开展质量成本的目的,同时也是质量经济性原则的要求。

但是这种最佳的成本比例关系,各个企业并不是一样的,它与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人员素质水平、设备与设施情况、产品特点与结构、企业外部环境等都有关系,所以每个企业的最低质量成本的最佳比例关系是不一样的,这要靠企业去摸索,建立自己的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模型的建立需先作质量成本预算、构建成本比例系数、设定质量目标,然后进行成本统计分析,调整比例系数,再设定质量成本目标。

只有通过这样地PDCA循环:

预设实施检查总结调整再设定。

来寻找最佳点,建立、完善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是一种动态的曲线,它会随着质量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地在变化,最佳的质量成本也只是某一时期,某一质量水平阶段的质量成本。

6.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

在设定了相应的成本项目后,如何确定质量成本中各项目的金额大小,也就是如何设定各项目间的比重关系至关重要,设定的好坏直接影响质量成本的控制,间接影响质量水平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所以在比例的设定时一定要慎重,这是关键,当然这也是最难的一关,也没有公式或规律可循,只能通过摸索得来,在开始时,可借鉴一此行业的经验或成功的企业案例。

6.1质量成本的相关比

用质量成本的总和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来反映质量成本水平。

质量成本的相关比=总的质量成本/总的销售额。

根椐一些企业的数据统计,最优化的比例为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1%左右。

6.2质量成本的结构比

质量成本构成中分支项目占质量成本的比例,称为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指标。

如:

预防成本率=X100%,鉴定成本率=X100%。

内部损失成本率=X100%,外部损失成本率=X100%

一般根据经验划分比例如下:

预防成本率为30%,鉴定成本率为30%,内部损失成本率为10%,外部损失成本率为30%,仅供参考。

下一级项目可再细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比例设定,但各分支项目的总和应与上一组项目相等。

7.质量成本项目的目标设定

7.1确定质量成本项目

质量成本项目的确定可由上级决定,或由各相关部门讨论商定,但项目的确定应不违反质量管理与质理控制的要求,又能符合实际情况。

7.2确定质量成本结构比例系数

比例系数设置的轻重关系到质量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影响经营管理的好坏,所以比例系数的设定尤为重要。

7.3设定质量成本的目标值

目标值是依据公司的销售额计算出来的,不是上级主观下达的,都应是可量化的、折算成金额的数字。

它与销售额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拿某公司每年5亿的销售额计算,取质量成本的相关比为5%;

则质量成本=5亿X5%=2500万元,按以上结构比计算如下;

则预防成本=2500万元X30%=750万元,

鉴定成本=2500万元X30%=750万元,

内部损失成本=2500万元X10%=250万元,

外部损失成本=2500万元X30%=750万元,

以此设定各级目标值,并依此目标值分摊到各责任部门的头上,作为部门的经济考核指标。

8.质量成本的结果的运用

8.1根据目标值进行考核,对质量成本月度进行统计,做到公正、公开,使各被考核部门做到心中有数,能动态地进行管理、控制,以至于不超预算。

8.2对比分析:

各部门、公司可利用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比对效果,作为调整、决策的依据。

8.3寻找最佳点,建立成本模型

通过一段时期的一连串的统计数据,利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寻找其中的规律,构建质量成本模型,找出其中的最佳质量成本。

最终达到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质量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9.质量成本系统的管理、维护

由财务部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维护,完成从数据采集,分类、帐务处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过程。

10.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采集成本数据

确立质量成本项目

设定成本比例系数

设定质量成本目标值

质量成本统计分析

策划、讨论成本方案

建立质量成本架构

未达到

建立质量成本模型

06年质量成本目标的分解计划

---------完--------

策划:

Lucky日期:

2006年3月29日

审核:

日期:

批准:

第12页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