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94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docx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

全自动孵化机使用说明

一、使用流程

1、拆开包装以后,取出应急加热水壶和水管等其它附属配件,出雏筐可以在临出雏前3天时再放入机器内。

2、接好自来水管(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可以在高处外挂一个水桶),使用4分水管连接到自动上水的水龙头接口,可以实现自动上水。

接好水管后,确保没有滴漏现象。

不能自动上水的地方,可以直接向加湿盘中加水。

3、接好地线。

机器外面有一根蓝色的地线,一定要保持接地。

4、要确保使用电压220v正常。

电压超过240v,加热加湿管就可能会烧穿;低于180v,机器不会正常工作。

如果电压不稳定,一定要配稳压器,中小型机器要求稳压器的功率在2000w以上,大型机器的稳压器要求在3000~5000w。

5、确保所用电源线为合格产品。

请单独使用10A以上交流电,合理选择保险丝或熔断器。

6、为预防临时停电,可以自备发电机,具体功率可以咨询客服。

使用发电机时,必须配备稳压器。

小型孵化机,可以采用我们配送的应急加热水壶加热,一般不要超过12小时,并且要一直有人看守。

应急水壶安装方法见后文。

7、保证您家中的电源装有漏电保护开关(空气开关)。

8、温湿度传感器必须悬空挂在几层蛋盘的正中间,不能直接放到种蛋上。

9、接好电源,开机,试机运行24小时以上,确认孵化机各项功能都正常后就可以投入孵化了。

10、机器通风口开启。

我们孵化机上下两侧均有通风口,下面的是进气口,上面的是排气口。

孵化各期可以按需要开启,具体开启要求见后面孵化技术。

特别提醒的是,通风口上下要对应开启,以保证空气可以自然循环。

出雏期,要在控制器上设置自动换气,一般每隔30分钟一次,每次30秒,设置方法见控制器说明书。

二、注意事项

1、打开包装好的孵化机,检查机内的说明书,加热器、蛋盘以及固定物是否完好无损。

2、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控制器的说明书,尤其是要弄懂微电脑控制器部分。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到网站上在线咨询,寻求帮助。

在没有搞明白使用说明之前,尽量不要调试孵化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向孵化机水盘里加清水,水位一定要在加热器之上,大概在水槽的2/3水位以上。

要定期检查水位情况。

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加水,避免因水位过低,烧坏加热器。

4、蛋架如果朝向一侧,不方便操作而需要手动翻蛋时,一直按着“增加键”,这样电机会带动蛋盘架子来回旋转。

切勿强行手动转动蛋盘架,避免减速齿轮永久性损坏。

5、刚接通孵化机电源时,因为温湿度不达标,机器会报警,只要按一下“减少键”报警声便会停止。

6、本公司双温双控孵化机的主副两套加热加湿系统,可以分别开启,也可以全部开启,由电脑自动控制。

一般气温低时两套都开启,气温高时只开启一套就可以。

操作面板右侧有开关。

7、加热器及接头要牢固,以防烫伤管理人员。

进行箱体内操作时,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

8、使用炉火加温时,水盘上面应放隔温层,如果蛋架上蛋盘不满,靠近水盘的最底层尽量不放蛋。

9、注意:

湿度探头不用时最好从机器中取出来,要保持干燥,严防挂露水,严禁用嘴喝气实验探头,可用手握探头,利用手掌蒸发的湿度观察显示升高。

10、开机之后,加热管与电线接头处,会有烟冒出,请不用担心,这是防漏电保护套在高温下的正常现象,不会有危险,只要打开机门排放干净就可以了。

11、机器内部的蛋架喷涂的是耐腐蚀漆,在受热下会有异味分解,只要空机运行24小时左右,经常打开机门排放,味道基本就没有了。

这段时间,操作者正好可以学习调试机器。

12、整批孵化时,如果遇到出雏筐容量不够,可以停止翻蛋,将蛋架停到水平位置,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筐放到机器现有出雏筐的上面,就可以增加出雏容量了。

13、一般开机之后2小时,温湿度才会达到正常设置。

如果遇到温湿度有变成“0”的情况下,那就是温湿度探头的接线脱落了,这时一定要联系我们的技术员指导您接好。

14、在计划孵化之前,一定要对机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使用至少两只不同品牌的温湿度计与机器的温湿度探头一起放到观察窗附近,2小时以后观察读数,如果不一致,请按照控制器说明书中的方法进行校正,校正时把控制器当前数值调整为实际检测数值即可。

