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07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教材的专题——美丽的秋天,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模块一:

美丽的秋天,教学内容为《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

模块二:

神奇的大自然,学习内容为《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

模块三:

我发现,我创作,教学内容为口语交际、展示台。

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受到情感熏陶。

在这里走进大自然,领略秋天美景,增长见识,同时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

识字1

教材简析: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

《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

1、这些词语分别描绘了三个不同的内容:

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气候特点和秋天丰收景象。

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

2、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把这些词语读出一幅幅画出来。

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3、课后“我会读”具有积累词语和巩固生字的双重目的,要加强引导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金秋

1、复习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图画:

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季节?

这什么?

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4、出示句子: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自由读课文

  1、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1》

  2、自由学习秋天的词语。

  3、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同桌对读,四人小组轮流读。

  5、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交流,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你是听了哪个词语才有这样的画面?

(估计学生会先听懂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比较感性的词,这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图片找一找)

  2、自己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向别人请教。

  3、交流有关词语,说说各自的理解,比如:

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四、认一认生字

  1、出示生字,自主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

七、课外链接:

秋天的魔棒

从前,太阳公公给了四季一个魔术接力棒。

轮到秋天了,他挥了挥魔棒,一道五彩虹撒在了水果孩子们的身上,水果们一个个粗壮有力地喊着: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市场到了,立正!

”他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地站在水果摊上喊:

“我的肉最好吃!

秋挥了挥魔术棒,一道金黄的光打在了稻谷爷爷的身上,谷子们立刻变得金黄金黄的,随着秋风点头。

秋又使劲地挥动着魔棒,金光四溅。

金光落在每一颗树上,树叶变得像金子一样黄,秋风吹过,小树叶们坐着自己的飞机一一摇一摆地降落在地上。

秋,你真是个魔术师!

 

4、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八、实践活动

“庆丰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秋收立秋中秋节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

1、秋天的图画(精备课)

教材简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朗读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字卡、词卡、秋天的风光图片、苹果等教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1给了我们一串秋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

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

(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秋姑娘又是怎样介绍这幅美丽的图画的呢?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3、四人小组学生字:

教师看到大家已经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了出来,也发现同学们的预习做得不错。

现在请同学们发挥四个小组的作用,互相帮助。

把秋姑娘带来的这些生字都变成自己的好朋友。

(教师积极的参与小组内的交流,有困难帮助学生解决。

4、教师出示单个的生字,让学生认读,(有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出示拼音,通过组词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也可以用猜一猜、想一想、连一连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你还有好的记字办法与大家分享么?

5、思考:

课文共有几句话?

(4句)

6、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

灯笼高粱)

7、教师总结:

秋姑娘的阵阵掌声,看来她已经彻底相信了大家。

同学们已经把生字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三、精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的美好

过渡:

大家把生字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秋姑娘为了感谢你们,为大家每人发一张精美的贴画。

1、秋姑娘这么热情,我们再来进一步的认识她好么。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遍文,想一想,课文中的那些句子写了图画中的景物?

看看课文中的那句话写了图上的内容,有不明白的吗?

2、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

你就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这里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一定引入评价,让学生自评,互相评:

 评价时一定要具体的如何读好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好在什么地方?

不好在什么地方?

好的大家都效仿,不好的提醒大家都克服。

(1)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比如:

 男女生赛读、组与组之间的赛读等等。

(2)注意学生读不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范读。

(3)难读的地方不只是让一两个学生读,还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读一读,注重整体学生的提高。

四句合读,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景物,老师也有呢。

不过教师四种都喜欢,所以想四句连读,可以么?

① 还有同学喜欢这四种景物的么?

我们一块来读一读吧!

② 面对这么美的情景,你现在想说些什么呢?

③ 如果这四句改成:

梨树挂着灯笼,苹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梁举起火把。

④ 你再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呢?

3、设问:

(1)是谁使秋天的景色这样美丽?

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最后两句。

(2)勤劳的人指的是谁?

你现在想对勤劳的人说什么呢?

联系自己。

(3)同学们是聪明的,秋姑娘想让你们也来说一说:

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四、回归整体,扩展思维

1、回归全文:

让我们带着对勤劳的人的感激和赞美,想像着秋天美好的景色,再美美的读一遍课文吧!

2、扩展:

能告诉大家,你的眼前还有哪些秋天的景色呢?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秋天的美呢?

五、小结

同学们请坐好。

秋天的景色很美,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儿歌,古诗,短文呢?

请大家课下收集一下,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么?

好,那我们就暂时和秋姑娘说再见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1、秋姑娘也被你们的热情感染了。

又带了几位生字朋友,问问你们能不能写得正确美观?

