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50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强档 一轮复习 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强档一轮复习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强档一轮复习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教案新人教版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对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作用

1、背景(原因):

内外因素结合下农民阶级的反映(民族矛盾刺激阶级矛盾)。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盈利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榨。

(根本)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和手工工业者生计的失去。

(3)自然灾害加剧矛盾。

(4)西方宗教思想(传教士是文化侵略的先锋)影响。

(5)洪秀全个人生活遭遇,导致其接受西方宗教思想,并结合儒家思想,形成拜上帝会,发动群众反清。

2、农民阶级的理想社会,天朝(国)设想→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翻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绝对平均的社会(四有二无)。

(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内容:

a.土地分配: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

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b.产品分配:

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社会改革目标(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

a.突出反映农民的意愿(革命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进步性——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b.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脱离当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均贫富,产品归公,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

事实上,由于军事和政务的需要,农民照旧要纳粮纳税,而且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大多数地区,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

c.落后性:

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3、部分先进国人学习西方改造中国方案《资政新编》→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内容:

a.经济:

工业与科技

b.政治:

以法治国,新闻,社会舆论,选举官吏

c.外交:

自由,平等

d.文化:

文化改革(西方:

香港→英国)学校、医院、社会福利

(2)评价:

a.最高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反映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符合时代潮流(先进性)b.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阶级、经济、思想、环境)欠缺。

4、推翻满清政府的军事行动(推翻旧阶级的政权)。

5、失败原因:

(1)根本:

小生产者代表理论武器(落后与超前)——阶级局限。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意义:

①在近代化走的一步:

沉重打击封建统治。

②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4、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③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

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

由于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④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映不积极。

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6、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1)反封建: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反侵略:

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二、资产阶级反专制建立民主政治的努力——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巨变

1、背景:

(1)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力量壮大,同时准备了物质条件。

(2)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3)清政府的反动本质逐渐为国人所认识,(《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

(4)孙中山等领导的革命运动不断冲击封建统治。

(5)在外国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冲击下,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不断瓦解。

(6)洋务运动(留学生、新式学堂)戊戍变法(思想解放)对革命思想的发展、传播起推动作用。

2、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华民国的成立

(1)概况:

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

南京国旗:

五色旗纪元:

中华民国

(2)性质:

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3)资本民主政治制度的保证——《临时约法》

a.内容: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b.性质: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意义: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君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d.目的:

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

(4)影响:

a.政治:

四大转变:

人治——法治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君权神授——天赋人权主权在君——主权在民.b.思想:

民主共和与专政思想对立,成为主流。

c.经济:

政治变革、外部环境、群众运动三者共同推动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间”。

(6)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

(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

(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三、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中共革命历程(民主政治内容为:

民族独立、富强、自由为前提)

(一)日出东方——中共诞生记

1、背景——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1)背景:

a.日本为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为袁所接受(1915年5月9日国耻日)

b.此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革命运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阶级队伍的壮大。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爱国主义盛行于其间。

(2)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a.第一阶段(爆发、中心、主力)

b.第二阶段(概况、中心、主力——小资、民族资本加入(三罢运动体现了多个阶级参加,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4)结果:

初步胜利(放、罢、拒签)

(5)意义:

a.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

b.青年学生与工人的地位。

c.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播。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成立——目标、任务确定

a.时间:

1921年7月

b.内容:

工人运动(城市中心论)

c.代表:

识记其特殊性

(6)认识国情——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a.时间:

1922年

b.内容:

最高纲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影响/意义:

第一次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指明方向

3、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作用

(1)促成国共合作

孙领导的国民党的教训

孙对国情的认识

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教训

国际力量的帮助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反对共同

敌人

条件(背景)

 

b.建立: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c.开始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2)领导工农运动配合北伐:

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探索

(3)参与国民革命军的建议与北伐战争

组建黄埔军校(时间、地点、领导、特点)

北伐战争中中共党员的模范作用

a.事件

 

b.意义:

为日后的革命保留了一些武装力量,促进民众的革命积极性,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未能促成国民革命的成功的教训

陈为代表的中共犯下的右倾错误(军队领导权、革命领导权—幼稚)蒋、汪的叛变

a.未成功的原因

b.教训:

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二)艰难的胜利之路

1、道路的选择

①武装反抗,开展土地革命:

武昌起义,八七会议

毛泽东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农民、党指挥枪、武装)

“左”倾错误导致起义部队攻打大城市受挫后的教训

(行动上纠正“左”倾错误)

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a.条件:

 

b.转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意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形成,找到正确革命道路,革命策略的转变。

2、理论建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毛泽东的三篇文章。

3、为坚持正确道路而开展的竞争

(1)王明等领导人的“左”倾错误,导致长征(战略转移:

长江—黄河)

a.原因:

“左”倾错误指挥下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b.时间:

34年10月到35年10月和36年10月。

c.大致事件的顺序

d.意义

(2)遵义会议:

对“左”倾错误的第二次纠正(组织上纠正)

(第一次: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a.内容:

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b.意义:

转危为安,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领导、正确道路)

(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斗争的对象发生变化。

a.背景:

