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985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主要为振捣及照明,采用自行发电,配备500kw发电机一台,提供施工用电。

4.3施工日期

加依尔山10号大桥钻孔灌注桩工程19号桥墩1#桩基

开钻时间2017年8月21日07时14分

终孔时间2017年8月25日08时24分钻进时长4天零1小时10分

清孔时间2017年8月25日13时至8月25日23时

安装钢筋笼时间2017年8月25日23时至2017年8月26日0时35分

混凝土灌注时间2017年8月26日0时40分至2017年8月26日01时52分

此首件过程历时4天零18小时38分钟,首件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验证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整改,总结施工经验,以对今后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施工起指导作用。

4.4技术准备

(1)钻孔灌注桩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2)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准备施工机械设备,清除杂物、淤泥,平整桩基范围内的场地并压实。

(3)场地平整和施工便道:

现有线路拆除,合理布置施工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满足施工需要亦不影响孔壁稳定。

平整承台处场地。

(4)检修调试机械设备:

对钻孔机械、泥浆设备、桩体砼灌注设备等进行维修、调试。

(5)技术交底:

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施工技术交底。

(6) 

材料进场:

各类钻孔桩施工的原材料按要求进场。

试验检验:

完成原材料检验及试验等工作。

5.资源配置

5.1人员投入

针对本桩基工程混凝土灌注,共投入现场施工负责人1名,施工管理人员8人,包括质量、安全、技术、测量及实验人员。

施工人员15名,包括钻孔、混凝土灌注振捣、设备操作等,进行该桩基的施工、管理工作。

具体管理人员名单如下: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1

郭震宇

现场施工负责人

2

庞勇

现场技术负责人

3

林思铭

现场质量负责人

4

陈昱州

现场安全负责人

5

衡亚航

现场质检人员

6

光辉

现场试验负责人

7

高洪强

现场试验人员

8

马维星

现场测量负责人

9

陈俊芳

现场测量人员

5.2材料准备

本桩基灌注所需水泥、砂石料、钢筋等材料及其他相关设备均已准备到位,并经检测合格,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保证施工质量。

5.3机械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冲击钻机

75kw

9台

发电机

30Kw

1台

混凝土运输罐车

8m³

/10m³

3辆

泥浆泵

5台

插入式振捣棒

50

2套

备用一套

泵车

吊车

25t

挖机

240

6、施工过程

6.1、钻孔灌注桩

(1)、施工工艺

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

(2)、场地清理

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有明水流的地方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围堰,清除桩位周围各种杂物,整平夯实,便于施工人员及机械出入,便于作业。

技术组申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经监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现场试验室做混凝土标号配比试验,提交7天和28天强度试验报告,经监理审查批准后使用。

(3)、测量放样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控制网形式,利用复核后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精确定出桩的中线位置,然后分别沿顺向和横向设置牢固的控制桩。

控制桩应高于孔圈,并在孔圈上标识桩基中心连线。

.桩位必须反复校核,孔周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米”字拴桩,最后用吊锤找中,为钢筋骨架找中等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4)、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1cm厚钢板制作,护筒顶部加设四根横撑梁,避免因土质不良、夯实不密所造成的倾斜沉陷。

护筒内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长3.0m,纵向焊接接长。

根据放样桩位,在四周人工挖深内径与护筒外径相同的基坑,挖基坑时要保留桩位,以利于钻机就位时对中及复测。

护筒周围的杂土需清除并换填粘土,整平夯实,防止地面水流入孔内。

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沉降,并要及时处理。

护筒至少埋入原状土深度2m,护筒顶端高出地表30cm,护筒平面位置允许偏差≤50mm,倾斜度偏差≤1%。

(5)、钻机就位

检查主要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钻架应平稳,钻头与桩孔中心严格对中,拉好揽风绳。

对钻头直径、测绳标码进行检查,测量护筒顶标高,作为测量孔深及桩顶标高的控制。

钻机就位后要对桩位进行复测,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制备泥浆

护壁泥浆采用泥浆搅拌机搅拌,泥浆循环系统布置在施工场地内,泥浆池与沉淀池连通,容积约为100m3。

泥浆池与沉淀池距最近的桩位不小于5米,并设置一定坡度,槽底纵坡不小于1%。

开钻前准备数量足够和性能合格的膨润土,调制泥浆时先将膨润土加水浸透,然后用机械拌制,调制的护壁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达到正循环相对密度:

1.2~1.45,粘度19~28Pa.s;

反循环相对密度:

1.06~1.1,粘度18~28Pa.s。

(7)、钻孔

正反循环钻机要保证稳定,并且在钻进过程中不能晃动,钻进过程中采用膨润土悬浮泥浆作为护壁泥浆,边钻进边掏出稠泥浆,注入稀泥浆,随时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塌孔。

施工中钻头中心应对准护筒中心,开始冲击前,先注入清水,用钻机缓慢钻进,待制备的泥浆符合要求并且成孔至护筒底口1m以后,可据地层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

不均匀地层钻进时,合理控制钻进参数,钻进时轻压、慢压,以防止孔斜。

钻孔采用隔孔钻进的施工方法,不干扰相邻桩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钻机开钻后保持连续作业,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机的水平度和钻杆的竖直度。

钻进过程派有专人盯守,做好钻孔原始记录,交接班时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要注意的事项。

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要随时调整,在地层变化时要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径、中心位置、钻头垂直度和泥浆比重,如有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在钻孔排渣或因故停钻时,保持孔内具有规定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粘度。

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清水以维护水头高度。

泥浆不可一次性投入过多,以免粘锥、卡锥。

(8)、清孔

钻进时,钻渣一部分连同泥浆被挤入孔壁,大部分靠掏渣筒清除,少量钻渣通过投入1-2袋水泥,用钻锥反复冲击数次,使孔内泥浆、钻渣和水泥形成混合物,然后清孔掏出。

掏渣时孔内水位保持足够的水头以防塌孔。

清孔后,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和孔底沉淀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若桩径≤1.5m,则沉淀厚度≤300mm,若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地质较差的桩沉淀厚度≤500mm。

成孔质量检查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与频率

孔深(mm)

不小于设计

测量绳,每桩测量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值

探孔器,每桩测量

桩位(mm)

群桩

100

用全站仪检查纵、横方向,每桩检查

排架桩

孔倾斜度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钻杆垂线法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

水准仪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桩径≤1.5m,≤300mm;

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地质较差的桩≤500mm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每桩检查

支撑桩

不大于图纸规定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1.03~1.10

查清孔资料

粘度

17~20Pa.s

含砂率

<2%

胶体率

>98%

(9)、成孔检验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使用检孔器验孔。

检孔器采用φ22主筋,φ14箍筋加工而成。

检孔器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外径的4~6倍,上下各0.5米成圆锥状。

若检孔器能顺利下放至孔底,则该孔符合设计要求。

若不符合垂直度要求,更换稍大的钻头进行重复扫孔,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

6.2、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严格按照施工图制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准许使用。

钢筋笼的支撑体系固定在护筒周围的平地上,采用吊车吊放钢筋笼时选好吊点,防止钢筋笼变形。

具体吊装方法为:

在钢筋笼两头各使用一根钢丝绳,两端同时起吊,吊装时应缓慢,钢筋笼顶上升速度要比笼底上升速度快,待达到竖直后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破坏护壁。

钢筋骨架在吊装下孔前,在骨架周径上绑扎定位钢筋,定位钢筋每隔2m设一组,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筋四周。

放入钢筋骨架时用四根钢管作导向,保证钢筋骨架尽量对中,不伤孔壁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骨架采取四点固定,在孔周横竖固定方木,以防止掉笼或上浮。

为防止钢筋笼掉落或上浮,对钢筋笼的吊环焊点严格控制,保证吊环焊口牢固,并与钢筋笼整体受力。

根据设计标高,准确计算吊环的长度,保证钢筋笼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在钢筋笼下孔后要对钢筋笼的中心重新校验,防止钢筋笼偏位,保证保护层厚度。

钢筋笼要求在固定平台上制作成型,钢筋笼成型后,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质量检查标准

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

10mm

箍筋间距

20mm

骨架外径

骨架倾斜度

0.5%骨架长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钢筋保护层

骨架顶端高程

6.3、灌注混凝土

按投资单位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我部施工的桩基C30抗硫酸混凝土采用我部拌合站自行生产的混凝土。