15、强烈建议初学者,先孵化少量的种蛋,学习操作技术,待取得经验以后再大批孵化,以免以技术问题造成损失。

16、如果遇到弄不清楚的技术问题,请不要擅自操作,可以拨打机器上的售后电话与我们联系。

17、各种禽蛋的孵化技术大同小异,一般只是温湿度设置略有差异。

我们整理的孵化技术,鸡、鸭、鹅的孵化技术是比较全面的,在孵化其他品种时,也请参考一下鸡鸭鹅的基本技术。

18、注意:

如果是整批孵化,想在最后几天停止翻蛋的,可以参照控制器说明书把翻蛋间隔时间(翻蛋周期)调成“0”即可。

三、技术指标:

1.温度显示范围:

5~50℃

2.温度测量精度:

±0.1℃

3.湿度显示范围:

0―99%RH

4.控湿精度:

±5%RH

5.输出路数:

超温、控温、低温、左翻蛋、右翻蛋、控湿、报警

6.输出电流:

控温、控湿10A,其它1A

7.翻蛋次数:

最大可记录999次。

8.翻蛋周期:

0.1~99.9小时可调

9.翻蛋时间:

1~255秒可调

10.换气周期:

5―999分钟

11.换气时间:

0―999秒钟

12.测量线长:

约1.5米

四、工作条件:

1、电压:

交流220V,50HZ。

2、环境温度:

15-30℃。

3、环境湿度:

30-70%RH。

五、孵化过程中临时停电的处理

为防止停电,最好有两路供电系统,或配备发电机,如果没有发电机,停电时,首先将机器的进气口(机器下部)关闭,并使用随机器配送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方法见后文)。

万一发生停电或电孵化发生故障,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气温降低,室温在15摄氏度以上,如果停电二小时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停电2~4小时,对胚龄较小的情况应加温;对胚龄较大的,应将孵化机的进、出气孔稍打开一点通气,并每隔一小时翻蛋一次。

如果停电时间更长,则应在孵化室内取暖,使室温提高到32摄氏度,并打开通风孔,每隔一小时翻蛋一次,并进行上下层蛋盘调位。

这时如有雏出壳,要将机门稍打开些不让幼雏闷死,及时捡出幼雏和空蛋壳。

 

 2、气温超过25摄氏度以上,如果停电4小时以内,孵化机内的胚龄在10日龄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胚龄在11天以上,由于自身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当因停电孵化机内风扇停止时,常会出现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的情况,这时需每隔四小时上下蛋盘调位一次;胚龄在16天以上,需每隔二小时上下蛋盘调位一次,并将孵化机的进、出气也全部打开;如果是在出雏筐内,可将机门打开,使温度下降2摄氏度左右后将机门关上,每隔一小时检查顶上几层蛋温,发现有升温趋势时,则上下蛋盘调位。

 

    3、气温超过30摄氏度,如果胚龄在10日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若胚龄超过十日,要打开孵化机门以扩散机内热量,等到机内温度降到35摄氏度以下再将机门关上。

若胚龄在15日以上,则采取上述措施后孵化机门不宜关严,应留一条逢,并每小时查看一次顶上几层的蛋温,如果超过35摄氏度,则将孵化机门打开降温至35摄氏度以下,再将机门关至留有一条逢的位置。

六、控制器使用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仪表上电无显示,按键也不灵

(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是否接触良好;如接触不好请重新连接一下。

(2)可稍微用点力震动仪表,如果还无显示可判断仪表内部变压器等问题;处理方法:

更换新控制器。

湿度显示“00或99”

(1)湿度探头线的接线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处理方法:

重新连接(此为常见现象)

(2)湿度探头坏。

处理方法:

更换探头

湿度偏高

(1)环境湿度太高;处理方法:

加装空调或进行抽湿处理

温度显示“0或99”

(1)温度探头线的接线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处理方法:

重新连接(此为常见现象)

(2)温度探头坏。

处理方法:

更换探头

仪表显示乱码

此种现象为用户胡乱设置控制器参数以后发生的密码保护,用户不能自己处理,要联系我们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解除密码。