你们能么?

2、谁来读一读呢?

想怎么读。

3、这几个字按结构可以分成几类呢?

4、学习左右结构的字,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每个个字在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5、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老师来帮忙呢?

6、师范写、生写、展台展字、师生共评。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

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

编字谜、偏旁、换偏旁、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课外链接《美丽的秋天》

秋天到了,碧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白云有时象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有时像农田里的棉花。

大雁开始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梧桐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一片又一片的随风飘落。

飘落的叶子有的像小鸟在飞翔,有的像蝴蝶在飞舞。

田野里,菊花全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你看,还有几个小朋友在我家楼下捉迷藏呢,他们玩得多开心哪!

  啊,秋天多美呀!

小作者谢了哪些景物?

你喜欢哪些词句,再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吧!

 

四、作业

   1、我会画:

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3、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五、实践活动

用自己的方式制作秋天的礼物。

1、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秋天。

2、也可用落叶左树前,还可以用金黄的玉米粒粘一个“丰”字。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板书:

 金黄的梨

               红红的苹果

               勤劳的人们画出金色的稻田

               火红的高梁

2、黄山奇石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3、朗读课文,并选几段背诵。

  

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用具:

卡片、《黄山风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黄山风光》,并讲解:

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去了解这里的黄山奇石。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c:

\板书——黄山奇石。

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知石”

(一)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难读的,做好记号。

  3.教师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集中解决。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

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

(3)扩展词语或用在句子中。

4、提出不懂的词语。

  

闻名:

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可以到文中理解)

  尤其:

表示进一步。

(可以在文中解决)

  神奇:

非常奇妙。

用神气说一句话。

  陡峭:

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请学生画出山势陡峭)

翻滚:

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再读课文

读后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6段)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黄山神奇的石头,并用横线画出,其中详细介绍的再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来。

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

(教师巡回指导并收集问题)

反馈后,请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黄山的奇石头。

(奇形怪状)

四、复习巩固

字谜:

横山上面三根小草(当)一个人,住山边(仙)盆子里面能撑船(盘)

生字组词比赛:

峰巨形

同桌互读课文,交替小节读。

看谁读得准确,读得好。

五、指导书写

  1、上一节课已学过宝盖头的字,这一节稍作强调,重点指导“区”“巨”的笔顺,“块”左窄右宽,“站”左右等宽。

2、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课文一共向我们介绍了几块石头。

二、“读石”

(一)激趣

上节课这节课我邀请全班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

最佳小导游。

当黄山小导游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非常了解黄山的每一块神奇的石头名称的由来。

你们能做到吗?

(二)结合插图,读“仙桃石”

1、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说名字。

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

2、读课文,谈感受。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按课文中的介绍进行。

5、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6、总结学法。

看——读——谈。

(三)读其他石。

  1、看图读课文,理解文本。

重点指导:

(1)“翻滚的云海”:

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

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2)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2、读后谈感受,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

3、指导朗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

三、“说石”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向客人介绍时,还要大胆想象,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2、小导游们,你们能向我介绍“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吗?

先动笔画一画,再自己练习介绍介绍吧!

3、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进行现场讲解。

 

组织大家评议。

  

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4、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

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

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四、信息链接

“猴子观海”的传说

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

这里面有个故事:

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

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

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

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

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

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

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

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

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

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

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

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

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

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

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

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

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

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

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

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仙人晒鞋”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

“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

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

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

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

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

这样,事情不久都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

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

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

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

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

“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

”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

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1、你们会不会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编神话故事?

2、课外还可以把自己编的故事编给爸爸妈妈听。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摘录文中描写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并抄写在摘录本上。

(最好能图文并茂)

3、网络阅读,了解黄山。

4、给其中一块黄山奇石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仙桃石”

14、黄山奇石  有趣极了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

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巧认词语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植物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这些植物朋友给大家出了一些难题,说是要大家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才肯出来和我们见面,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难题吗?

(激将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示课后词语。

(1)指名认读。

 (学生想读哪一个词就读哪一个。

(2)初步了解词义:

玩“猜谜语”游戏,教师说词义,学生根据词义猜词语。

 (猜对后,点击课件奖励五角星。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过渡:

大家可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么多五角星,这下植物朋友们一定会出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去迎接他们吧!

播放课件录相:

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植物动态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

看后,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描述)

2、教师揭题:

画面里都是了不起的植物妈妈,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三、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一)自学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流。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二)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四、整体感知

1、读前启发: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呢?

(学生自己设定初读要求和目标。

2、自由读全文,思考: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可适当在文中划记。

(学生自读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生:

我知道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

(师贴三种植物的图片。

生:

我知道这些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