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99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x

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第二章

1某公司2005年甲产品生产工时和制造费用总额的资料摘录如下:

高点低点

生产工时(小时)7500050000

制造费用(元)176250142500

制造费用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的。

公司对低点制造费用进行了分

解:

变动成本为50000元,固定成本为60000元,混合成本为32500元。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当生产工时为65000小时时,预测其制造费用总额。

2、已知:

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指标

1

2

3

4

5

6

7

8

产量(件)

1050

1000

1900

1600

1800

1900

2000

2100

总成本(元)

60000

62000

65000

72000

70000

79000

82000

80000

要求: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章

1、已知:

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

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0元。

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要求:

(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按照利润差额简算法分别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两种成本法的利润差额。

(4)不用编利润表,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5)根据本题计算结果,验证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特殊变动规律的合理性。

2、己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

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

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

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

(1)根据给定的贡献边际率确定售价。

(2)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按两种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3、已知:

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

出法计价):

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5000元。

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2)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

4、已知: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产量分别为8000件和5000件,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

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为:

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

固定生产成本每件发生额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

费用每年60000元。

要求:

(1)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3)分析两种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5、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去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00000元,期末存

货量为1000件,单位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600元。

本期产量为5000件,本期销量与去年相同,为4500件。

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00000元。

要求计算本期的以下指标:

(1)期末存货量=

(2)单位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3)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4)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5)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

(6)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7)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8)如果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第四章

1、已知:

某企业上个月的保本额为50000元,假定本月的固定成本增加5000元,其他指标

不变,为实现保本,本月需要增加销售额8000元。

要求计算以下指标:

(1)上个月的固定成本。

(2)贡献边际率。

(3)变动成本率。

2、已知:

甲产品单位售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

(1)计算保本量。

(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

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

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3、已知: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A产品的单价为5元,B产品的单价为2.50元;A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40%,B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30%,全月固定成本72000元。

假定本月份A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0件,B产品为40000件。

要求:

(1)按综合贡献边际率法计算本月的综合保本额和A、B两种产品的保本量。

(2)计算企业的安全边际额和本月的预计利润。

(3)如果本月的广告费9700元,可使A的销量增加到40000件,B的销量下降到32000件,分析这一措施是否合算?

(4)根据第三项的有关数据,重新计算保本额。

4、已知:

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品种、

销售收入比重

销售单价

(元)

单位变动成本

(元)

固定成本

(元)

A

30%

20

15

B

50%

50

40

56000

C

20%

100

70

要求:

(1)利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

(2)如果该企业目标利润为28000元,用上述方法进行多品种条件下的保利分析。

(3)不用计算,请指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其他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与上法完全相同的结果。

第五章

1、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年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件。

(假设成本、单价水平不变)。

要求:

预测下年的利润额。

2、已知:

某公司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500000元,销售单价为25元/

件,若目标净利润定为30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

用本量利分析法计算产品的保利量。

3、资料:

某企业经营一种产品,单价9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300000元,本期销售10000件,获利100000元。

要求:

(1)计算各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及经营杠杆系数。

(2)各因素分别向有利方向变动10%时的利润额。

(4)假定下期目标利润比本期实际增长20%,测算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销售量变动百

分比。

4、已知:

单价的利润灵敏度指标为10%,销量的灵敏度指标为5%。

要求:

(1)计算其他相关因素的灵敏度指标;

(2)预测四个因素同时以+2%的幅度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3)测算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各因素的变动率极限。

1、某企业可生产半成品5000件,如果直接出售,单价为20元,其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位材料为8元,单位工资为4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3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

元,合计为17元。

现该企业还可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对半成品继续加工后再出售,这样单价可以提高到27元,但生产一件产成品,每件需追加工资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分

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

要求就以下不相关情况,利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1)若该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足以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如果半成品直接出售,剩

余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得贡献边际1000元;

(2)若该企业要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需租入一台设备,年租金为25000元;

(3)若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为2:

1。

2、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

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

目前该企

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完全成本为30元,其中:

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

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6元,且自制

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

(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

(2)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计算节约的成本;

(4)若自制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获租金收入6000元,计算自制的相关成本;

(5)针对(4)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已知:

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甲零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

已知采购量在4500件以

下(含4500件)时,单价为10元;超过4500件时,单价为9元。

如果追加投入20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

(1)计算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2)假定企业每年对甲零件的需用量分别为3000件,3500件,4000件,4500件,

