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810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后期他定居上海,展开了最后十年更加光辉的战斗生涯。

经过大革命的血与火的考验,鲁迅的思想进入了包含阶级论在内的更丰厚、复杂的状态,这十年间他思想左倾,以杂文创作为主,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2、分析《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第一,他社会地位极其卑微,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贪苦雇农。

第二,他深受种种封建观念侵蚀毒害,又带有许多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

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他的革命观是错误的。

第三,他思想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在遭受实际屈辱的时候,以这种方法在精神上感到永远优胜,自我安慰。

第四,鲁迅通过阿Q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表现和悲惨结局,深刻总结了这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要使革命获得胜利,必须要有一场反封建思想革命以唤醒民众。

3、鲁迅的《呐喊》和《彷徨》的各自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对中国现代小说具有何贡献?

《呐喊》写于五四革命运动高潮时期,除了表现出对封建主义强烈的战斗激情外,侧重描写农村题材,从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出“改造国民性”,即启发人民,首先是启发农民觉悟的主题,大部分作品表现出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同情和深刻的理解,揭示了农民希望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麻木愚昧、不觉悟的矛盾,提出了中国必须有一个广泛、彻底的思想革命的问题。

《彷徨》写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鲁迅一方面继续坚持对封建制度展开全面深刻地批判,另一方面着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问题,大部分篇章,从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一独特角度出发,既写出了革命退潮时,封建势力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也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危机,说明“不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造与解放,不可能有个人个性的解放”的真理,从而对五四新文学“个性解放”的主题作了全新的开掘。

《呐喊》《彷徨》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创建了20世纪小说的民族新形式;

鲁迅小说中的新人物、新题材、新主题、新视角是对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现代心理小说创作的先河;

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

第三章

1、请对“问题小说”进行解释。

五四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同时,启蒙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变,“重新估价一切”的口号十分响亮。

但否定旧的传统以后,对新的人生价值把握不准,人们有面临新的彷徨和怀疑,于是,探究人生和社会的“问题小说”便应而生,从而形成了亮相最早、声势最大的“问题小说”流派。

其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有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现实的黑暗等诸多问题。

2、请解释乡土小说概念并简析其基本特征。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

导言》中指出: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所谓“乡土文学”,就是作家真切地展示出一个地方的特殊生活风貌的小说。

“一个地方”,主要指作家故乡的农村或小市镇。

“特殊生活风貌”,或有农村或小市镇生活的衰败,或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或在悲壮的背景上加上了美丽,且又时时在伤感的故乡风中隐现着乡愁。

人物总有一种特异的性格和心理,环境又都特别渲染着异乡的风物和习俗。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

最初实践“乡土小说”的作者,并不是始终扎根乡土的作家,而是流寓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

“乡土小说”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过程中,尤为注意展示某一地区的山川风物和民风民俗,从而呈现出由具有地方色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交融而成的特点。

“乡土小说”不是一般的叙述人物命运,而是把人物命运深深地镶嵌在特定的地方心理和乡土状貌的背景下,来展现其性格和遭遇,使人物和景物在独特的乡土氛围中糅为一体。

3、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二十年代,以创造社作家为主干的“浪漫抒情小说”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其作品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作者不着意于通过人物的性格刻画,以某种思想意识教化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郭沫若把这种小说的美学追求称为“主情主义”,这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一全新的样式,也是对传统小说观念的一个新的发展。

重要的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4、浪漫抒情小说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浪漫抒情小说有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等特征,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从而突破了传统小说以事件情节为结构的框架,实现了从“情节小说”向“情绪小说”的演变,显示了浪漫抒情小说根本的特征:

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

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5、叶圣陶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倪焕之》的文学史意义?

叶圣陶小说的创作特点表现在:

第一,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第二,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是用笔的基本特色;

第三,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倪焕之》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之一。

它写于1928年。

1929年8月由开明书店初版印行。

它的问世,标志着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熟。

6、什么是“冰心体”?

在现代小说领域里,冰心是继鲁迅之后,郁达夫之前,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

她的作品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冰心体”的文字风格。

“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她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从这一点看,“冰心体”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

7、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色欲描写?

