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81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docx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

追寻红色记忆报告

社团队成员:

洪艰勤刘丽董文琳

会张鹏举宋歌李雪莉

实董文琳荀倩唐璐

践陈铭昊姜霞冯裕彬

告2013-07-21

追寻红色记忆,践行中国梦

———寻找身边最美丽的人

——张鹏举

主题:

追寻红色记忆,践行中国梦(寻找身边最美丽的人)

寻访对象:

兰考抗美援朝老兵及义务修路45年的李付堂

团队成员:

洪艰勤刘丽董文琳

张鹏举宋歌李雪莉

董文琳荀倩唐璐

陈铭昊姜霞冯裕彬

实践时间:

2013-07-07——2013-07-11

走访地点:

老战士之家

兰考张君墓镇

兰考人民医院(探望住院老兵)

专程拜访义务修路45年的李付堂

兰考义封乡

兰考焦裕禄博物馆

实践形式:

采访座谈会实地参观

 

序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建设国家的重任迟早要交给青年。

如何让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脚踏实地、立志成才,在各行各业发挥突击队作用,为国家各项事业建功立业,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组织青年大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追寻党的诞生、发展、壮大的红色足迹,通过他们的切身感悟,感知并引导大家重温党的丰功伟绩和博大情怀,可以极大地增强青年一代对党的认同感,从而牢记历史,勇于担当新一代光荣使命,“追寻”,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通过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纪念地的探访,追寻党的90多年的奋斗足迹,引导同学们去思索党的光荣历史,去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去增创党的光辉业绩。

这是一次真挚的情感教育、生动的党史教育,同时还是一次难得的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激情的绝好机会。

 “追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党史,当然不能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是在实践中来。

我们要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算成长。

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也受益匪浅,领悟了许多革命精神。

2013年07月07日,我们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小团队到兰考拜访老兵。

这次社会实践既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党的理解。

这的确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实践也给了我们许多,她传授给我们创新精神、团队的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为此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广大在校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等社会实践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我们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点是在焦裕禄曾治理的兰考县,在“追忆红色记忆,践行中国梦” 活动主题的号召下,我们一行十二人并肩合作,团结一致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任务,对老兵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触,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红色精神。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采访了24位抗美援朝老兵,和老兵们一起看望了他们在医院就医的战友,并专程采访录义务修路45年的李付堂,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校长、老师、老兵们的一致好评,社会实践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一.前期准备

2013年7月6日,我们“追寻红色记忆”团队成员拜访了中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办人张爱兰阿姨,从张阿姨那里学到了如何更好的规划我们的实践活动,如何按计划有效的进行,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与当地人沟通与交流,如何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

经过张阿姨的指导我们信心满满,回到学校我们又开

了六次会议经过大家的讨论后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待装出发,我们期待着这次社会实践。

二.实践过程

第一站:

兰考张君墓镇

2013年07月07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这承受太多感动的小镇。

来到这座尘土飞扬的小镇我们一眼就认出了胸前戴着奖章的牛爷爷,牛爷爷是老战士之家的一员,是专程来接待我们的,他白发苍苍却依然显得精神抖擞,脸上永远都不忘挂着微笑,佝偻的身材虽不敌当年,但在我心中依然高大伟岸。

他在尘土飞扬中显得依然那么有力量,像大战告捷而归的大将。

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可以遐想很多,我脑海浮现了牛爷爷手持大刀在战场上他奋力杀敌的情形。

到这座小镇的时候已是二点多,牛爷爷就给我们找个了便宜的旅馆,屋里仅4张床,一个桌子一台电扇,再也没有别的摆设。

但是面对这样糟糕的环境我们心里依然感动,也就不觉的苦不觉的累。

片刻的休息后采访正式开始了。

由于老战士居住的比较分散,牛爷爷就把大家聚到了一起,方便我们采访,这即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也给他们提供了在一起

回忆战争年代的心酸与激情杀敌的岁月。

采访中我们也遇到了一

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沟通出了点问题,有的爷爷已是花甲高龄,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而我们也不懂地方方言有的话也不知其意。

经过3个小时的交谈我们差不多就懂了点。

交谈中得知有的老兵是从30里外的村庄赶过来的,这长途的路程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确实不是易事。

听到这我的心在颤抖,这就是革命者身上所特有的精神的唯一诠释。

采访的这24为老战士大部分都是后勤兵,修飞机的士兵,和别的勤务兵,厨房是炊事兵,其中有一位老战士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他虽是后勤兵但是却再一次战役中立下了一等功,再那次战役中他被派遣去送信,其中路上遭到敌人疯狂的追杀,但是他很机灵躲,躲在草丛中躲过的敌人的搜捕与追杀,又遇见了敌人设下的关卡,他打扮成老农民岁农民勉强过了关卡。

