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788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0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公招每日一练汇总Word下载.docx

蓍艾而信,可以为师;

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

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是()。

A.品德为师B.经验为师C.专业为师D.身正为师

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而且具有广博知识这一条还不包括在内):

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

二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是教师需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

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

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来认识客观世界的()。

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 

C.生活经验D.生产经验

教学时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学习的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

10.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分类的()。

A.课程的功能B.课程的组织核心

C.课程任务D.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根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1.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判断题)

【答案】√。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其中青年期需要建立的自我同一性指的是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2.慎独,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

13.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政治方向,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答案】√

14.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答案】×

题干所指是雅典的教育。

15.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简答题)

【答案】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每日一练2】

1.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

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3.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是教师的师德和( )。

A.文化水平B.业务水平C.身心健康D.教育对象

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

4.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

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

5.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6.下列不属于合作学习特点的是( )。

A.合作性B.平等性C.互动性D.情境性

合作学习的特点包括:

互动性、目标性、平等性、群体性、情境性和激励性。

7.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A.道德素养B.专业知识C.教学技能D.教育机智

题干古语出自《孟子·

告子下》。

全句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意思是:

人只有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

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

8.以下不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

A.过渡性B.逆反性C.互补性D.非正式性

9.()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家长B.学生C.教育者D.受教育者

10.下列不属于经验课程缺陷的是()。

A.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B.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

C.强调间接经验,儿童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体

D.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教师比较难适应

经验课程又称为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强调的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11.教学过程中应主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是有限度的。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说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获取知识和能力。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判断题)

民办学校同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答案:

14.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15.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

(简答题)

参考答案: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每日一练3】

1.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使气氛轻松自由。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心理现象D.生理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现象。

4.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 

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人格。

5.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答案】D 

7.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比较、判断、评价和批判等思维活动属于()。

A.分析性智力B.生存性智力C.空间性智力D.运动性智力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而创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极为重要的方面。

分析性智力是一种分析和评价各种思想、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

它指的是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诚信”的含义就是“是什么”的学习。

9.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种心理效应是()。

A.移情B.从众C.心胸豁达D.期望

【答案】A

10.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同位学习C.上位学习 

D.并列学习

新学习的概念“橡皮擦”是原有“文具”这一总概念的一个特例,因此这种学习是下位学习。

11.不同的学生受一个老师教育,心理反应各不相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是先天固定的。

题干描述说明学生具有个体主观能动性。

12.教育具有永恒性,所以教师职业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教育具有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对的,但是教师职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出现的

1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4.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但是美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育。

1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②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③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④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⑤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每日一练4】

1.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

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

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

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

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  )权利。

A.受教育B.发展C.生存D.知情

参加考试是学生享有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侵犯了小陈的受教育权。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方针B.教学原则C.课程计划D.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4.“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符合人的发展个别差异性的要求。

5.“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只关注了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6.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贯彻( )。

A.量力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贯彻量力性原则。

7.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有若干种说法,分别指出了教育本质的不同侧重点。

那么,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观点侧重于()。

A.社会属性和意思形态方面的属性B.生产特性

C.改善个人生命的属性D.教育的精神性属性

单因素论者认为教育本质是上层建筑、或者生产力、或者文化。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通过培养人为经济政治服务,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历史性和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

8.《学记》在总结“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时指出: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其中,“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所依据的是()。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9.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属于()。

A.逆向刺激B.消极强化 

C.正向刺激D.积极强化

1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和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6~12岁是学龄期,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和自卑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1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12.教师的情感特征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教师工作的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13.美国学者劳伊德·

特朗普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

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

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

其教学时间分配为:

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

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14.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

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15.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每日一练5】

1.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2.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 )特点。

A.灵活性B.开放性C.兴趣性D.自主性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4.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时期。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教师网提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5.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

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

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7.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班主任认为主要是因为他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稳定性归因B.内部稳定性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D.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8.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教学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9.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存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科研方法属于()。

A.教育经验总结法B.教育经验归纳法

C.教育实践法D.教育实验法

10.活动课程论与学科课程论的的根本分歧在于,他认为课程应以()。

A.经验为中心B.活动为中心C.儿童为中心D.社会为中心

杜威提出的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经验的改组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11.班级是非正式群体是有害的应该取缔。

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在班集体活动中具有双重性,既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促进正式组织的完善,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阻碍正式组织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

12.教师有独立工作的权利。

教师具有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和评价的权利。

1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1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建构主义者提出的。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学习理论者提出的。

15.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每日一练6】

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力B.思维力C.观察力D.记忆力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

杜威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3.培养学生具有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4.教育科学研究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

A.现象与客观事实B.科学理论C.科学假设D.方法和技术

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

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5.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6.“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 

性格是一种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因此,“自信、坚强、勤奋”属于性格。

7.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

A.教学目的B.教学结果

C.教学方式D.教学步骤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