左翻、右翻翻蛋不翻

检查方法

1、按

键看手动是否可以翻蛋。

 如果手动可以,不自动翻蛋,就是方向记忆错误,只要按

键直到把蛋架摆平就可以。

2、看下F1和F2设置的是多少,正常是90和180两个数值。

如果有一个变成0,也不会翻蛋,按需要设置好即可。

3、 检查电机、行程开关、电脑表线路是否虚接,如有脱落等现象,请重新连接。

4、检查电机是否能正常翻蛋;将电源直接接到电机上,看是否转动。

电机上有3根线,中间的是公共,两边的是反正转。

把中间的线和一根线同时插到插排上电机就会向一个方向转动;再把中间的线路和另外一根线同时插到插排上,看是否向另外一侧转动。

有一侧不转,就是电机坏了,换电机。

(注意:

断电接线,然后送电,防止触电)

5、更换行程开关。

注意:

行程开关的线路绝对不能接反了。

6、检查控制器是否损坏;手动按左翻右翻观察对应的指示灯是否亮,仔细听仪表内部是否有继电器“嗒、嗒”声;如没有声音基本确定控制器已坏,请更换控制器。

以上是一些常见故障的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鸡蛋的孵化方法

一、入孵前的准备和孵化机的操作

1、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使用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

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以1:

10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

8。

一般新鲜鸡蛋3-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3-7天新鲜种蛋气室不足一分钱硬币大小,存放时间越长,气室越大。

沙皮蛋、钢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

2、种蛋的消毒:

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的染病率和死亡率。

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力强,水洗用量千分之一,喷雾用量千分之五,使用此药时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

(种蛋消毒详细方法见后文)

3、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

4、装盘入孵:

装盘时应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

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用孵化记录本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

入孵天数从蛋温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

5、使用火炉加温时可用调盘的方法来减少温差,调盘时在同一批之间上下里外对调,也可左右里外互换。

使用普通的蜂窝煤炉,将煤炉放置在孵化机侧面,距孵化机侧面约20厘米处(孵化机应垫高或将放蜂窝煤炉的地方挖低),用橡胶管将加热器与孵化机内的水盘连接,胶管一端接到水壶出口,接口处一定要牢固;一端插到水盘中,水盘里加半盘水即可。

将加热器放置在煤炉口上,这样就可以用蜂窝煤炉加温了。

用煤炉加温时应注意加热器口与水盘底要平行,使用火炉加温时,机内水盘上口应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用纸夹固定,以防湿度过大,水盘上面应放隔温层,以防近水盘的两层蛋盘超温。

蛋盘架上下层蛋盘上应各放一支孵化温度计,观察窗上也应放温度计,以便随时观察调节温度。

水盘里应保持5厘米高的水位,经常检查加水,千万不要断水。

如果炉火不旺,又赶上停电,机内温度低,可用事先备好的开水从机外加水倒进水盘内,以提高温度。

6、电热孵化:

检查孵化机各个部位(特别是翻蛋器和翻蛋架,水盘里一定要加多半盘水。

不要未加水就接通电源,这样会将水盘内的发热件烧坏)正常后,方可插入220V电源通电试用。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

孵化机控制器系微电脑自动控制,控制器内程序、数据已按孵化要求设置好,一般用户不需调整。

用户如需调整,应先看控制器说明书后再调试。

该仪器表上的传感器要注意保护。

7、通风孔的使用:

初次使用时应将孵化机各处关严,孵化机上的通风孔要全部关闭,孵化三天后应视情况逐渐打开。

冬天少打开一些,夏天多打开一些。

一般第一周开启1/4~1/3,第二周开启1/3~1/2,第三周开启3/4~4/4。

二、孵化理论与孵化机的使用:

1、蛋的构造:

蛋的构造分蛋壳、蛋膜、气室、蛋黄、蛋白、脐带和胚珠七个部分组成,未受精称胚珠,受精后称胚盘,得到合适的温度后发育成胚胎。

2、孵化原理:

胚胎的新陈代谢,依赖于种蛋内各种酶的活力,而酶的活力强弱又受到温度的制约,酶活力最强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也就是胚胎所需要的最适宜的孵化温度,这就是蛋变成雏的原理。

3、孵化期及影响孵化期的因素:

家禽的种类不同,孵化器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禽体愈大,孵化期愈长。

鸡的孵化期21天;鸭28天;大鹅31天;鸽子18天,鹌鹑17天。

影响孵化期的因素:

