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963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习题.doc(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习题.doc

六、分析应用题

用手风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个曲子,两种声音的区别在哪,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出同样一个音,不同之处在哪,试用语音的物理特性的知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

  和小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两种声音的区别在音质,具体来说,造成音质不同的原因在于:

(1)发音体不同。

手风琴发音体是簧片,小提琴发音体是琴弦。

(2)发音方法不同,小提琴的发音方法是右手持琴弓摩擦琴弦,左手不断更换把位;手风琴是左手拉风箱,右手按琴键。

(3)共鸣器不同。

小提琴鸣器是琴身,手风琴共鸣器是琴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同样一个音,区别在于音高,相对而言女性的声带较短较薄,所以她们的声音就高一些,而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所以他们的声音就低一些。

七、简答题

1、语音学的任务是什么?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2、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不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方面音素决定的。

(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

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

(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

如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也不同,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去拉,发出的声音仍不相同。

3、使用国际音标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使用国际音标有严式和宽式两种方式。

宽式标音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

“严式标音”则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可叫做“音互和标音”。

严式和宽式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八、论述题

1、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什么?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维,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这个工具的物质载体,因此,任何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同一定的意义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联系。

语音的这种表义功能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的交际需要使人发出的声音成为意义的载体,又是社会习惯使特定的音同特定的意义结合在一起。

因此离开了社会的交际需要,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

(2)任何民族语言在语音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音。

如英语中使用的辅音[θ],汉语普通话就不用。

即使相同的语音在不同语言中也会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如汉语普通话中的b[p]和p[p']都是独立的语音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八”(ba)和“趴”(pa),“白”(bai)和“牌”(pai)等一系列不同的意义就是依靠b[p]和p[p']的不同来区别的。

相同的语音在英语只是一个语音单位的两个变化形式,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如果把peak[p'i;k]中的[p']发成[p],或者把speak[spi;k]中的[p]发成[p'],最多使人觉得发音别扭,而不会使人理解为别的语意。

(3)语音的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之处,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比如汉语中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就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这种地域性特征同样是由社会,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2、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

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人的听觉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

实验证明:

人的听觉虽然是由客观的声音引起的,但作为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

我们知道,一个音在听觉上的高低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但主观上对音高的感知与客观的声波频率不一致。

对于一个400Hz的声音,只需提高1Hz,人们就可以感觉到音高的变化,而对于一个3000Hz的声音,只有当提高幅度达到9Hz以上时,人们才能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变化。

主观听觉上对音强、音长的感知与客观的音强、音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实验还证明:

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我们知道,人的声道的形状(包括声带的长短、薄厚)同人的相貌一样,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有的声波特点。

但是不管个人特点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声学的效果多么不同,都不会影响人们对语音的正确感知。

不同的人发出的а音,声学要素的数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听上去都是а,即便同一个人连续发同一个音,这些音的声波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而把它们听成同一个音。

这都说明大脑听觉中枢在进行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进行了一定的过滤筛选,只选择并提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它信息。

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填空题

1、音素从发音方法的角度通常可分为×和×两大类。

2、音素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从发音时唇形的变化看,可把元音分为×元音和×元音。

4、辅音的发音过程通常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5、发音时由带有弹性的舌尖或小舌多次颤动而形成的音叫×。

6、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

7、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决定的。

8、按照发音部位,辅音可分为×、×、×、×、×、×、×、×、×、×、×。

按发音方法分,辅音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音素

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鼻化音

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

3、标准元音

[i][e][ε][a][u][o][α]等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4、清音和浊音

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这种辅音叫“清辅音”;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这种辅音叫“浊辅音”。

5、国际音标

标写语音的书写符号。

6、发音方法

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元音[O]的名称是()。

 ×

  A.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B.舌面后次高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2、元音[α]的名称是()。

 ×

  A.舌面后低圆唇元音   

  B.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C.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D.舌面前低不圆

3、元音[a]的名称是()。

 ×

  A.舌面后低圆唇元音   

  B.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C.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D.舌面前低圆唇元音

