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58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综.docx

河南省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综

河南省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越冬时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B.参与有氧呼吸的水中的氧全部进入二氧化碳

C.植物细胞一开始失水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将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时(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变异),发现某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内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内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A.OB.lC.2D.4

3.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需要64种tRNA的参与

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4.某学校的兴趣小组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

B.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

C.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

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5.下图表示膝跳反射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处,则②处细胞膜两侧只能出现三次电位变化

B.该反射中,只发生一次“电一化学一电”的信号转变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了反射,故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③所处的中枢可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6.下图表示施用2,4-D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对照组应选用长势相同的植株

B.主根的长度和侧根的数目属于实验的因变量

C.将图3中未施用2,4-D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2,4-D的植株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硫黄熏蒸馒头,使馒头变得更白

B.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

C.用2FeO4代替氯气给自水消毒,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

D.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并改善肉食的色泽与口感

8、异丙苯(

)和异丙烯苯(

)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异丙苯转化为异丙烯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两种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可能共平面

D.不考虑立体异构,异丙苯的一溴代物有5 种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c(Cu+)、c(n2+)相等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

先生成黑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sp(CuS)>sp(nS)

B

向0.1mol/L的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I-

D

分别向盛有铝片和铜片的两支试管中滴加浓硝酸

铜片与浓硝酸剧烈反应,铝片无明显现象

金属活动性铜>铝

10、一种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方法——隔膜电解法,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含乙醛的Na2SO4溶液,电解后乙醛在两个电极分別转化为乙醇和乙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电极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

B.阳板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

C.设电解时溶液体积不变,则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D.电解过程中,M 池溶液的pH 变大,N 池溶液的pH 变小

1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休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帮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

下列说发不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

起始浓度/(mol/L)

平衡浓度/(mol/L)

H2

CO

CH3OH

CH3OH

400

0.20

0.10

0

0.08

400

0.40

0.20

0

500

0

0

0.10

0.025

A.  = 0.16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平衡时的反应速率②>①D.4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2500

12、、Y、、M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所在周期数,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和M 形成的化合物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能溶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M 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说明M 的金属活动性较差

B.、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2Y、2Y2、2Y3等多种化合物

C.、 可以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和2 1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D. 和Y 形成化合物的熔、沸点一定低于Y 和 形成的化合物

13、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不同的HA溶液与BOH 溶液混合,保持溶液的总体积为100 mL,

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表示HA 溶液的体积,V2表示BOH 浴液的体积

B.a( HA) 和b( BOH) 的数量级相等,均为10-6

C.y点时,c(B+)=c(A-)=c(OH-)=c(H+)

D.、y、 所示三点时水的电离程度y>=

二、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楞次通过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打开了电与磁相互联系的大门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发现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5.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较低能级时

A.辐射带状连续光谱,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B.辐射1条线状光谱,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C.辐射2条线状光谱,核外电子动能增大

D.辐射3条线状光谱,核外电子动能增大

16.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

一箭双星

方式成功发射地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两颗卫星最终在同一个中圆地球轨道上的不同位置,绕地球沿同一方向运转,运行的周期大约为13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圆地球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的加速度等于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D.一颗卫星加速就能在轨道上追上另一颗卫星

1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斜面测量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在斜面上取O、A、B三点,让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经过A、B两点,测出A、B之间的距离和物体经过A、B两点的时间t。

保持O、B两点的位置不变,改变A点在斜面上的位置,仍让该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多次试验后得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2m/s2B.4m/s2C.6m/s2D.8m/s2

18.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一带电粒子从a点沿ad方向射入磁场,当速度大小为v1时,粒子从b点离开磁场;当速度大小为v2时,粒子从c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v1与v2的大小之比为

A.1:

2B.2:

1C.1:

3D.

19.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压恒定的电相连,极板水平放置,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有一带电粒子静止在电容器上部空间的P点,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C.P点的电势升高

D.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减小

20.如图所示,闭合的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

匀速转动,为了使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增大为原的2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仅把线圈改为圆形

B.仅把转速变为原的2倍

C.仅把磁感应强度变为原的2倍

D.仅把转轴移到cd位置

21.如图所示,一光滑细杆固定在水平面上的C点,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B点,上端与质量为m的小环相连,当把小环拉到A点时,AB与地面垂直,弹性绳长为2L,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的AC的中点D时,上端达到最大。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环刚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B.小环的机械能守恒

