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66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docx

农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

43.某农场根据N、P、K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

y=8N1/2P1/3K1/2,式中N、P、K表示N、P、K肥的投入量,y表示棉花的产量。

若N、P、K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18、8、36公斤,试问: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棉花的理论产量;

(2)写出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N肥的边际产量。

解:

(1)理论产量为:

(2)

(3)

例2(13年考题)43.某农场根据N、P、K肥不同的施肥水平和小麦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

式中

N、P、K表示N、P、K肥的投入量,y表示小麦的产量。

若N、P、K肥的平均施肥量恩别为8、9、36公斤,试问: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小麦的理论产量。

(2)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K肥的边际产量。

43.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小麦的理论产量是:

平均施肥量水平下小麦的理论产量为216单位。

(2)由生产函数表达式可知,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施用K肥的边际产量是:

因此施用K肥的边际产量为3单位。

某良种单产为12000千克/公顷,产品价格为2.4元/千克,投入的科研费用为5万元,推广费用为4万元,生产费用为6万元,普通种子单产为7500千克/公顷,产品价格为1.6元/千克,假设有效推广规模为200公顷。

请计算:

(1)良种的新增总产量(增值系数取0.7)

(2)良种的新增纯收益

(3)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其份额系数为0.4)

解:

(1)良种的新增总产量

(2)良种的新增纯收益

=321万元

(1)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其份额系数为0.4)

例1:

三个农业技术政策待选方案,其社会结果和资源消耗如下表:

请用绝对经济效率指标和相对经济指标来进行方案优选。

方案

1

2

3

社会结果R(万元)

资源消耗C(万元)

48

40

70

60

61

48

这三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率如下:

R1/C1=48/40=1.20

R2/C2=70/60=1.17

R3/C3=61/48=1.27

三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益都大于1,其中方案3的绝对经济效益最大,但是是否是最佳方案,还要进行相对经济效益分析。

这三个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如下:

E12=(R2-R1)/(C2-C1)=1.1

E23=(R2-R3)/(C2-C3)=0.75

E13=(R3-R1)/(C3-C1)=1.63

因为E12大于1,且C2大于C1,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1;

因为E23小于1,且C2大于C3,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2;

因为E13大于1,且C3大于C1,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1;

所以方案3无论在绝对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相对经济效益上都是最佳方案。

例2(10年考题):

43、三个农业技术政策待选方案,其社会结果和资源消耗如下表:

方案

1

2

3

社会结果R(万元)

资源消耗C(万元)

50

42

72

62

63

50

试用绝对经济效率指标和相对经济指标来进行方案优选。

43.这三个方面的绝对经济效益如下:

R1/C1=50/42=1.19

R2/C2=72/62=1.16

R3/C3=63/50=1.26

三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益都大于1,其中方案3的绝对经济效益最大,但是是否是最佳方案,还要进行相对经济效益分析。

这三个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如下:

E12=(R2-R1)/(C2-C1)=1.1

E23=(R2-R3)/(C2-C3)=0.75

E13=(R1-R3)/(C1-C3)=1.625

因为E12大于1,且C2大于C1,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1;

因为E23小于1,且C2大于C3,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2;

因为E13大于1,且C3大于C1,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1;

所以方案3无论在绝对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相对经济效益上都是最佳方案。

例3(11年考题):

41.三个农业技术政策待选方案,其社会结果和资源消耗如下表:

请用绝对经济效率指标和相对经济指标来进行方案优选。

方案

1

2

3

社会结果R(万元)

资源消耗C(万元)

48

40

70

60

61

48

这三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益如下:

R1/C1=48/40=1.20

R2/C2=70/60=1.17

R3/C3=61/48=1.27

三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益都大于1,其中方案3的绝对经济效益最大,但是是否是最佳方案,还要进行相对经济效益分析。

这三个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如下:

E12=(R2-R1)/(C2-C1)=1.1

E23=(R2-R3)/(C2-C3)=0.75

E13=(R1-R3)/(C1-C3)=1.63

因为E12大于1,且C2大于C1,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1;

因为E23小于1,且C2大于C3,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2;

因为E13大于1,且C3大于C1,所以方案3优于方案1;

所以方案3无论在绝对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相对经济效益上都是最佳方案。

例1(12年考题):

某地区过去10年的农业生产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

Y:

农业总收入(万元)t:

表示时间为1,…,10,X1:

表示土地播种面积(万公顷)X2:

表示农业劳动力(万人),X3:

表示农业生产费用(万元),

其中:

农业总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速度为40%,土地平均播种面积为=4万公顷,平均农业劳动力=12万人,平均农业生产费用=260万元,年均农业总收入=1250万元。

计算:

该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

由生产函数表达式可知,年技术进步率为a=20%。

P265

(1)由于农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y=40%

所以,该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

EA=a/y=20%/40%=50%(2分)

(2)由生产函数表达式可知,α=0.6,β=0.5,γ=0.3,因此

资金与劳动力的可比系数

(2分)

土地与劳动力的可比系数

(2分)

所以十年期间的平均综合要素生产率

(4分)

例2(11年考题)43.某地区在过去10年内,小麦的平均年产值增加速度为8%,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5%、4%和2%,三要素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0.2和0.12,试计算:

(1)该地区小麦的年技术进步速度。

(2)技术进步在该地区小麦产值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解:

(1)该地区小麦的年技术进步速度为

a=y-αK-βL-γC=8%-0.6*5%-0.2*4%-0.12*2%=3.96%

(2)技术进步在该地区小麦产值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

E=a/y=3.96%/8%=4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