这一路有惊无险最终完成了任务。

在他讲述故事是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球湿润了,也许他回想起了那是的艰辛,也许他又激发了对敌人的痛恨,但是当他说到完成任务后荣获一等功的时候脸上留露出一种幸福与自豪是无法超越的美。

第二站:

义务修路45年的李付堂家中(下图为李付堂拉土修路的背影)

李付堂爷爷是张君墓镇小李庄人,义务修路45年,在这期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共铺20多里的柏油路,看到道路有破损的地方他就寝食难安,别人都说他是傻

子,他说:

“学习河北李玉兰,甘做社会主义大傻子,不做资本主义小精人”。

问及他决心开始修路的原因则是某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北京看到毛主席时忘记了是怎样的一句话就让他坚持了四十多年。

2013年7月8日,李付堂爷爷用他的助力三轮车拉着我们,一路上开心的为我们讲述着他的修路历程,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一路上不时有人和爷爷打招呼,采访群众时无一不给好评。

爷爷讲他在街上买饭都有人主动为爷爷付账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别人给的捐款爷爷也拒绝了。

“我修的是爱心路,不是为了名利只求心安”。

车子走到小李庄时一条绵延无头的柏油路横亘在眼前,我们无法想象这么大的工作量,一位佝偻的老人是怎么完成的,我们也很难想象这45年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除了震撼佩服与满满的敬意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拐了不知道几个胡同车子停在了一座破落的房子前面,一个干涸的小坑横亘在前面,小道旁边堆满了爷爷捡来的砖块和石子儿,穿过一扇破落的小木门也就是农村所谓的院落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还装有砖块的架子车,没有围墙的院子堆满了爷爷捡来的破烂,一条瘦弱的小狗汪汪的叫着,旁边放着发黑的水盆。

走进爷爷家的正屋,奶奶低着头在爷爷捡来的塑料瓶旁边坐着,看到我们注意到她的脚时,足足有三厘米长的脚趾甲触目惊心,爷爷告诉我们她精神不好,是他娶来的寡妇,很争气给他带了个女儿,这是我们才注意到坐在床上的一个小女孩,她是爷爷八岁的女儿松燕,安静的坐在那。

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她的乖巧懂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愕然。

松燕的叔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个终身未娶的老人,家里也是由他做饭。

看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时,让我最感动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孩子,一出生面对的就是年过半百的爸爸和有着精神障碍的妈妈以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小松燕乐观的笑容,这是他爸爸给予她的最大的财富。

面对生活上的困苦,小松燕没有任何的怨言,不会抱怨爸爸的无能反而为爸爸的行为感到骄傲即使这一切没有能为她带来任何的物质财富。

小小年纪生活上完全自理不说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家里人,让爸爸全心得做自己的事。

也许这就是父亲的影响,也许这就是父爱使她更加成熟更加懂事。

这样的家庭很难让人想象是他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很难让人想象是什么力量在支持者他在爱心之路上默默奉献着。

当我目睹了爷爷家的情况的时候我才真的明白铺那么多的路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是多麽的艰巨。

他随不是军人但是他身上流着军人的血,这就是红色精神传承的最佳见证,这就是红色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我也更加坚定的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大家走向幸福走向富裕。

第三站:

兰开人民医院

2013年7月8日,我们另一小分队得知有位屡立战功的爷爷正躺在医院就医,我们便带上薄礼去看望那位爷爷,在牛爷爷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那位爷爷。

爷爷看到我们就激动的坐了起来,当我们问起抗美援朝战场的情形时,爷爷显得那么激动,清晰的给我们讲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讲述了他杀敌的情形,

讲述了当时部队不可遏制的气势,这些情形使我们身临其境。

看到了中国战士是怎么样用鲜血捍卫尊严的。

当爷爷谈到目前生活的时候,幸福的笑了。

他如今子孙满堂,子孙对他关爱有佳非常孝顺,他说:

“不挨饿,天天吃白面,生活就好会过了,都是现在的政策好。

”和爷爷谈了许久,从他身上我们也学到了革命者的乐观,学到了生活中的红色精神,以前我们只是理论上学习党的知识,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对党的精神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第四站:

兰考县义封乡

2013年7月9日,我们来到了义封乡政府,在义封乡政府我们见到了孟爷爷,他也是老战士之家的一员。

在这里又上演了一次张君墓镇的那难以忘记的场面,十几位老战士在孟爷爷的组织下聚在了一起和我们畅聊过去那战场的才情景。

在这里我们对历史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在这里我们有了对党的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我们对抗美援朝有了更准确的体会。