C.小环到达AD的中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零

D.小环的最大速度为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

2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车P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接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长木板右端垫放木块以平衡摩擦力,推一下小车P,使之运动,与静止的小车Q相碰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1)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点迹的不同特征把纸带上的点进行了区域划分,用刻度尺测得各点到起点A的距离。

根据碰撞前后小车的运动情况,应选纸带上____________段计算小车P的碰前速度。

(2)测得小车P(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1,小车Q(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2,如果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小车P、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如果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则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与系统碰后的动量相比,将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23.为了测量一未知电阻R(约150Ω)的阻值,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2Ω)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Ω)

C.电流表A(量程30mA,内阻约3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0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

F.直流电E(3V,内阻约1Ω)

G.开关、导线若干

(1)甲同学根据以上器材,设计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在图中虚线框内补画出合理的电路,在该电路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_。

(均填仪器字母代号)。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压表V1的示数恰好为电压表V2示数的一半;

②断开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U,电流表A的示数I,则待测电阻阻值R=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可以进行多次测量。

(3)比较甲乙两同学的测量方案,你认为___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有利于减小系统误差。

24.手指滑板是一项时尚的娱乐项目,某比赛轨道如图所示,平台高H=1.2m,平台右边有一高h=0.4m、倾角θ=45°的斜面。

要求选手用手指操控质量m=0.2g的滑板,在平台上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在A点手指脱离滑板,使滑板沿AB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从B点飞出平台,恰从斜面顶点C以平行斜面的方向落到斜面上,已知AB段的长度L=1m,滑板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0.45,重力加速度

求:

(1)平台与斜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2)滑板脱离手指时的速度大小。

25.如图所示,地面上方高为H的空间,分布着水平方向的磁场。

取竖直向下为轴正方向,水平方向为y轴方向。

在oy平面内,磁感应强度在y轴方向不发生变化,竖直方向随变化的关系为

,式中B0和均为常量。

用质量为m、电阻为R的匀质薄金属条制成的边长为L的比荷正方形单匝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线框在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直,已知线框达到最大速度后,最终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线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

(2)假设线框从静止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若在同一时间t内,线框内产生的热量与一恒定电流I0在该段线框内产生的热量相等,求I0大小。

26、(14分)醋酸亚铬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r(CH3COO)2]2·2H2O,该水合物通常为红棕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气吸收剂,不溶于水和乙醚(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盐酸,易被氧化。

已知Cr3+水溶液呈绿色,Cr2+水溶液呈蓝色。

实验室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左侧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和适量CrCl3溶液,关闭1打开2,旋开a的旋塞,控制好滴速。

a的名称是___________,此时左侧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内充满氢气,将空气排出。

当观察到左侧三颈烧瓶中溶液颜色由绿色完全转变为蓝色时,关闭2,打开1,将左侧三颈烧瓶内生成的CrCl2溶液压入右侧三颈烧瓶中,则右侧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均需煮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侧的烧怀内盛有水,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右侧三颈烧瓶内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a 的旋塞。

将红棕色晶体快速过滤、水洗、乙醚洗、干燥,即得到[Cr(CH3COO)2]2·2H2O。

其中用乙醚洗涤产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量得到的[Cr(CH3COO)2]2·2H2O晶体,质量为m g,,若所取用的GrCl3溶液中含溶质n g,则[Cr(CH3COO)2]2·2H2O(M1=376 )的产率是______%。

27、(14 分)银属于贵重金属,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子、感光材料等行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一种提取光盘金属层中少量Ag 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忽略其他低含量金属对实验的影响) 

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如下信息

①NaClO 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 ;

②AgCl 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 NH3)2++Cl-+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步骤的产物为AgCl、NaOH 和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银的转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流程中,将银转化为固体1,然后又用氨水溶解转变为滤液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省略“过滤I”,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 与NH3·H2O反应外( 该条件下NaClO3与NH3·H2O不反应),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用葡萄糖(用GCHO表示)可以将滤液2还原为单质Ag,同时生成NH3,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铵(用GCOONH4 表示)。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为该小组设计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则粗银为______(填“a”或“b”)极。

若b 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 分)Na2SO3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I2O5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二者都是化学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

(1)已知2Na2SO3(aq)+O2(aq)==2Na2SO4(aq)△H=mJ·mol-1,O2(g)O2(aq)△H=nJ·mol-1,则Na2SO3溶液与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O3的氧化分富氧区和贫氧区两个阶段,贫氧区速率方程为v=·ca(SO32-)·cb(O2),为常数。

