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721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LC实验设备实验指导书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输入通道0

输入通道1

输出通道0

输出通道1

DI+0.0

I124.0

DI+1.0

I125.0

DO+0.0

Q124.0

DO+1.0

Q125.0

DI+0.1

I124.1

DI+1.1

I125.1

DO+0.1

Q124.1

DO+1.1

Q125.1

DI+0.2

I124.2

DI+1.2

I125.2

DO+0.2

Q124.2

DO+1.2

Q125.2

DI+0.3

I124.3

DI+1.3

I125.3

DO+0.3

Q124.3

DO+1.3

Q125.3

DI+0.4

I124.4

DI+1.4

I125.4

DO+0.4

Q124.4

DO+1.4

Q125.4

DI+0.5

I124.5

DI+1.5

I125.5

DO+0.5

Q124.5

DO+1.5

Q125.5

DI+0.6

I124.6

DI+1.6

I125.6

DO+0.6

Q124.6

DO+1.6

Q125.6

DI+0.7

I124.7

DI+1.7

I125.7

DO+0.7

Q124.7

DO+1.7

Q125.7

,可采用助记符和梯形图两种编程方式。

PLC主机面板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在图1-1中:

①输入接线端子和输出接线端子,DI+0和DO+0,1L+,1M,2L+,2M,3L+,3M与CPU上相应端子一一对应。

1L+,1M对应输入端DI+0电源,2L+,2M对应DI+1电源,3L+,3M对应DO+1和DO+0。

其中L+对应电源正极,M对应电源负极。

②CPU313C-2DP本机带有MMC64K存储卡,开机时,千万不要插拔此卡,否则会造成损坏。

③反向器单元。

由于CPU313C-2DP主机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以高电平为有效电平。

而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到低电平有效的信号,所以我们增加了8个输入反相器及4个输出反相器(原理图见下图)。

以便在实验时实现相应的控制。

对于输出反相器:

当输入端(IN)为高时,输出端切不可直接接24V电源,会损坏场效应管的。

下面对有关实验中反相器的使用,说明如下:

1、在电梯控制的实验中的楼层的行程开关信号和刀库控制实验中的刀的位置信号都是通过霍尔开关来实现的,而霍尔开关的有效输出为低电平,无效时为高电平。

因此需将这些信号反相,即通过输入反相器接入主机的输入端。

具体接法请参见相关实验中的接线图。

2、在四级传送带实验中指示灯的点亮需要使Y0、Y1、Y2、Y3、Y4、Y5为高电平,而Y10、Y11、Y12、Y13为低电平。

故主机输出到Y10、Y11、Y12、Y13的信号需接输出反相器。

3、电机正反转的控制,需要一正一负的控制信号。

在电梯控制、刀库控制、以及液体混合控制的实验中需对电机进行正反转控制。

注意:

输入反相器及输出反相器都是专用的,请严格按照接线图接线,否则有损坏的可能。

最好在接好线后仔细核对。

④24V电源输出端。

+24V为电源正端,0V为电源负端。

⑤电源开关。

接通和关闭24V电源。

二、编程装置

通常采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编程装置。

安装SIMATIC公司的S7STEP75.2,通过PROFIBUS组成多主系统。

通过CP5611卡将电脑和PLC连接进行通讯,即可将PLC程序的编码表下载至PC的存储器中,运行程序,即可进行控制实验。

三、实验介绍

实验屏共有12个模块,可完成12个综合实验。

1、舞台灯控制

2、数码管显示

3、交通灯实验

4、电机星/三角启动

5、机械手控制

6、步进电机控制

7、电梯控制

8、刀库控制

9、物料混合控制

10、水塔水位控制

11、邮件分拣控制

12、四级传送带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7STEP75.2使用方法。

能建立工程,进行组态,下传程序

2、熟悉试验设备,了解实验设备性能。

熟悉编译调试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1、PC机一台

2、PLC实验箱一台包括电机星三角电路板和舞台灯试验板各一块。

3、导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建立新工程组态并下传程序

首先打开SETP7软件,在桌面上点击图标(如下图)

1,新建一个工程(图1)

点击新建按钮

图1

2,给工程命名(图2)

命名完后点击ok.