郁达夫受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中国士大夫名土风流作风影响,对眠娼宿妓、性冲动乃至变态性心理、性行为的描写,有时笔黑太露、缺少节制,流露浓重的消沉、感伤、颓废情绪,具有消极作用。

但同时有其积极意义,与所谓“黄色文艺”有本质区别:

①这种描写有力地证明了人的情欲、人的本能、人对异性的追求是自然的、正常的,这对于长期以来束缚人的身心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叛逆,对于假道学的虚伪是一种暴风雨的闪击。

②这种描写有严肃的态度,把“性的苦闷”与“社会人生的苦闷”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性苦闷包含有社会人生苦闷的内容,成了暴露社会不义与罪恶的反证,而不是肉欲的挑逗,③这种描写伴随有严厉的自我谴责和良心审判,贯穿着向善与贪恶的内心斗争,最终获得灵魂的净化与升华。

④这种描写笔致含蓄,用笔清淡,给人以一定的审美愉悦,不无心理学与美学价值。

第四章

1、简述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轨迹。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几个阶段。

2、请对徐志摩新诗的创作特点给予评析(不须面面俱到,列出几点且能自圆其说即可)。

徐志摩诗歌的思想情调经历了一个从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转向更多的个人情怀,从揭露社会黑暗转向陶醉于“自我”隐秘的衰退过程。

以1927年为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期。

前期(1921—1927)是浪漫期。

这时期徐志摩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乐观进取,奋发向上。

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第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第三、描写爱情体验。

第四、歌咏大自然。

后期诗作收在《猛虎集》和《云游集》中。

真挚地抒写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的特点:

第一、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第二、辞藻华美,风格明丽。

第三、章法整饬,灵活多样。

第四、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请分析闻一多新诗思想内容特点和“三美”诗歌主张。

闻一多诗歌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歌颂祖国、思恋祖国。

第二、反帝反种族歧视。

第三、对军阀统治下的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

闻一多“三美”诗歌主张:

第一、音乐美,主要指音乐和韵脚的和谐。

每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全诗要押韵。

第二、绘画美,主要指诗词藻要力求美丽、富于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第三、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以求全诗的整齐之感。

第五章

1、请列举郭沫若新诗的美学主张

主情主义;

重自我表现;

强调自然流露;

重视灵感的作用;

主张形式的绝对自由;

文艺的社会职能观。

2、分析《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特点。

《女神》是郭沫若内心情感和情绪的自然流露,是青年郭沫若“自我表现”的产物,它首先给人提供了一个鲜明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

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目光远大,心胸开阔,不局限于中国一隅,而是面对整个世界与人类。

3、《女神》在新诗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女神》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质真正展示了新诗革命的新面貌,张扬了“五四”时代精神和人的觉醒意识,创造了崭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从而成为诗坛一块划时代的界碑;

开创了新诗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确定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的新形式,它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实践了诗人要求“绝对的自由”的艺术主张。

第六—七章

1、周作人20年代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周作人20年代的散文,主要有杂文和小品文。

他的杂文内容异常广泛,漫议社会、人生、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内涵是:

批判复古思潮;

针砭落后的国民性;

批评社会弊病;

抨击封建军阀及正人君子。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国民党政府的“联日”行径,周作人也曾予以揭露周作人的杂文,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

它以漫议散论的方式。

从真情实感出发,任意而谈,信笔而写,叙事与议论融为一体,通过联想、比喻、夸张和讽刺手法,或“平和冲淡”或浮躁凌厉,较有批判力度。

2、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朱自清散文主要有四类作品: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表现个人和家庭的哀愁。

 

借景抒情。

游记。

朱自清的散文堪称为“美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第一、充溢着真情,诚挚、深切的情致,溢于言表,绝无装腔作势,虚文伪饰之态。

第二、清精于绘景,擅长以重彩、工笔描绘景物。

第三、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浓艳细腻。

第四、语言富有魅力,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动人的重要条件。

第八章

1、如何看待三十年代文学运动发展的基本态势?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是国民党政权由建立到相对稳定,同时又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为维持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曾做过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的种种努力。

尽管掌握政权的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思想文艺领域却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独立力量。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2、梁实秋的主要文学观点有哪些?

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梁实秋是20年代、30年代持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对西方的文艺思潮有一个通观,更了解世界文艺的真相。

他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是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中,人性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他的人性论思想,与周作人等“五四”文学先行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相似,但对如何表现人性的看法上,又有不同。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代表梁实秋艺术精神的是古典主义的“节制”,是善于“选择”该写的材料。

第九章

1、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讽刺是张天翼切入社会人生的利器。

小知识分子、小市民、小官僚们庸俗、空虚、愚昧、可怜、可笑的生活是他讽刺的主要内容,他的讽刺艺术有其独到的特点。

第一,讽刺对象主要是人而非事。

他的小说着力于人物刻画而疏于故事叙述,他所安排的情节主要是为人物形象刻画服务的,当他的人物刻画完毕,他的故事也就嘎然而止,故事的高潮和结尾往往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