(1)种蛋的类型:

肉用型比蛋用型孵化期长;

(2)蛋重:

同一品种的蛋,禽蛋越大孵化期越长;(3)种蛋的保存时间:

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期越长;(4)温度:

使用温度高,发育就快,孵化期就短;使用的温度低,发育就慢,孵化期就长。

孵化期过于缩短或延长都不好,只有温度适宜,才能保证按时出壳。

4、孵化所需的五个条件

(1)温度:

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条件。

在短时间内,胚胎在32-40度的温度里仍能发育。

在孵化前期,因胚胎幼小,缺乏适应外界温度和调节体温的能力,故需稍高的温度,到发育后期,胚胎已初具调节体温的能力,又由于脂肪代谢加强,产生大量的生理热,故需稍低的温度,这就是温度前高、中平、后低的道理。

整批入孵时采用变温孵化法,1-7天孵化温度38℃,8-12天为37.8℃,13-18天为37.6℃,19-21天为37.0℃,孵化室室温最好控制在22℃~26℃。

这样,方可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

(如果分批入孵时要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的温度控制为37.8℃。

)21天时可适当提高用温(0.5度),以利小鸡顺利出壳。

①高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高温使孵化期缩短,增加死亡率。

胚胎在42度时经2-3小时就会死亡;②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低温可延长孵化期,增加死亡率。

在36度以下的低温里,经一天以上,会造成胚胎发育不全,出壳多死于壳内。

(2)湿度:

胚胎的发育对湿度适应范围较宽,一般在50-70%之间,1-7天为前期,相对湿度应为60%;8-17天为中期,相对湿度应为50%;18-21天为后期,相对湿度为70%。

这是因为前期要生成羊水,中期要排出尿液,后期利于出壳的缘故。

使用火炉加温时,水盘上应盖一层塑料薄膜,根据所需湿度大小,开一条缝或挖一个孔即可自动供湿。

孵化机有自动控湿功能,水盘上不需遮盖。

小鸡出壳时,应用小喷壶装满40℃的温水向蛋面上喷雾,以利于破壳出雏。

①高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影响尿囊液的排出,造成幼雏毛过长,大肚皮,显得笨重迟钝。

②低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是蛋内的水分蒸发过多,造成雏鸡体小毛短。

(3)通风:

本孵化机在机左右两侧上下各设有一排通风孔,该通风孔不但能通风换气,而且还起着调节上下温差的作用。

孵化中通过开启通风孔来调节通风,一般第一周开启1/4~1/3,第二周开启1/3~1/2,第三周开启3/4~4/4。

良好的通风条件能供给胚胎充足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以保证胚胎的气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进行。

如果通风不良,将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胎,甚至死亡。

孵化前期,由于物质代谢低,需氧少;而后期代谢旺盛,需氧多。

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需氧就更多。

①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要先满足保温,后考虑通风。

②防止二氧化硫中毒:

二氧化硫的比重比空气小,所以它在孵化室的上部,为防止中毒,要在孵化室顶上留一个小孔。

(4)翻蛋:

翻蛋的主要作用是避免胚胎与蛋膜粘连。

蛋黄比蛋白轻,胚胎比卵黄更轻,胚胎经常与蛋膜接触,翻蛋时把蛋的位置改变,胚胎与蛋膜的接触点也随着改变,因此,避免了胚胎与蛋膜粘连。

翻蛋的次数:

每一个半小时翻蛋一次。

孵化满18天停止翻蛋,种蛋移至出雏区。

(5)晾蛋:

晾蛋的作用主要是散发蛋内多余的生理热和给胚胎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超温事故的发生和胚胎缺氧而闷死。

入孵前2天不需晾蛋;三至十二天每天晾一次,每次晾十五分钟;十三至十七天每天晾两次,每次晾二十分钟。

十八至二十一天每四至六个小时晾一次,每次晾十五到二十分钟。

晾蛋的方法:

将孵化机的气孔或门窗打开,关闭电源,让胚蛋温度下降。

晾蛋时用眼皮测温,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32℃~35℃)即可,然后再徐徐给温,逐渐达到孵化所需要的温度。