图2

点击ok后的画面(图3)。

图3

3,插入s300(图4)

图4

插入后的图片(图5)

图5

4,双击Hardware进行组态(图6)。

图6

5,从SIMATIC300中点击RACK-300后双击RAIL后如图7

图7

6,选2槽后添加CPU3-00

当前具体型号选为6es7313-6ce01-0ab0,双击后如图(8)

图8

7,点击“NEW”后点击“OK”(如图9)

图9

选相应的地址后点“OK”(如图10)

图10

8,点击编译按钮进行编译。

如图(11)

图11

9,对硬件组态下载(如图12)点击“OK”

图12

点击“OK”开始下载。

(如图3)硬件组态结束。

图13

10,关闭硬件组态,进入下图

选择STL指令

在OB1内输入如下语句

ANT1

LS5T#250MS

SET1

NOT

BEC

LMB100

INC1

TMB100

AM100.1

=Q125.0

AM100.2

=Q125.1

AM100.3

=Q125.2

AM100.4

=Q125.3

AM100.5

=Q125.4

AM100.6

=Q125.5

AM100.7

=Q125.6

AM100.0

=Q125.7

,点击SAVE按钮,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程序(如图14)。

完毕后,PLC可运行下载程序了。

图14

二、实验连线

按照下表接线

输入

输出

主机

实验屏

注释

Y0

灯A区

Y1

灯B区

Y2

灯C区

Y3

灯D区

Y4

灯E区

Y5

灯F区

Y6

灯G区

Y7

灯H区

1L+

24V

3L+

1M

0V

3M

COM

注意事项

1下载程序地址根据每台设备PLC上的BUS地址输入,千万不要随意输入。

2所有的线接好,等指导老师检查后再打开电源

思考题:

1此程序运行结果是什么?

2总结系统组态,下传程序和程序进行监控的方法

实验二舞台灯的PLC控制

1掌握移位寄存器指令的应用

2掌握PLC与外围电路的接口连线

1PC机一台

2PLC舞台灯的PLC控制电路板一块

3导线若干

1、设计要求

舞台灯光控制可以采用PLC来控制,如灯光的闪耀、移位及各种时序的变化。

舞台灯控制模块共有8道灯,上方五道灯呈拱形,下方三道呈梯形,

舞台灯控制示意图

现要求0~7号灯闪亮的时序如下:

(1)7号灯一亮一灭交替闪亮。

(2)6、5、4、3号4道灯由内到外依次点亮,再全亮,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3)2、1、0号阶梯由上至下,依次点亮,再全亮。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2、确定需要输入输出地址、并编写程序

X0

启动

灯3区

灯4区

灯5区

灯6区

灯7区

灯2区

灯1区

灯0区

3、根据所给控制要求和I/O分配表,绘出实验用I/O接线图,写出梯形图及注释说明

4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5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6、程序修改和讨论

修改程序中移位寄存器移位脉冲的频率,提高频率,使艺术灯达到一种更加炫目的效果?

用自己的设想,增加程序中的时序,加入更多的变化组合,并上机调试通过。

讨论一下,如果时序超过去时16个,移位寄存器该如何处理?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移位寄存器的使用,并对一个完整的程序编写和一个小型系统的控制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为我们以后的实验和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1、掌握移位寄存器指令的应用

2、掌握用PLC控制数码管显示

1、PC机一台

2、PLC实验LED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板一块

3、导线若干

1、设计要求

该实验主要控制两个八段发光LED数码管来实现00-FF之间的循环显示。

LED数码控制区图如图6.1所示:

数码管为共阴极型。

A、B、C、D、E、F、G、Dp为数码管段码,COM为数码管公共湍(位码),当段码输入高电平,位码输入低电平时,相应的段点亮。

图6.1LED数码管控制

2、程序设计提示

(1)由两个定时器组合使用产生一个1S的脉冲,做为逐位移位指令的移位脉冲(低位数字的移位脉冲),即每秒钟两位数字跳变,跳变一次加1,实现00~99之间的循环显示。

(2)两个LED数码管(dp不用)共有14个段,一个段由一个主机输出端子来控制,在某一时刻要显示特定数字,只要在此时刻点亮相应的段。

即实现了相应数字的显示。

(注意确定LED数码管是共阴,还是共阳,相应的公共端接线也不同。

(3)高位数字只有在低位数字跳变到F后才跳变1次,因此高位数字逐位移位指令的脉冲为16S变化一次。

3、程序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如下:

1A、2A、3A、4A

段码A

1B、2B、3B、4B

段码B

1C、2C、3C、4C

段码C

1D、2D、3D、4D

段码D

1E、2E、3E、4E

段码E

1F、2F、3F、4F

段码F

1G、2G、3G、4G

段码G

COM1

位码1

COM2

位码2

COM3

位码3

COM4

位码4

4、根据所给控制要求和I/O分配表,绘出实验用I/O接线图,写出梯形图及注释说明

5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6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7程序的修改和讨论

1修改程序,加快数字跳变的速度。

2修改程序,使程序实现00~99之间的循环显示。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LED数码管控制系统的控制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实验和程序的编写与修改,加强了我们程序的设计和编写能力,相信每位同学通过自己认真的学习和实验,都会有不少的收获,以会为我们以后设计更加复杂的系统打下很好的基础。

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1、掌握PLC功能指令的用法

2、掌握用PLC控制交通灯的方法

2、PLC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电路板一块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程序。

要求为:

南北向红灯亮10秒,东西向绿灯亮4秒闪3秒,东西向黄灯亮3秒,然后东西向红灯亮10秒,南北向绿灯亮4秒闪3秒,南北向黄灯亮3秒,并不断循环反复。

2、程序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如下:

Y0、Y10

南北绿灯

X1

停止

南北黄灯

Y2、Y11

南北红灯

Y3、Y6

东西绿灯

东西黄灯

Y5、Y7

东西红灯

X端COM

4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5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6程序修改和讨论

1如果加入夜间黄灯闪烁,程序应怎样编写?