4、辅音[p]的发音特征是()。

 ×

  A.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C.双唇不送气清塞擦音  

  D.双唇不送气浊塞擦音

5、辅音[ɡ]的发音特征是()。

 ×

  A.舌根不送气清擦音 

  B.舌叶不送气浊塞音

  C.舌根不送气浊塞音 

  D.舌尖中不送气浊塞音

6、辅音[t']的发音特征是()。

 ×

  A.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B.舌尖前气送清塞音

  C.舌尖中送气浊塞音  

  D.尖知后送气浊塞音

7、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B.舌尖后清擦音

  C.舌面后清擦音      

  D.舌面后送气浊塞音

8、辅音[v]的发音特征是()。

 ×

  A.唇龄清擦音  

  B.齿音清擦音

  C.齿面浊擦音  

  D唇齿浊擦音

9、辅音[m]的发音特征是()。

 ×

  A.舌根浊鼻音  

  B.双唇浊鼻音

  C.唇齿浊鼻音  

  D.双唇清鼻音

10、辅音[z]的发音特征是()。

 ×

  A.舌尖前清擦音  

  B.舌尖后清擦音

  C.舌尖前浊擦音  

  D.舌尖后浊擦音

四、多项选择题

1、决定舌面元音音质的发音条条件有()。

 ×

  A.舌位的高低

  B.呼气的多少

  C.舌位的前后

  D.舌头的长短

  E.唇形的圆展

2、根据舌位的前后可将舌面元音分为()。

 ×

  A.前元音

  B.中元音

  C.后元音

  D.高元音

  E.央元音

  F.低元音

3、舌尖元音又可分为()。

 ×

  A.舌尖前元音

  B.舌尖后元音

  C.圆唇元音

  D.不圆唇元音

五、判断题

1、国际音标是1889年8月由语音学家协会制定的。

 ×

  A.√

  B.×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2、国际音标有严式标音和宽式标音两种,前者要求对不同音位采用不同的符号。

 ×

  A.√

  B.×

3、元音和辅音的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气流呼出。

 ×

  A.√

  B.×

发音时,声道内是否形成阻碍,是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4、元音音质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口腔共鸣器的的形状。

 ×

  A.√

  B.×

5、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语言中的元音绝大多数是舌面元音。

 ×

  A.√

  B.×

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三种。

6、汉语普通话里,“末”的读音中,有后半高圆唇元音[o]。

 ×

  A.√

  B.×

7、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

 ×

  A.√

  B.×

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声带振动,有的声带不振动。

8、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形成阻碍和消除阻碍2个阶段。

 ×

  A.√

  B.×

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形成阻碍、保持阻碍和消除阻碍三个阶段。

9、辅音[p]的特征是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

  A.√

  B.×

辅音[p]的特征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10、汉语和英语中都的浊塞音[b]。

 ×

  A.√

  B.×

汉语与英语不同,它只清塞音[b],而没有与之对应的浊塞音[b]。

11、[y]是前、高圆唇元音。

 ×

  A.√

  B.×

六、分析应用题

1、根据下列描述标出相应的国际音标。

(1)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3)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4)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6)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7)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8)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2、指出下列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b]×。

(2)[f]×。

(3)[θ]×。

(4)[d]×。

(5)[k]×。

(6)[t∫]×。

(7)[ts]×。

(8)[n]×。

(9)[r]×。

(10)×。

七、简答题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元音和辅音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分封闭起来的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

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带声。

一、填空题

1、音节的结构规律主要体现在× 音节的类型 和× 音位 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 在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 点是一种语言在语音上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

2、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共有以下四种基本结构类型× V、C-V、V-C、C-V-C 。

3、音节结构的分析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 元辅音分析法 ,一种方法是我国传统的× 声韵调分析法 。

4、韵母分为× 韵头、韵腹、韵尾 三个部分。

5、汉语的韵母按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所谓的“四呼”× 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

6、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是由× 声母的发音部位 和× 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 决定的。

7、在发音过程中,复辅音中的几个辅音一定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 渐强 阶段或× 渐弱 阶段上。

8、语流音变是音位组合获得具体体现形式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常见的语流音变有× 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等。

9、声母指× 音节开头的辅音 ,如普通话× “天”[t'ian]里的[t'] ;韵母指×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 ,如× [t'ian]里的[ian] ;声调指× 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

10、像V型、C-V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 开音节 ,像V-C型,C-V-C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 闭音节 。

二、名词解释

1、音节 

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2、音渡 

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做“音联”。

3、元辅音分析法

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

4、声韵调分析法 

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5、同化 

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

6、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三、单项选择题:

1、汉语普通话“粉笔”[fen pi]快读成[fenpi]这种现象是()。

 × 正确答案为D

  A.顺同化

  B.顺异化

  C.逆同化 

  D.逆异化

2、汉语普通话“豆腐”[toufu]快读成[touf],这种现象是()。

 × 正确答案为D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二合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

  A.买 

  B.大 

  C.衣 

  D.午

4、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二合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

  A.高 

  B.留 

  C.农 

  D.喊

5、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C

  A.卢 

  B.刚 

  C.围 

  D.爱

6、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D

  A.star 

  B.look 

  C.good 

  D.oil

7、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辅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B

  A.boy 

  B.screw 

  C.cook 

  D.but

8、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辅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