日本加强对华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国民党南京政府坚持内战。

张、杨对中共作战失利的思考及民族感情。

中共对张、杨二人的争取、教育。

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世界处于战争前夜。

美、英等国不希望在华利益受损。

b.意义:

转折、中共的民族观

(三)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的前提

1、抗战胜利奠定胜利条件——中共的作用

(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日

(2)坚持敌后根据地的抗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直至胜利。

(3)延安整风运动:

第三次纠正“左”倾错误,彻底清算。

2、内战——民主与专制力量的对抗(较量)(两种前途)

①千里挺进大别山:

揭开反攻的序幕。

②三大战略决战:

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③渡江作战:

3、七届二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设想

①背景:

全国解放即将取胜

②内容:

工作重心、总任务

4、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5、意义:

①国内:

百年屈辱与分裂历史结束。

②国际:

改变格局,壮大力量,鼓舞士气。

③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必须知晓二十大锦囊教案

2011高考一轮复习必须知晓的二十大历史锦囊

  --政治活动篇

  锦囊一:

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分封制与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姓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中国的很多地名的简称也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宗法制对今天现实生活的影响更大一些,如中国尊祖敬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祖先等习俗。

  锦囊二:

****主义与中央集权

  ****是从决策方式上来说的,它和民主相对。

中央集权是从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上来说的,它和地方割据相对。

****主义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步退出政治舞台,而中央集权一直沿用至今。

当今世界,不论是美国式的联邦制还是中国式的省制,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锦囊三:

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1)科举制隋时创立,唐代进一步完善,宋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作弊行为,明清两代发展为"八股取士",1905年科举制被正式废除。

  

(2)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公务员,到今天,全国所有的省份,都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3)科举制度有利于官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锦囊四:

多角度评价君主****加强的历史影响

  君主****的特点是个人独裁代替集体决策,人治代替法治。

君主****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秦朝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行更有效的管理。

  锦囊五: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1)从地方官员产生的方式和选官的依据上看,分封制下诸侯国的国君按血缘的亲疏分封世袭;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朝廷依据才能任命,有一定的任期,与血缘无关。

  

(2)从地方官员拥有的权力看,分封制下诸侯国国君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军权、财权和人事权;郡县制下郡守、县令只有行政管理权,军权、财权、人事权都直属中央。

  (3)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地方高度自治,与中央联系不是很密切;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中央与地方联系紧密。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一个结论:

两种制度都曾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统一,但从长远来看,分封制在制度设计上具有致命的缺陷,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国家统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锦囊六:

正确评价****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

皇权****极易形成暴政、****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进步思想的产生;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规律总结: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锦囊七:

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狭隘"和"最充实"

  

(1)最狭隘--享受民主权利的仅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被排除在外。

  

 

  由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范围非常小,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

  

(2)最充实——全体公民在立法及处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参与的权利。

  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以多数人参政激发每个公民,有利于公民聪明才智的发挥;采取群众监督公职人员的措施,降低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②创造了民主运行的新方式,如下:

  

 

古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的是直接民主,西方民主政治是一种间接的代议制民主。

古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等。

  锦囊八: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

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这样才有条件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2)对经济的影响:

平原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众多海湾良港,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亦要求自由的环境。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锦囊九:

古雅典的主要民主机构

  机构成员性质、职能

  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等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民众法庭抽签产生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

  十将军委员会部落民主选举产生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轮流执掌军事指挥权

  锦囊十:

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不同点

  

(1)产生或建立的方式不同。

古希腊城邦主要是从氏族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是周王分封的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的诸侯国。

  

(2)性质不同。

古希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奴隶制国家,具有多种类型的政体;初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与周王是隶属关系,后期逐渐摆脱周王的控制,政体由单一的奴隶制向封建君主制过渡。

  (3)希腊城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大多主张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4)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如雅典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制度。

  锦囊十一:

详解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其特点是:

(1)形式上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政体各不相同,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学生复习时注意从国家政体、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家元首地位、政府首脑和政府产生方式等方面分析比较其异同,分析其特色。

具体列表如下:

锦囊十二: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与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1)侵略方式:

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2)侵略国:

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思想: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外交:

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侵略方式政治:

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2)侵略国:

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奥加入

(1)政治: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经济:

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

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交: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侵略方式:

“以华治华”

(2)侵略国:

先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1)政治: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经济: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锦囊十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二者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但二者在主张和实质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内容上主张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废除私有制,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制,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且当时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故不能真正实施

主张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愿望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相同点

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

 

  锦囊十四: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锦囊十五:

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

区别

设立区域

港澳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沿海特定区域

指导原则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殊的经济政策

自治程度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谈不上自治,只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社会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

实现中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联系

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享有自治权,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锦囊十六:

台湾问题与两德问题、朝鲜半岛分裂问题的不同

  

(1)从成因上看,德国分裂和朝鲜半岛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是由外国干涉所致的国际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这就决定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与德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不可以用同一种模式。

  

(2)从性质上看,两德统一、朝鲜半岛统一都属于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统一;台湾问题则不同,因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独立国家。

  (3)从统一的方式上看,两德统一、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而台湾问题的解决则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的平等协商,是在"一国两制"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