①当溶解氧浓度为4.0 mg/L(此时Na2SO3的氧化位于贫氧区)时,c(SO32-)与速率数值关系如下表所示,则a=____。

c(SO32-)×103

3.65

5.65

7.65

11.65

V×106

10.2

24.4

44.7

103.6

②两个阶段的速率方程和不同温度的速率常数之比如下表所示。

已知1n(2/1)=Ea/R(1/T2-1/T1),R 为常数,则Ea(富氧区)______(填“>”或“<”)Ea(贫氧区)。

反应阶段

速率方程

(297.0)/(291.5)

富氧区

v=·c(SO32-)·c(O2)

1.47

贫氧区

v=·ca(SO32-)·cb(O2)

2.59

(3)等物质的量的Na2S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c(SO32-) +c( HSO3-)______(填“>”“<”或“=”)c(SO42-)。

(4)利用I2O5可消除CO 污染,其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分数φ(CO2)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

②b点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③b点 和 d点 的 化学 平衡常数b____(填“ >”“<”或“=” )d,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

下图表示在C02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12l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2)当植物处于16l,25℃环境中一段时间后,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将会,原因是。

(3)已知30℃为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则能否确定图中的A点比B点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原因是。

30.(10分)

图1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图解,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包括GLUT1、GLUT2、GLUT3、GLUT4,其中GLUT4受胰岛素影响)的协助,小囊泡能与细胞膜融合。

图2为正常成人在空腹时和空腹口服葡萄糖后所测的血糖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成人在空腹口服葡萄糖后0.5~1h,图1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发生的相应变化趋势是。

(2)由图2可知,3h以后此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在此过程中调节血糖浓度趋于稳定的激素,最主要的有。

若利用物理模型对该过程简化和模式化处理,则至少需要种“卡片”表示相应的物质。

(3)为了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求,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都分布着另外的GLUT1、GLUT2、GLUT3,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填字母)。

A.促使血糖浓度升高B.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C.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

(4)结合图1分析,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机制是。

31.(12分)

科学家试图通过对某种鸟(2N=80)进行基因组筛检等研究,以探究这种鸟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组成及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对这种鸟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进行基因组筛检时,至少需要研究条染色体。

(2)经过筛检,发现控制这种鸟羽毛颜色的基因有三种,分别用A+、A、a表示(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且位于染色体上同一位点。

用羽色不同的鸟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子代

1

灰红色(甲)×蓝色(乙)

灰红色:

蓝色:

巧克力色=2:

1:

1

2

蓝色(丙)×蓝色(丁)

蓝色:

巧克力色=3:

1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基因A+、A、a控制的羽毛颜色分别是。

②亲本甲的基因型为。

蓝色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③让第2组子代中的蓝色鸟随机交配,其后代中雌鸟的表现型为,比例为。

32.(9分)

图1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流,河中生长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虾、鲫鱼、草鱼等生物。

因附近工厂和居民在A、B、C排污口向该河流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排污口下游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氮、磷、镉等元素存在超标现象。

请回答:

(1)环保部门在某日凌晨两点左右,选择在上述河段的四个地点进行取样,测其溶氧量,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4数据体现了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2)为了美化河流两侧环境、提高河流自身净化能力,在河流岸边种植一些芦苇等挺水植物,这些植物在河流边缘沿着地势高低分布有所不同。

这种分布结构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3)此后一段时间,沿河工厂和居民急剧增多,排污量进一步增加,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

请分析原因。

(4)有关部门对该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其中一项措施是向水体中投放适当数量的肉食性鱼类。

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逐渐减小

B.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气体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

E.气体的内能逐渐增加

(2)如图所示,一根上端开口、竖直放置的玻璃管由两部分组成,上部足够长、下部长60cm,上部的横截面积是下部的一半。

一长为25cm的水银柱,在下部玻璃管封闭有一段空气柱。

当温度为27℃时,空气柱的长度为30cm。

当水银柱从下部玻璃管进入上部玻璃管中,并在上部玻璃管中上升10cm高度时,空气柱的温度应为多少?

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

34.【物理选修3-4】

(1)在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0~lms时间内,电容器中的电场能在减小

B.l~2ms时间内,线圈中的磁场能在增大

C.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越大,电路的振荡频率越低

D.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小,电路的振荡频率越高

E.电路的振荡频率越高,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2)(10分)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

横截面,∠B=60°,∠C=45°。

一宽度为d的平行光束,

以45。

的入射角从AB面射入介质中。

该介质的折射率

n=

厄。

求从介质的另一面射出的光束的宽度。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