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63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智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美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学校文化;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行为:

是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3.意识:

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4.无意识现象:

是人类在正常的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5.精神分析:

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6.观察法:

是指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7.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8.自变量:

即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9.参与观察:

是指观察者参与被观察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察和记录。

10.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11.突触神经:

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接触的区域。

12.布洛卡区:

法国医生布洛卡1861年解剖尸体发现,身体右侧瘫痪的人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同时患有不能说话的“失语症”,其位于额叶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布洛卡区。

13.温尔尼克区:

也是听觉性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半部,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说话虽流畅但却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

14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反映。

15.动机:

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16.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7.动机冲突: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1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是在1908年由耶基斯—多德森提出的。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内容时,行为效率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难度适中的任务,在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下效率最高。

19.自我效能感:

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0.习得无助感:

是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指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表现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

习得无助感产生后有三种表现:

一是动机降低;二是认知出现障碍;三是情绪失调。

21.成就动机:

是指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和趋势。

22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3.无意注意:

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4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持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25.感觉: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6.绝对感受阈限:

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值。

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这个刺激的存在。

27.差别感受性:

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28.韦伯常数:

刺激的增加量△I与原刺激量I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I/I,称韦伯常数。

29.超感知觉:

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

30.短时记忆:

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

31.组块:

是指将若干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32.发散思维:

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即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33.感觉适应:

是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34.情绪:

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35.焦虑:

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36.自卑:

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

37.智力:

是包括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38.智力的二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年提出的理论。

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

39.成分智力:

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括三种机能的成分:

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

40.背景智力:

主要是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

41.经验智力:

是个体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42.比率智商:

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43.离差智商:

是以智力的正太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们的智商看作是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太分布,它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于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

44.创造力:

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45.人格:

是个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46.气质:

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47.观察学习:

是指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

48.自我调节:

是当一个人模仿他人(榜样)的行为时,依据榜样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确定一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评价自己。

49.替代强化:

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

50.自陈式测验:

是运用自陈量表来进行人格测验的一种方法,量表中包含一些陈述性的条目,受测者根据陈述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结合情况选择答案。

TAG:

心理学中学名词汇总解释

51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52.同化:

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

53.顺应:

是指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这种情况就是顺应。

54.习惯化:

即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定向反射习惯化。

55.敏化效应:

是指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

56.钢化效应:

是指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应付。

57.学习:

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58.学习迁移:

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之影响。

59.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指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

任何一种心理官能都能进行训练,就像对肌肉训练一样,可以使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

60.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61.接受学习:

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现成地获得结论、概念、原理等。

意义学习:

是通过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学习的内容。

62.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63.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64.认知风格:

一般被认为是个体组织和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65.元认知:

是弗拉维尔在1976年提出来的。

他所谓的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66.学习准备:

是指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67.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68.例证—概念法:

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69.教学评价: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70.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1.教学效能感: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72.课堂心理气氛: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

73.人际沟通:

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观点、意见、知识、情感、态度等的过程。

74.人际印象:

是指在人际过程中,人们会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基础上,对他人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概括的认识。

75.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提高个体行为的效率。

76社会惰化作用:

是指在群体中与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

77.近因效应:

是指新近印象对人际认知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作用。

78.定型效应:

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做类化认知,从而对总体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

79.折扣原则:

是指对于一个行为结果,如果同时存在几种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其中某一原因引起这个特定结果的作用就要打折扣。

80.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3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现象推及扩展到对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

81.权宜从众:

即指个人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迫于群体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认同。

82.模仿:

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有意无意地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83.心理健康: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功能。

84.学校心理辅导:

是指学校辅导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85.升华:

泛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

86.补偿:

是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者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

87.团体辅导:

也称小组辅导,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围绕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讨论训练等一定活动形式,使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共识与共同目标进而改变团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

88.心理现象的实质:

是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       教师:

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       班主任:

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3.       班集体:

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4.       正式群体:

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它通常包括:

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5.       非正式群体:

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

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6.       参照群体:

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

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高的群体。

7.       非指导性教学: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是自我发现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8.       直接的道德教学:

就是通过专门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9.       班级组织:

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校基层群体。

10.    教师评价:

是在考核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工作及其成效作出的科学的价值判断。

11.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教科书:

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13.    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也可以说是政治态度、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

14.    课程论:

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

15.    程序教学:

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学生独立学习经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化了的教材,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

16.    班级教学:

也就是指班级上课制或班级授课制。

17.    间接的道德教育:

18.    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19.    必修课程:

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

选修课程:

是容许学生个人选择学习的课程。

81.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的课程。

螺旋式课程是指将特定的学科内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逐步拓展与加深的课程。

8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2011-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

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

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

《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

杜威。

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

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社会生产力。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学校文化。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精神或观念文化。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自身的内在需要。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提供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

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内发论的观点。

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