晾蛋中间翻蛋一次,晾蛋也可结合调盘进行。

5、照蛋。

第一次照蛋是在孵化后7—8天,主要检查种蛋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情况。

发育正常的胚胎在灯光照验下,隐约可见胚胎上浮,卵黄囊上的血管网向四周扩张如蜘蛛网状。

弱胚血管纤细,扩张面小;无精蛋,蛋内透明,隐约呈现蛋黄的阴影;死精蛋呈现血线或血环,有时可见粘壳的小黑点。

 

第二次照蛋鸡蛋在孵化的11天。

大型立体孵化机在第二次照蛋时,多采用抽查法,抽检几个蛋盘的胚胎。

发育正常的胚胎,尿囊在蛋的尖端合拢,包围蛋内的蛋白,可见蛋的尖端布满血管;发育迟缓的胚胎,尿囊尚未合拢,蛋的尖端尚无血管分布;死胚蛋无血管分布,蛋内半透明,蛋中有模糊的团块。

 

第三次照蛋鸡蛋在孵化的18—19天进行。

发育正常的胚胎,气室增大,气室边缘是弯曲倾斜的,血管粗,可偶见胚胎闪动,即胎动,俗称转身和闪毛。

即将出壳的雏禽占据胚蛋;发育迟缓的胚胎,气室增大,平齐,血管明显,蛋的尖端发亮;死胚蛋气室边缘弯曲度不大或无弯曲,蛋的尖端发亮,蛋内发暗,浑浊不清,摸之无温暖感。

6、眼皮测温眼皮是人身上敏感的部位,用来检查蛋温,既简单又实用。

正常人的温度是37度,把蛋贴在眼皮上感到温和是37度左右,凉是36度以下,热是38度左右,能忍受的烫是39度左右,不能忍受的烫是40度以上。

7、看胎施温根据胚胎发育情况用温,为看胎施温。

如在5天看到单珠,血管占蛋面五分之四,说明用温正常,如出现双珠,说明用温过高,应降低0.5度,如看不到眼点,说明用温过低,应提高0.5度。

由于胚胎发育不一致,在同一时间里,会出现几种形状,这时应以多数为准。

8、鸡胚胎逐日发育透视特征及出雏管理:

第1天,器官原基出现,卵黄表面有一颗透明的小圆点,形状象鱼眼。

第2天,胚胎的心脏开始跳动,血液开始循环,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形状象樱桃。

第3天,明显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形状象蚊虫。

转动种蛋,“蚊虫”随着向上浮动。

第4天,卵黄血管区贴靠蛋壳,形状象蜘蛛。

转动种蛋,“蜘蛛”不停的转动。

第5天,由于色素沉积,可以看到一个眼点。

第6天,胚胎胎动,躯干部明显增大,可以看到两个眼点。

第7天,羊水增多,胚胎沉在羊水里,半个蛋面布满了丝。

第8天,从正面看胚胎不断浮动,背面、蛋转动时卵黄不易晃动。

第9天,颈骨开始骨化,胚胎头尾摆动明显,蛋转动时,背面血管边沿容易晃动。

第10到11天,尿囊血管在小头合拢。

第12到16天,血管逐日加粗,颜色加深,由于水分的减少,气室变大,随着胚胎的增大,发亮部分减少,黑影部分增大。

第17天,胚胎完全进入羊膜囊中,看不到发亮部分。

第18天,胚胎转身,喙开始转向气室,气室明显增大,并向一边倾斜。

第19天,颈及翅部突入气空中,卵黄大部或全部进入腹中,血管萎缩,靠近气室可见黑影晃动,开始用肺呼吸,听到阴叫。

第20天,可听到啄壳声,鸡叫声。

第21天,出鸡。

出鸡时每隔两小时捡一次雏,捡时要待毛干后进行。

盛放雏鸡的纸盒、条筐不宜过大,天热时少放一些,天冷时多放一些。

要根据雏鸡的表现增减温度,雏鸡大堆时,说明温度偏低;雏鸡张口喘气时,说明温度偏高,应及时调整。

出壳后24小时没有售完的雏鸡需要喂食。

喂食前应先给雏鸡饮用千分之零点零一的痢特灵和千分之零点一的土霉素温开水,然后喂给雏鸡备好的配合饲料,喂时少喂勤添,以免雏鸡暴饮暴吃,以致死亡。

人工助产:

当大部分雏鸡出壳后,还有个别没有出壳的种蛋(蛋内有叫声),需人工助产,先用手敲一敲,如听到空空的声音,表示血管已枯干,助产时把雏鸡头部拉出后,任其自己慢慢出壳。

若遇雏鸡与蛋膜粘连时,可用温水浸湿,轻轻拨离开,助产时遇到出血,立即停手。

鸭蛋的孵化技术

种蛋的质量要求:

1、种蛋的来源首先应注意种鸭的品质,选择那些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鸭群的种蛋。

2、保证种蛋的新鲜,种蛋的贮存时间愈短愈好,以贮存7天为宜,3~5天为最好的保存期。

两周以内的种蛋可保持一定的孵化率,若超过两周则孵化期推迟,孵化率降低,孵鸭弱雏较多。

种蛋的新鲜程度除与保存时间有关外,还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方法等有关。

3、形状大小,蛋形应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过圆、两头尖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过大过小都不好,蛋重过小孵出的雏鸭较小,蛋重过大孵化率低。

大型肉鸭蛋重一般为85~95克为宜。

4、蛋壳的结构,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

蛋壳厚度一般为0.035~0.040毫米,蛋壳过厚、过硬时,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交换不良,破壳困难;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降低。

蛋壳结构不均匀,表面粗糙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

5、蛋壳表面的清洁度,蛋壳表面不应有粪便、泥土等污物,否则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引起种蛋变质腐败。

或由于污物堵塞气孔,妨碍蛋的气体交换,影响孵化率。

同时在孵化过程中污染机器,如果有少许种蛋受到轻度污染,在入孵前先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入孵。

一、种蛋的消毒

种蛋产出后,经过泄殖腔会被泌尿和消化道的排泄物所污染,蛋壳表面存在有多种细菌,如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亚利桑那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繁殖很快。

虽然种蛋有胶质层,蛋壳和内膜等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所以部分细菌可以通过一些气孔进入蛋内,严重影响种蛋的质量、对孵化极为不利。

因此需要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

 

1.种蛋的消毒时机 

种蛋的细菌数量与种蛋产出的时间和种蛋的污浊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

如刚产出的蛋细菌数为300~500个;产出15分钟后增至1500~3000个;1小时后增至20000~30000个。

清洁的蛋,细菌数为3000~3400个,沾污蛋细菌数为25000~28000个;脏蛋为39000~43000个。

另外,气温高低和湿度大小也会影响种蛋的细菌数。

所以种蛋的消毒时机应该在蛋产出后立即消毒,可以消灭附着在蛋壳上的绝大部分细菌,防止细菌侵入蛋内,但在生产中不易做到。

生产中,种蛋的第一次消毒是在每次捡蛋完毕立即进行消毒。

为缩短蛋产出到消毒的间隔时间,可以增加捡蛋次数, 每天可以捡蛋5~6次。

种蛋在人孵前和孵化过程中,还要进行多次消毒。

 

2.消毒方法 

(1)蛋产出后的消毒蛋产出后,一般多采用熏蒸消毒法。

 

①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禽舍内或其他合适的地方没置一个封闭的箱体,箱的前面留一个门,为方便开启和关闭箱体用塑料布封闭。

箱体内距地面30厘米处设钢筋或木棍,下面放置消毒盆,上面放置蛋托。

按照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

根据消毒容积称好高锰酸钾放人陶瓷或玻璃容器内(其容积比所福尔马林溶液大5~8倍),再将所需福尔马林量好后倒入容器内,二者相遇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可产生大量甲醛气体杀死病原菌,密闭20~30分钟后排出余气。

 

②过氧乙酸消毒法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快速、广谱消毒剂,消毒种蛋每立方米用含16%的过氧乙酸溶液40~60毫升,加高锰酸钾4~6克熏蒸15分钟。

过氧乙酸遇热不稳定,如40%以上浓度加热至50℃易引起爆炸,应在低温下保存。

它无色透明、腐蚀性强,不能接触衣服、皮肤、消毒时可用陶瓷或搪瓷盆盛装,现配现用。

 

种蛋入孵前消毒蛋入孵前可以使用熏蒸法、浸泡法和喷雾法消毒。

 

①熏蒸法将种蛋码盘装入蛋车后推人孵化箱内进行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熏蒸。

 

②浸泡法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种蛋。

常用的消毒剂有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