2如果加入人行道红绿灯,程序应怎样编写?

3除了使用定时器指令外,如果再使用计数器指令程序怎样编写?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控制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实验和程序的编写与修改,加强了我们程序的设计和编写能力,相信每位同学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实验,都会有不少的收获。

1、掌握PLC功能指令的用法

2、掌握用PLC控制步进电机的方法

2、PLC驱动步进电机的PLC控制电路板一块

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也称为脉冲电机,它可以直接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数字脉冲,使电机旋转过相应的角度。

步进电机在要求快速启停,精确定位的场合做为执行部件,得到了广泛采用。

四相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

*单相四拍工作方式,其电机控制绕组A、B、C、D相的正转通电顺序为:

A→B→C→D→A;

反转通电顺序为:

A→D→C→B→A。

*四相八拍工作方式,正转的绕组通电顺序为:

A→AB→B→BC→C→CD→D→

DA→A;

反向的通电顺序为:

A→AD→D→DC→C→CB→B→BA→A。

*双四拍工作方式,正转的绕组通电顺序为:

AB→BC→CD→DA→AB;

AB→AD→DC→CB→BA。

步进电机有如下特点:

给步进脉冲电机就转,不给步进脉冲电机就不转;

步进脉冲的频率越高,步进电机转得越快;

改变各相的通电方式,可以改变电机的运行方式;

改变通电顺序,可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2、设计要求

(1)要求步进电机工作处于单相四拍工作方式,即电机控制绕组A、B、C、D相的正转通电顺序为:

(2)设置以下控制按钮:

启动、停止按钮;

正、反转控制按钮;

快速、慢速控制按钮。

(3)程序运行后,首先按下启动按钮、然后选择正、反转按钮,最后选择快、慢速按钮,电机便会按照按钮的选择控制来工作。

步进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可实时改变电机的转速、正反转,也可按下停止按钮结束电机的工作。

3程序设计提示:

步进电机的脉冲可用逐位移位指令SHL-W循环移位来实现,其脉冲频率可通过控制逐位移位指令的移位脉冲来调节,而移位脉冲可用两个定时器组合来完成,要改变脉冲频率,只要改变定时器设定值即可。

4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如下:

正转开关

A相

反转开关

B相

X2

停止开关

C相

X3

快慢开关

D相

Y10

正转指示灯

Y11

反转指示灯

5、根据输入输出地址和程序设计要求,编写程序

6、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7、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8,程序修改和讨论

(1)修改程序,改变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上机调试通过;

讨论步进电机的几种工作方式有何区别?

(2)通过修改程序,改变步进电机工作的脉冲频率,即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并观察步进电机的工作情况?

(3)仔细阅读源程序,掌握如何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即改变各相的通电顺序,在程序中如何实现?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实验和程序的编写与修改,加强了我们程序的设计和编写能力,相信每位同学通过自己认真的学习和实验,都会有不少的收获,以会为我们以后设计更加复杂的系统打下很好的基础。

2、掌握用PLC控制交流电机的可逆起动控制电路及星/三角起动的电路

2、PLC电机的星/三角启动控制电路板一块

设计通过PLC控制电机的Y/△起动电路的程序。

电机Y/△起动控制示意图如图12-1所示:

图12-1电机Y/△起动控制示意图

1、程序设计要求

如图12-1所示,J1和J2继电器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J3和J4继电器分别控制电机的Y/△型的接法。

由于空间、供电等一些原因实验中交流电机用直流电机来代替,但这并不影响PC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控制。

(1)按下“正转”按钮后,电机先在Y型下低速正转运行,2S钟后,电机运行在△型接法,运转正常,起动过程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后电机停转。

(2)按下“反转”按钮后,电机先在Y型下低速反转运行,2S钟后,电机运行在△型接法,运转正常,起动过程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后电机停转。

2、程序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如下、

正转

电机正转

反转

电机反转

星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

3、根据输入输出地址和程序设计要求,编写程序

4、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5、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1)程序退出运行状态,修改延时常数为5S,再运行程序,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

(2)讨论若交流电动机的功率很大,能否用上述实验电路来启动电机?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电机Y/△起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实验和程序的编写与修改,加强了我们程序的设计和编写能力,相信每位同学通过自己认真的学习和实验,都会有不少的收获,以会为我们以后设计更加复杂的系统打下很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