5000件和5500件,请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4、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件。

年初已按1000元/件

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8000件。

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

产成本为300元)。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2500件。

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0元专属成本。

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10000元

要求: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差别损益分析表

7'^^方案

项目

接受追加订货

拒绝接受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差别损益

第十二章

某总公司加权平均投资利润率为18%,其所属A投资中心的经营资产平均余额为400

万元,利润为100万元。

现该投资中心有一投资项目,投资额为50万元,预计投资利润率

为20%。

若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其加权平均投资利润率。

要求:

(1)如果不考虑投资项目,计算A投资中心目前的投资利润率;

(2)如果按投资利润率来衡量,A投资中心是否愿意接受这一投资项目?

(3)计算投资项目的剩余收益;

(4)如果按剩余收益来衡量,A投资中心应否接受这一投资项目?

计算题及综合题参考答案

第二早

第一题,参考答案:

(1)①由对低点的分解得:

50000b'=50000,所以b'=1(元)

②对高点进行分解:

176250=60000+1X75000+高点混合成本

所以,高点混合成本=41250(元)

32500=a+50000b

所以,a=15000(元),b=0.35(元)

④混合成本的数学方程:

y=15000+0.35x

(2)当生产量为65000小时时,其生产成本为:

y=60000+1X65000+15000+0.35X65000=162750(元)

第三章

第一题,参考答案:

(1)利润表如下:

第一年利润表

贡献式利润表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

200000

营业收入

200000

减:

变动成本

90000

减:

营业成本

贡献边际

110000

期初存货成本

0

减:

固定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11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20000

可供销售商品生产成本

11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50000

期末存货成本

0

固定成本合计

70000

营业成本合计

110000

营业毛利

90000

减:

营业费用

50000

营业利润

40000

营业利润

40000

完全成本法下利润表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营业收入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减: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0

21333

0

本期生产成本

110000

128000

92000

330000

可供销售商品生产成本

110000

128000

113333

330000

期末存货成本

0

21333

0

0

营业成本合计

110000

106667

113333

33000

营业毛利

90000

93333

86667

270000

减:

营业费用

50000

50000

50000

150000

营业利润

40000

43333

36667

120000

(2)这两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都为40000元

(3)两种成本法第二年的营业利润差额=(0+1200-1000)X20000/1200=3333

两种成本法第三年的营业利润差额=(200+800-1000)X20000/800-200X

20000/1200=-3333

(4)完全成本法第二年的营业利润=40000+3333=43333

完全成本法第三年的营业利润=40000-3333=36667

第二题,参考答案:

(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2000+0.4+0.2=6.4元

单价=5.6/(1-60%)=14元/件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2000/4000=6.4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5.4元

(3)利润表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营业收入

25200

营业收入

25200

减:

营业成本

减:

变动成本

10080

期初存货成本

0

贡献边际

15120

本期生产成本

12800

减:

固定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1280

固定性制造费用

2000

营业成本合计

11520

固定性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300

营业毛利

13680

固定成本合计

2300

减:

营业费用300+0.2X1800=660

营业利润

12820

营业利润

13020

(4)因为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中包含固定生产成本200元,其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就比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成本少200元,故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多200元。

第三题,参考答案:

(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50+30000/6000=55元/件

期末存货数量=500+6000-5500=1000件期末存货成本=55*1000=55000元

(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500*(100-55)-45000=202500元

第四题,参考答案:

(1)单位成本计算表

第一年

第二年

变动成本法

10

10

完全成本法

10+80000/8000=20

10+80000/5000=26

完全成本法

营业收入

350000

30000

减: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20000

本期生产成本

160000

130000

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160000

150000

期末存货成本

20000

0

营业成本合计

140000

150000

营业毛利

210000

150000

减:

营业费用

95000

90000

营业利润

115000

60000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营业收入

350000

300000

减:

变动成本

105000=(10+5)X7000

90000=(10+5)X6000

贡献边际

245000

210000

减: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80000

80000

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60000

60000

固定成本合计

140000

140000

营业利润

105000

70000

第四章

第一题,参考答案:

(1)本期保本额=该期的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上月保本额=50000=上月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本月保本额=50000+8000=(上月固定成本+5000)/贡献边际率