开工前,我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导管直径200-350mm,厚4mm,每节长2m,采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管件,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与闭水试验时的导管连接方式一致,确保接口的严密性。

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

导管底端至钻孔底空隙约为30~40cm。

孔身、孔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且钢筋骨架安放后,立即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连续浇注不得间断。

灌注水下混凝土所需设备齐全。

首批混凝土必须经过计算,保证灌注首批混凝土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大于1m,在浇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在2m~6m之间。

灌注的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0.5~1m,以保证桩身混凝土强度;

超灌的部分在接桩施工前凿除,桩头无松散层。

现场安装导管时,采用吊车下管,每下一节管,利用密封圈密封,上紧丝扣,通段依次连接达到要求长度,接头要妥善连接。

确保导管不脱节、不漏水是砼灌注成功的关键。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导管接头做密封及拉拔试验,保证导管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运输和灌注中无明显离析、泌水,灌注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砼运输车运输,吊车配合灌注。

为使封底成功,首盘灌注砼采用吊斗、漏斗共同储存砼的方式,在漏斗底设置隔离栓,灌注前对吊斗容量进行计算,保证其满足首盘混凝土灌注需求。

灌注砼时随时测量砼标高,并严格控制导管埋深。

为保证灌注质量,砼中掺加缓凝剂,并控制水灰比。

施工中认真记录砼方量、砼顶标高、导管埋深等,分析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断桩。

成孔后,当泥浆比重达到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止坍孔,如遇坍孔的情况,禁止进行继续浇筑施工,处理方法为对桩孔用片石回填后重新冲孔灌注。

混凝土连续灌注不得间断,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罐车的运送依次连续到达,不可中断。

防止下部混凝土初凝,在接触面产生施工缝。

影响成桩质量。

在浇注过程中,对每车砼上升的高度都要进行及时测量,以实际测量数据推断砼浇注情况。

现场预备发电机,防止浇筑过程中因停电而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影响桩基质量。

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必须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配合比的要求必须进行更换。

6.4、成桩检测

成桩后,委托专业验桩队伍,利用超声波进行100%的无破损检测;

检验合格后,接受业主和监理的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6.5、防止钢筋笼变形及上浮措施

钢筋笼在制作与安装时易产生变形及上浮,原因及预防措施为:

变形原因:

(1)、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筋设置不足,刚度不够。

(2)、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产生累计变形。

预防措施:

(1)、钢筋笼过长时,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空中焊接。

(2)、根据技术规程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牢固。

上浮原因:

(1)、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注速度太快。

(2)、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1)、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放慢浇注速度。

(2)、浇注混凝土前,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钢筋施工过程中满足以下要求:

a、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b、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对所有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c、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d、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e、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f、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g、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h、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50%,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i、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j、因本工程内桩基采用超声波检测,所以需要在每根桩基的钢筋笼内侧按平面夹角90°

加焊4根规格为Ф57*3.0的声测管(钢管)。

上端必须高出桩基顶面不小于50cm,接头处用Ф7.0cm的钢管焊接密实,上、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不可漏水。

焊接时要注意保证钢管的接头、两端的密封和钢管自身的完好。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埋设护筒

桩位测量放样

场地平整

桩位复测

钻机就位

钻孔

清孔

成孔检查验收

钢筋笼制作

安放钢筋笼

安装砼导管

留置试块

拌制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

拆除导管

清理桩头

成桩验收

7.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混凝土有撒漏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污染施工现场。

2吊车和现场指挥吊车的专职人员配合不默契,工作时间过长。

3钢筋工操作不熟练,互相配合不默契,造成下钢筋笼和焊接钢筋笼时间过长。

4拌合站拌合的混凝土出场坍落度较小,到现场的时候已不能满足灌注的要求。

8.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

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

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灌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9.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加依尔山10号大桥19号桥墩1#桩基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钻孔桩施工工艺满足钻孔桩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钻孔桩施工。

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人员加深了对钻孔桩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钻孔桩施工。

同时通过对桩基钢筋加工、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

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G335线塔岔口-托里-巴克图口岸段

公路建设工程(第六合同段)

2017.9.5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