  A.brake 

  B.chair 

  C.name 

  D.put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二合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B

  A.累 

  B.刀 

  C.由 

  D.要

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二合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BD

  A.坏 

  B.劳 

  C.娃 

  D.越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二合元音的是()。

 × 正确答案为AD

  A.花 

  B.油 

  C.伪 

  D.雷

4、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前响二合元音的有()。

 × 正确答案为AC

  A.在

  B.挂

  C.造

  D.窝

5、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后响二合元音的有()。

 × 正确答案为BC

  A.退

  B.牙

  C.夜

  D.男

6、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闭音节的是()。

 × 正确答案为AB

  A.丁

  B.厂

  C.改

  D.哈

7、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开音节的是()。

 × 正确答案为AB

  A.毛

  B.衣

  C.真

  D.工

8、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闭音节的是()。

 × 正确答案为AD

  A.龙

  B.朱

  C.犁

  D.永

9、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开口呼音节的是()。

 × 正确答案为BC

  A.端

  B.正

  C.思

  D.想

10、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齐齿呼的是()。

 × 正确答案为BC

  A.鱼

  B.京

  C.亮

  D.山

11、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属于合口呼音节的是()。

 × 正确答案为AC

  A.鲁

  B.玉

  C.玩

  D.弟

五、判断题

1、音节是在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语音单位。

 × 正确答案为B

  A.√

  B.×

音节是在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之间的分界处。

 × 正确答案为A

  A.√

  B.×

3、所有语言的音节划分法都是相同的。

 × 正确答案为B

  A.√

  B.×

因为音节的划分还要考虑音节的社会性。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音节结构。

4、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

 × 正确答案为B

  A.√

  B.×

并不是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

如:

“语”(yǔ)。

5、所有的语言中都有开音节和闭音节两种结构类型。

 × 正确答案为B

  A.√

  B.×

因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开音节和闭音节两种结构类型。

6、汉语普通话音节中的韵尾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

 × 正确答案为B

  A.√

  B.×

汉语普通话音节中的韵尾是元音。

六、简答题

举例说明音节的划分要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影响。

  元音和辅音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分封闭起来的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

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带声。

七、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这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它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

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

如,汉语普通话的/p/,如前所述,以“双唇”和/t/相区别,以“闭塞”和/m/相区别,以“不送气”和/p'/相区别,但并不通过“清音”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浊塞音音位。

总括起来,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

双唇、闭塞、不送气。

通过这三个区别特征;/p/就可以与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系统中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

英语里也有/p/音位,但英语辅音音位系统的内容不同于汉语普通话、英语/p/周围的音位与汉语普通话/p/周围的音位也不尽相同,所以二者的区别特征也就有所不同。

英语的/p/以“双唇”和/t/,/k/相区别,以“闭塞”和/m/相区别,以“清”和/b/相区别,但并不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与其它音位相对,因为英语里没有/p/同部位的送气塞音音位。

可见,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语音特征是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决定的,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则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它音位决定的。

2、什么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哪些?

举例说明。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在发音时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例如:

 

  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

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

比如:

英语中“look”的过去时looked,本来应该读浊音[d],但受到前面清音[k]的影响而变成清音[t]了。

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

比如:

北京话中的门面[m(倒e)n][mi?

n],变成[m(倒e)m],“门”的韵尾本来是舌尖鼻音[n],受到后面[m]的影响,被同化为双唇鼻音[m]了。

  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异化”。

一般说来,异化现象是为了避免发音上的拗口而产生的,比如:

慢慢儿[man,mar],变成[mai,mar],就是韵尾受到后面鼻辅音[m]的影响,由鼻辅音[n]异化为元音[i]。

  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汉语的轻声就是弱化音节。

  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这种现象叫“脱落”。

比如:

“豆腐”的“腐”,就脱落了韵母[u]。

  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这种现象叫“增音”。

比如:

英语中的“Heisanableleader.”就在“an”和“able”之间加进了一个[n]。

一、填空题

1、语音片段有大有小,从音位理论的角度来看,最小的音段是× 音位 ,比它大的音段是× 音位的组合序列 。

2、音位的组合序列可划分为× 音节 、× 音节组合 、× 语句 三个层次。

3、音段无论大小,都必然有一定的× 音高 、× 音长 和× 音强 ,从而构成这个音段的韵律特征。

4、从发音原理上说,除了× 塞 音之外,每个音都可以有长短的不同,而在实际语言中,具有辨义功能的音长区别一般出现在× 元音 上。

5、长短音也可以像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那样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位叫做× 时位 。

二、名词解释

1、韵律特征

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2、调类 

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也就是把单念时的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

3、连续变调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则“连续变调”。

4、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