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078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doc

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6月至7月,法工委牵头组成调研组,在陈先平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深入江口、双江、工商、市政园林等乡镇(街道)、部门及部分企业,采取座谈、走访、查阅执法案件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发出《XX县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6份,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50%以上。

全部问卷显示其身份构成:

农民26.9%、商户(企业家)25.2%、工人19.2%、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5%、自由职业者11.2%。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将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纳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狠抓落实。

截止6月底,全县39个职能部门,42个乡镇(街道)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共有行政执法人员2633名,初步构建职能明确、覆盖全面的行政执法网络体系。

    

(一)依法行政成效好

    坚持政务公开,依托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云阳新闻网、云阳电视台、云阳报等媒体,公开行政许可机关、行政审批项目、行政执法依据等信息。

采取强力措施,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整顿干部作风,优化行政执法和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受到了群众好评。

调研中,群众普遍认为全县行政执法工作总体趋好,依法行政推进力度大。

问卷显示,认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体现了执法为民要求的占67.5%;认为处罚公平合法和基本公平合法的占63.6%。

    

(二)队伍建设速度快

    县政府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岗位设置和人员的选拔,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快速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行政执法网络体系。

加强法律培训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

问卷显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水平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79.3%。

    (三)监督制度要求严

    县政府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依法界定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合理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绩效考核,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构建投诉体系,建立评议制度,形成了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的行政执法机制。

同时,建立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监督制度,强化重点部门的执法监察,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案件评查,查处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行为,督促各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政执法行为有待规范

    一是职能重叠交叉。

问卷显示,认为当前行政执法多头、交叉、重复执法的占43.3%,认为执法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占35.3%,认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畸轻畸重的占50%。

由于行政法律规范不完善,行政职能相互交叉,造成执法主体多元化,某些领域出现交叉、重复执法或者监管盲区,比如城乡违法建设、畜禽规模养殖等。

二是权责分离突出。

问卷显示,认为当前行政执法体制“权责脱节”的占56.6%。

一些乡镇反映,全县大多数行政执法部门委托乡镇(街道)执法[1],“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的现象客观存在。

乡镇(街道)承担一线社会管理任务,再承担大量的委托执法,容易出现执法缺位、越位执法、或执法主体资格欠缺等情形,执法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

三是法治观念不强。

有的执法相对人不重视、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对行政执法不支持、不配合。

有的干部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干预行政执法的问题时有出现。

    

(二)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问卷显示,认为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加强行政执法保障”的占25.2%,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一线执法人员反映,行政执法保障乏力,经费短缺装备差,乡镇(街道)几乎没有行政执法经费,制约了行政执法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如有的单位反映执法车辆较差,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错过调查收集证据的最佳时机,造成工作被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因无专业检测设备而无法解决,只好草草处理了事;有的执法不得不核算成本,避免过重的经费负担。

行政执法经费保障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队伍素质提高。

运管、市政执法人员反映,他们常遇暴力抗法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希望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三)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

问卷显示,对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素质评价一般的占37.1%,较差和很差的占14.3%;对行政执法队伍的作风评价,认为清正廉明的占15%,一般的占33.2%,不正的占23.1%,不好说的占29.4%;认为“行政处罚不公表现比较明显”的单位(前5个)是:

交警(30.4%)、安监包括乡镇街道交安办(28.3%)、国土房管(26.6%)、交通包括运管路政港航(25.9%)、消防(23.8%)。

这表明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满意度不高。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点:

一是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偏少且配备不齐,多数行政执法单位反映执法人员缺乏,有的借调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有的临时聘用社会人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执法权威。

二是部分机构人员结构老化,少数执法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随意执法、选择执法时有发生。

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只要处罚结果正确,程序是否合法无所谓”、“违反程序规定不算违法”、“只要收集到证据,手段在所不惜”的错误认识。

问卷显示,认为执法机关在运用法律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的占23.8%,认为当前执法机关“存在重处罚、轻管理的倾向”的占75.2%。

三是缺乏激励机制。

不同执法主体之间待遇差距大,执法人员待遇低、专业职称评定难,挫伤了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部分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人心涣散、队伍不稳定。

四是一些单位执法人员更换频繁,虽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开展基础性培训,但执法水平“年年培训,却始终保持一个低水平”。

    (四)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加强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公正执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行政执法监督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政府法制监督主体不明确。

在制度层面,政府法制机构仅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如何定位政府法制机构、怎么发挥政府法制监督的作用,没有明确。

二是执法监督手段乏力。

由于部分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府法制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不到位,行政执法监督难以深入推进,已经成为当前行政执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三、几点建议

    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基层一线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合理配置执法机构编制数量,把好人员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解决“有人执法”的问题。

二是提供财力保障,充分保证行政执法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和执法装备,避免客观因素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解决“有条件执法”的问题。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奠定坚实基础,解决“会执法”的问题。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进行规范并公开;二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加强对行政执法争议的统筹协调功能,尝试成立行政执法综合执行机构,解决一些长期积压的行政执法难题,从源头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执法主体资格欠缺的问题;三是依法履职,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并重,保证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依法追究暴力抗法、妨碍公务行为者的法律责任。

    各类报告(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质量

    一是政府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和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强化执法管理和执法监督,及时纠正和制止不规范行为。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办事拖拉、推诿者的责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搞好定期清理工作,切实解决规范性文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依法行政工作的问题。