所以上月固定成本=31250元

(2)边际贡献率=62.5%

(3)变动成本率=37.5%

第二题,参考答案:

(1)保本量=450/(30-21)=50件

(2)实现利润目标的销售量=(450+180)/(30-21)=70件

(3)(30-21)Q-450=30QX20%

销售量Q=150件

(4)保本量=(450-170)/(30-21-2)=40件单价为P

350=200p-200*21-450

p=25元第三题,参考答案:

(1)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5*30000+2.5*40000=250000元

A产品的销售比重=60%

B产品的销售比重=40%

加权贡献边际率=40%*60%+30%*40%=36%

综合保本额=72000/36%=2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200000*60%/5=24000件

B产品的保本量=200000*40%/20.5=32000件

(2)安全边际额=250000-200000=50000元

本月预计利润=30000*5*40%+40000*2.5*30%-72000=18000元

(3)增加广告费后的预计利润=40000*5*40%+32000*2.5*30%-(72000+9700)=22300元

(4)销售总额=40000*5+32000*2.5=280000元

A产品的销售比重=71.4%

B产品的销售比重=28.6%

加权贡献边际率=40%*71.4%+30%*28.6%=37.14%

综合保本额=(72000+9700)/37.14%=219978元

第五章第一题,参考答案:

本年贡献边际=利润+固定成本=10000+25000=35000元单位贡献边际=35000/20000=1.75元/件下年预计贡献边际=1.75*25000=43750预计下年利润=43750-25000=18750元第二题,参考答案:

TP=300000,p=25,b=20,a=500000,TR=40%

保利量=(500000+300000/(1-40%))/(25-20)=200000件即目标销售量至少要达到200000件,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第三题,参考答案:

(1)①价格p的利润敏感度指标S1=90X10000-100000X1%=9%

2单位变动成本b的利润敏感度指标S2=50X10000-100000X1%=5%

3销售量x的利润敏感度指标S3=(90-50)X10000-100000X1%=4%

4固定成本a的利润敏感度指标S4=300000-100000X1%=3%

5经营杠杆系数=(90-50)X10000-100000=4

(2)①价格p向有利方向变动10%时的利润额:

P=[90(1+10%)-50]10000-300000=190000(元)

2单位变动成本b向有利方向变动10%时的利润额:

P=[90-50(1-10%)]10000-300000=150000(元)

3销售量x向有利方向变动10%时的利润额:

P=(90-50)10000(1+10%)-300000=140000(元)

4固定成本a向有利方向变动10%时的利润额:

P=(90-50)10000-300000(1-10%)=130000(元)

(3)下期的目标利润为P=100000(1+20%)=120000(元)

所以,下期的销售量为:

x=(300000+120000)-(90-50)=10500(件)销售量变动百分比为:

(10500-10000)-10000=5%

第六章

参考答案:

解:

(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20+4+1=25(元)

(2)因为单位变动成本25V外购单价26元,所以应当自制

(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26-25)X1000=1000(元)

(4)自制的相关成本=25X1000+6000=31000(元)

(5)由于自制的相关成本31000元,而外购的成本是26000元,外购比自制可以节约成本5000元,所以应当外购。

第十二章

参考答案,解:

(1)投资利润率=100/400X100%=25%

(2)因为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20%小于A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25%,所以A投资中心不愿意接受这一投资项目。

(3)剩余收益=50X20%-50X18%=1(万元)

(4)由于该投资项目的剩余收益为1万元,大于零,所以A投资中心应接受这一投资项目。

案例分析

第一题,答:

李杰所在二车间未完成考核任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业绩考核对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完全成本法:

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但采用完全成本法,不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来说,变动成本的高低反映

生产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业绩。

固定成本的高低反映管理部门的工作业绩。

因此,

对于李杰所在的二车间的业绩考核应使用变动成本法更为合理。

变动成本法:

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

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是强化为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而产

生,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是实施成本责任管理的基础。

现将李杰所在二车间的当月的具体成本情况用上述两种方法论证如下:

由资料可得的成本资料:

变动成本有:

直接材料计划定额6元/件

直接人工3元/件

工具费用1.3元/把

定额劳保费用0.1元/件

固定成本有:

折旧费用8200元

办公费用800元

保险费用500元

仓储费用500元

1,完全成本法

单位计划定额生产成本=【(6+3+1.3+0.1)X5000+8200+800+500+500】/50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