其中最要的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位屡立战功的铁将——张宝龙。

他是抗美援朝中幸存的一员老将,但是不幸的是在14年前这位老人便衣食不能自理,他在床上度过了十四年,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这一切都要靠他的孩子来照顾。

当我们去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老爷子老泪纵横,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艰难看到我们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屋中除了一张床,一台老掉牙的电扇再也没有多余的电器,看到老人的家境却是让人心寒,但是老爷子提到目前的情况时也表现得很乐观,他的这种乐观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我们,老爷爷白发苍苍却显得那么精神,他头部被子弹擦伤,至今头上还留着深深的烙痕,腿部有明显的枪伤,从身上的伤就可以想象到他经历过的痛苦,也想到了他战场上的英勇,更要我想到了战争的残酷。

然而对他而言战场是他最美好的回忆,那里埋藏这他最宝贵的兄弟情,那里留下了他钢铁般的战友情。

当老爷子提到他的从军经历时显得那么激动,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从他入伍到退役所经历的都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中,那怕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很清楚,讲着讲着处老爷子激动会哈哈的大笑起来,也许他又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自己的辉煌,这份乐观与坚强感动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与老爷爷谈了4个多小时,虽然还有好多没有谈,但是怕影响到老人的休息,我们依依不舍的与老人告别,在临走时我们留下了500元希望我们的心意能给爷爷带来心灵的慰藉,我们想要他知道党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这样的英雄。

第五站:

焦裕禄博物馆

2013年7月10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焦裕禄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也学到了很多。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纪念碑,高达的纪念碑给人一种神圣感,东面是一天宽阔的大路,路二侧整齐地排列着遮天蔽日的松柏,像士兵一样站在那里。

路的尽头是焦裕禄的棺椁,我们有序的向前致敬。

而后我们去了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焦裕禄用过的物品,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他生活的简朴,工作的认真。

最要我难忘的就是他治理过的盐碱地,和他栽下的泡桐。

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们心中更加深刻,要人更加铭记。

我们要学习焦裕禄同志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习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三.总结

(一)实践总结

1.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2.有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我们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我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增强我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有利于发展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5、抗美援朝老战士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保家卫国战争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和记录可以复原当时的战争场景,整编为详细历史材料,将是我们青年人不可多得甚至不可再生的爱国教育题材学习资料。

这既是对老前辈军功战绩的肯定与尊重,也是为学习与传承老一辈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爱党爱国精神做好铺垫。

老战士当年的铁血精神也将鼓励年轻的共青团员。

6、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二)个人感悟

1.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我们采访了一个有一个老战士,也许老兵们的名字我已记得不大清楚,但他们一个个的鲜明形象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但是在面对老兵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我却感到那么的无力,心里满是心酸与苦楚。

老兵们为了新中国付出了那么多本应受到党很好的照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党中央下达的文件一直没能落实到位,他们靠一个月500多元的补助生活,在李付堂爷爷家中我看到了也为之默默奉献的英雄和家徒四壁的落魄,这二者相比更要人觉的爷爷的伟大。

他省吃俭用,不为别的,仅为多铺一平方的路;他拣废品卖报纸,不为别的,只求公路上少几个坑;他住黑屋小院衣衫褴褛,不为别的,只想兰考人民能幸福生活;他不是雷锋,却是兰考的英雄,他就是感动兰考的李付堂,我坚信他的故事将会感动中国,也希望大家能关注这位英雄,将他的英雄之火燃遍全中国,将他的精神传遍中华大地。

当来到张宝龙爷爷家中时,眼前的一切要我想到一个字“酸”,是心酸,家中没有意见像样的家具,家具都是70年代的老物件,一台不愿在工作的吊扇,在那里没精打采的转悠着,还有一个老的发绣的收音机,也许他在古董市场上才呢过体现自己的价值。

除此之外再也么有什么家具了。

张爷爷在那张床上躺了七年有余。

新建的房屋是今年落成,原本政府说等房子盖好后给予七千元的补助,但是等房子盖好后补助迟迟不能到位,他儿子也曾多次找过乡政府,县政府,甚至还去过军区,希望国家能给这位战功赫赫的老人一点补助,一点精神慰问。

面对老人的泪水,面对张家人的落魄,心酸与无奈便涌向心头。

我不知道大学生应该怎么帮助这为老人,我希望我的报告能引起领导的重视,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也希望大家能关注需要帮助的人。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给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我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真正的把社会实践做下去,从中学到些知识来。

 

 

报告人:

新闻与传播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