    (四)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多形式多层次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知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特别要有效提高各级干部以及执法人员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把依法行政与公正执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中去,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政府的公信。

    为全面了解我县执法状况,县政府法制办采取问卷调查、研究分析行政争议案件、赴执法机关抽查执法案卷等形式,对我县执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初步掌握了我县行政执法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

一方面,我县行政执法总体情况良好,行政争议发生较少;另一方面,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县在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社会和谐的进程中仍需努力。

    一、我县行政执法现状

    

(一)企业对我县执法工作满意度较高

    今年5月,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县领导批示,县政府法制办面向县领导分包的120家企业开展依法行政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企业进行走访。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省政府在“企业服务年”中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规定的“十不准”为内容开展,同时公布了县政府法制办的电子邮箱地址以方便企业更为详细地反映情况。

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我县各执法机关在行政管理中,能够较好地执行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规定,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切实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没有违反“十不准”等规定的行为。

    

(二)因行政争议引发的信访案件不多

    从调查的情况看,通过信访渠道寻求行政争议解决的案件不多。

今年上半年我县去京信访8批50人,其中集访1批43人,去省信访23批80人,其中集访3批54人,去市信访35批183人,其中集访9批145人,在赴市以上66起信访案件中,仅集访2批、个访2批为行政争议引发的信访案件,占整个信访案件总数不足6.7%,行政争议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形式反映出来。

    (三)行政争议呈现“三少一无”的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少。

从近三年上半年发生的行政争议案件数量来看,无论是行政诉讼还是行政复议,总量同期比逐年走低。

(见表一)

    表一、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情况表(单位:

件)

    20xx年上半年20xx年上半年20xx年上半年

    行政诉讼12129

    行政复议1160

    总计23189

    二是行政诉讼中执法机关败诉少。

在已审结的22件案件中,法院判决撤销的3件,所占比例不足14%,更多的案件以行政机关胜诉结案,包括以判决形式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驳回诉讼请求和以裁定形式驳回起诉、准许当事人撤诉四种结案方式。

(见表二)

    表二、应诉案件结案情况表(单位:

件)

    撤诉驳回诉讼请求驳回起诉撤销维持备注

    20xx上半年62211

    20xx上半年6112延期2件

    20xx上半年尚未结案

    三是行政争议类型少。

从统计的三个时间段立案的行政争议类型看,20xx年上半年有6种,20xx年上半年有5种,今年上半年仅有3种,行政争议类型也呈逐年减少趋势。

在行政争议类型中,土地行政管理因与房产的权利、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挂钩,成为引发行政争议最多的执法领域;治安管理工作因涉及面大,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继土地执法领域外行政争议第二大高发领域。

(见表三)

    表三、行政争议类型情况表

    20xx年上半年20xx年上半年20xx年上半年总计

    土地1111224

    治安74617

    劳动人事1113

    房产22

    民政11

    工商11

    质监11

    卫生11

    四是无群体性行政争议案件。

从全国范围来说,城市拆迁、城区规划、土地征用等领域为牵涉面广、容易引发集诉集访的领域。

我县因为不存在旧城拆迁改造、旧城区规范建设等问题,再加上在土地征用方面执行法律、把握政策较好,所以近年来没有大的行政争议发生。

    二、我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预防行政争议的产生,关键是要依法行政。

从对部分行政争议案件原因的分析来看,引发行政争议主要是执法过程中时有违法或不当问题出现:

    一是有些部门没有查清事实或没有充分取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引起行政争议导致被动;

    二是有些部门不当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显失公正;

    三是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树立“依照法定程序行政”的观念,没有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结果和过程并重,出现一些该告知不告知等损害当事人陈述权、申辩权的违法行为。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几点建议

    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权利,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证。

当前我县行政争议虽然数量少、类型少、涉及部门少,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压力不大,但从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社会和谐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县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方面仍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好。

    

(一)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权的观念和能力

    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培训,加强文明执法教育,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通过对广大群众的法律宣传教育,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合法渠道反映诉求,行使权力,减少行政争议。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减少和预防行政争议发生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做到执法主体适格,执法依据充分。

严格执行收费和罚没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罚款和乱收费。

定期开展案卷质量评查,促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重视执法程序,依法保障相对人的各项权利。

    (三)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投诉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从投诉渠道查处违法行政行为,维护广大投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软环境。

认真听取人大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县人大开展行风评议、执法评议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执法部门思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各种外部监督,及时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积极配合司法调解,及早实现定纷止争

    我国的行政审判中虽没有规定调解制度,但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行政诉讼撤诉实际上是没有调解书的调解,行政诉讼法实施十几年来,在全国法院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中,原告主动撤诉和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撤诉两类案件高达41.2%,有的年份甚至高达69%,最近网上有撤诉率高达85%以上的新闻报道。

20xx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庭处和解”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肯定,提倡和鼓励以当事人撤诉的方式结案。

该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可以在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建议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这一规定既给法院审判工作提供了主持调解的法律依据,也给被诉的执法机关及时纠正错误的机会。

被诉执法机关在诉讼中如果能够客观公正地重新审视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旦发现原执法行为有偏差,主动与法院沟通,积极响应法院的调解工作,尊重、理解、配合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依法妥善处理行政争议,有助于减少与相对人之间的对抗,提高行政效率,避免相对人进一步上诉或上访,从而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修复社会关系,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