第二,常用的手法是抓特征。

他总是强调重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的某个特征,将之突出、变形、夸张,通过这种漫画式的方法表现出来,鲜明地传达出他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第三,巧妙地使用自相矛盾的方法。

在小说的开头他常常让人物亮出自己的盾,最后让自己的矛来攻破自己的盾。

第四,语言俏皮、浅显、生动,讽刺效果直接而且有力。

2、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现实主义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是指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所形成的创作群体。

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

这批青年作家,有的并未加入“左联”,但他们以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创作与左翼文学联结起来,以地方风物和社会风云的描写,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

现实主义作家群:

在30年代的文坛上,活跃着一支坚实的现实主义的作家群,其中大部分是早期“为人生而艺术”的成员。

到30年代,他们经过艺术的磨练,更加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艺术上更趋成熟。

巴金、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李劼人等,都以新的创作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艺术画廊。

3、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新感觉派”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半期,活跃在上海的与“京派”相对立并发生过论争的文学群体。

“新感觉派”是在以横光利一、片冈铁兵等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为“都会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他们的作品分为新感觉与心理分析两种类型。

刘、穆二人以创作新感觉小说为主,施蛰存则以心理分析见长。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是什么?

“新感觉派”是30年代出现在上海这个畸形繁荣的大都会中的一个新兴的小说派别,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茅盾、老舍的都市文学形态。

其特色是:

第一,从题材上看,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

第二,在艺术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新感觉派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并把主体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有时,还进行感觉的复合,因此,“通感”现象在新感觉派小说里每每出现。

新感觉派还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来结构作品。

第三,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第十章

1、分析茅盾的《子夜》的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他的性格高度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共性,他的命运也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同命运。

第一,他具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魄力、手腕、资金和冒险精神,热切想要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二,吴荪甫虽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充分主观条件,但他的雄心在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政府的联合压迫下,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奋斗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三,吴荪甫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是他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思想性格上具有先天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子夜》刻画了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这一形象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

2、茅盾的小说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

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这与鲁迅努力发掘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显然不同。

人物形象的塑造:

适应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茅盾也有着与鲁迅不同的艺术追求。

与鲁迅运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性格主要特征予以传神地勾勒不同,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特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

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的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

在茅盾的作品中,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

小说的结构:

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茅盾对其小说的结构也给予了极大的注意,这也是他的显著特点。

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

第十一章

1、简述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特色。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风韵,特有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其次表现为北京方言的成功运用。

老舍性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老舍在《谈幽默》中说:

“嘻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这可以说是老舍的幽默风格的最佳阐释。

2、分析祥子形象,并指出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老舍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祥子的典型形象。

祥子是一个破产的农民,十八岁那年他从农村来到北平谋生,最终他选择了拉洋车这一行,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他年轻力壮,勤劳节俭,不惜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但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祥子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与企求,他变成了与先前的祥子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走上了堕落的道路。

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原来的祥子从外貌到内心的美好和后来的祥子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可悲。

祥子的遭遇是一个浸透了血泪的悲剧。

在把这一切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恶势力的同时,老舍也毫不留情地对祥子的自甘堕落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作者清醒地意识到祥子的命运具有警世的力量。

从客观方面来看,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从主观方面来看,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另外,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蹿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3、分析老舍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

老舍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从20年代到40年代,老舍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多侧面地探索这一重大文化问题。

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最早的长篇中,老舍借着对老张、赵子曰、马则仁等人物的描绘刻画,就相当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他们的个性被置放在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加以表现。

在《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放在中英文化比较的坐标系中进行透视,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离婚》批判了小市民性格并反思了造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表现了作者的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意义。

《四世同堂》则立体地、全方位地、多系列地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改造“国民性”的新的思想高度,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治痛的反思。

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如对祁老人和祁瑞宣的个性特征的解析)。

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老舍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和信念。

第十二章

1、分析巴金《家》中的高觉新形象。

觉新是贯穿“激流三部曲”始终的一个人物,也是《家》中性格最为丰富、复杂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觉新一形象并不多见。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作为新旧交替时代封建家庭的末代长子,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一个有着美好的心灵,却被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以致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觉新始终处于两种两难境地:

一是新与旧之间。

二是妻子与情人之间。

两难处境形成了他的双重人格。

他是一个“读新书,过旧式生活”的人。

2、《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思想意义:

暴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抨击了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一个旧制度的必然灭亡。

表现了“作揖哲学”的破产。

反映了年轻一代的觉醒和反抗,歌颂了他们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叛逆精神。

艺术特色:

《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

只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